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控制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从社区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患者中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筛选出清晨高血压患者88例,入选患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4 d,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其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41例患者为观察组,服用缬沙坦47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4周清晨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比较2组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2种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P〈0.01),但观察组清晨血压控制更好,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但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收缩压明显优于缬沙坦,而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单纯应用缬沙坦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62±7)mmHg,平均舒张压为(109±4)mmHg;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63±4)mmHg,平均舒张压为(110±5)mmHg,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35±6) mmHg,平均舒张压为(89±11)mmHg;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22±7)mmHg,平均舒张压为(80±8)mmHg,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此疗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还能降低其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润峰  袁毅  金迎 《河北医学》2013,19(2):259-262
目的:通过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出最优治疗方案。方法:80例高血压给予4周缬沙坦(80mg/d)单药治疗,56例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仍≥90mraHg(1mrnHg=0.133kPa)的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分别给药缬沙坦(80rag/d)/氨氯地平(5mg,/d)和缬沙坦(80mg/d)/氢氯噻嗪(12.5mg/d),共治疗8周。以诊室SeDBP下降差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52例患者完成了家庭血压监测(氨氯地平组27例,氢氯噻嗪组25例),并作为降压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治疗8周末,氨氯地平组诊室SeDBP下降4/t为(14.8±6.8)mmHg,达目的血压占65.9%,总有效率为89.2%,家庭SeDBP为(81.5±2.9)mmHg。氢氯噻嗪组诊室SeDBP下降值为(15.4±7.9)mmhg、达目的血压占67.8%,总有效率为90.2%,家庭SeDBP为(80.2±3.1)mmHg。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氢氯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相当,但联合氨氯地平能使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晌发生率更低,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比较。方法: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28.21%)大于对照组(17.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例数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相当,但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降压的不良反应率低,心血管事件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建波 《大家健康》2013,(17):26-2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比较。方法: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28.21%)大于对照组(17.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例数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相当,但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降压的不良反应率低,心血管事件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邵奕 《基层医学论坛》2016,(9):1161-1163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马来酸依那普利以及两药联合应用三种治疗方案对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对入选的2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筛选出清晨高血压患者135例,入选患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4 d,随机分为3组,其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46例患者为组1,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的41例患者为组2,联合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的48例患者为组3,观察4周清晨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比较3组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三种治疗方案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但组1和组3的平均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组2(P<0.05),且组3的降压达标率高于组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均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但在清晨血压的控制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明显优于马来酸依那普利,而联合应用两药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清晨血压的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朱珉  刘伏元  严激  严光 《安徽医学》2010,31(10):1144-1146
目的以氨氯地平和阿米洛利作对照,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 50例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2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替米沙坦40mg/d;对照组(B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复方阿米洛利半片/d(含阿米洛利1.25mg,氢氯噻嗪12.5mg)。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电解质、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及氨氯地平+阿米洛利组治疗前收缩压分别为:(176.4±12.8)mmHg和(173.7±14.2)mmHg,舒张压分别为:(105.7±8.2)mmHg和(103.5±9.3)mmHg,在治疗8周后收缩压分别为:(123.2±15.3)mmHg和(132.5±12.8)mmHg,舒张压分别为:(81.8±6.7)mmHg、(84.0±7.9)mmHg,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治疗后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而阿米洛利和氨氯地平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小,均能耐受。结论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黄建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15-4016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日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2组3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2组血压控制效果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贺蓉 《当代医学》2014,(33):150-151
