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云龙 《当代医学》2013,(20):78-7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9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39名患者中有32名成功完成手术,7名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胆总管损伤、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东  杨剑  储君  马程  张宁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4):256-257,29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全部行彩色多普勒MRCP检查,其中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主动中转开腹手术,6例因胆总管结石术前行ERCP术,逆行法胆囊切除术34例,全部行胆囊窝引流,无1例被动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胆瘘,5天后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正确评估手术难度、逆行胆囊切除、主动中转开腹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过程中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明志祥 《广西医学》2014,(7):966-968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12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中转开腹的36例患者为中转开腹组,随机选取10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腹腔镜组,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将腹腔镜组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病程、有无合并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胆囊管结石嵌顿、有无坏疽性胆囊炎、有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术前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2 h、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壁厚度≥5 mm、坏疽性胆囊炎是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引起中转开腹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病程≥72 h、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壁厚度≥5 mm、坏疽性胆囊炎,如合并有以上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则中转开腹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应用的技术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3年1月因急性坏疽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患者,其中1例患者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余均成功,术后无出血、胆瘘、胆总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1d。结果术中应用吸引器,生物夹,有效处理胆囊三角,必要时部分切除胆囊,减少和避免术中误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为LC的相对适应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难治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32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权斌  叶永强 《微创医学》2010,5(2):121-122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自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3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萎缩性胆囊炎3例。结果 2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胆道损伤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丰富,有些相对的手术禁忌证已扩展为手术适应证,对难治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应用。方法 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性胆囊炎患者可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君  陈治强 《重庆医学》2012,41(19):1938-193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54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在腹腔镜下切除病变胆囊,4例中转开腹切除病变胆囊,住院时间8~13d,无手术并发症,54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为3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腔镜下完成手术,另2例因广泛粘连显露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住院时间4-20d,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有效的,可作为急性胆囊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2年5月间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6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肺部感染、6月内无急性心梗,无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证。其中13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同期9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包括部分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常规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牢方面明屐要优于常规方法LC组(P〈0.01),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并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痕件胆囊炎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急性胆囊炎不同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期病情稳定后 4~ 6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 3例 ,手术平均时间 5 7min,术后疼痛时间 2 7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38h,中转开腹 3例 ,并发症无。急性胆囊炎病情缓解 4~ 6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4例 ,手术平均时间 71min,中转开腹 3例 ,并发症 1例。非急性胆囊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79例 ,手术平均时间 4 6min,中转开腹 4例 ,并发症2例。结论 :急性胆囊炎病情控制后 4~ 6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适合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是机,方法:对急性胆囊炎不同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期病情稳定后4-6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手术平均时间57min,术后疼痛时间27小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小时,中转开腹3例,并发症无,急性胆囊炎病情缓解4-6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例,手术平均时间71min,中转开腹3例,并发症1例,非急性胆囊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79例,手术平均时间46min,中转开腹4例,并发症2例,结论:急性胆囊炎病情控制后4-6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适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胆囊壁厚度、胆囊周围粘连以及体重指数之间的危险度。结果 8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23例中转开腹。统计发现中转开腹率在年龄≥60岁者显著高于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0高于体重指数<24.0,坏疽性胆囊炎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胆囊壁增厚以及胆囊周围粘连者中转开腹几率增大,其比值比(OR)分别为5.87、4.76、3.11、9.23、10.06,与性别及是否存在并存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体重指数≥24.0、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粘连以及年龄≥60岁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贾世卿 《中外医疗》2009,28(35):50-5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 omy,LC)的术式、术中处理,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为54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成功完成LC,腹腔镜完整胆囊切除术44例,胆囊大部切除术加残余胆囊黏膜电灼破坏术6例。因Calot三角致密粘连,解剖不清,转开腹3例,因胆囊坏疽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60min。术后住院5~10d,平均7.2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9年12月2 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115例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时间、中转手术、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115例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行LC,其中完成110例,成功率95.65%;5例中转开腹,开腹率4.3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治疗109例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振国 《中外医疗》2008,27(23):32-32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收治的109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使用抗生素2-4d.结果 109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104例,占95.4%,5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3~7d治愈后出院.结论 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樊旭阳 《吉林医学》2014,(25):5709-5710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对58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3.10%,平均手术时间为(56.63±12.5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6.12±24.96)ml,术后引流管置留(48.12±23.63)h,平均住院时间(4.30±2.65)d。4例患者中转开腹,占6.90%。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4年7月对356例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3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伴嵌顿276例,坏疽性胆囊炎20例,萎缩性胆囊炎30例),采用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结果356例患者都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手术中未发生胆管损伤、大出血及中转开腹,随访1月~7年无异常发现.结论对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胜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是一种具有预防医疗性胆道损伤,避免术中导致大出血而中转开腹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其中7例中转开腹外,8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后良好.结论 急性胆囊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掌握正确的术中处理技巧,多数能够安全完成,同时必要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结胆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行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1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顺行胆囊完整切除31例,逆行胆囊完整切除10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34例,主动中转开腹13例。平均手术时间(120.4±6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5±40.9)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3.4)d。全组158例患者无胆总管损伤、胃十二指肠损伤、结肠损伤,术后腹腔出血、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尽早手术干预,并应用顺切、逆切、大部切除及主动开腹胆囊切除等方法,能减少胆道损伤手术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坏疽性胆囊炎.方法 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5例患者的多种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成功行LC,其成功率68%,8例(32% )中转开腹.发生胆囊坏疽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症、白细胞计数.老年(50岁以上) 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发病时间较长,白细胞计数在17×109/L以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坏疽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急诊行LC 并放宽手术指征是处理坏疽性胆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