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将对我院1999年4月~2002年12月期间30例老年患者血透治疗时心血管并发症改变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依据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CHD治疗)和实验组(给予HFHD治疗),每组各为64例,比较两组疗效.给予3个月血液透析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液中血尿素氮、三酰甘油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4%(P<0.05).[讨论]HFHD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可改善血液指标,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采用CBP治疗的90名CRF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56例和非老年组34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等指标变化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cr、BUN、Hb、TC、CRP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CRF患者显著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常规血液透析组,各40例。两组透析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液中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钙、血磷、β2-球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检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组Scr、BUN、Hb、TP、ALB、Ca、P、β2-MG、i PTH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Hs-CRP、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TRF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血液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作为维持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一种常用透析方式,能够稳定患者的内环境状态,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56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透析患者也随之增多。老年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存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对体内环境的改变难以耐受,各种器官易受损,透析中水和溶质的急剧变化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我们对2004年5月 ̄2005年10月门诊和住院行血  相似文献   

6.
覃学勇 《右江医学》2004,32(4):346-34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肾衰竭发生进展规律及其防治对策 ,提高存活率。方法 对 10 3例 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肾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肾脏病患者占同期住院全部肾脏病病人的 5 5 .0 % ,而老年慢性肾衰竭占老年肾脏病的81.7%。继发因素相对增多。误诊率达 2 3 .3 %。病死率为 17.5 % ,其中尿毒症病死率为 41.1%。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病死率为2 8.6% ,非透析治疗组病死率为 61.5 %。结论 老年人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高 ,继发因素是不可忽视的病因。综合防治高血压、糖尿病、改善生活方式是减少和延缓老年慢性肾衰竭的关键 ,透析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王凯  蔡玉瑾  胡平 《医学综述》2002,8(8):462-464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 ,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近几年来 ,人们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Hcy与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有关并因此而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现就Hcy与慢性肾衰竭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1 Hcy的代谢Hcy是一种含硫基的非必需氨基酸 ,它与体内另外两种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 (甲硫氨酸 )、胱氨酸的代谢是相互联系的。蛋氨酸在ATP参与下形成S 腺苷甲硫氨酸 ,后者含有高度活化的甲基 ,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变成S 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透的临床特点,探讨提高老年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收集57例65岁以上的老年血透患者(观察组)和50例非老年血透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BUN)、肌酐(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清除率、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透后存活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血透过程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因素,血透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持续性血液透析(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透析组和对照组。透析组患者37例,采用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CBP),对照组患者31例,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及速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以及血红蛋白(Hb)指标的变化,并总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透析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患者1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3%(11/37);对照组患者16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1%(16/31);透析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均优于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及速尿治疗。  相似文献   

10.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血管并发症对老年血透患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5年4月至1999年2月收住的23例老年血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65岁和>65岁两组、对两组心血管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23例病人均发生程度不同的心血管并发症、其中,高血压17例(73.9%)、急性低血压10例(43.5%)、心律失常8例(34.3%)、死亡11例(47.8%)。急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高年龄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P<0.01)。结论:心血管并发症在老年血透病人非常普遍,警惕心血管并发症的5发生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提高病人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赖丽萍 《吉林医学》2023,(2):396-398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HD)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大余县人民医院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35)患者行常规HD治疗,观察组(n=35)患者行持续性HD治疗,比较两组不同透析时间的相关生化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含量(HG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以及机体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透析后血清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HGB与T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2项血清炎性指标(IL-8与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HD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对此需要警惕,并注意加强患者的营养,以保障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建刚 《中原医刊》2006,33(3):58-58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尽管高龄已不再是血液透析的绝对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牢仍高于非老年患者。正确处理、针对性预防,可以减少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本文就10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9月间10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析后患者发生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的例数较透析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透析患者易并发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并发症,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有效治疗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李奕龙 《广西医学》2012,34(1):117-119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并发症:透析低血压43例次占64.3%、心力衰竭41例次占47.5%、心率失常22例次占32.3%、高血压27例次占39.8%、心包积液14例次占20.7%、心绞痛10例次占14.7%、心肌梗死5例次占3.4%、感染32例次占45.9%、脑出血8例次占11.7%、消化道出血6例次占4.1%.存活率:1年存活率为75.0%(51/68),3年存活率为57.5%(39/68).死亡原因:心血管病15例占51.7%、感染11例占37.9%、其他疾病死亡3例占15.7%.结论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因素,应该早期充分透析,控制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衰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期连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已行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6年,透析方案为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由HD+HDF改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用G1.4s高通量血滤器。观察HFHD治疗1、3个月时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磷(P)、血钙(Ca)、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甲状旁腺素(iPTH)、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并与治疗前比较;同时观察体重、主观感觉(透后乏力、睡眠、食欲、骨痛、尿毒症性瘙痒、精神神经异常等症状)的变化。结果经过HFHD治疗1、3个月后患者BUN、Scr、P、Ca与治疗开始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TG、iPTH和β2-MG均明显下降(P〈0.05,P〈0.001);Hb和ALB在治疗3个月后高于治疗开始时(P〈0.05)。患者主观感觉在治疗1个月后大部分明显好转,干体重明显增加:持续治疗3个月后效果更明显。结论长期连续HFHD能有效地清除中小分子毒素,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减少长期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效价比高于HD+HDF。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患者常有高血压、心脏损害、贫血等严重并发症,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出现尿毒症之前常已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绞痛等急性心血管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日共60冽患者,透析720次.出现急性心血管并发症52次,现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林福龙 《吉林医学》2022,(3):812-814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UA)]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腹膜感染、皮肤瘙痒、贫血、恶心)。结果:治疗前,两组BUN、Scr、UA、IL-6、IL-8、TNF-α、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UA、IL-6、IL-8、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BUN、Scr、UA、IL-6、IL-8、TNF-α、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18.
高龄患者血液透析致心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玉清 《右江医学》2004,32(2):155-155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血液透析常见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高龄患者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透析中共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 2 5例次 ,主要有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心绞痛。结论 高龄患者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较多 ,正确预防和处理 ,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透析质量及患者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0例CRF透析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肾功能、原发病因等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30例患者共发生感染48例次,以肺部感染和静脉导管感染最常见。行各类标本细菌培养42例次,培养阳性27例,病原学检查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感染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高。结论 CRF患者感染发病率高,积极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加强透析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关键。同时尽可能减少侵入性医学手段,有助于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