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病人分为心跳骤停5min内心肺复苏术组、5~1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10~3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并以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共计4组,用ELISA法测各组静脉血中的ICAM-1水平。结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时间越长的心肺复苏术患者静脉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越高(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会明显升高,心肺复苏术越早实施,其ICAM-1水平越低,预后越好(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7例,将其分为高钠血症及非高钠血症两组,记录其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SC),及患者病死率情况。结果高钠血症患者伤后1d内发生高钠血症6例,3d时检测出高钠血症11例,1w检测出l9例,平均血清钠水平为162.8mmol/L。两组GC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钠血症组36例,死亡27例,生存9例,其中重残4例,中残2例。非高钠血症组81例,死亡32例,生存49例,其中重残11例,中残10例。死亡原因为呼吸道堵塞、呼吸道感染、脑疝、消化道感染。生存患者的平均血清钠水平为160.1mmol/L。死亡患者的平均血清钠水平为169.0mmol/L。死亡率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与患者的病情及GCS评分水平相关,伤情重则血钠高,并且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术(CPR)的最佳顺序。方法:我们检测了两组不同心肺复苏术患儿一定时间内的血气结果。一组仅单纯心脏挤压,另一组心脏挤压同时伴有机械通气。结果:显示:在心跳骤停后的最初30分钟.两组PaO2,SaO2下降及PaCO2升高无实际临床意义。结论:人工通气可以延搁,CAB顺序复苏术比ABC顺序复苏术更为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客观、实用的心跳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方法。方法:对治疗组33例心脏疾患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采用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照组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心肺脑复苏术的47例心脏疾患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比较入院第1、3、5、7天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和脑复苏率。结果:两组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脑复苏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心肺脑复苏有助于提高脑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对复苏后重症脑损伤治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1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分析格拉斯哥评分(GCS)对高钠血症的影响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15例患者,血钠水平均在145~183mmol/L,GCS评分3分高血钠的有7例,7例患者中血钠水平150~160mmol/L的2例,160~170mmol/L的1例,170~183mmol/L的4例,经治疗后血钠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最终均死亡。GCS评分6~8分高钠血症的患者8例,经治疗后血钠均降至正常范围。8例患者中,血钠145~150mmol/L的5例,治疗后均存活;血钠水平在150~160mmol/L的2例,治疗后1例死亡,1例存活,血钠水平在165~170mmol/L的1例,治疗后死亡。结论:本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治疗高钠血症切实有效,GCS评分低的高钠血症的血钠水平越高,血钠水平越高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伴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资料完整的格拉斯哥评分≤8分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急性期血清钠的变化,依据血清钠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分组比较高钠血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81例伴发高钠血症(61.36%),其中高钠血症150~160 mmol/L组32例,12例死亡(37.50%);高钠血症>160 mmol/L组49例,43例死亡(87.75%);无高钠血症组51例,4例死亡(7.84%),组间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高,伴发高钠血症是死亡的高危因素,临床上血钠>160 mmol/L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7.
郑海燕  梁静芝 《浙江医学》2013,35(7):550-55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高钠血症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相关风险.方法将近5年ICU的颅脑损伤患者431例根据血钠水平分为4组,非高钠组(<150mmol/L)、轻度高钠组(150~155mmol/L)、中度高钠组(155~160 mmol/L)、重度高钠组(≥160mmol/L),分析血钠水平与患者死亡的相关风险.结果重度高钠组患者的Glasgow昏迷评分(GCS)3.27±0.89,APACHE-II评分35.25±6.01,病死率93.82%,与轻、中度高钠组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GCS评分下降(OR=3.96,95%CI=1.43~10.96,P<0.05),APACHE-II评分升高(OR=1.32,95%CI=1.21~1.41,P<0.05)和重度高钠血症(OR=6.07,95%CI=3.19~13.87,P<0.05)是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重度高钠血症是脑外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死亡风险及其救治。方法:回顾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死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高钠血症115症,死亡76例,病死率66.1%。高钠血症在入院1~18天出现,平均3.14天。其中43例在24小时内,10例在48小时内,6例在72小时内,3天内出现高钠血症共59例(77.6%);血钠值148~196mmol/L,平均162mmol/L,持续时间1~25天,平均4.35天。持续高钠血症死亡48例。平均死亡时间7天,血钠纠正后死亡28例,平均死亡时间16.56天。死亡时间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钠血症是下丘脑损伤常见并发症,多在重型颅脑损伤3天内出现,且不易纠正,一旦出现往往病情进行性加重。是影响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死率极高,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案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对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两种不同心肺复苏方案,运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患者为机控组;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的患者为人工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复苏药物和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方案10 min及30 min后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气分析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及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后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机控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氧分压、碳酸氢根离子以及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组(P〈0.05);但心肺复苏30 min后,两组患者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46.8±5.2)min,机控组为(45.6±5.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人工组4例有效,而机控组15例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采用心肺复苏机的心肺复苏的方式在循环的支持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可以有效地提升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孙建  陈义  曾旭  吴伟东 《浙江医学》2011,33(6):901-902
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提高,目前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已明显提高.然而,心搏骤停成功复苏后的患者仅有很少一部分能够最终存活出院,复苏后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者非常常见[1].因此,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对提高抢救最终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笔者对收治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并通过APACHE-Ⅱ、MODS、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系统对心肺复苏后不同预后恢复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心跳骤停后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客观、实用的心跳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方法。方法:对治疗组33例心脏疾患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采用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照组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心肺脑复苏术的47例心脏疾患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比较入院第1、3、5、7天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和脑复苏率。结果:两组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脑复苏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心肺脑复苏有助于提高脑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对复苏后重症脑损伤治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盘晓荣 《广西医学》2001,23(6):1456-1457
目前对心肺复苏术后意识障碍的病人主张高压氧治疗。近来我们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成功后意识障碍 9例病人得到了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病人均为近年因各种原因引起心跳骤停在我院行心肺复苏术成功后接受我科治疗的意识障碍患者 ,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最大 4 5岁 ,最小 18岁 ,平均 31岁 ;因溺水引起心跳骤停 2例 ,因电击伤引起心跳骤停 2例 ,因脑血管意外引起心跳骤停 2例 ,因风心二狭术后引起心跳骤停 1例 ,因粘连性肠梗阻引起心跳骤停 1例 ,原因不明引起心跳骤停 1例…  相似文献   

13.
