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意义,回顾相关文献并探讨淋巴结清扫数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15例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及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8.4±5.8)(60~79)岁,患者术前均诊断为高危前列腺癌,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双侧闭孔神经、髂外血管和髂内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和脂肪组织。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平均手术时间(94.3±10.2)(75~116)min,平均出血量(22.5±4.2)(10~40)mL。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数目6~29枚,中位数为15枚。盆腔淋巴结阳性8例,阳性率53.3%;阳性淋巴结中位数5枚。清扫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5~36d,中位数为7d。与盆腔淋巴结清扫相关的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淋巴囊肿(1例)、淋巴漏(8例)等。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具有较高阳性率,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准确分期,足够数量的淋巴结数量及范围是影响高危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活检术在前列腺癌分期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活检术在前列腺癌分期中的作用。 方法 对 36例临床分期T1b~T3a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活检术 ,患者全身骨扫描均未见骨转移 ,盆腔CT或MRI未发现转移灶。血PSA 2 .7~ 2 30 .0ng/ml,平均 16 .0ng/ml。Gleason评分 5~ 10分 ,平均 6 .5分。 结果  36例患者中 ,盆腔淋巴结活检阳性 6例 (16 .7% )。临床分期、PSA及Gleason评分与盆腔淋巴结活检的阳性率密切相关。手术时间 30~ 14 2min ,平均 82min。术后住院时间 1~ 10d ,平均 2d。并发症发生率 8.3% (3/36 )。 结论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活检术安全、有效 ,对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在根治手术中合理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08年9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7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8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岁.术后TNM分期:T1 9例,T2 24例,T3 39例,T4 5例.常规将盆腔淋巴结分5组,比较各组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转移率为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例数占全部患者的百分比.阳性淋巴结检出率为转移淋巴结枚数占全部检取淋巴结总枚数的百分比. 结果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27.3%(21/77)和14.8%(233/1576).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闭孔、髂内、髂外、髂总和骶前,分别为19.5%(15/77)、19.3%(11/57)、13.7%(10/73)、5.3%(3/57)和3.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髂外、闭孔、髂总、髂内和骶前,分别为23.0%(83/361)、22.1%(103/467)、9.5%(17/179)、6.8%(28/411)和1.3%(2/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T1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 结论膀胱癌行根治术时,对淋巴结转移率高的闭孔和髂内区域必须清扫,对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高的髂外和闭孔区域要完整清扫.根据术中闭孔、骶前的可疑淋巴结活检是否阳性,确定盆腔淋巴清扫范围.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不建议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结合辅助内分泌治疗或局部外放疗治疗20例前列腺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术前对2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双侧足背淋巴管造影,对其中11例盆腔可疑淋巴结穿刺抽吸淋巴液,进行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淋巴液PSA mRNA和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mRNA的表达。20例均行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其中3例切端阳性者待尿失禁控制后给予外放疗。结果:11例经RT-PCR检测淋巴结液PSA mRNA和PSMA mRNA阳性表达中均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术中失血量中位数575 ml,术中输血5例。手术切缘阳性3例,漏尿和淋巴漏各2例,无尿失禁、血管损伤和直肠损伤病例。经中位数42个月随访,术后6~48个月生化复发12例,复发时间中位数12个月。术后12个月和48个月分别死亡2例。结论:术前淋巴管造影后穿刺抽吸淋巴结液,用RT-PCR方法检测淋巴液PSA mRNA和PSMA mRNA表达有助于术前确定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采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结合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切端阳性者给予局部外放射治疗是治疗前列腺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Gleason 10分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转移灶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5~2016年我院收治并接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对其中3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未达到理想水平,MRI、CT以及骨扫描未能显示病灶,而PSMA-SPECT/CT可探测出这2例患者可疑转移淋巴结,1例位于右髂总血管旁,另1例位于左髂总血管旁及腹膜后淋巴结。