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智能研究的实践,探讨中医方剂知识获取的方法。方法人工提炼和软件系统自动获取相结合,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获取中医方剂知识。结果完成了中医方剂所涉及的量效关系、药效关系、候效关系、素效关系、素证关系等知识的获取,归纳出知识获取的基本原则和对所提炼知识的评价方法。结论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是中医知识工程研究的首要环节,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医学这一复杂系统的概念知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中医养生知识库的构建方法。方法:研究符合中医养生特色的知识分类方法,在中医养生分类体系的指导下构建面向中医养生的专题文献库,对中医养生知识进行存储。在中医药文献资源基础上,设计开发中医养生知识服务平台,为中医养生知识的静态展示和动态查询提供支持,从而将知识库内容向全社会开放。结果:该构建方法可对中医养生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现代诠释,建立中医养生知识库及其服务体系。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具有普适性中医养生知识库是实现中医养生知识共享和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方剂知识发掘的方法,在提高方剂治法模型识别能力的同时,发现影响模型稳健性的关键因素。方法提出中医方剂智能分析系统(CPIAS)知识库的扩展和改进设计,如效-候关系启发式筛选规则的建立,效-素关系、效-素关系鉴别、素-证关系等知识表的创建。在此基础上,CPIAS计算出量化数据,应用中医方剂分类模式识别系统(CPSVM)进行方剂治法建模实验,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知识库扩展和改进后的计算结果构成数据样本时,CPSVM机器学习水平明显提升。结论方剂功效筛选、方剂症状排序、方剂证素集合是影响中医方剂治法模型构建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中医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的研究中,我们分别发表了关于“药量强度”计算模型研究的2篇论文,介绍了方剂功效定性、定量计算的基础模型,以及该模型从线性计算到非线性计算的改进,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实验报道。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方剂功效定性、定量计算的精准度,我们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方剂功效的向量计算、以临床表现信息为依据的方剂功效筛选计算、优势功效加权计算等。现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方剂功效定性和定量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中医方剂学是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其走向现代化的研究中,寻求适合其量化表达的数学方法是中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首先在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这一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中医方剂智能分析方法,对中医处方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得到该方剂的具体功效及适应症。方法:通过构建中医方剂数学模型,将数字化信息进行权值计算,把计算数值放入中医知识库中进行匹配查找得到分析结果。结果:经测试该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对于经典方剂测试功效与实际功效的对比其准确率可到达83.3%。结论:该方法能够用于中医方剂的评价,具有一定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医外治方剂发展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外治方剂发展简史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华浩明中医外治方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跟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有如万里江河,直至今天仍生机蓬勃地滋润着我们崭新的生活。外治方剂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使用中药伍组方,并经过...  相似文献   

8.
中医方剂的剂型改进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中医方剂是祖国药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剂包括方与剂两个方面,即医方与调剂,任何一个医方必须经过对处方药物的调剂,制成一定的剂型,才能应用于病人发挥药效。药物剂型是用药的必要形式,对药效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历代医药学家十分重  相似文献   

9.
刍议中医方剂之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刚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3):244-244
纵观悠悠数千年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 ,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方剂宝库。笔者在学习运用方剂之际 ,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多采的美学韵律。1 方剂中的物象美天文时令 ,地理气象这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 ,似涓涓细流 ,深深地渗透在源远流长的方剂长河中 ,赋予凝滞的中药以灵动的生命活力。譬如专治肾虚便秘的“济川煎”这个方名 ,即是形容该方补虚通便之功用 ,犹如资助河川以行舟车之意。还有用治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即是根据其功用有似御风的屏障 ,而又珍贵如玉之意。“泰山磐石散这个专治堕胎、滑胎的方剂 ,即是取…  相似文献   

10.
中医方剂翻译略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悠久的历史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 ,国际间交往的加强 ,我国的传统医学已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并逐渐被国际医药界所重视。所以 ,中医对外翻译工作越来越显出他的重要性 ,本文仅对如何进行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 一般的翻译标准  在我国的翻译史上 ,最著名的翻译标准就是信 ,达 ,雅。严复曾说 :“译事三难 ,信达雅 ,求其信 ,已大难矣 !顾信矣 ,不达 ,虽译 ,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他还解释说 :“至原文词理本深 ,难于共喻 ,则当前后引衬 ,…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亚健康现状及中医证候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从而“未病先防”,防止亚健康向疾病发展。本文从亚健康的中医学概念、中医学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分型方面进行综述,对亚健康的中医证候研究做了总结,从而为亚健康研究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中医辨证治疗亚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2.
陆金国 《环球中医药》2009,2(3):205-206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但暴露出的问题同样严峻。如境外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海外华人中医药团体内部矛盾重重,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去中国化现象触目惊心等等。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医药国际化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并提出对策,希冀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接受中医治疗,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也迸发着朝气与活力。从最早上个世纪70年代刮起的针灸热开始,这股中医药的热潮持续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与影响。通过近十年的文献整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1)中药在美国的发展;2)针灸在美国的发展;3)中医药在美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高脂血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1例,健康教育组患者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同时进行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的知识、营养健康对高脂血症治疗的重要性知识宣教,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调治后检测血脂,调治前后血脂比较,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比单纯中医药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华  谢苗苗  陈梓  熊姗姗  汪欣 《光明中医》2012,27(3):483-485
通过对3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定期观察,发现耐多药结核病的中医症状分型大多偏向于体虚兼夹有湿邪,与中医理论长期认识的结核病的病理机制有别,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方法应该是在规范的抗结核基础上,增加中医扶助正气,去除湿邪的方药为妥。  相似文献   

16.
信息学方法与技术在中医药学科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由于缺乏中医概念信息模型的研究与突破,顶层设计的理论指导不足,中医药信息研究多以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建设,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难以体现。本文对中医概念信息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用领域本体方法建立中医概念信息模型的思路和构想,认为注重研究中医药信息运动规律,包括人体自身信息产生与变化的规律,由自然界信息和社会信息产生对人体影响及其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体外在信息、自然界信息和社会信息三者相互影响产生和关联变化的规律等,建立包括这三者内容的中医概念信息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基础上,探讨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中医整体观、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的研究以及中药方剂研究的关系,认为代谢组学能够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对活体组织器官进行无损伤、几乎接近生理条件的动态研究,这种研究特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论治思维相吻合,与中医认识和解释疾病的方法相一致;采用系统生物学的策略和方法,以基于疾病和药物干预下的系统代谢网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变化来评价中药整体效应,用以解释中药方剂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一个非常合适的方法。代谢组学将会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较为合适的切入点而且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人体结构与物质基础的理论研究,显现出了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从经络的结构与物质基础研究入手,寻找建立人体新结构理论的突破口;二是从五脏的结构与物质基础的研究入手,试图揭示证的本质;三是从现代物质结构观入手,探求中医学的人体结构新理论.找寻打开中医学人体结构理论研究之门的金钥匙,关键在于方法和思路的正确树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数据挖据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对CNKI收录的1956-2014年公开发表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方剂予以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对筛选出的166个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166个方剂涉及中药228味。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5首。结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主要为"不通则痛"和"不荣而痛",相应的治疗方法则为"通"和"补"。总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虚则补而通之,实则泻而通之。辨证治疗方面主要分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除湿,益气养血,调经和营等。为中医药临床靶向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