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08年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发表声明,承认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并同时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以来,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对尚在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109家企业进行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共检验了491批次产品,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2.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诊疗方案>)[1],我院2008年9月17日-2008年10月10日共收治72例B超和CT检查确诊的因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三聚氰胺结石),组织了专家组对这批患儿进行积极治疗,截至11月1日,大部分患儿痊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含三聚氰胺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与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关系。方法利用超声技术分别筛查5845例6岁以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和225例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生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未检出泌尿系结石,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组泌尿系结石548例,其中食用三鹿奶粉者357例,食用其他奶粉者65例。结论婴幼儿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P〈0.05),且在婴幼儿性别、食用时间、不同年龄间泌尿系结石发生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较少见,但由于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问题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明显增加.我院于2008年9月12日~11月10日超声诊断婴幼儿泌尿系结石145例,均经临床确诊.现对145例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影像特征及临床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问题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近段时间我国因服用被三聚氰胺所污染的奶粉而导致多发性泌尿系统结石乃至急性肾衰竭的婴幼儿数量快速增长,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8年6-9月间收治21例服用含有三聚氰胺致奶粉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婴幼儿,对其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及血液透析(HD)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3岁以内婴幼儿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致泌尿系结石B超筛查情况。【方法】对本地区4500名3岁以内有含三聚氰胺奶粉喂养史的婴幼儿进行B超检查,对不同喂养方式及喂养时间的婴幼儿结石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4500名3岁以内食用问题奶粉的婴幼儿中检出泌尿系结石64例(1.42%),纯奶粉喂养者中检出结石29例(2.38%),奶粉作为辅食喂养者中检出结石35例(1.06%);喂养时间≥3个月者检出结石57例(1.67%),喂养时间〈3个月者检出结石7例(0.6%)。【结论】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结石的发生与摄入体内三聚氰胺的量和摄入时间有关。B超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重大安全事故,3例回溯性死亡病例,数例肾衰患者的发生,惊动了国务院总理,引起了全国消费者的震惊。结石筛查这一重大任务摆在了医院面前。为了使结石患儿得到及时救治,解除食用奶粉婴幼儿家长惊恐,保障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9月14日~2009年1月6日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免费筛查的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病历,根据发生结石的病例数按1:1比例从无泌尿系结石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冈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结石组647例,对照组647例,男678例,女616例,平均年龄19.27月。食用高三聚氰胺含量的二三鹿奶粉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的OR为6.09(P〈0.01),其中婴儿性别为男、人工喂养的OR值分别为1.39(P〈0.01)和1.61(P〈0.01)。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结石的风险逐渐下降,〈6月、6月-、12月~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值分别是5.23(P〈0.01)、2.73(P〈0.01)、1.60(P〈0.01)。随着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时间的延长,发生结石的风险逐渐增加。食用含i聚氰胺奶粉3个月-、6个月~、12个月~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值分别是2.10(P〈0.01)、2.81(P〈0.01)、4.75(P〈0.01)。结论食用高三聚氰胺含量奶粉(三鹿奶粉)、人工喂养和男性是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时间越长、年龄越小,发生泌尿系结石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9.