目的:探讨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与治疗组(n=28),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缬沙坦,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38.1±7.9)mmHg与(79.5±5.1)mmHg与治疗前的(166.4±9.8)mmHg、(107.1±3.8)mm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22.4±7.4)mmHg、(75.4±3.9)mmHg,与治疗前的(165.1±9.3)mmHg与(107.4±4.7)mm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5%、96.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1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69例,采用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脉压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脉压,改善血脂状况,是一种良好的降压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的降压作用及对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方法:将本科62例初发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32例联用缬沙坦,观察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内生肌酐清除率、心率、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治疗组降压作用总有效率达93%,对照组65%,治疗组舒张压治疗前(103.5±7.5)mmHg(1mmHg=0.133kPa)降至治疗后(82.6±5.8)mmHg;对照组治疗前(103.8±8.4)mmHg降至治疗后(88.1±5.4)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肌酐清除率由(65.2±15.1)升至(70.0±18.2)mL/(min·1.73m^2),升高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65.8±14.6)比(66.3±15.2)mL/(min·1.73m^2)P=0.637];治疗组提高Ccr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并可提高血清肌酐清除率,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入住保定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的96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组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口服缬沙坦80 mg/d,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d。服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125.7±11.5)mm Hg vs(141.4±12.5)mm Hg和(72.5±10.5)mm Hg vs(88.5±10.2)mm Hg,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4.83±0.72)mmol/L vs(5.79±0.74)mmol/L,(2.03±0.68)mmol/L vs(2.36±0.64)mmol/L,(3.06±0.92)mmol/L vs(3.23±0.93)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0.22)mmol/L vs(1.12±0.24)mmol/L,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霞 《中外医疗》2014,(22):9-10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单一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24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由(103.12±17.08)mmHg下降为(78.26±9.46)mmHg,收缩压压由(165.05±17.03)mmHg下降为(120.06±8.02)mmHg,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由(105.03±12.02)mmHg下降为(90.04±8.10)mmHg,收缩压压由(164.10±13.24)mmHg下降为(135.06±7.06)mmHg(P〈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的UAER分别为(147.91±24.30)、(144.70±26.21),治疗后分别为(106.70±18.32)、(120.50±16.81)(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良好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同时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SBP、DBP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无效2例,对照组无效12例,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SBP水平达(128.9±6.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BP水平(135.8±7.4)mmHg,实验组的DBP治疗后水平达(90.12±11.2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DBP水平(97.06±12.52)mm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其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10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 mg/d),共8周,不服其他降压药,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SBP)由(154.59±12.16)mmHg降至(131.10±10.21)mmHg,舒张压(DBP)由(100.55±3.99)mmHg降至(82.79±7.01)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血压监测(ABPM)显示SBP、DBP谷/峰比分别为0.72±0.36、0.83±0.54。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及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三靶点疗法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4例,依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320 mg/d,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每次20 mg,每日2次。治疗8周后比较临床疗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醛固酮的血浆水平及不良反应,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3.27,P=0.00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自身比较,LVEDD、LVEF、醛固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相互比较LVE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276.78±105.25)pmol/L vs(342.23±118.72)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后醛固酮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显著。结论三靶点疗法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用药简单、合理,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波生坦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服用波生坦治疗,观察服药6月后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6 min步行试验、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用波生坦后(1)肺动脉收缩压从(96±11) mmHg降为(86±10) mmHg (P〈0.01),肺动脉舒张压(56±10) mmHg降为(46±9) mmHg (P〈0.01).肺动脉平均压(73±11) mmHg降为(59±10) mmHg (P〈0.05).肺血管阻力(17.8±1.9) Wood降为(13.1±1.7) Wood (P〈0.01);(2)6 min步行试验从(136±40) m改善为(198±55) m (P〈0.01);(3)右室收缩末期内径从(40±5) mm减为(36±6) mm (P〈0.05).结论波生坦可降低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使用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心脏直视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拔研究对象为心脏直视手术后返回重症监护病房的严重性低氧血症患者,体循环基本稳定,已给予充分治疗,而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100mmHg(1mmHg=0.133kpa)超过4h。NO接入呼吸回路的吸入端,设置NO吸入浓度为5~10ppm。共入组17例患者,记录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NO吸入前,吸入1h和24h后的氧合指数和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17例吸入NO治疗的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6例,11例治愈出院。与NO吸入前比较,吸入1h后氧合指数明湿改善[(105.1±22.1)mmHgw(77.9±15.6)mmHg](P〈0.01),吸入24h后进一步改善[(141.1±50.6)mmHgvs(105.1±22.1)mmHg](P〈0.05);吸入NO1h后,心率、血压和多巴胺剂量无明娃变化(P〉0.05);吸入NO24h后,心率较吸入NO1h后明旺降低[(85.1±14.5)次/rainvs(96。2±22.4)次/min](P〈0.05)。未发现与NO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吸入NO治疗心脏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可即刻改善氧合指数,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对非感染性患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梁耐意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88-190
目的观察68例长效心脏选择性B。一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氨酰心安缓释片25~50mg/d,12周。治疗前后测量坐位血压,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31.50±12.75)mmHg和(17.60±6.45)mmHg(P〈0.05),62例患者血压〈140/90mmHg,降压达标率为91.1%。心率、肝功能和血糖、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显著下降(112.63±6.87)μmol/Lvs.(75.32±5.43)μmol/L(P〈0.05.结论氨酰心安缓释片能有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