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化疗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收治的55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附件切除术患者(18例)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卵巢癌组织中HMGB1表达水平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法计算生存率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卵巢癌组织中HMGB1蛋白的高表达率为58.18%,与正常卵巢组织(1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及有无原发耐药(P0.05)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GB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2.5%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MGBl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分期为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MGBl蛋白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相关。HMGBl可能有望成为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 1(membranetype - 1matrixmetalloproteinase,MT1-MMP)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6例卵巢上皮癌组织、 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以及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T1-MMP蛋白的表达。结果  6 7 9%的卵巢上皮癌组织MT1-MMP表达阳性 ,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很少表达 (4/ 15 ) ,正常卵巢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1/ 1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MT1-MMP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 ,MT1-MMP的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但是 ,在多因素分析中 ,MT1-MMP的表达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①MT1-MMP在卵巢上皮癌中异常高表达 ;②MT1-MMP表达促进卵巢癌的侵袭和转移 ,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表型的有用指标 ;③MT1-MMP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clinE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4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标本中cyclinE蛋白的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yclinE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达85.7%,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高表达组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17.2±2.2)个月,低表达组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8.2±1.9)个月,高表达组的无瘤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1),但两组的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表达组的无瘤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提示cyclinE蛋白高表达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复发,预后差,该组患者应加强治疗和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病灶中PAX8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转移性卵巢癌病灶中PAX8表达,分析PAX8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中PAX8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和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761);转移性卵巢癌组织均不表达PAX8,与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卵巢癌原发病灶中PAX8表达强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P=0.033)、FIGO分期(P=0.003)有关,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871)。生存分析发现,卵巢癌患者中PAX8低表达组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优于PAX8高表达组(P=0.009)。结论:与转移性卵巢癌相比,PAX8可特异性表达于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病灶中,且表达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有关。PAX8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预后较差。PAX8对判断卵巢癌的来源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卵巢癌GST -π表达与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8例卵巢上皮癌GST -π的表达 ,分析GST -π表达与化疗耐药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卵巢上皮癌GST -π的总阳性率为 6 9.1% ,GST -π表达与一般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GST -π阳性和阴性病例对化疗的反应率分别为 2 9.8%和 90 .5 %(P <0 .0 0 5 )。GST -π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比阴性者差 (P =0 .0 0 4 )。结论 :卵巢癌GST -π表达在耐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GST -π可作为估计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p27kip1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2 7kip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0例卵巢良性、5 8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p2 7kip1蛋白的表达。应用Kaplan 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分析p2 7kip1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p2 7ki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 .0 % ,4 6 .6 % ,恶性肿瘤中p2 7kip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染色阳性部位以胞浆为主 ;(2 )p2 7kip1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有关 ,与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无关 ;(3)卵巢上皮癌中 ,p2 7kip1蛋白的表达与bax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与bcl 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与ki6 7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4)p2 7kip1蛋白表达是影响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阳性者预后较好。结论 :p2 7kip1蛋白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生有关。p2 7kip1蛋白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核转录因子(NF-κBp6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5例卵巢标本包括68例卵巢癌、1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4例卵巢良性肿瘤、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AKT、NF-κBp65蛋白的表达,随访卵巢癌患者的时间为7~60个月。结果: P-AKT蛋白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36/68)、16.7%(2/12)、12.5%(3/24)、9.1%(1/11),卵巢癌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正常组织(X~2=7.312,P<0.01),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交界性肿瘤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F-κBp65在4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5%(51/68)、41.7%(5/12)、20.8%(5/24),27.2%(3/11),卵巢癌中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86,P<0.01),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交界性肿瘤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NF-κBp65蛋白在组织分化较差(X~2=6.136,P<0.05;X~2=7.936,P<0.01)和FIGO分期较晚(X~2=8.500,P<0.01;X~2=9.490,P<0.01)的卵巢癌中均有较高表达,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卵巢癌中P- AKT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6.061,P<0.05)。