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收治年龄、病程均相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复方哌唑嗪或复方降压1-2片,tid共3 Wk。结果复方哌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0%,而复方降压片组则为70%,(p<0.05)。用复方哌唑嗪患者的收缩压,平均降低3.1±0.4 kpa(23.6±2.7 mmHg),其舒张压平均降低2.50±0.05kpa(18.6±0.4mmHg);用复方降压片患者的收缩压平均降低1.05±0.15 kpa(7.9±1.2 mmHg),其舒张压平均降低0.94±0.77kpa(7.1±5.8 mmHg),(p<0.001)。在服复方哌唑嗪过程中,偶有口干、胃肠道反应。作者等认为复方哌唑嗪降压作用强而持久、副作用小,适用于Ⅱ-Ⅲ期高血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庆华 《黑龙江医药》2002,15(3):232-233
我院于1997年10月~2000年10月应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168例,并与复方降压片比较观察其对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符合 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有 LVH 并能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继发性高血压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能耐受停用降压药的危重高血压患者不入选。临床分成两组,非洛地平一组(观察组),男128例,女40例,年龄39~60岁,平均年龄49±4岁,病程1~10年不等;复方降压片组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37~61岁,平均年龄45±5岁,病程1~8年不等。两组  相似文献   

3.
孙超  蒲迎 《齐鲁药事》2001,20(6):50-51
我院对Ⅱ型糖尿病并高血压 87例患者应用雅施达治疗 ,疗效显著。 87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分别给予雅施达 (培朵普利 )和复方降压片治疗 ,观察其降压效果和对糖代谢的影响。1 对象  87例按WHO标准确诊有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 ,雅施达组 (A组 ) 5 1例 ,男 2 7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8 5± 6 5岁 ,平均病程 7 9± 3 6年 ;复方降压片组 (B组 ) 3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5 7 8± 7 4岁 ,平均病程 7 7± 3 9年。患者均饮食控制和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 ,未用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2 方法 服药方法 :雅施达每日 4毫克 ,晨服 ;复…  相似文献   

4.
蔡红雁  郭涛 《云南医药》2000,21(3):264-265
稳压灵胶囊是根据克力门诊部家传降压秘方研制、加工的降压中成新药,在长期临床使用中收到抗高血压和缓解高血压患者伴随症状的疗效。为了进一步观察该中成药复方制剂用于高血压患者有无降压及改善症状的疗效,以及用药的安全性。本组应用稳压灵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8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998年2月至1999年7月初次门诊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158例患者,男性108例,女性50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59±96岁,病程69±72年。Ⅰ期高血压50例,Ⅱ期高血压104例,Ⅲ期高血压4例。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非同日3次袖带法检测坐位肱动脉血压,取其平均值…  相似文献   

5.
<正>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是新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本文通过缬沙坦与硝苯地平分别治疗高血压病,探讨缬沙坦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辽宁省北镇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64例,随机分成两组。甲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7±8)岁,其中Ⅱ期20例,Ⅲ期12例,其中伴心绞痛4例,TIA3例,脑梗死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病程6个月~10年;乙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8)岁,II期21例,III期11例,其中心绞痛4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其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患病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笔者于1996年1-12月对5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尼莫地平、复方降压片治疗,并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资料完全条件符合WHO诊断标准的54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并发脑血管意外急性期除外)随机分为两组.尼莫地平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30~73岁,平均51.5岁,病程1~30年.其中Ⅰ期高血压9例,Ⅱ期高血压10例,Ⅲ期高血压8例;复方降压片组27例,男19例,女…  相似文献   

7.
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5 0例 ,并使用CBA(麦登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 )跟踪观察该药在显著平稳降压同时 ,改善颅内供血情况 ,并避免许多西药在加速降压同时所带来的脑供血不足的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高血压患者 5 0例。男 32例 ,女 18例。年龄 5 3~ 78岁 ,平均年龄 6 5± 12岁。病程 5~ 2 3年 ;高血压Ⅰ期 16例 ;Ⅱ期 30例 ;Ⅲ期 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8年WHO制定的高血压及分期标准。1 2 方法 停用各种血管活性药一周 ,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 ) 1 5gtid ,6周为一疗程 ,治…  相似文献   

8.
方晔 《中国基层医药》2001,8(5):422-422
应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肾脏损害 2 2例 ,取得了对长期控制血压和逆转肾脏损害的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2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人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2 6~ 72岁 ;病程 2~ 15年。其中Ⅱ期高血压 19例 ,Ⅲ期高血压 3例。尿蛋白 ( ) 5例 ,( ) 13例 ,( ) 4例。合并左心室肥大 4例 ,高脂血症 11例 ,室性早搏 4例 ,房性早搏 3例。 2 2例中 ,7例服复方降压片 ,10例服哌唑嗪疗效不肯定或副作用严重而中止用药 ,5例系初治病人。…  相似文献   

