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韩荣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2):116-118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10mg/d;对照组38例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20mg/d。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后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MT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IMT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除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逆转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2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在发生率最高的三种体质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血管阻力指数(RI)、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严重程度等指标。结果郁滞质组SPV最低,左侧颈总动脉为(53.06±7.15)cm/s和右侧颈总动脉(53.54±7.60)cm/s与内热质、协调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郁滞质的高血压患者较内热质、协调质患者内径增宽更明显(P0.01)。郁滞质和内热质的高血压患者IMT增厚较协调质患者更明显(P0.01)。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郁"和"热"为主;郁滞质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时以斑块形成为主,内热质以RI的增高和IMT的增厚等AS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9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流频谱参数及观察斑块的存在与否,了解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斑块发生率增加(P<0.01),颈动脉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减低,阻力和搏动指数增加。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分级增高及病程延长,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斑块Crouse积分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密切,有助于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的进展及预后,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14例EH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4组: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各组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舒张末期内颈(DD)、收缩末期内径(DS)、DD与DS之差与DD的变化率DD-DS/DD(%)及粥样斑块。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DS、DD、DD-DS/DD(%)值下降,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的严重程度增加。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能较好地预测EH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全身AS的标志,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索高血压患者颈AS发生率及其有关的危险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62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68人,平均(70.4±:7.8)(32~89)岁,其中1级高血压25人,2级68人,3级69人.1.2 检测方法在空腹状态下取血标本进行血脂、血糖检测,采用日立7150生化分析仪检测.颈AS测定采用惠普8500 GP超声仪器,探头频率为7.5 MHz.患者取头后仰卧位,检查一侧颈动脉,头偏向对侧约45°,充分暴露颈部,探头沿颈动脉走向,沿胸锁乳头肌外缘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观察血管走行及内膜-中膜有无斑块,确定斑块位置、形态和回声特点,并借彩色血流图像观察有无血流充盈缺损.颈动脉粥样硬化判断的标准如下:①硬化: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1.0 mm[1].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目的 初步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伴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显像仪对48例非老年高血压患者、79例老年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伴DM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观察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及血脂、血凝的关系。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63.3%)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22.9%,P<0.01),老年高血压伴DM组与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组中,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脑梗死发生率(66.7%)较颈动脉正常组(25.0%)增高(P<0.05),与斑块组(3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伴DM组中内膜增(66.7%)及斑块组(46.4%)脑梗死发生率均较颈动脉正常组(0.0%)高(P<0.05)。老年高血压组及老年高血压伴DM组高血压病史与颈动脉病变呈正相关,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IB)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超声对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应积极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对125例CAS的EH患者(CAS组)与99例NCAS的EH患者(NCAS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计算AASI值,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学指标。结果随年龄增加,老年EH患者CAS患病率增加(P<0.05),而不同性别之间CAS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AS患病率与空服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相关(P<0.05);CAS与24 h平均收缩压(SBP)、AASI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SI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7,P<0.05)。结论老年EH患者CAS的发生与AASI具有相关性,加强动态血压监测及AASI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作为全身动脉改变较直接及敏感的窗口,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可看成是显示全身及心血管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因此早期判断其血管损害程度,及时给予干预,对预防并发症及改善预后非常必要〔2〕。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于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此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大〔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能够读取血管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等信息,具有灵敏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颈动脉内膜是最早累及的部位。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心外膜脂肪是心脏周围的内脏脂肪,既是能量储库,也是内分泌器官。近年来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率失常、动脉硬化、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等密切相关[1-4]。颈动脉粥样硬化既是一种动脉硬化性疾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8)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新生血管增强程度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有颈动脉斑块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缺血症状组(63例),另一组为无缺血症状组(27例),对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重点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比较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与无脑缺血症状患者组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及造影增强程度的组间差异。结果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斑块的造影后增强强度(EI)及ratio值(误差比率值)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患者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显示斑块内新生毛细血管的再生情况,可以依据斑块内造影剂增强强度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我们对13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分为两组,斑块组54例,无斑块组30例,检测血脂和尿酸变化,监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血脂和尿酸水平、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年龄分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斑块组PP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03);年龄与脉压之间呈正相关(r=0.301,P=0.005)。结论脉压增大可能是导致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子,降低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保护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许多相关联系,高血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现综述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的相似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的共同发生机制以及通过超声动态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与消退,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讨EH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HCY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01~2016-12在该院就诊的266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体检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CAIMT(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血清HCY(循环酶法)、MDA(TBA法)水平及SOD活性(比色法),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EH患者并发CAS发生率为62.8%(167/266),与其年龄、病情及病程有关,与性别差异无关。(2)EH并发CAS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CY和MDA水平显著升高(t=7.118、6.326,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t=12.809,P0.01)。(3)血清HCY水平与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与血清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562,P0.05)。结论EH并发CAS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血清HCY水平与氧化应激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AT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采用盐析法提取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AT1R基因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并与10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基因型频率22.0%,C等位基因频率18.7%,均比正常健康组高(P<0.05);随高血压分级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逐渐增厚. 结论 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因素,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颈动脉损害患者心率变异性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RV时域分析法检测与分析109例高血压病患者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并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50名健康体检者被同期检测以作对照。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指数减低的阳性率与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20例,行动态血压监测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120例和无斑块组100例,斑块组又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48例和多发斑块组72例。比较各组动态血压情况。结果斑块组较无斑块组患者24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无斑块组也显著升高[82例(68.33%)vs 41例(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斑块组较单一斑块组患者24h、昼夜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单一斑块组显著增高[63例(87.50%)vs 19例(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压升高是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引起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65例,动态血压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和多发斑块组,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各项参数。结果斑块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水平均较无斑块组增高,多发斑块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水平均较单一斑块组增高,差异均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促进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更易并发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