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10kg以下经鼻气管插管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正压通气加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除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管可预防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改善通气功能,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后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心脏术后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后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边吸引边拔管。观察两组婴幼儿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在拔管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率在拔管即刻、拔管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后拔管在整个拔管期间均未中断供氧,避免传统边吸引边拔管对气道和咽部的刺激,在拔管期间能够维持稳定的氧合状态,可预防婴幼儿心脏术后拔管时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婴幼儿心脏术后常规经鼻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有效通气和维持心功能稳定[1]。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先天性心脏病特有的病理生理基础,使婴幼儿在气管插管拔管时及拔管后一段时间内,严重呼吸异常发生率为4%~9%,严重者可能发生呼吸循环紊乱,甚至危及生命[2]。为减少气管拔管时及拔管后一段时间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采用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除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与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管2种方法对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50例10kg以下经鼻气管插管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的要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正压通气加喉头喷雾法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管.观察2组患者拔管后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2组患者拔管后SpO2、呼吸道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管可预防拔管时SpO2下降,改善通气功能,降低呼吸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压膨肺法治疗术后顽固性肺不张胡伟恩李浒王国卿肺不张是胸部手术或外伤后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应用常规处理无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也不能复张的顽固性肺不张患者采用正压膨肺法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8例患者中男5例,...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心脏术后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正向小年龄、低体重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异常的血流动力学,不但影响呼吸功能和肺的发育,大量左向右分流又可使肺充血,易诱发感染。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体内炎症因子激活后的炎症反应,均可引起肺血管阻力增高、肺毛细血管渗出,并发肺不张、低氧血症等。现就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和临床护理实践,针对婴幼儿心脏术后的呼吸道管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拔气管捕管(简称拔管)技术在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拔管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05至2007年行心脏直视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拔管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达到同样的拔管指征,采用同样的拔管前后干预措施,A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法拔管;B组采用传统边吸引边拔管方法拔管.监测患者的心率(HR)、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02)、动脉血气,分别记录2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3,5,10min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不适反应发生的例数,对比分析2种拔管方法对患者拔管时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与拔管前相比,对照组拔管后MAP、HR、RR、PaCO2均显著增加,且分别持续到拔管后10 min仍高于拔管前基础值水平,而PaO2、SaO2、Pha则明显下降,且分别持续到拔管后10 min仍低于拔管前基础值水平;观察组拔管后Pha、SpO2在各时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变化,但拔管后3min内MAP、HR、RR、PaCO2均有所增加,于3 min后逐渐下降,至5 min时基本恢复到基础值水平;PaO2、SaO2于拔管后3 min内逐渐下降,但不明显.拔管时2组患者不适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用传统法拔管可引起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和低氧血症,正压通气法拔管能有效预防心内直视术后拔管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保持拔管后的氧合状态和减少不适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舒适、优于传统法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拔气管捕管(简称拔管)技术在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拔管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05至2007年行心脏直视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拔管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达到同样的拔管指征,采用同样的拔管前后干预措施,A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法拔管;B组采用传统边吸引边拔管方法拔管.监测患者的心率(HR)、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02)、动脉血气,分别记录2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3,5,10min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不适反应发生的例数,对比分析2种拔管方法对患者拔管时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与拔管前相比,对照组拔管后MAP、HR、RR、PaCO2均显著增加,且分别持续到拔管后10 min仍高于拔管前基础值水平,而PaO2、SaO2、Pha则明显下降,且分别持续到拔管后10 min仍低于拔管前基础值水平;观察组拔管后Pha、SpO2在各时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变化,但拔管后3min内MAP、HR、RR、PaCO2均有所增加,于3 min后逐渐下降,至5 min时基本恢复到基础值水平;PaO2、SaO2于拔管后3 min内逐渐下降,但不明显.拔管时2组患者不适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用传统法拔管可引起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和低氧血症,正压通气法拔管能有效预防心内直视术后拔管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保持拔管后的氧合状态和减少不适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舒适、优于传统法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要点。方法:本组126例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术后加强呼吸道的护理。结果:除1例死于心力衰竭,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婴幼儿心脏术后针对婴幼儿肺部发育的生理特点,进行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近7年来35例婴幼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意外的急救处理及预防急救成功与康复出院率为70%,通过对婴幼儿气管插管意外类型,临床特点、急救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体会到气管插管意外重在预防,应严密观察并予以迅速处理,提高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其娴熟的抢救技能,适时的镇静及加强婴幼儿术后心理疏导,以避免气管插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婴幼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的呼吸道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4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呼吸模式的恰当选择、严密的监护,积极防控感染,拍背、体位引流、膨肺吸痰、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本组患儿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呼吸道感染5例,肺不张3例。其中1例患儿死于低心排综合征,46例患儿痊愈出院。结论:SIMV(VC)+PSV是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最常用的呼吸模式,术后通过气管插管的有效固定,防止误吸、加强体疗、及时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中掌握好时机,注意观察,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膨肺吸痰法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机械通气的心脏换瓣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膨肺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值,并记录2组的治愈率、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等.结果 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对照组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吸痰前后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肺部感染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吸痰前后膨肺能改善吸痰导致的低氧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儿心脏手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常仵患儿的一般情况逐步稳定后,拔管后的呼吸道管理非常重要,拔管后患儿有一个缺氧阶段,而且术前心内畸形越复杂,肺动脉压力越高,缺氧阶段越长。所以,拔管后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缺氧,预防肺部并发症是呼吸道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先天性心脏病是目前我国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据有关部门调查,新出生婴儿中发病率为0.66%,随着心脏外科的进步和发展,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不断向低龄化、低体重化发展。心脏外科手术的患儿术前往往存在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反复心衰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改变,术中由于开胸和体外循环的影响,也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反应,导致肺部并发症。术后带气管插管过程中若护理不当,会引起呼吸道并发症的反复。所以术后适宜的呼吸管理,良好的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与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管两种方法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将50例10 kg以下经鼻气管插管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正压通气加喉头喷雾法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管。观察两组患儿拔管后Sp O2变化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患儿拔管后Sp O2,呼吸道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管可预防拔管时Sp O2下降,改善通气功能,降低呼吸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法,近年来由于无创呼吸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对无创通气的认识不断加深,此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在治疗心脏手术术后低氧血症方面,NIPPV确实可使部分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呼气末正压通气是使呼气末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的一项通气技术。本文通过对100例婴幼儿心脏病患者应用0.2-0.8KPa呼气末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及统计学分析,显示适度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可改善通气、对防治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