卵巢癌组织中P-AKT与NF-κBp65表达呈正相关(phi系数=0.272,P<0.05)。P-AKT、NF-κBp65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KT、NF-κBp65蛋白不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AKT、NF-κBp65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过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AKT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下游分子NF-κBp65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恶性转化。P-AKT、NF-κB蛋白可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HLPP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探讨PHLPP1的表达对初治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耐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资料完整且病理确诊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6例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93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后石蜡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HLPP1与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对p-AKT与PHLPP1的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COX回归模型对影响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HLPP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高表达率为61.5%,在浆液性囊腺癌高表达率为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01)。PHLPP1与p-AKT表达呈负相关(r=-0.513,P0.001)。PHLPP1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铂类耐药及分期相关,PHLPP1无或低表达及p-AKT高表达、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卵巢浆液性囊腺癌PHLPP1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MST)为48.0±7.6月,平均复发时间为10.2±3.3月;无或低表达组MST 34.0±4.0月,平均复发时间6.0±2.9月,高表达组均高于无或低表达组(P0.05)。PHLPP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25.0%,无或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6.1%。p-AKT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9.4%,而无或低表达组为23.3%。结论:PHLPP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浆液性囊腺癌,PHLPP1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耐药及预后密切相关。PHLPP1高表达者预后明显好于无或低表达者,PHLPP1缺乏是浆液性囊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基因1(ELAV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浆液性癌(化疗耐药20例和化疗敏感20例)、15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2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ELAV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对ELAV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ELAV1蛋白胞浆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卵巢良性浆液性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且在卵巢癌化疗耐药组织中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织(P0.05)。(2)ELAV1蛋白胞核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卵巢良性浆液性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胞浆ELAV1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FIGO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ELAV1蛋白胞浆阳性和化疗耐药患者生存时间短。结论 ELAV1可能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预测卵巢浆液性癌化疗耐药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yclinD1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91例卵巢浆液性肿瘤和 2 4例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中cyclinD1蛋白表达 ,并以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对照。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交界性瘤、浆液性卵巢腺癌和转移性卵巢腺癌癌细胞的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10 .0 %、53.3 %、83.9%和 83.3%。交界性瘤、浆液性卵巢腺癌和有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的浆液性卵巢腺癌患者预后较好 ,但并非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cyclinD1癌基因在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yclinD1蛋白过表达可能是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 ,但并非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疗效差异及毒副反应等。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循证医学数据库(EBM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检索期限自199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查找复发性EOC治疗中评价了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整体生存时间(OS)、缓解人数、完全缓解人数、3-4度血液学毒性反应、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7个评价治疗敏感型复发EOC,7个评价治疗耐药型复发EOC)。Meta分析结果显示,卡铂联合化疗较单一卡铂可以改善敏感型复发EOC患者的OS(OR=0.50,95%CI:0.32-0.78,P=0.002)及缓解率(OR=1.87,95%CI:1.38-2.55,P<0.0001),但无助于改善PFS(OR=1.19,95%CI:0.60-2.33,P=0.62),会增加3-4度白细胞降低的风险(OR=7.82,95%CI:4.00-15.30,P<0.00001)。两项研究提示拓扑替康可以改善耐药型复发EOC的OS,吉西他滨与脂质体阿霉素相比并不增加改善耐药型复发EOC的缓解率(OR=1.29,95%CI:0.67-2.46,P=0.45),但增加3-4度中性粒细胞降低的风险(OR=2.97,95%CI:1.70-5.17,P=0.0001)。结论:卡铂联合化疗可以改善敏感型复发EOC患者的OS及缓解率,化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液学毒性反应。拓扑替康可以改善耐药型复发EOC的OS但无助于改善PFS,可以作为今后治疗耐药型复发EOC的研究方向。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高质量RCT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对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回顾分析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42),且多为弱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为61.4%,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p53蛋白。TSP一1表达和p53蛋白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相关。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30.3土8.5和20.1±8.1,P=0.014)。TSP-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MVD呈正相关(P〈0.001)。TSP-1表达与患者的3年存活率呈正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P=0.002)。TSP-1阴性而p53蛋白阳性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TSP-1阳性而p53蛋白阴性组(分别为13.6%和78.6%,P〈0.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AuroraB激酶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PV二步法测定AuroraB蛋白在卵巢癌(n:61)、良性卵巢肿瘤(n=20)及正常卵巢(n=15)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所有卵巢癌患者进行随访,探讨AuroraB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urora-B蛋白阳性表达率(77.05%)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5.00%)及正常卵巢组织(6.67%)(P=0.000)。