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新年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852-1853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置入联合骨盆外固定架治疗C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C型骨盆骨折患者98例,其中50例为研究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4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前路或(和)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并发症、术后Matta评分以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6~24个月的随访。研究组50例患者共置入空心螺钉168枚,骨盆CT显示148枚空心螺钉的置入位置准确,占88.09%;15枚空心螺钉置入的位置稍偏,患者未发生不适;1例患者置入空心螺钉后行X线平片及CT检查显示内外固定不够牢固,故使用皮牵引下肢巩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没严重并发症出现。对照组48例患者有37例切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Ⅱ期愈合,其中2例患者术后第四天形成深静脉血栓,对其进行对症治疗之后痊愈。30例患者3个月后骨性愈合,11例患者4个月后骨性愈合,7例患者6个月后骨性愈合;4例患者骨性愈合后在劳累后臀部自觉不适,1例患者遗留足部感觉轻度减弱。术后6个月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Matta评分以及Majeed功能评分,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联合骨盆外固定架治疗C型骨盆骨折疗效显著、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不良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及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11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复位效果(术后Matta评分优良率)、患者的疼痛、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性恢复状况(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伤口总长度较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术后Matta评分及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均明显较高,以上各项指标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术后Matta评分、术后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总长度、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21.9%),观察组术后Matta评分总优良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观察组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明显好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术前充分准备及患者积极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杨雷  王洪飞  王中海 《海南医学》2012,23(15):45-47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术后Matta评分、术后Majeed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总长度、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21.9%),观察组术后Matta评分总优良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观察组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明显好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术前充分准备及患者积极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黄智  云雄  徐昕  郭瑛  陆炎  张胜军 《医学综述》2015,(2):346-348
目的分析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接受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对照组(54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Majeed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163.3±32.2)m L比(583.2±108.2)m L],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55.4±8.2)min比(110.7±16.3)min],术后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3±0.7)周比(6.2±1.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Majeed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77.3±8.3)分比(65.3±5.8)分],肢体功能优良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41%比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可以有效优化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提高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且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是骨盆骨折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骶髂螺钉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冶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创伤骨科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19例,收集同期行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20骨盆骨折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参数、术后Matta评分和Majeed功能评分。结果全部随访6-48个月,平均26个月。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组与切开复位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及拆线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Majeed功能评分和Matta复位效果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术中采用合适的监测手段,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5):426-428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治疗Young-Burgess APCⅢ、VS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采用后环接骨板内固定及前环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的Young-Burgess APCⅢ、VS型骨盆骨折患者19例,采用Matta评价标准及Majeed评分系统判断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8.0±1.2)个月,所有患者均正常骨性愈合,根据Matta标准进行疗效评分,优良率84.21%(16/19);根据Majeed标准进行骨盆骨折功能恢复评分,优良率78.95%(15/19);发生骨盆外固定针道松动1例,骶髂关节疼痛1例。骨折复位残留距离与功能恢复评分呈负相关(r=-0.992,P<0.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治疗Young-Burgess APCⅢ、VS型骨盆骨折,能恢复骨盆环的结构并维持其稳定,具有简单、实用、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技术与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经皮空心螺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髋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的9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jee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螺钉技术与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相似,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旋转重建技术引导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DSA引导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在DSA监视下经皮置入导针和空心钉,通过DSA旋转重建技术重建钉道切线位的二维图像和螺钉在骨盆内的三维图像确保置钉位置满意。采用Matta标准和Majeed标准评价复位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39个月,平均16.5个月,DSA旋转重建后证实置钉满意率100%(24/24),所有患者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复位优良率95.2%(20/21);功能恢复优良率95.2%(20/21)。结论DSA可有效引导骶髂关节螺钉经皮置人,通过旋转重建技术可以确保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微创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微创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方法。方法:骨盆前环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后环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结果:治疗15例,随访优良率86.7%,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螺钉联合INFIX技术在Tile B型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外支架组),14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INFIX技术治疗(内支架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离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进行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生活质量EQ-5D评分,随访6个月。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支架组较外支架组的术后离床时间更短(P<0.05),术后3月Majeed骨盆功能和生活质量EQ-5D评分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更低(P<0.05)。结论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内支架技术治疗骨盆前后环Tile B型骨盆骨折,能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10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行前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和CT引导下经皮置入松质管螺钉固定各4例)。结果:全组平均随访3.2年,18例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10例保守治疗者均有骨盆畸形愈合,其中4例双下肢不等长,3例遗留骶髂关节部位疼痛伴跛行;4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骨盆外形恢复好,但1例沿髂嵴切口有不适;4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有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治疗CT引导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袁海涛  黄宗贵  戴海 《广西医学》2010,32(8):938-940
目的探讨透视下闭合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透视下行闭合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Majeed骨盆骨折的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优11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结论透视下闭合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ileCl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救治的35例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18例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或骶髂螺钉,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恢复和复位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leCl型骨盆骨折采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保证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前路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与6-12个月后骨盆功能的优良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8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设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4 mm(低度移位组)及移位8~12 mm(高度移位组)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测量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垂直和水平移位.结果:在不同移位下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前后环内固定,低度移位组骨盆稳定性显著高于高度移位组.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尽量取得解剖复位固定,确保骶髂关节移位<4 mm,以提高骨盆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徐火荣  徐文强 《海南医学》2013,24(8):1194-1195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观察组(n=19)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术式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n=19)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术式进行固定治疗,对比两种固定术式的骨折移位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移位属优者较多。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达优者10例(52.63%),较对照组4例(21.05%)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相对于传统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对患者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6例.采用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0例、B3型2例;C1型3例.主要固定方式为C 臂 X 线机引导下行经皮骶髂螺钉固定和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固定.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4 min;平均失血量42 mL;平均透视26次.住院时间12~31 d,平均19 d.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与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16例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4.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0~21 周,平均 14 周.按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情况均为优.Majeed功能评分,优14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3.8%.结论 经皮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骶骨空心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骶骨空心螺钉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2005~2008年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27例,其中18例在C-臂监视下行1~2枚6.5mm骶骨空心螺钉固定(2例为双侧);8例行2块标准AO 3.5mm前路重建钢板(4~5孔)固定;1例因复合伤及骶后方软组织大面积严重挫伤坏死行骨盆外支架稳定.结果 18例后路骶骨螺钉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但骨折不易复位,需术中C-臂监护,其中骶前血管损伤1例;8例前路钢板固定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出血较多,但直视下容易复位.采用Pohlemann骨盆骨折评分:优13例,良9例,可4例.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空心螺钉固定具有较大优势,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