1例并发膀胱癌的前列腺癌患者,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病理来源不明,结合膀胱癌病理结果以及PSMA-SPECT/CT检查结果,推测髂血管旁淋巴结来源于前列腺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证实髂血管淋巴结转移来源于前列腺癌。结论本研究提示PSMA-SPECT/CT较现有影像学检查如MRI、骨扫描、CT等,可在PSA较低水平发现可疑前列腺癌转移灶。对于多器官肿瘤患者而言,若出现淋巴转移,PSMA-SPECT/CT可帮助判定淋巴转移病灶来源,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淋巴结切除术在子宫癌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2年1月广东省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协作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并有随访的106例子宫癌肉瘤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45例(42.5%),广泛/次广泛/肿瘤细胞减灭术61例(57.5%)。106例均行双侧附件切除,67例行淋巴结切除。结果 1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的总误差率为36.6%,临床Ⅰ、Ⅱ、Ⅲ、Ⅳ期的分期误差率分别为33.8%、75.0%、45.5%和0%;术前诊断临床Ⅰ期患者行淋巴结清扫后,发现淋巴结转移率为20.5%(9/44)。2子宫癌肉瘤的淋巴结阳性率为32.8%(22/67),深肌层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3未行淋巴结切除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和58.9%,行淋巴结切除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和53.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结论子宫癌肉瘤是高侵袭性肿瘤,易发生子宫外淋巴结转移,但术前难以准确分期。淋巴结切除术对于全面分期以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有意义,但淋巴结切除术本身未能改善子宫癌肉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淋巴管造影用于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足背淋巴管造影,并将造影与淋巴结活检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结癌转移9例无假阳性;7例阴性中,病理证实假阴性2例(22.2%)。结论: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不能排除假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8例临床分期T1a~T2b前列腺癌患者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资料。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2~4分13例,5~7分15例。血清PSA2.3~16.6ng/ml,平均9.2ng/ml。术前CT或MRI检查确定前列腺癌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胸部、脊椎与骨盆X线平片、ECT均未发现远处转移灶。临床分期T1a~Tb3例,T1a5例,T213例,T2b7例。结合血清PSA、临床分期和GMason评分预测临床早期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均在T2内,28例均行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未行盆腔淋巴结切除。结果 术后保留导尿5d,拔除导尿管后,23例患者控尿良好,4例患者有3~7d短暂的尿失禁。发生尿道直肠瘘1例,术后2个月瘘道自行愈合。术后病理: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27例,有单侧包膜外浸润(T3a)1例。28例术后随访6~30个月。术后3个月PSA〈0.04ng/ml24例,1例〈0.01ng/ml,2例未检测到PSA。1例切缘阳性(T3a)、术后PSA持续升高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后6个月20例同时复查胸部X线片和全身骨扫描,未发现远处转移病灶。结论 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在肿瘤控制和排尿控制方面有突出优势,结合PSA、临床分期和Gleason评分选择的病例,不需行盆腔淋巴结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广泛侵犯膀胱的疗效。方法 2015年12月~2019年6月我们对6例前列腺癌广泛侵及膀胱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及尿流改道手术,采用经腹腔入路五孔法,游离输尿管中下段至膀胱壁外,由髂总动脉分叉处开始,清扫两侧髂外动脉旁淋巴结、闭孔淋巴结和髂内动脉旁淋巴结,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面,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游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离断尿道,在腹腔镜下完成膀胱前列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后距回盲处近端约20 cm处取长约15 cm回肠,体外构建流出道。术后均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结果 6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联合回肠膀胱通道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及输血。手术时间(322.5±41.2)min,术后住院时间(10.8±2.5)d,无Ⅲ级及以上并发症。术后切缘阳性4例,淋巴结阳性4例;术后病理分期T4N1M0期4例,T4N0M0期2例。术后局部症状改善明显,局部症状评分平均0.5分(0~1分),低于术前(平均3.2分)。术后1个月血肌酐(109.8±23.7)mmol/L。6例中位随访45(30~72)个月,1例死于心脏疾病,2例PSA进展,辅助放疗及多西他赛治疗,3例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可作为前列腺癌广泛累及膀胱的一种治疗选择,能改善患者局部症状。  相似文献   

10.
