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脾胃升降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与胃一脏一腑 ,互为表里 ,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脾为胃行其津液 ,升清降浊 ,输布水谷精微 ,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 ,精足神旺 ,气机畅和 ,先天得养 ,后天得济。脾有益气、统血、主四肢肌肉作用 ,脾胃能使糟粕、腑气向大肠传导输化 ,以化腑浊泄毒热 ,故称之为后天之本。1 脾胃升降的相互关系 脾胃同居中焦 ,通连上下 ,为水火之机 ,升降金木之轴 ,实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之枢纽。在消化水谷 ,吸收输布津液方面 ,互相合作。脾在里为阴脏 ,藏而不泻 ,但其性主升 ,升则为阳 ,升要靠阳气、津液赖以上输…  相似文献   

3.
试论脾胃的气机升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彬 《江苏中医》1999,20(11):9-10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纳运动能正常,水谷精微物质充盛,则营卫协调,五脏安和,机体功能正常;若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或升降太过,或升降不及,或升降反作,则不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而且将波及其它脏腑,变生多种病证。对于脾胃系统病证,调理气机升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纳运功能正常 ,水谷精微物质充盛 ,则营卫协调 ,五脏安和 ,机体功能正常 ;若脾胃气机升降失调 ,或升降太过 ,或升降不及 ,或升降反作 ,则不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而且将波及其它脏腑 ,变生多种病证。对于脾胃系统病证 ,调理气机升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脾胃主升降转输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水谷的升降转输是靠脾气之升散和胃阴之下降而实现的。其转输途径有四:环流转输;直接转输(散精于肺、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注精于肾);各走所喜;回流转输。  相似文献   

6.
升降是人体脏腑气机运行的重要机能,脾胃升降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脾居中央,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为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历代不少医家强调脾胃升降在整体气机升降出入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其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其病理变化在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本文浅析脾胃升降的意义、病理改变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脾胃气升降与六经病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素问·阴阳别论》篇载:“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后世医家对经文的解释不一,如何理解在女子可令月经闭止不行与阳明胃经及心脾有密切关系,通过临床运用的总结体会,笔者认为,心脾胃的升降功能在月经的产生和病理变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略论一二,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脾胃升降与眼病关系于佩珍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是脾胃学说的理论核心,是中医学气机升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是一完整的统一体,脾胃气机升降正常与否与眼科生理、病理有密切的联系,在眼科临床辨证治疗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脾胃升降与眼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气机...  相似文献   

10.
周少林 《国医论坛》2004,19(1):19-20
脾和胃同居中焦,二者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在五行中皆属于土,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生理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转输。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足神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具体条文、方药的分析、归纳,明确了脾胃气机升降在整个脏腑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全面理解"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这一内涵,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内容,同时为临床辨证用药治疗脾胃病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焦卫东 《中医研究》2010,23(2):20-22
气机升降学说是中医学从动态角度出发,对脏腑特性、气化功能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脾居中央,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的升降功能在整体气机升降出入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衡作用,因此,探讨脾胃气机升降功能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临床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脾胃升降用药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口疮是临床常见疾病,饮食失宜、情志失畅均可内生壅滞,阻碍脾胃升降,胃不降浊,脾不升清,进而郁生内火,诱发口疮,因此胃气郁滞是内火产生之源,胃热炽盛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是临床三种常见证型。在脾胃升降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以苦寒通降、辛通苦降、甘温通运为治疗大法,运用清胃散、柴平汤、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并多选用莲子心、生甘草、灯心草、竹叶、蒲公英导降心火,达到通滞降火、标本同治的效果。附验案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脾胃升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说明升降出入包含着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其中以脾胃升降功能最为重要.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足神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济.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中,悉知脾胃病者较多,故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着手,运用升降理论调治脾胃病,多能得心应手。现举几点具体用法,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谈脾胃为升降之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脾胃升降运动是人体生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活动 ,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将起到重要作用。健脾和胃是脾胃升降失调的基本治则 ,临症中灵活运用多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常爱萍 《河北中医》2007,29(4):345-346
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均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习、研究这2种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内容及其形成发展过程有很多重叠和交叉之处,如果把它们汇成两条线,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时有交点甚至紧紧缠绕在一起,是不可分的。简而言  相似文献   

20.
中气升降思想源于《易》、《河图》之理,《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创立中气升降理论,明清时期中气升降理论得到发展。不同时期医家将此理论用之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药各具特色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其阐述最为明确详尽。从历代医家观点看,中气主要是指脾胃之气,很多医家都强调中气升降在脏腑气机上下阴阳相交中的枢机作用。中气升降是阴阳升降、五行生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轴,中气衰败,升降失司,就会产生种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