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54-155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SCA)的急救措施。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的19例患者的心肺复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通过即刻电除颤窦性心律都得到恢复,痊愈6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0.0%,未行电除颤的9例病患,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实施电除颤在急性心肌梗致心跳骤停抢救中是最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在急诊科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219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别以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复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14例,平均插管时间(20±5)s,复苏成功39例,成功率34.2%;存活24例,存活率20.1%。对照组复苏105例,平均插管时间(35±4)s,复苏成功15例,成功率14.3%;存活12例,存活率11.4%。观察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P〈O.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34,P=0.048);观察组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2285,P=0.268)。结论: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陈志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28-1129
目的探讨非创伤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发生院内心跳骤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非创伤性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过程及结局。结果即时死亡4例(18.2%),即时生存但不能出院12例(54.5%),生存至出院6例(27.3%)。心肺复苏(CPR)开始时间(46.2±8.2)s,气管插管时间(182.4±10.3s),电除颤时间(72.7±6.1)s,肾上腺素应用时间(58.6±9.3)s。自主循环恢复18例(81.8%),复苏成功16例(72.7%),存活6例(27.3%)。结论急诊科内心跳骤停患者CPR成功率较院前复苏高,提高对急诊高危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警惕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救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的预后影响以及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救治的23例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心肺复苏术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自主循环恢复60.87%。收住ICU占13.04%。存活出院率为8.70%。院前不明原因猝死最高,总计不明原因猝死率为30.43%,创伤导致的死亡率为第二位,总计为26.09%,第三位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21.74%,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的死亡率4.35%。电击伤共4例,2例抢救成功,存活率最高。院内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收住ICU率、存活率明显高于院前心肺复苏术(P0.05)。讨论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较低,应加强普及急救知识的力度,且提升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对挽救患者的生命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1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52例脑出血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组(18例)和对照组(134例),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钠血症组死亡11例,病死率61.11%;对照组死亡26例,病死率19.40%,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丘脑出血发生率,高钠血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浓度≥6.1mmol/L、血白细胞计数≥10.0g/L、血压≥23.9/14.6kPa、体温≥39℃及血肿破入脑室者百分比,高钠血症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主要与其自身病理生理机理有关;其病死率高,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腹泻伴发热4 d入院.病人稀水样便,每日多达60次,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体温37.8℃,脉搏92次/min,血压11/7 kPa.实验室检查:血钾1.40 mmol*L-1,血钠131 mmol*L-1,血钙1.62 mmol*L-1,尿素氮34.56 mmol*L-1,肌酐547.8 μmol*L-1.病人入院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积极抢救,心肺复苏成功.血钾0.85 mmol*L-1,血钠124.8 mmol*L-1,血钙1.38 mmol*L-1,氯79 mmol*L-1.既往患者有冠心病、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此次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钙、低钠血症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19.
李红梅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891-89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不同血清钠水平患者的预后。方法对CHF合并低钠血症的128例患者行回顾性研究,按血清钠水平分为≥130mmol/L及≤129mmol/L2组,比较血清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利尿剂应用前后血清钠的变化与远期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利尿剂后血清钠≥130mmol/L64例,死亡4例,病死率6.25%;血清钠≤129mmol/L64例,死亡28例,病死率43.7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F合并低钠血症严重影响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钾血症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0 年6月至2013 年6 月共有168 例住院期间出现低钾血症且年龄≥18 岁的颅脑创伤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低钾血症严重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轻度组(3.00mmol/L≤血钾<3.50mmol/L)、中度组(2.50mmol/L≤血钾<3.00mmol/L)和重度组(血钾<2.50mmol/L),各组均采用患者血钾的最低值进行数据分析。高钠血症和低磷血症分别被定义为血钠>147.00mmol/L 和血磷<0.80mmol/L。结果 受试患者的血钾在1.10~3.40mmol/L,平均2.90mmol/L。当血钾出现最低值时,与其余两组比较,重度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血钠和更低的血磷水平(均P<0.01)。与轻度组(10.5%)或中度组(25.7%)相比,重度组患者的病死率(82.1%)显著上升(均P<0.01)。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1.28,95%CI=1.12~1.42,P<0.01)、低血钾(OR=5.57,95%CI=2.76~10.93,P<0.01)、低血磷(OR=2.76,95%CI=1.11~7.25,P<0.01)以及高血尿素氮(OR=1.16,95%CI=1.07~1.24,P<0.0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是出现低钾血症的高危人群,重度低钾血症的患者更容易合并高钠血症和低磷血症。重度低钾血症和低磷血症是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