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对 MHD 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 ESRD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71例,根据患者透析间期平均体重变化(IDWG)分两组,分别检测腰椎侧位片,干体重(DW),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BMI 变化,肝素用量等.结果观察1年后 A,B 组腹主动脉血管钙化评分(AAC)、DW、体重指数(BMI)、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每次血液透析中肝素的应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B 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HB, RBC,TC,TG,LP ,HCO-3,nPCR,SPKT/V,ALB,CR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a,P,iPTH,BS,GHB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AC 与 SBP,DBP,Ca-P,CRP,TC,IDWG%呈现相关,与 GHB,nPCR,SPKT/V, ALB 无相关.结论 IDWG 可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炎症状态有关,可通过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血脂、炎症因素等促进血管钙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瘦体质(LBM)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方法对1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直接人体测量、生化参数的测定,计算LBM 、标准化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体质量指数。结果根据LBM 测定,在营养良好、营养不良两组间进行营养指标的比较:肌酐法LBM 两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握力法LBM 两组血清蛋白、前清蛋白组、总铁结合力(tibc)、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臂肌围LBM 两组血清蛋白、前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酐法LBM、握力法LBM、中臂肌围法LBM有显著相关性。LBM与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tibc、nPCR无相关。血清清蛋白与tibc、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有显著相关(P<0.01),与nPCR无相关。结论肌酐指数法、握力指数法与中臂肌围法计算的LBM是反映肌肉蛋白质贮存的有效方法,其中握指数法与中臂臂肌围法比肌酐指数法更优。LBM 是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简便方法,但还需其他反映营养状况指标的补充,如nPCR、前清蛋白、tibc、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ESRD接受MHD患者71例,根据患者透析间期平均体重变化(IDWG)分两组:控制良好者为A组(平均IDWG%3.5%),控制不良者为B组(平均IDWG%≥3.5%),分别检测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干体重(DW)、体重指数BMI、人体学指标、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1年后A、B两组DW、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体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比较HB、RBC、TC、TG、LPɑ、HCO-3、n PCR、SPKT/V、ALB、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i PTH、BS、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IDWG控制良好者可减少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控制不良者促进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Leptin、IGF-1)及透析充分、性营养的影响.方法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组和常规透析液组,观察入组后1周、1月、6月和12月透析前干体重、血白蛋白、血清Leptin和IGF- 1,以及nPCR和Kt/V有无差异.结果 至12月观察结束,血液组患灌流者干体重、nPCR、血白蛋白较常规透析液组的变化均没有差异.在治疗6月后,血液灌流组血清Leptin、IGF-1、K t/V较明显改变P<0.05).结论 使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能降低患者清Leptin和IGF-1,改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前瞻性观察终末期肾衰 (ESRD)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84例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 (CAPD)病人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84例病人中A组(营养良好组 ) 2 6例 (30 95 % ) ;B组 (轻中度营养不良组 ) 4 5例 (5 3 5 7% ) ;C组 (重度营养不良组 ) 13例(15 4 8% )。测量指标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 (DPI)、血清白蛋白 (ALB)、前清白蛋白 (Pre -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血肌酐 (Scr) ,3组间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肌酐清除率 (Ccr)和尿素清除指数 (KT/V) ,C组低于A组与B组 (P <0 0 1或P <0 0 5 )。上臂围 (AC) ,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及上臂肌围 (AMC)、尿素氮 (BUN)及血胆固醇 (CH) ,3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ESRD的CAP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透析前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酸中毒、糖尿病、心理因素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腹膜透析初期不同透析剂量对患者临床状况的影响,初步探讨腹膜透析初期的透析方案.方法 依据患者每日透析剂量(dialysis dose,DD)不同,将我院腹膜透析3个月的患者分为A、B、C 3组,比较3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内生肌酐清除率)、营养状况(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酸碱(碳酸氢根离子)失衡及电解质(钾离子、钙离子、磷离子)紊乱情况.结果 与透析剂量较低的A组相比,B、C两组患者的每日透析时间延长,每日尿量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较A组下降,C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较A组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超滤量、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钾离子、钙离子、磷离子、实际HCO-3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初期,个体化的透析剂量无论在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以及酸碱、离子代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与营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机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ubject global assessment,SGA)将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43例分为3组(A、B、C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PTH、生化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并记录每日蛋白摄入量(DPI).结果 A组23例(53.49%);B组14例(32.56%);C组6例(13.95%).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5.7%.C组和A组之间除外尿素氮(BUN)、转铁蛋白(TF)其余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PTH与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白蛋白(ALB)、血肌酐(Scr)、DPI呈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Hb)呈显著负相关(P<0.0001);与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P<0.05);与TF、BUN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其血清PTH水平跟营养状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丁惠芳  叶华  夏阳  金琴英  吴晟君  屠亚云  蔡伟  陈萍  何其燕 《浙江医学》2018,40(16):1868-1869,1875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影响。