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众多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甚至部分患儿出现肾衰竭,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诊治该类患儿的工作越来越有序,诊断标准越来越清晰,治疗措施也越来越完善,同时由此带给小儿科医生的思考也越来越多。本文就目前三聚氰胺致结石患儿的诊治工作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尿液成分的变化特点,同时反映尿常规检查对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 对15 641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和520例未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液成分检测.结果 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尿液中潜血和镜检红细胞阳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发现年龄越小,食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给许多婴幼儿带来了身体损害.虽然通过大量超声筛查判断出三聚氰胺与婴幼儿肾结石和肾衰竭有一定的关系,但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1].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和港台的各地学者所做筛查的结果发现,三聚氰胺所致的结石发病率有很大差异[2],所以有必要进行动物实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因食用含三聚氰胺致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事件发生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条件差,孩子食用价格较低的奶粉是大部分家庭的选择,当发生"奶粉事件"后大批家长领孩子到医院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患泌尿系结石婴幼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对患婴肾脏功能产生的损害。方法对2008年9月中下旬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我院腹部B超筛查出疑似泌尿系结石的300例婴幼儿进行尿十二联和肾功能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00例B超筛查疑似泌尿系结石婴幼儿中有202例尿液pH值≤6.0(占67.33%);尿隐血阳性41例,阳性率为13.67%,其中34例尿液pH值≤6.0;尿蛋白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且尿微量白蛋白(mA lb)均>0.15 g/L;尿mA lb阳性(≥0.15 g/L)31例,阳性率为10.33%;尿白细胞阳性15例,阳性率为5.00%。pH值≤6.0组隐血阳性率和尿mA l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H值>6.0组(P<0.025、P<0.05);pH≤6.0组白细胞阳性率与pH值>6.0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可对婴幼儿肾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必须加强婴幼儿食品的安全性的检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相关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10月高频超声筛查确诊的267例因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岁年龄组婴幼儿结石检出率最高(48%),男性多于女性(1.5∶1),结石单发(44%)与多发(45%)百分比相近。单发结石发生于肾下盏者最多(57%);结石呈碎渣样堆积,结构松散,伴淡声影,后缘清晰可见;食用奶粉时间1~2年组与<1年组比较结石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组结石大小与以上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在临床分布及超声表现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对婴幼儿泌尿系统的远期影响,随访同时对恢复期患儿的家庭护理提供帮助。方法:对2008年10~12月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致肾积水住院婴幼儿32例进行为期5年随访,复查B超结果,配合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结果:32例随访患儿28例肾积水完全消失,积水消失率87.50%,其余4例有不同程度减轻。24例肾结石患儿中20例结石消失,其余4例不同程度减轻。结论:治疗效果明显,多数患儿有较好的预后和转归,未发现病情加重现象,护理措施得当有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蒋菊琴  赵振元  齐永福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51-1252,1254
目的探讨婴幼儿服用添加三聚氰胺问题奶粉所引起的多脏器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8年10月筛查服用问题奶粉患儿3 641例的临床资料,明确有泌尿系结石818例,对其中111例需住院治疗的患儿进行常规的尿液、血象、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查。异常者根据病情定期复查,观察患儿出院后的生长发育、生活学习教育情况,随访3年以上。结果 111例住院结石患儿中左肾结石41例,右肾结石38例,双肾结石32例。其中尿液检查异常24例,肾功能异常3例,肝功能异常40例,经治疗后基本康复。结论服用添加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引起泌尿系结石及其他多脏器损害的婴幼儿,经治疗后基本康复,未造成持续永久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甘肃地区0~3岁7856例食用添加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2008年9月14日至2008年11月15日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部进行筛查的0~3岁的7856例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泌尿系统B超检查,采用Excel录入资料,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及描述性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7856例婴幼儿中男性4090例(52.06%)、女性3766例(47.94%),平均年龄18.30±9.68月,其中704例患有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为8.96%,99.14%的结石部位在肾脏。704例结石患儿中男性434例(61.65%)、女性270例(38.35%)。0~6月的婴幼儿58例,患病率为3.16%;6~12月的婴幼儿218例,患病率为11.01%;12~24月的婴幼儿275例,患病率为12.55%;24~36月的婴幼儿153例,患病率为8.27%。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其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筛查的0~3岁食用添加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主要在6~24月之间,结石好发部位为肾脏,具有解剖结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患泌尿系结石婴幼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对患婴肾脏功能产生的损害。方法对2008年9月中下旬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我院腹部B超筛查出疑似泌尿系结石的300例婴幼儿进行尿十二联和肾功能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00例B超筛查疑似泌尿系结石婴幼儿中有202例尿液pH值≤6.0(占67.33%);尿隐血阳性41例,阳性率为13.67%,其中34例尿液pH值≤6.0;尿蛋白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且尿微量白蛋白(mAlb)均〉0.15g/L;尿mAlb阳性(≥0.15g/L)31例,阳性率为10.33%;尿白细胞阳性15例,阳性率为5.00%。pH值≤6.0组隐血阳性率和尿mAl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H值〉6.0组(P〈0.025、P〈0.05);pH≤6.0组白细胞阳性率与pH值〉6.0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可对婴幼儿肾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必须加强婴幼儿食品的安全性的检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问题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报道迅猛增多。究其原因,与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有关。笔者对收集到的92例问题奶粉所致泌尿系结石患儿的尿液常规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对突发广泛的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门诊体系如何优化工作流程,达到改善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就该院门诊部在2008年9月12日至12月30日期间,对3028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开展泌尿系统结石筛查工作流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该院门诊部在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组织得力、保障有效,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避免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该院在“问题奶粉”筛查工作中采用的流程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及简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