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经胃给药是动物实验常规的给药途径之一。由于动物不能有效配合,给这一操作带来困难,有时甚至成为难题。我们在某一动物实验过程中采用超滑导丝引导下给实验家兔下胃管获得了很好的经验,报道如下。1方法和步骤用20%乌拉坦溶液(3~4)m L/kg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待实验家兔麻醉后,用绷带将实验家兔四肢分别固定于实验架的木桩上,仰卧位固定。经口腔送入0.035超滑导丝。麻醉状态下的实  相似文献   

2.
插胃管是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为了保证胃管成功的插入,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胃肠减压以及及时的药物治疗和营养。对于昏迷及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患者无法配合,往往会使插管失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给护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自1999年起在骨神经外科病房,采用废弃胃镜活检钳(以下简称导丝)引导下插入胃管,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导丝引导在胃管置入术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疑难病例胃管置管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方法 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 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胃管置入法,观察组将一导丝置入胃管内,导丝前段不超出胃管内,由导丝引导置胃管,其它操作同传统胃管置入法.观察并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73%,观察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为98 %.结论 为疑难病例置胃管用导丝引导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伊金莲  刘刚  万红  陈尚美  赵红 《安徽医学》2016,37(11):1437-1439
目的 观察血管造影导丝引导下更换复尔凯胃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长期应用复尔凯胃管行鼻饲的患者60例,按更换胃管先后顺序排号,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胃管到期时采用血管造影导丝引导更换,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更换。观察两组一次性更换成功率、一次性更换成功的操作时间、操作引发的不适反应及对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平均压(MAP)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更换成功率(96.67%)较对照组(7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适反应及心率、SaO2、MAP的变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更换成功的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造影导丝引导下更换复尔凯胃管,换管成功率高、不适反应小,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导丝胃管在机械通气患者行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的一次性硅胶胃管,观察组使用带导丝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带导丝的胃管明显提高了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导丝插胃管法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ICU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提高一次性插胃管成功率,减少操作中对患者的负刺激.方法 将行气管插管后需安置胃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胃管方法,实验组采用导丝插胃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胃管置入前、中时血压和心率变化,一次性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缩短了插胃管时间,减少了对患者的影响.结论 导丝插胃管法优于常规插胃管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于危重昏迷病人,早期留置胃管不但能改善病人全身营养及代谢状况,而且能预防多器官衰竭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但昏迷病人往往因为没有吞咽动作,咽喉部肌肉痉挛,或因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等,行常规胃管插入较困难,有时因反复多次插管,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及喉头水肿等并发症。我科对40例留置胃管困难者行咽喉镜直视下通过导丝协助插入胃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留置胃管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但对于一些特殊患者,操作相当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如无吞咽功能依靠胃管维持生命的患者、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当一次插管失败时,患者常出现严重不适的反应,需等待,再次插管有诱发意外的可能。经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采用导丝诱导留置胃管能解决以上问题,该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减轻痛苦,切实可行的特点。现方法总结和观察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种利用胃管自带导丝引导更换神经危重症患者同侧鼻腔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00例在大坪医院神经内科需更换胃管的神经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更换胃管;观察组将新胃管导丝尾端接头剪掉,原胃管在距鼻腔外5 cm处剪断,利用导丝交换技术置入新胃管,即通过原胃管途径置入导丝,再将新胃管通过导丝置入原位置.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情况、操作时间以及对更换胃管刺激的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2.3%)高于对照组(46.6%),操作时间观察组(9.87 ±1.91) min远低于对照组(23.23 ±4.58)min、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呼吸波动范围[(14.33±4.19) mmHg、(16.91±6.23)次/min、(3.3±1.59)次/min]低于对照组[(24.10±5.26) mmHg、(26.33±8.74)次/min、(5.6±2.44)次/min],对更换胃管的刺激如恶心、呛咳、呕吐发生率(5.8%、11.5%、0)低于对照组(33.3%、47.9%、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自带导丝更换神经危重症患者同侧鼻腔留置胃管,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留置胃管是心脏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常用的护理操作方法。它既可以排出胃肠道内积气和积液,减轻胃肠道压力;也可以利用鼻饲方法满足长期带管不能经口进食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根据胃液的性质、颜色、量来协助诊断。但临床工作中常会遇见一些诸如鼻咽腔狭窄或粘膜水肿的患者,特别是心脏术后患者,因术中需要测量鼻咽温以及体外循环过程中肝素的应用,都易导致术后胃管置入过程中鼻粘膜损伤、出血不止,这就需要护士操作成功率要极高,避免反复试插刺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常规X线辅助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困难的危重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鼻空肠营养管留置方法。