方法将行MHD治疗的108例PEW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饮食组(A组)52例和乳清蛋白组(B组)56例,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重指数(BMI)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MI、AMC、TSF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TSF、Hb、Hct、ALB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治疗后Hb、Hct、ALB较治疗前也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SF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TSF较A组明显改善(P<0.05)。SGA评价结果显示:B组治疗后患者营养状态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05,P=0.000);而A组治疗后营养状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字2=-0.533,P=0.594);B组与A组治疗后总体营养状况比较,B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明显优于A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6.043,P=0.000)。结论乳清蛋白摄入能有效改善MHD患者营养指标和PEW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加(IDWG)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01~2014-08间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其体重上升的绝对值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IDWG低于5%,B组患者IDWG高于5%,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讨影响患者体重增加因素。结果根据本次研究表明,影响患者在透析期间体重增加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透析之前的收缩压、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清白蛋白、疾病相关认识和文化水平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泛普及相关疾病知识,提高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适当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管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IDWG),收集70例患者IDWG增加值,2014年6月数据为活动前组,2014年10月数据为活动后组,比较IDWG增加不合格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DWG增加不合格率为34.4%,活动后为18.1%。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IDWG增加不合格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对患者透析间期体重进行管理,有效降低了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9例CKD非透析患者进行SGA评估,根据结果分为A组(营养良好)和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测量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收集白蛋白(Alb)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SGA分组与BMI分组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SGA的评价结果,纳入的CK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2%,CKD3~5期评分为B的患者比例较CKD1~2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F、AC、BMI 3个指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1),AMC、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评定为超重或肥胖的38例中有37例(97.4%)SGA评估为A。结论 SGA评估CKD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主观性判断的特点使其对内脏蛋白质营养状态的评价欠准确,且对肥胖状态似乎无法评估。但简单经济、易于开展的优势使其仍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因素及其与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系,为临床中干预急性脑卒中合并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03-2013-03收治的10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入院1周后测量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并计算上臂肌肉周径(MAMC);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及营养不良组,观察其是否发生相关性肺炎。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例脑卒中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为41例,发生率约为38.6%,其中有22例于观察期间发生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3.6%;65例营养状况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中仅有15例发生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3.1%,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而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其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较高,营养不良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重症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营养组(n=24)和常规营养组(n=25)。序贯营养组先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并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常规营养组直接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有下降,但与常规营养组相比,序贯营养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下降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及上臂肌围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序贯营养组较常规营养组的感染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出血率亦有下降趋势。 结论:与常规营养支持相比,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可减轻重症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恶化,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是重症卒中患者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利用实验室检测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人体测量学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同时采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的测定来判定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共搜集133例符合入选标准病例,依据营养状况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完成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点围(MAC)的测量、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的评分及采集血液做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卒中后营养不良患者中重度残疾(Rankin评分4~5分)的患者为45.6%,而正常营养状态患者为12.3%;卒中后低前白蛋白血症中重度残疾患者为50.8%,显著高于正常血清前白蛋白患者的8.8%;卒中后低血红蛋白重度残疾患者为33.3%,而正常血红蛋白患者为28.7%。结论:卒中后营养不良、低前白蛋白血症与残障程度有关,低血红蛋白与残障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探讨营养不良对COPD的影响。方法对360例COPD患者进行三头肌皮褶厚度、体重、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血浆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检查,计算出体重指数、理想体重比和通常体重比,评估COPD患者营养状况;根据COPD严重度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4级,探讨营养状况与COPD严重度、死亡率的关系。结果61.67%的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随着营养状况的恶化,重症患者逐渐增加,死亡率逐渐增加。