伴有远处转移的肾细胞癌(RCC)淋巴结阳性时预后较差,作者报道淋巴结阳性但无远处转移的RCC(临床分期TxN1-2M0)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1993-2003年,共2643例RCC患者在美国Texas大学Anderson肿瘤中心行肾切除术,其中40例患者淋巴结阳性但无远处转移。此40例患者均行肾切除及后腹膜淋巴结扩大清扫术,对其病理结果和手术效果行回顾分析和评价。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8岁。62%为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方法 对239例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8(48~79)岁.Gleason评分>7者87例,占36.8%;PSA>20 ng/ml者117例,占48.9%.满足上述其中一项的高危患者148例,占61.9%.患者术前均诊断为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双侧闭孔及髂外静脉旁淋巴结.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均予全雄阻断内分泌治疗并随访其生化复发时间.结果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20(15~35)min,平均出血量20(5~45)ml.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数目1~23枚,中位数为7枚.术后中位住院天数16 d.清扫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36 d,中位数为7 d.术后留置引流管<8 d者178例,占74.5%;>14 d、延长术后住院时间者20例,占9.4%.盆腔淋巴结阳性29例,阳性率12.1%;阳性淋巴结中位数1枚.与盆腔淋巴结清扫相关的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淋巴漏、盆腔感染等.淋巴结阳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个月. 结论 盆腔淋巴结清扫可以检出难以发现的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准确分期,不显著延长手术时间.随着术者技术的提高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并发症发生率会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诊断的阳性淋巴结与应用染料法诊断的前哨淋巴结(SLN)在周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以及两者间的关联性,探讨PET-CT在肺癌SLN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可手术切除的周围性NSCLC患者60例,所有患者手术前行PET-CT检查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肺癌SLN应用亲脂的异舒泛蓝染料法进行识别后单独送快速病理检验。常规行肺切除术,再将所探测的非前哨淋巴结分别切除,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ET-CT和SLN最终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在60例接受手术切除的周围性NSCLC患者中,术中有37例应用异舒泛蓝染料法成功识别出蓝染SLN,SLN检出率达61.7%(37/60)。共清扫出蓝染SLN 85枚,有18例患者中共52枚SLN未查到转移癌细胞,其中有15例患者在术前经PET-CT诊断为N0,有4例患者(22.2%)发生非前哨淋巴结(non-SLN)转移;有19例患者中共33枚SLN查到转移癌细胞,其中有15例患者共25枚SLN在术前经PET-CT诊断为阳性,PET-CT诊断SLN的灵敏度为78.9%(15/19),特异度为83.3%(15/18),阳性预测值为83.3%(15/18),阴性预测值为78.9%(15/19),符合率为81.1%(30/37)。结论PET-CT能较准确的鉴别阳性SLN。PET-CT对NSCLC的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将PET-CT和SLN技术结合,可以促进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评估和淋巴结清扫术的正确选择,从而对患者预后和术后治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CT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同期行18F-PSMA-1007 PET/CT和mpMRI检查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68.4±6.4)岁, 术前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5.70(16.07, 100.00)ng/ml。30例中14例PET/CT淋巴结阳性, 7例mpMRI淋巴结阳性。术前临床T分期:T1期1例, T2期20例, T3期6例, T4期3例;危险度分层高危29例, 中危1例。30例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盆腔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 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同时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组30例术后病理均为前列腺癌, 其中10例盆腔淋巴结阳性。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 按照盆腔淋巴结转移例数计算诊断效能, 18F-PSMA-1007 PET/CT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患者局部淋巴结转移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作者根据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数量预测肿瘤进展速度和生存率。 1989年至 1999年 ,36 7例肿瘤局限在包膜内的前列腺患者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患者术后均未立即接受辅助治疗。92例 (2 5 % )病理确诊有淋巴结转移 ,其中 88例 (96 % )随访超过 1年 ,中位随访时间 4 5个月 (13~ 14 1个月 )。 19例(2 2 % )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中 16例有1个以上淋巴结转移。 39例只有 1个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 15例 (39% )无临床或生化进展迹象 ,而 2 0例 2个淋巴结转移和 2 9例 2个以…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手术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评价胃左动脉切除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18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手术切除肿瘤时常规连同胃左动脉及其周围所有淋巴结和脂肪组织切除,根据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是否转移将患者分为两组,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阴性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log istic回归对组间可能影响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6例患者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33例(17.7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食管旁、贲门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与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P=0.025,0.047,0.038);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部位与食管、贲门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2);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发生率为78.79%(26/33)。