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谦  任敬 《广东医学》2014,35(15):2404-2406
目的 探讨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相关并发症的预后.方法 对44例重症肌无力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并发症等因素与呼吸衰竭的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患病时间与呼吸衰竭的预后呈负相关(r=-0.318,P<0.05),重症肌无力的合并症中,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的预后有关(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其他并发症与呼吸衰竭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伴发呼吸衰竭而致不良预后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而肺部感染是重症肌无力伴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要加强重症肌无力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改善呼吸衰竭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东霞 《河北医学》2010,16(6):745-747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20例重症肌无力和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16例痊愈,4例好转;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中,痊愈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治疗和加强护理是治疗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肝论重症肌无力是当代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表现。文章主要从肝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探讨从肝论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体现肝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益气升清的益筋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G)小鼠的治疗机理。方法采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被动免疫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分组后分别给予益筋方、强的松灌胃21d,处死动物、采血。利用流式细胞技术,以T细胞及其亚群、IL-2为指标,观察益筋方、强的松对实验性重症肌无力小鼠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强的松、益筋方均能升高CD3^+,降低CD4^+/CD8^+比值;降低IL-2。结论益筋方能通过影响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因子,调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到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患者INF—γ、TNF-α与AchRAb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艳  杜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45-14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细胞因子INF-γ、TNF-α与AchRAb水平的关系,以揭示儿童MG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对10例MG患儿和10例同年龄非自身免疫病正常对照组采集血清,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NF-γ、TNF-α与AchRAb的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NF-γ、TNF-α水平增高且与血清AchRA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NF-γ、TNF-α与AchRAb水平正相关表明其可能参与自身AchRAb的形成,与自身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是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神经肌接头处 (又称运动终板 )突触后膜损害和功能性胆碱能受体减少所致的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胸腺切除术是治疗成人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作者就重症肌无力病理生理特点及其与麻醉相关的诸多问题 ,如麻醉前病情的评估、术前治疗药物对麻醉的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对不同肌肉松弛药的反应与选用 ,以及麻醉恢复期的处理要点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与男性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患者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男性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42例(A组)、单纯男性重症肌无力患者50例(B组)及健康男性患者52例(c组),检测三组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7细胞比例、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17mRNA转录相对值显、IL-17表达量显著高于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H17细胞增多及其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转录是男性胸腺瘤(MG)患者引起MG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titin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抗titin抗体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及非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血清titin抗体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并比较其临床意义。结果 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血清titin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和94%,且titin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病情较重。非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血清中亦可检出titin抗体。结论 titin抗体检查对于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诊断及判定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降低胸腺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方法。方法 将本院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联合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对照组术前用溴吡斯的明治疗2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均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后,再行胸腺切除+纵隔脂肪清除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9例(45%),死亡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意义(P=0.0035〈0.05)。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联合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这种疾病认识的深入,人们在改进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本文概述了重症肌无力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王志强  张志坚 《医学综述》2008,14(10):1550-1552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治疗在MG治疗中起关键作用。虽然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对MG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难治性的病例,因此,对MG的新型治疗药物的开发一直没有中断。本文收集新近的相关进展信息,对治疗MG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21例晚发型MG患者的手术疗效,并与早发型MG比较,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早发型MG的手术疗效好于晚发型MG(82.9%vs 52.4%,P〈0.05);晚发型MG的手术疗效低龄(50~60岁)组优于高龄(〉60岁)组,术前病程短(〈10个月)者优于病程长(〉10个月)者,病理为胸腺增生者优于胸腺萎缩者。结论:手术对晚发型MG者疗效虽较早发型MG差,但仍是可供选择的一种重要方式,掌握相应的手术适应证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雪海  甘崇志  谢家勇  陈凡  丛伟 《西部医学》2010,22(8):1425-1427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对1994-2005年接受了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MG的143例患者接受了回顾性分析。对完全稳定缓解(CSR)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平均年龄为36岁(10-73岁)。95例为非胸腺瘤型,48例为胸腺瘤型。平均随访时间86.2个月(16-161个月)。非胸腺瘤型MG与胸腺瘤型MG在临床特点和CSR率上有显著性差异(5年CSR率的比例前者为29.2%,后者为13.1%;10年CSR率前者为43.6%,后者为26.8%,P=0.023)。在非胸腺瘤型MG中,接受过激素治疗为预后不良的因素(危险度比:0.231,P=0.003),而早期的发病年龄是预后良好的因素(危险度比:3.516,P=0.047)。在胸腺瘤型MG中,接受过激素治疗为预后不良因素(危险度比:0.060,P=0.032)。结论经胸骨正中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是治疗M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胸腺瘤型MG和非胸腺瘤型MG在临床特点和预后上显著不同,在非胸腺瘤型MG中,预后因素为激素治疗和发病年龄,在胸腺瘤型MG中,预后因素为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筛选能引起重症肌无力的抗乙酰胆碱受体自身抗体 ,为探讨抗体的分子结构与致病性的关系准备材料 .[方法 ]将一株抗乙酰胆碱受体上主要免疫区的单克隆抗体A7被动地转移至健康大鼠 ,根据动物发病后的临床体征、体重丧失率和全身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损失率判定致病性 .[结果 ]大鼠在接受A7注射后 48h即已出现严重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体重丧失率和全身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损失率分别为 (6 .8± 1.7) %和 (38.4±7.2 ) % .[结论 ]A7是一株致病性很强的抗乙酰胆碱受体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胸腺扩大切除术与传统正中开胸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73例因MG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腔镜组7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症状完全消失9例(12.7%),药物治疗减量23例(32.4%),症状部分缓解38例(53.5%),症状无变化或加重1例(1.4%)。正中开胸组102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症状完全消失11例(10.8%),药物治疗减量40例(39.2%),症状部分缓解48例(47.1%),症状无变化或加重3例(2.9%)。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术后近期缓解率分别为98.6%、97.1%,远期缓解率依次为91.5%、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低于开胸组[(5.3±177;2.6)分 vs.(6.2±177;1.7)分,P=0.047;(3±177;1)d vs.(6±177;2)d,P=0.021]。结论胸腔镜与正中开胸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患者症状缓解率满意。与正中开胸术式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新发病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白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6例MG患者GC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BAFF、IL-6水平,并观察GC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MG患者外周血清IL-6、BAF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激素治疗2个月后,MG患者外周血BAFF、IL-6水平显著下降(t=9.79 or t=3.45,P〈0.01),治疗前后IL-6变化与肌无力相对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59,P〈0.01).结论 MG患者血清IL-6水平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GC可通过抑制IL-6、BAFF分泌,有效调节MG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MG)是由抗体介导、对T细胞依赖及不同补体参与共同发挥作用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是MG中的一种类型,其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新近研究表明,包括OMG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的表达失衡密切相关。因此,对Tfr细胞的探讨或许可作为眼OMG相关性研究的一个新切入点。本文总结了Tfr细胞在OMG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为34例MG患者,采用GC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外周血IL-6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8/34)。治疗前MG患者血清IL-6、IgG1、IgG3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M、IgA、IgG2、IgG4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月治疗,血清IL-6、IgG1浓度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与IgG1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有正相关性,与IgG3无相关性。结论:GC可通过抑制MG患者体内IL-6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部分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