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Mohnar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总被引:43,自引:39,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9所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血及骨髓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0519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554株(52.8%)、革兰阴性菌4929株(46.9%)和其他36株(0.3%),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3215株(30.6%),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49株(17.6%)、金黄色葡萄球菌958株(9.0%),克雷伯菌属931株(8.9%)和肠球菌属729株(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6.2%和83.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3.5%和5.0%对万古霉素耐药,2.6%和5.8%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38.6%和27.5%,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上升明显;成人葡萄球菌属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但儿童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国血流及骨髓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最多见;儿童血流及骨髓感染革兰阳性细菌所占比例高于成人;血骨髓培养MRSA、MRCNS发生率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儿童分离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2.
2006—2007年Mohnar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总被引:10,自引:19,他引:10  
目的 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分离的血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856株,包括革兰阳性菌3275株(47.8%)、革兰阴性菌3518株(51.3%)和真菌63株(0.9%),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共2059株(30.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ECO)1285株(18.7%)、克雷伯菌属498株(7.3%)、金黄色葡萄球菌(SAU)466株(6.8%)和肠球菌属440株(6.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1.2%和86.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SAU和CNS;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3.6%和6.4%对万古霉素耐药,1.4%和7.6%对替考拉宁耐药;ECO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30.7%和24.6%;成人患者分离的葡萄球菌属、ECO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患者;门急诊来源的血培养葡萄球菌属对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明显低于住院患者来源病原菌,而ICU来源的血培养葡萄球菌属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最高.结论 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以CNS、ECO、KLE和SAU最多见;儿童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成人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培养MRSA、MRCNS发生率和ECO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同期整体来源病原菌相似;成人分离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儿童;ICU来源的血培养葡萄球菌属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3.
Mohnarin2010年报告: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血及骨髓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9955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383株(54.0%)和革兰阴性菌4572株(46.0%),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最多,共3603株占36.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34株占18.4%、克雷伯菌属801株占8.0%、肠球菌属683株占6.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76株占5.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6.4%和74.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4%和5.0%对万古霉素耐药,1.1%和4.3%对替考拉宁耐药;监测到3株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70.4%和52.4%,耐亚胺培南的主要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成人葡萄球菌属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结论 我国血流及骨髓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最多见;血、骨髓培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增加明显,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4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血及骨髓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10 783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389株占50.0%、革兰阴性菌5374株占49.8%和厌氧菌20株占0.2%;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最多,共3098株占28.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066株、克雷伯菌属10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28株和肠球菌属730株,分别占19.2%、9.4%、7.7%和6.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8%和67.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0.5%和3.7%对万古霉素耐药,0.6%和3.1%对替考拉宁耐药;监测到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1株及屎肠球菌7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9.0%和48.0%,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成人葡萄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结论 我国血流及骨髓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最多见;血、骨髓培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从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35 368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 375株,阳性率为6.7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341株(56.46%),革兰阳性球菌905株(38.11%),真菌104株(4.3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出现耐亚胺培南菌株;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非常敏感;屎肠球菌整体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结论医院血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杆菌科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加强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骨科常见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2月430例骨科感染患者的资料,对其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级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4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7.73%,革兰阴性杆菌占56.13%,真菌占6.13%;居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0.28%、18.87%、13.2%、9.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21株,检出率52.5%;葡萄球菌属是骨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酶烯类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谱发生了改变,且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常规进行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和调整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2010年临床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按NCCLS M7解释结果.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数量明显多于革兰阳性球菌,4年中,分别有609、677、665、733株,占各年度鉴定菌株的54.0%、54.6%、49.0%...  相似文献   

8.
2006—2007年Mohnarin胆汁培养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统一方案,对84所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胆汁培养病原菌进行药敏测定,利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14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52株.占66.1%,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1.0%、肺炎克雷伯菌8.4%、铜绿假单胞菌7.8%;革兰阳性菌489株,占 .33.9%,前3位依次为粪肠球菌11.6%、屎肠球菌9.5%、葡萄球菌属7.4%;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25.9%~70.O%、17.9%~44.8%,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66.9%~70.9%、34.6%~40.0%,与同期整体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相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37.5%、13.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比率为78.6%,高于同期监测整体结果,耐糖肽类肠球菌分离率较低.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仍然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分布较为广泛;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明显,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例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应谨慎、合理.  相似文献   

9.
