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国雄 《新中医》1993,25(1):6-9
本文对“相火”及“相火妄动”说从理论和临床上进行探讨,提出其生理病理意义及诊断治疗要点,并附三则验案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对相火的认识颇不一致,众说纷纭,并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使得后世学者对相火的认识懵懂不清,影响了相火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本文参考历代医家文献,结合临床,对相火理论进行了整理阐述:相火理论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古代医家所说之相火分为生理之相火和病理之相火。生理之相火源自肾间命门,而寄养分布于肝胆、肾、膀胱、三焦、心包等脏腑内,其中主要是寄养在下焦肝肾两脏。病理之相火则是由于肝肾阴精亏虚,不能制约节制生理之相火,"相火妄动"而形成。相火与君火关系密切,在生理上互根互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相火”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相火”理论发展历史、各家学说的探讨,提出“相火以位,妄则为贼,根于肾命,寄于肝胆,苟得肾水肝血以涵之濡之,肾阳以温之纳之,脾土以敦监之,肺金以润降之,心神以镇静之,何妄之有?”的相火学说纲要,并以此说衷和各家之论,阐释李东垣“气虚发热”的理论,使“相火”理论更加明畅全面。  相似文献   

4.
试论白血病发病机制为相火妄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医对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多从邪毒、瘀血及正虚立论。本文根据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思想,提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为阴阳失调、相火妄动。并依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及现代医学研究加以阐述,认为治疗时抓住此病理实质,辨证求本,则较单纯的分型施治更能提高疗效。同时,通过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探讨,试图建立骨髓造血功能(现代医学)——肾中相火(祖国医学)的模式,从而发展了传统的相火理论,也对中、西医在理论体系上的高层次有机结合做一尝试。  相似文献   

5.
从“相火”论治痤疮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鸿健 《河南中医》2012,32(1):75-75
目的:观察以“相火”论治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从“相火”论治,4周为1疗程,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60例中,痊愈11例,显效20例,好转17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51.67%.治疗组80例中,痊愈27例,显效33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相火”论治痤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古今医案按·卷六》载一案颇耐人寻味 :“丹溪治一妇人 ,患心中如火一烧 ,便入小肠 ,急去小便 ,大便随时亦出 ,如此三年求治。脉滑数 ,此相火送入小肠经 ,以四物加炒连、柏、小茴香、木通 ,四帖而安。”本案症状奇特 ,病机为心火引动之相火协湿热下迫二肠 ,治疗以四物补肝肾之阴 ,以连柏泄君相之火 ,木通清利湿热 ,小茴香为诸寒药之反佐 ,且与川芎伍而有行气解郁之功 ,丹溪大法滋阴药少佐辛香则滋而不腻 ,寒凉药少佐温散则寒而不凝。用药丝丝入扣 ,故三年之疾 ,如汤沃雪 ,应手而解。案中“心中如火一烧”是其关键。五版教材《各家学说》和…  相似文献   

7.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于心,主神明,总领全身气血阴阳,抑制相火僭越。相火于五脏,在君火的统摄下,支配各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又能抑制君火过及。君火相火是人体生理之火的主要内容,"君火"寄于"心""相火"寄于五脏,君火可以激发相火,又可以抑制其过亢使其归于本位;相火是君火的基础,为君火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代君行令,同时防止君火过及。两者互根互用,互相影响,任何偏颇都是导致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古今医案按·卷六》载一案颇耐人寻味。该医案载 :“丹溪治一妇人 ,患心中如火一烧 ,便入小肠 ,急去小便 ,大便随时亦出 ,如此三年求治。脉滑数 ,此相火送入小肠经 ,以四物加炒连、柏、小茴香、木通 ,四帖而安。”    本案症状奇特 ,病机为心火引动之相火协湿热下迫二肠 ,治疗以四物补肝肾之阴 ,以连柏泄君相之火 ,木通清利湿热 ,小茴香为诸寒药之反佐 ,且与川芎伍而有行气解郁之功 ,丹溪大法滋阴药少佐辛香则滋而不腻 ,寒凉药少佐温散则寒而不凝。用药丝丝入扣 ,故三年之疾 ,如汤沃雪 ,应手而解。案中“心中如火一烧”是本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相火与血证     
中医把以出血为主症的疾病统称之为血证。血证的治疗不外唐容川《血证论》中提及“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法则以及“治血必先治气”的治疗原则。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与多种治疗手段的产生,如止血新药层出不穷,介入治疗等新的疗法不断出现,所以急证止血已不是中药的强项。但  相似文献   