结论绝大多数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COPD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同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长期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开同配伍低蛋白饮食,对照组只给予低蛋白饮食,令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6个月后对各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⑴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各项生化指标、体重指数、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开同配伍低蛋白饮食可提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的浓度,有效地改善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个体化的营养干预对有营养风险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7月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中心收治的78例有营养风险的住院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以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上臂肌围(AMC)评价其营养状况,并对干预组进行个体化的营养干预。记录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握力、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并发症情况和出院转归。结果干预组出院时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2.1)g/L vs.(1.4±4.7)g/L,P=0.023;(39.4±20.7)mg/L vs.(-0.6±24.4)mg/L,P〈0.0001]。干预组入院时Child-Pugh A、B、C分级依次为9例(22.5%)、18例(45.0%)、13例(32.5%),出院时依次为17例(42.5%)、15例(37.5%)、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vs.31.6%,P=0.013),其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2.5%vs.21.1%,P=0.018)。结论有营养风险的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较差,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32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前瞻性评价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探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价法(SGA)、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评价328例初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其营养状况的因素。结果①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4.43%,其中各部位肿瘤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结肠癌75.81%、食管癌63.24%、胃癌62.40%、直肠癌60.27%;②营养状况改变的主要表现为:67.39%患者有不同程度体质量丢失,24.1%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200g/L、31.7%的患者白蛋白水平<35g/L,且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体质量丢失量、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③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肿瘤部位和TNM分期、宿主年龄、食欲和消化道症状等。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部位和肿瘤对宿主造成的代谢改变等因素易致患者营养不良,临床应重视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筛选、评价和早期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酰基Ghrelin 和肥胖抑制素在健康者、慢性肾脏病(CKD)3、4 期非血液透析(HD) 患者及HD 患者的水平,分析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能量、蛋白质摄入的关系。方法 选取22 例健康者(对 照组)、25 例CKD 非HD 患者(CKD 非HD 组)及38 例HD 患者(HD 组)。测量3 组身高、体重指数(BMI)、 腰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体脂含量、生物化学指标及血浆酰基Ghrelin 和肥胖抑制素水平;评估食欲和摄食, 计算BMI、上肢肌肉面积(AMA)及锥削指数(CI)。结果 3 组年龄、BMI、体脂含量、AMA、腰围及CI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CKD 非HD 组比较,HD 组白蛋白(albumin)水平低,而尿素、肌酐水平高 (P <0.05);CKD 非HD 组与HD 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均表现为体 脂含量高;CKD 非HD 组中,16.0% 食欲差,4.0% 食欲很差;85.7%HD 和CKD 非HD 患者能量摄入低于推荐 标准;CKD 非HD 组血浆酰基Ghrelin 水平升高,肥胖抑制素水平降低,酰基Ghrelin 与肥胖抑制素比值升高 (P <0.05),HD 组血浆酰基Ghrelin 水平降低、肥胖抑制素水平升高,酰基Ghrelin 与肥胖抑制素比值降低(P < 0.05);对照组血浆肥胖抑制素与腰围和BMI 呈负相关(r =-0.601 和-0.562,P =0.037 和0.041);CKD 非 HD 组和HD 组中,两种激素与营养状态、食欲及摄食均无相关性(r =0.223、-0.234、0.233、-0.209、0.251 及 -0.264,P =0.901、0.813、0.821、0.982、0.677 及0.573)。结论 酰基Ghrelin 和肥胖抑制素的比值在HD 组中降低、 在CKD 非HD 组中升高,CKD 非HD 组的营养状态好于HD 组。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detect and compare the degree of malnutrition as well as the anthropometric and biochemical abnormalities among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hemodialysis units in 7 Jordanian hospitals, between 2004 - 2005. Two hundred and seventeen ESRD out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modialysis were recruited using the convenience-sampling technique. A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malnutrition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Anthropometric and bi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also assessed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The SGA suggested that 50% of females were well nourished while 75% of the males were moderately to severely malnourished. The measured anthropometric variable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except for 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 The hemoglobin as well as blood creatinine level were lower among females. In th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hemoglobin,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blood levels in male patients. However,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hemoglobin only was detected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nutrition. CONCLUSI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determined by SGA indicate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mal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malnutrition as compared to female patients. Most of the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could be used to assess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e noticeable hemoglobin reduction, which increased with malnutrition degree, was significant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hile serum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reduction was significant among male patients on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