Mohnarin 2008年胆汁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统一方案,对89所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胆汁培养细菌进行药敏测定,利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140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41株,占67.2%,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7.4%)、铜绿假单胞菌(9.4%),肺炎克雷伯菌(8.3%);革兰阳性菌460株,占32.8%,前3位依次为粪肠球菌(11.7%)、屎肠球菌(9.8%)、表皮葡萄球菌(2.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56.6%~56.9%、31.1%~33.6%,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4.6%和29.2%,与同期整体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相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8.7%、19.8%;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4.4%,高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比率为61.5%,耐糖肽类肠球菌分离率较低,与上年度结果比较,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上升明显。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仍然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明显,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明显上升,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明显。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培养分离出的1163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发现G^+球菌感染占32.3%,G杆菌占40.8%,其中G^-杆菌逐年增高;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MRSA检出率平均达82.5%;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9.9%)、肺炎克雷伯菌(7.1%)、阴沟肠杆菌(5.4%)和铜绿假单胞菌(5.2%)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率高并有继续增高趋势;2005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化最大,对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从前3年的0增至48.9%。结论 医院感染菌中G^-杆菌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高,临床应根据病情及时作病原菌检测,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9年11月-2011年10月住院患者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BACT/ALERT 3D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检出的1948份阳性标本,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剔除疑似污染及重复菌株,共分离病原菌224株,分离率为11.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2.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分别占35.7%、13.4%、8.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最高;革兰阴性杆菌占36.6%,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15.2%、6.2%、5.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结论 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复杂,条件致病菌增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法对医院确诊为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35例患者共检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6.10%,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43.90%,革兰阴性菌占39.02%,以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为主,均占12.20%,真菌占4.88%;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对利福平、四环素耐药率为18.18%、13.6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5.00%;未发现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的真菌。结论了解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指导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状况,并提出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医院治疗,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中心静脉以及外周静脉血液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6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占69.39%,革兰阴性菌15株,占30.6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主要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未检出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对青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株数分别为14株和12株;对四环素及环丙沙星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检出株数分别为10株和9株;8株大肠埃希菌均未检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全部耐药。结论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临床治疗时,及时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治疗,并加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的实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率,为更好地预防和早期治疗CRB-SI提供帮助。方法对医院确诊的68例CRBSI采取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196例患者中68例为CRBSI的确诊病例,占34.7%,主要来源于ICU、内科病房和老年病房;病原菌分离率前3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占20.6%、17.7%和11.9%;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均<50.0%;表皮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达100.0%;假丝酵母菌属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达100.0%。结论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率有助于临床对CRBSI的预防和早期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无菌方法采集疑为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细菌培养及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药敏试验操作和评价遵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K-B法和折点进行.结果 共检出24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62株占66,4%,革兰阳性球菌57株占23.4%,真菌25株占10.2%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12株占69.1%,革兰阳性球菌中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占49.1%;革兰阴性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为62.2%~73.3%,血流感染细菌多数是多药耐药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葡萄球菌属总数的45.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馅菌检出率为45.8%.结论 医药卫生界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控制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快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尿毒症需血液透析的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程度研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需经导管行血液透析的35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导管动脉端血、静脉血和外周血样本后按照常规接种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350例尿毒症患者中确诊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44例;细菌培养后共分离出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占62.22%,革兰阴性菌17株占37.78%,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2.2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达100.0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达75.00%,对阿米卡星等耐药率较低为25.00%。结论革兰阳性菌是导致透析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根据流行菌株通过药敏试验,调整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临床送检的10 058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MIC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058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 0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5株占38.5%、革兰阴性菌571株占55.7%、厌氧菌26株占2.5%、真菌34株占3.3%;分离最多的为大肠埃希菌245株占23.9%,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9.4%、13.9%、7.7%及4.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3%和74.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4.9%和45.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4%和14.7%。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居首;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ICU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10年1月医院ICU临床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结果 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18.3%,共获得临床分离病原菌217株,47.9%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70株,占32.3%,革兰阳性菌占37.4%,真菌占14.7%;最常见的分离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5.6%、13.8%、9.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7.1%和42.8%,肠杆菌科细菌未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73.3%和78.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结论 ICU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性感染呈上升趋势;血培养分离株耐药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手术病例8736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8736例送检标本发生创面感染105例,占1.20%;105例患者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0株,占59.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87株,占36.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屎肠球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结论临床上创面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来源于骨外科,感染以创伤与手术切口为主,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率,医师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发生,临床应加强对病原菌的培养及药敏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集的2 401份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病原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 401份尿液标本检出病原菌638株,阳性检出率为26.6%;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52株占70.8%,革兰阳性菌159株占24.9%,真菌27株占4.3%;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49.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普遍耐药,耐药率均>65.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重视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