Aurora-B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手术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00,P=0.017),而与组织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978,P=0.795)。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Aurora.B与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有关。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Aurora-B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因素(P=0.000)。结论:Aurora-B蛋白的过度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有关,有望成为观察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0例上皮性卵巢癌(A组)、2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组)、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C组)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D组)中MT1-MMP的表达和预后。结果:MT1-MM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率(95%)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45%)和正常卵巢(35%),A组中的强阳性率(77.5%)显著高于B组(30%)、C组(10%)和D组(10%)(P<0.05);D组中未绝经者的阳性率(66.7%)显著高于绝经者(9.1%)(P<0.05);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强阳性率(100%)显著高于早期的强阳性率(52.6%)(P<0.05);中低分化(G2~G3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强阳性率(86.7%)显著高于高分化(G1级)的强阳性率(50%)(P<0.05);有淋巴转移的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强阳性率(94.4%)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的强阳性率(63.6%)(P<0.05)。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A组中MT1-MMP的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B组中MT1-MMP表达强阳性组(++~+++)的复发率(66.7%)显著高于MT1-MMP表达阴性~弱阳性组(-~+)的复发率(7.1%)(P<0.05)。结论:MT1-MMP可能参与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它的异常高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浸润、转移和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复发中起了重要作用,MT1-MMP的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yclin B1和p27在上皮性卵巢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卵巢(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例)中cyclin B1和p2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间的关系。结果:cyclin B1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性递减趋势(P<0.05);cyclin B1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cyclin B1高表达和p27低表达,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治疗遵循原发性卵巢癌的治疗原则。其中规范的初次手术治疗至关重要。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质量、残留病灶的大小及淋巴清扫术的质量是影响输卵管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铂类敏感型及耐药型复发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复发EOC患者83例,其中铂类敏感型56例,耐药型27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Log-rank test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复发EO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铂类敏感型复发EO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个月(95%CI 9.105~12.895),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个月(95%CI 13.144~18.856);铂类耐药型复发EOC患者的中位PFS为8个月(95%CI 4.219~11.781),中位OS为10个月(95%CI 3.824~16.176)。(2)复发后伴有腹水、复发后化疗方案、化疗疗程、化疗效果是影响敏感型复发EOC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复发后伴有腹水、复发部位、化疗效果是影响耐药型复发EOC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3)复发后化疗疗程数、复发后伴有腹水、化疗疗效是影响敏感型复发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复发部位是影响耐药型复发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铂类敏感型患者复发后宜选择与一线类似的铂类联合方案化疗,并尽可能化疗至6疗程。复发病灶位于盆腹腔是影响耐药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CA125对上皮性卵巢癌(EOC)二元论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间因盆腔包块或卵巢囊肿住院拟行手术的患者,包括妇科炎症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509例,卵巢良性肿瘤88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瘤73例,EOC 132例(Ⅰ型78例,Ⅱ型54例),以及正常妇女7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HE4、CA125水平,并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EOC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34,0.541,均P=0.000);各期Ⅱ型EOC HE4、CA125表达水平高于同期Ⅰ型EOC,高级浆液性癌高于低级浆液性癌,各期EOC HE4表达水平高于妇科良性疾患各组(P<0.05);Ⅰ期EOC患者血清CA125表达与妇科炎症、E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Ⅲ期Ⅰ型EOC患者血清CA125表达与E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HE4、CA125检测EOC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77,0.786;准确度为90.0%,70.5%;敏感度67.4%,69.7%;特异度92.1%,72.6%;约登指数0.595,0.403。结论:HE4单项检测EOC的特异度优于CA125,单独血清HE4及其与CA125联合检测对EOC早期诊断、分期、病理分型及预后评估都有一定意义,可以作为诊断EOC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术前血小板(PLT)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171例卵巢癌、218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59例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LT计数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细胞分级、CA125水平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比较卵巢癌伴或不伴PLT增多以及化疗后PLT变化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PLT计数平均值为248.0×109/L,显著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188.3×109/L和206.9×109/L,P0.0001)。171例卵巢癌患者中20例(11.7%)合并血小板增多(PLT≥350×109/L),卵巢癌合并PLT增多的患者中晚期比例高(P=0.030),更易发生大网膜(P=0.006)、腹膜(P=0.016)、膈下腹膜(P=0.018)转移,达到满意肿瘤减灭术比例较低(P=0.010)。卵巢癌患者的术前PLT与CA125值呈正相关(P=0.049)。患者术前PLT计数分别为≥232.2×109/L、208.5×109/L和327.5×109/L时,可依次最大程度预测卵巢癌减灭手术不满意、疾病处于晚期及总体预后不良。卵巢癌合并PLT增多及术前PLT与3周期化疗后PLT比值大于2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001,P=0.006)。结论:卵巢癌患者术前PLT计数显著高于良性及交界性卵巢肿瘤。合并PLT增多的患者晚期肿瘤及多脏器转移比例显著增高,满意肿瘤减灭术比例低。PLT增多及化疗后PLT较术前显著下降是卵巢癌的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功能片段cDNA转染和表达对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构建XIA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转染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不同浓度顺铂作用24h,未转染XIAP功能片段的ES2和转染后的ES2的细胞生存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6,P=0.013)。结论:在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中增加XIAP功能片段表达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XIAP可能在卵巢癌耐药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