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术后感染控制中的疗效与改进护理措施。方法观察组对21例骨科术后感染者清创后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照组22例实施常规换药引流。30d后比较2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程度及时间。结果观察组实施负压引流30d后创面愈合率(85.7%)高于对照组(68.2%),且30d内创面已闭合患者的创面闭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具备较好的骨科术后感染控制疗效;做好引流中的护理是成功实施负压引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感染中的疗效,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就诊的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按数学随机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骨折复位内固定或外支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且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只实施常规护理,记录对比两组感染情况及愈合时间,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感染3例,感染率10.00%,对照组患者中感染11例,感染率36.67%;患者治愈时间观察组为(17.48±1.24)d,对照组为(49.89±2.0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感染中效果确切,能降低感染率,加快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骨科创面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面感染患者2 5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 29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检测骨科创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平均植皮次数和平均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检出病原菌1 235株,对照组患者检出病原菌1 236株,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其中多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两组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0,P=0.410);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Z=2.125,P=0.023);试验组患者平均植皮次数和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0.9)次、(16.6±5.1)天,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6±1.3)次、(22.7±8.4)天(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够提高骨科创面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骨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5月40例难治性骨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时间等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6.00%及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及2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创面闭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1±1.12)周、(7.96±1.25)d、(3.58±0.77)次、(3.14±1.63)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7±1.38)周、(17.62±3.85)d、(11.16±1.59)次、(5.84±2.44)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治性骨感染效果确切且控制感染速度快,利于创面闭合,复发率低,优于传统感染控制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负压封闭引流在腹部手术感染切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普外科2003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切口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负压封闭引流,试验组接受可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对比分析两组伤口的愈合及负压封闭引流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检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占85.5%,革兰阳性菌11株占14.5%;试验组伤口清洁时间(6.3±1.9)d、伤口换药次数(1.9±0.5)次、伤口愈合时间(15.3±4.2)d,对照组分别为(8.7±1.5)d、(3.1±0.7)次、(19.1±3.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负压引流的平均使用时间为(6.5±1.7)d、切口处的细菌计数为(247±158)CFU/cm2,对照组分别为(2.6±1.3)d、(5 318±1 942)CFU/c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能促进腹部手术感染切口的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其效果优于传统的负压封闭引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科创伤中采用负压引流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将68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两组,研究组用来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创面处理,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38例患者,28例治愈,占73.69%,10例显效,占26.31%,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15.69±8.58天,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12例治愈,占40%,11例显效,占37%,7例无效,占23%,平均伤口愈合时间22.23±18天,总有效率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床面感染率,且对创面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对复杂创伤性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出现感染创面的骨科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42例出现感染创面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1例.采用常规感染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感染创面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创面症状控制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出现感染创面的骨科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于医院骨科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彻底清创,反复多次冲洗创口,引流条引流创面内分泌物,采用无菌敷料覆盖于创口表面,试验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彻底清创,反复多次冲洗创口,进行负压封闭引流,同时两组患者均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处理后3、7、12、24天的愈合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创口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在治疗3、7、12、14天后,试验组患者愈合面积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53%(χ~2=5.314,P=0.021);试验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改善骨科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局部感染情况,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该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1020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另选择同期1020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583例、对照组437例,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月内创面细菌转阴率及愈合率。结果 1020例患者院内感染20例,感染率为1.96%;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60岁、损伤程度为ⅢB或ⅢC、治疗间隔>6h、手术时长>2.5h、住院时间>10d、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或激素、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及术后未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等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93±10.88)d、(211.32±18.03)d和(15.96±2.43)d均短于对照组(19.07±1.69)d、(263.42±20.49)d和(24.01±3.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内细菌转阴率及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具有缩短愈合时间、加速创口愈合、降低医院感染率等特点,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采用VSD治疗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患者16例。