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兵 《中医药通报》2011,10(3):43-4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分为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结果:穴位埋线观察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80%(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促进脑性瘫痪患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通络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分为观察组(醒脑通络推拿法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定及痉挛评估。结果:醒脑通络推拿法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73%(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通络推拿法能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肌张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植蛋白线疗法对改善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取埋植蛋白线加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43/4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36/4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分别为(38.49±4.81)分、(27.35±4.66)分,两组治疗后GMFM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促进脑性瘫痪患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和Gesell智力测试。结果:针刺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 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38.49±4.81)及Gesell智力测试之适应性项发育商(DQ)得分结果(86.86±4.81)均较对照组高(P 0.01)。结论:针刺治疗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方便、确切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督脉穴位埋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Bobath疗法与Vojta疗法相结合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施用督脉穴位埋线,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程度、临床痉挛量表(CSS)评定下肢痉挛程度、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价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肌张力和痉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粗大运动功能有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督脉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对粗大运动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脑益智合剂对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脑益智合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以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GMFM)和Gesell智力测试之发育商(DQ)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且治疗组在GMFM、DQ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健脑益智合剂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脑益智合剂可明显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对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治疗配合推拿及运动疗法,对照组40例施以普通运动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表(GMFM)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评。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康复治疗对提高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具有影响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性瘫痪伴认知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Gesell发育量表和经颅多普勒脑血管超声检查仪(TC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和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有提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VP)值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能有效改善脑性瘫痪伴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智力水平提高,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何喜平  饶高峰 《新中医》2020,52(16):111-114
目的:观察在醒神头针、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均采用Bohath疗法和Vojta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醒神头针、靳三针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量表和精细运动能力测试(FMFM)量表评定运动能力,以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评定智力功能,以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肌肉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GMFM量表与FMFM量表的A、B、C、D、E区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2个量表的各区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WPPSI评分增加、CSS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WPPSI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P<0.05),观察组痉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醒神头针和靳三针治疗脑性瘫痪,可提高患儿的智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有效减轻肌肉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骨盆稳定性训练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骨盆稳定性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88、GMFM-D区、GMFM-E区)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MFM-88、GMFM-D区、GMFM-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GMFM-88、GMFM-D区、GMFM-E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实施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骨盆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能力,效果明显,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运动训练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和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GDS、GMFM和MA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DS、MAS和GMFM评分均有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GDS及MAS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较单一运动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取承山穴及跟腱附着点上缘上1寸处为进针点进行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取痉挛下肢阳明经穴为主进行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法评分、痉挛综合量表(CSS)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法评分、CSS评分及GMFM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法评分、CSS评分及GMF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可减轻尖足,提高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婴幼儿期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2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言语认知训练、推拿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行针刺治疗,以百会、四神聪、运动区、夹脊穴、委中、悬钟、足三里、合谷为主穴,每次针刺留针15~20 min,每日1次,1周治疗5 d,4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0 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格赛尔发展量表适应性DQ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内收肌及腓肠肌肌张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格赛尔发展量表适应性DQ分值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MFM88评分均增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收肌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腓肠肌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认知水平,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年龄、性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和Gesell智力测试.结果:针刺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6.5%﹚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37.49±4.81)及Gesell智力测试之适应性项发育商﹙DQ)得分结果(84.86±7.27)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针刺治疗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方便确切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分析其疗效及康复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同时2组均于BTX-A治疗24 h后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肌张力及下肢粗大运动功能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3个月的股内收肌群、腘绳肌、腓肠肌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个月的下肢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68.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联合应用针刺联合电刺激引导下BTX-A肌肉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有助于降低下肢肌群肌张力,并可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牵伸训练结合石蜡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2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石蜡疗法然后进行牵伸训练,并辅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下肢肌张力、GMF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牵伸训练结合石蜡疗法可有效缓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下肢痉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靳三针疗法,穴取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膝三针、足三针及承筋、承山等,然后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并辅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连续进行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估及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55.32±17.10vs 47.48±17.1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腓肠肌Ashworth痉挛分级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36/40)vs(72.5%(29/40),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疗效优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12±2.74)分、(1.53±0.71)分、(19.25±5.08)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31.87±2.58)分、(1.07±0.74)分、(25.67±6.15)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且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以更好地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肌张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11):1539-1541
目的:观察探讨头针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患儿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头针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QUEST、Peabody-FM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量表、关节活动度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QUEST、Peabody-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可有助改善其关节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常规性康复护理,具备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