方法:在X线辅助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对于营养管不能顺利通过幽门的患者及时改用经超滑导丝引导予以留置。结果:25例患者均获成功,成功率100%,置管到达目标位置时间5~13(7.3±2.7)min。置管过程中患者均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X线下经超滑导丝引导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是解决危重病患者常规置管困难的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难置胃管患者采用加强钢丝型气管导管引导置入胃管的效果。方法:将250例机械通气难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患者在鼻肠管钢丝引导下插入胃管,观察组采用加强钢丝型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胃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1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插管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插管过程中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呛咳、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难置胃管的患者采用加强钢丝型气管导管引导插入胃管,可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鼻胃管置管改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抬高床头15°~30°,改变胃管置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方法:160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置管,实验组置管采用抬高床头15°~30°,当胃管插至12~16cm时旋转胃管180°后直接插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53.75%,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法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减少粘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脉通对实验性家兔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4只雄性日本纯种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用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对家兔右下肢股动脉定位电流刺激,同时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制作ASO模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灌服中药复方温脉通,6周后取出定位血管,运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血管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指标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其抑制因子(TIMP-1)。结果模型组血管内膜增厚,中膜VSMC明显增殖、迁移;温脉通防治组接近正常。模型组PCNA阳性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PCNA阳性数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凋亡数稍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凋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1)。凋亡与PCNA之比,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MMP-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尤其新生内膜表达增高明显,治疗组MMP-2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正常组TIMP-1有明显表达,模型组新生内膜TIMP-1表达稍高于正常组、中膜表达稍低于正常组;治疗组表达增强,中膜稍高于模型组接近正常组。结论温脉通具有防治实验性家兔ASO作用,并可抑制病变血管VSMC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该方可能是通过调整细胞增殖速率与凋亡速率之间的动态平衡,减少内膜过度增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从而发挥防治ASO作用。该方能使ASO模型组家兔血管MMP-2表达下降,TIMP-1表达相对增加,调节MMPs/TIMPs使之平衡,从而抑制VSMC过度增殖、迁移,达到防治ASO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手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手术的10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管状胃组(A组,56例)和全胃组(B组,53例),另选取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52例).比较管状胃组和全胃代食管组患者在术中吻合口位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减压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胸腔引流液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食管测压、24 h pH值检测以及食管胃镜等方法,进行胸胃功能检测.结果:管状胃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和全胃组术后胸胃功能较对照组下降,但管状胃组疗效较好,3组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食管癌术后胸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管状胃代食管术后胸围功能较全胃代食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A缺乏易致老年黄斑变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老龄小鼠眼局部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探索维生素A缺乏对老年黄斑变性的诱导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黄斑变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维生素A缺乏组和维生素A添加组,各组分别用相应饲料喂养50d,取眼球组织测定组织中自由基的含量。结果:维生素A添加组小鼠的SOD、GSH-PX、CAT活性明显高于维生素A缺乏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MDA含量低于维生素A缺乏组和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与维生素A缺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分离的胃平滑肌细胞在不同pH溶液中的存活率为指标,观察了生长抑素对蟾蜍胃平滑肌细胞抗酸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4和3.4的条件下,生长抑素明显地加强胃平滑肌细胞对盐酸的抵抗力。但当pH降到1.4时,这种加强作用不明显。结果提示,在一定的pH范围内,生长抑素对由盐酸引起的胃平滑肌细胞的损伤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本文讨论了生长抑素在胃溃疡的进程和结局中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用0.8%CdCl_2生理盐水按1 mgCd/kg体重,隔日1次皮下注射3个月,建立兔中毒模型。测定了血尿素氮、肌酐含量及肾皮质的Na~+/K~+-ATPase,Ca~(2+)-ATPase,γ-GT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肾中毒早期,尿素氮、肌酐无明显变化,几种酶活性明显下降,P值分别<0.05及<0.001。提示,这些酶活性下降,可能是镉中毒所致肾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的启动环节之一和进一步导致肾衰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