10.
相火学说的内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内经》时期为相火运气说,金元时期为相火火邪说,明清时期为相火阳气说。从相火与现代医学"干细胞"的发生部位与功用,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以期能为中医理论的丰富、疑难杂症的治疗和现代医学研究思路的拓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杨震 《陕西中医》1994,15(11):506-507
在乙肝的诊治中,运用相火学说,加以补充完善,并根据其规律将乙肝分为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阴虚相火、相火虚衰5个证型,分别拟定治则方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胆石症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体质差异等引起相火妄动而离位,致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肝肾不足。其治疗以实现“相火安位”为目的,以“引火归元”为原则,本文分别从疏肝理气、调畅情志,清利湿热、调理肝脾,滋补肝肾、补益精血三方面论治加以阐述。相火安位,则气机调和,脏腑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3.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可见于多个年龄段。笔者认为眩晕的发生多与相火异常有关。在临床中,以相火理论作为指导,从整体辨析眩晕,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眩晕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常获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隋博文  乔虎  付恒财  魏常娟 《吉林中医药》2021,41(10):1276-1278
慢性咽炎多由五志过极、饮食劳倦、情志不舒等因素,引起相火妄动离位,客于咽喉而发病.本文以相火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相火安位为治疗目的,从清降心火,肃降肺气,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滋养肝肾,引火归元辨证论治,达到相火安位,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津液正常输布,慢性咽炎诸症痊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明代相火说平议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郭永洁相人理论是中医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宋以前,历代医家主要对相火所寄寓部位、相火的常与变,以及相火致病范围作了大致探讨。到了明代,相火理论研究在继承宋以前相火观的基础上,着重对命门相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  相似文献   

16.
江红 《光明中医》2016,(18):2636-2638
中医各家学说有相火为命与相火为病两种理论观点,白长川教授提出临床可见相火之虚及相火之亢两种情况,此即言阳常不足与阳常有余,看似悖论,实则一言生理常态,一言病理之变,各自说明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中医各家学说均有其长,即其偏;各家之偏,则组成了中医学之太极球,旨在学术之争鸣,愈争愈加明朗。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01-202
相火致病理论是以相火学说为基础,结合临床观察,经归纳梳理而提出了从相火角度探讨发病机制的医学假说。文章首先简述相火理论发展历史,然后分别从相火含义、致病因素、致病原理、治疗思路四个方面阐明了相火致病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赵琳  宋殿荣 《世界中医药》2013,8(10):1208-1209
介绍韩冰教授运用"相火学说"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9.
相火论治3则     
丁国玉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1052-1052
《古今医案按·卷六》载一案颇耐人寻味 :“丹溪治一妇人 ,患心中如火一烧 ,便入小肠 ,急去小便 ,大便随时亦出 ,如此三年求治。脉滑数 ,此相火送入小肠经 ,以四物加炒连、柏、小茴香、木通 ,四贴而安”。本案症状奇特 ,病机为心火引动之相火协湿热下迫二肠 ,治疗以四物补肝肾之阴 ,以连柏泄君相之火 ,木通清利湿热 ,小茴香为诸寒药之反佐 ,且与川芎伍而有行气解郁之功 ,丹溪大法滋阴药少佐辛香则滋而不腻 ,寒凉药少佐温散则寒而不凝。用药丝丝入扣 ,故三年之疾 ,如汤沃雪 ,应手而解。案中“心中如火一烧”是其关键。五版教材《各家学说》和…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其对后世的影响,独树一帜,无可非议。而李东垣先生之"阴火"却成为后世理解其思想的最大障碍,后世有非议者,有赞成者,可对阴火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通过对李东垣亲作之《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著作的仔细研读,认为李东垣所论阴火即相火也,阴火相火同一根源——肾间命门。阴火概念的提出是后世相火的前驱,不仅成就了其以重脾胃思想为主的补土派,而且对内伤虚损病的治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