选取同期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一次创面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创伤骨科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中应用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共计3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进行常规引流,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结合VSD进行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15.89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93天,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VSD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创伤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负压封闭引流方案在对骨及软组织慢性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骨感染和软组织感染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实验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感染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清洁所需时间、创伤部位细菌培养情况、两组方案的有效率及患者的再次感染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感染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2.1±0.4)h、(3.75±0.8)h;实验组与对照组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4±0.7)d、(8.1±0.3)d;实验组创面清洁时间1h患者13例,多于对照组的9例,且实验组创面清洁所需时间>4h的患者数量为0,对照组34例,2~3h实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细菌中大肠埃希菌11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对照组大肠埃希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白假丝酵母14株;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84.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2%(P<0.05);实验组再次感染率为16.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P<0.05)。结论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及软组织感染方面比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为控制术后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高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置管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中两组患者的内固定取出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所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内固定取出率为16.67%,而对照组患者内固定取出率为100.00%,试验组患者的内固定取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换药(2.34±1.41)次,对照组患者换药(7.56±3.61)次,试验组患者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所用时间(19.87±5.57)d,对照组患者(40.02±1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患者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采用高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感染性损伤创面中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2月70例骨科感染性损伤创面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的换药、抗菌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创面完全闭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换药次数、生活质量评分、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效果上,总有效率为85.71%,而观察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功能恢复上,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14%,而观察组为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可通过吸附骨科感染性损伤创面的渗出液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与常规换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中疗效,总结处理措施,预防并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87例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均进行感染控制、清创并彻底冲洗伤口;治疗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结果 治疗组在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2±1.85)d、(12.7±2.09)d、(96.5±2.34)%,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疗效,3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治疗总费用分别为(3.4±1.7)次、(18.5±3.12)d、(7655.3±432.75)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技术更有利于保护创面、引流脓液、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在提高创面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该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1020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另选择同期1020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583例、对照组437例,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月内创面细菌转阴率及愈合率。结果 1020例患者院内感染20例,感染率为1.96%;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60岁、损伤程度为ⅢB或ⅢC、治疗间隔>6h、手术时长>2.5h、住院时间>10d、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或激素、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及术后未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等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93±10.88)d、(211.32±18.03)d和(15.96±2.43)d均短于对照组(19.07±1.69)d、(263.42±20.49)d和(24.01±3.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内细菌转阴率及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具有缩短愈合时间、加速创口愈合、降低医院感染率等特点,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引流技术,n=23)与实验组(VSD治疗,n=23),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换药次数、抗生素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引流技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接收的7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彻底清创术,根据对照组患者创面实际情况,每隔1~2 d更换敷料,创面较大的患者需要放置引流条,每隔5~6 d进行一次病原学检查,且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则采用VSD敷料来覆盖创面,每次覆盖的时间是5~7 d,封闭负压吸引直到创面的肉芽丰满后进行创面植皮术,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继续进行抗炎治疗.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愈合时间及其总疗效.结果 对照组29例(83%)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6例患者的治愈效果较差,创面修复时间是7~13 d,平均愈合时间是10.2 d;实验组,33例(94%)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愈合效果较差者2例,创面修复时间是5~9d,平均愈合时间是6.7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升高,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时,能很好的修复创伤面,提高治愈率,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引流技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单双侧锚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6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98例行单双侧锚钉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采用VSD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局部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时间(12.1±1.4)d、骨折愈合时间(7.9±0.8)月、清洁创面时间(22.1±4.6)d、清理创面后闭合时间(8.3±1.5)d、换药次数为(4.3±0.8)次,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3d,试验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体温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单双侧锚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采用VSD治疗临床效果佳,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感染并缩短感染时间,促进创面和骨折部位愈合,该方法安全性高,患者疼痛感减轻,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骨科收治60例骨科创伤及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6~12个月不等的随访观察,其中,57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且未见肌腱骨骼外露表现,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创面良好恢复且为阴性,另外3例患者骨外露面积相对较大,且严重感染影响肉芽的生长和修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