9.
银杏黄酮苷治疗脑梗死伴发中枢性眩晕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在统一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90例因急性脑梗死伴中枢性眩晕的患者进行治疗,以观察近期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分为三组。Ⅰ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0岁4例,50~60岁12例,>60岁14例,平均年龄(60.12±1.43)岁。Ⅱ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岁1例,50~60岁18例,>60岁11例,平均年龄(56.78±2.14)岁。Ⅲ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0岁3例,50~60岁17例,>60岁10例,平均年龄(54.16±1.76)岁。三组年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2 临床表现 90例患者均未发生颅内高压及意识障碍,于入院48h内完成了CT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与两药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入选268例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少数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选者在用药前停用其他降压药1周。A组:左旋氨氯地平2.5~5.0 mg,每日1次;B组:替米沙坦40 mg,每日1次;C组:左旋氨氯地平2.5 mg,每日早上1次,替米沙坦20~40 mg,每日晚上1次。治疗4~6周血压平稳,连续观察3个月,每日监测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89例,平均年龄(61±8)岁,总有效率67.4%;B组89例,平均年龄(60±7)岁,总有效率60.6%;C组90例,平均年龄(59±9)岁,总有效率80%。3组相比,C组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少。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心肌肥厚作为高血压早期表现受到普遍重视,多数学者认为肥厚的程度与血压成一定程度正相关,但不少患者不一致,其原因较复杂。本文在排除心率、体力负荷、器质性心脏病及有关内分泌疾病影响,并在交感神经活性水平稳定状态下,探讨中老年临界及Ⅰ期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量及功能与血浆儿茶酚胺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正常组10例,男女各5例;年龄40~70岁(平均49.7±10.3岁)。病例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0~65岁(平均52.5±7.6岁)。按1978年WHO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及1974年我国高血压病分期标准诊为临界及Ⅰ期原发性高血压,平均压  相似文献   

12.
硝苯地平是一种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1]。作者选择25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同时设对照组20例用复方降压片进行对比治疗,以观察评价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的疗效。1一般资料 病例均选自门诊。按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及分期标准,并按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关于“口服高血压药物”规定,测右上臂血压为准,确诊高血压患者45例,并将其分为两组:硝苯地平片组25例均为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及其它降压药物无效者,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5~49岁8例,50~75岁17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胰岛素(I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血糖,IS/BS)与糖尿病(DM)、高血压的内在联系,我们测定了14例DM并高血压患者和15例DM无高血压患者空腹IS、BS,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①DM并高血压组14例,均为男性,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5±1.2岁,体重指数(24.8±2.6);均符合WHO1980年推荐的DM和1978年的高血  相似文献   

14.
复方青黛胶囊与复方青黛丸治疗银屑病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复方青黛胶囊与复方青黛丸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120 例病人随机分成2 组,胶囊组66 例,男性40 例,女性26 例,年龄38 a ±s 5a ,病程5 a ±3 a ,给复方青黛胶囊4 粒,po ,tid ; 丸剂组54 例,男性31 例,女性23 例,年龄37 a ±6 a ,病程5 .0 a ±2 .0 a ,给复方青黛丸6 g , po ,tid 。疗程均为1 mo 。结果:总显效率胶囊组77 % ,副作用发生率3 % ;丸剂组76 % ,副作用发生率11 % 。结论:2 种剂型治疗银屑病疗效无差异,但胶囊服用方便,起效快,副作用小,病人依从性大。  相似文献   

15.
933例绝经后妇女,年龄50~75岁。以往曾有心绞痛、呼吸困难或不明原因胸痛以及心肌梗塞病史。冠脉造影前服用雌激素者154例(16.5%),平均年龄58.6±6.1岁;未服用雌激素者共779例(83.5%),平均年龄60.2±6.3岁,后者年龄较大(P<0.01)。补充雌激素组冠脉阻塞分数(Occlusion score)65.7±80.2;未用雌激素组103.5±89.2(P<0.01)。后者随年龄增长而递增(P<0.05)。两组体格指数(Body mass index)分别为25.3±4.2和26.6±5.0(P<0.01);运动指  相似文献   

16.
近来研究认为 ,年龄因素已成为决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之一。本文将 1990年 1月~ 1997年 1月住我院AMI患者按年龄分 3组 ,比较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AMI患者共 488例。 6 0~ 80岁组 136例 ,男性 80例、女性 5 6例 ,平均年龄 6 5 1± 4 4岁 ;5 0~ 5 9岁组 145例 ,男性95例、女性 5 0例 ,平均年龄 5 4 8± 4 1岁 ;19~ 49岁组 2 0 7例 ,男性 184例、女性 2 3例 ;平均年龄 43 1± 5 8岁。诊断AMI标准 :①典型胸痛史 ;②心电图有典型AMI的动态改变 ;③血清酶学的异常改变。诊断至少符合上述 3条中的①③或…  相似文献   

17.
袁晓玲 《齐鲁药事》2003,22(5):50-52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新型的复方丹参制剂 ,该药有显著降低血脂 ,改善血液粘度及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疗效 ,我们对 5 0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顺序入选我院门诊与内科住院 90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复方丹参滴丸组 5 0例 ,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5 0~ 74 (5 8± 10 2 )岁 ,平均病程 8 1± 5 8年 ;消心痛组 4 0例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5 5~ 81(6 0± 9 5 )岁 ,平均病程 7 5±6 4年。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学会“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两组在年…  相似文献   

18.
病例选择:选择1987年12月至1989年5月在我科临床确诊为外麦粒肿,未经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病情分为早期(浸润期)及晚期(化脓期)。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0岁,平均20.97±4.51岁;病程1~7天,平均2.4±1.43天。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32岁,平均20.8±6.32岁;病程1~5天,平均2.1±0.97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血尿酸(BUA)水平对比分析,探讨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高血压患者符合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男60例,女40例,年龄37~85岁,平均68.20±11.3岁。50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31~80岁,平均65.18±24.3岁。2组中均除外痛风及近2周服用影响尿酸之药物者。1.2方法BUA使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化分析仪Trinder法测定,>420μmol/L为HUA。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高血压组BUA均值392.65±76.6μm…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2008年诊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36例,与非老年性高血压89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1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老年性高血压(A组)136例,男性85例,女性7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177;7)岁;非老年性高血压(B组)89例,男性54例,女性35例.年龄42~59岁,平均(51&#177;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