结论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部位相关,食管癌术中应常规切除胃左动脉及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前列腺癌而行前列腺根治切除+分区盆腔淋巴结清扫术9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分为9区5组,明确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频率和分布,比较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结果:全组有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6.9%(25/93)。低、中、高危组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1/39)、30.0%(9/30)、62.5%(15/24)。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髂内、闭孔、髂外、骶前和髂总,分别为16.4%(11/67),15.1%(14/93),11.8%(11/93),2.3%(1/44)和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淋巴结(阳性)53枚,转移度为3.2%(53/1643)。各组转移度由高到低排列为闭孔、髂内、髂外、骶前和髂总分别为4.9%(23/468),4.0%(16/401),3.2%(12/378),0.9%(2/222)和0(0/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对低危组的患者可不实施盆腔淋巴结清扫;对中一高危组患者,必须实施淋巴结清扫。②清扫范围:髂外、髂内和闭孔组为必须清扫的最小区域范围;髂总和骶前组不必进行常规清扫;③可根据术中闭孔、骶前组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有无转移,来决定盆腔淋巴结清扫最适个体化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治疗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时仔细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对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个体特点及生存率进行了分析。自 1984年至 1997年 ,共对 45 2例手术前诊断为N0 M0 期的浸润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 ,同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 ,其中83例 (18% )术后组织学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阳性。 83例患者平均阳性淋巴结数为 2个 (1~ 18个 ) ,2 6例只有 1个阳性淋巴结 ;全组术后平均生存期为 2 0个月 (3~ 140个月 ) ,3年生存率为 39% ,5年生存率为 2 9%。经分析发现 ,其中 5 7例阳性淋巴结少于 5个的患者平均生存2 7个月 ,而 2 6例阳性淋巴结 5个以上的患者平均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膀胱癌而行全膀胱切除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解剖部位将盆腔淋巴结分为10区6组,比较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结果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29.5%(38/129)和6.8%(214/3142)。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叉以下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分别为20.9%、18.6%、17.1%、11.5%、9.8%和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髂总、闭孔、髂外、髂内、骶前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叉以下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分别为10.6%、10.0%、8.9%、5.3%、4.0%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癌行根治性手术时,淋巴结清扫基本范围包括髂总动脉加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骶前和腹主动脉远端组若未发现可疑转移淋巴结者,该区域不必进行常规清扫。可根据手术所见,直接选取闭孔、骶前组淋巴结中的疑似转移者,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明确有无肿瘤转移,决定是否缩小或超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水平,寻求鳞状细胞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病理活检证实阴茎鳞状细胞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Jackson分期,Ⅰ期2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期4例。53例行手术治疗;行阴茎肿瘤局部切除及阴茎癌部分切除43例;阴茎全切除并尿道会阴部造口术及髂腹股沟淋巴清扫术10例(腹股沟淋巴结均阳性,髂淋巴结阳性1例)。术前新辅助治疗(热疗加化疗)联合术后化疗37例,仅术后化疗12例,单纯手术治疗4例;5例未手术治疗患者行化疗和/或放疗。48例随访2~5年,4例行阴茎部分切除者2年内复发,4例2年内死亡,7例2~5年内死亡,2年生存率为91.7%,5年生存率为77.1%,10例失访或随访期未满2~5年。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后化疗是目前治疗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淋巴结的清扫根据临床分级具体处理,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化、放疗是否可减少复发及提高生存率,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套装切除)联合区域淋巴切除术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对29例肾盂输尿管癌行经腹腔途径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并行区域淋巴清扫术。男16例,女13例,年龄37~84岁,平均69.2岁。其中肾盂癌20例,输尿管癌9例(上段5例,中段4例)。左侧13例,右侧16例。术后均予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8次,2例术前发现膀胱癌者灌注疗程为2年。随访4~41个月,平均23.2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5~220min,平均140min。术中估计出血量60~400ml,平均210ml。术后引流管放置5~14d。术后第2~7天,4例出现乳糜漏,持续3~12d,均为左侧。早期2例出现不全性小肠梗阻,经中药灌肠等处理后好转,在缝合盆底腹膜后未再出现不全性肠梗阻。未观察到其他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7~14d,平均9.6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平均切除淋巴结6枚。淋巴结阳性率27.6%(8/29),T1、T2、T3、T4分期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是0(0/3)、15.4%(2/13)、36.4%(4/11),100%(2/2)。不同病理分级G1、G2、G3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0/2)、27.3%(3/11)、31.3%(5/16)。而术前影像学检查仅5例提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阴性者有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18个月发现膀胱肿瘤,行电切。8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1例接受放化疗,术后9个月仍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之后死于肺转移。其余未行放化疗,1例于术后13个月出现肝转移,1例术后12个月发现膀胱肿瘤,另外5例随访时间短,未发现复发转移。其余病例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未发现切口转移。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区域淋巴清扫能准确进行肿瘤分期,同时切除了常规检查未发现的转移淋巴结,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