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加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占妇女乳房疾病的首位 ,笔者采用中药加外敷治疗此病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 0例 ,治疗组 12 0例 ,年龄 2 0~4 6岁 ,平均 33岁 ;病程 2个月~ 10年 ;单侧发病 30例 ,双侧 90例。对照组 4 0例 ,年龄 2 1~ 4 3岁 ,平均 32岁 ;病程 1个月~ 8年 ;单侧发病 18例 ,双侧 2 2例。1.2 诊断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1乳房胀痛 ,经前加重 ,经后缓解 ,情绪波动时加重。 2乳房扪及多个散在大小不一、圆形、质韧结节 ,可有触痛。 3多见于 2 0~ 4 0岁妇女。 4部分患者经乳腺红外线扫描诊断…  相似文献   

2.
丁秉  丁静益  丁静翔 《河北中医》2001,23(10):774-774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程缠绵 ,短期难愈。 1998~ 2 0 0 0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1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10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病程 <1年 30例 ,1~ 2年 5 0例 ,2~ 4年 12例 ,>4年 8例 ;年龄 2 2~ 2 8岁 2 6例 ,2 8~ 4 0岁 60例 ,>4 0岁 14例。患者乳房均疼痛 ,肿胀结块 ,遇情志变化或经前期加重 72例 ,伴有月经不调 2 5例 ,无明显诱因 3例。1.2 诊断标准 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 ,遇情志波动或经前期加重。体检 :可触及单侧或双侧乳房内一个或数个肿…  相似文献   

3.
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兰枝 《河南中医》2003,23(4):32-32
乳腺增生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妇女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反复发作的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 ,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影响 ,有效防治本病 ,有着现实意义。笔者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采用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 8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妇科门诊 ,其中已婚 61例 ,未婚 2 3例 ;年龄在 2 1~ 4 5岁之间 ;病程 3月~半年 8例 ,半年~ 1a 2 1例 ,1~ 2a 2 8例 ,2a以上2 5例 ;单侧乳房发病 2 6例 ,双侧乳房发病 5 8例。1.2 诊断标准①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  相似文献   

4.
乳腺二胡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新莹 《国医论坛》2001,16(1):41-41
1996年以来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二胡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48例 ,疗效颇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中 ,年龄 1 5岁~ 47岁 ,其中 <2 0岁者 2例 ,2 0岁~ 2 9岁者 1 5例 ,30岁~39岁者 2 4例 ,40岁~ 49岁者 7例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1 0年 ,平均 4.6年 ;本组病例均有乳房疼痛、乳腺肿块 ,其中单侧 2 6例 ,双侧 2 2例 ;与月经同步周期性加重者 37例 ,与月经周期无关者 9例 ,其余 2例叙述不清 ;肿块在外上象限者 40例 ,在其他3个象限者 8例。1 .2 诊断标准  1本病多见于 2 0岁~ 40岁妇女 ;2乳房一侧或双侧发生多个…  相似文献   

5.
鹿角橘核汤治疗乳腺增生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 2 0 0 0年 ,我们运用自拟鹿角橘核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6 8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 8例均为门诊病人 ,病程 <1年 2 4例 ,1~ 2年 32例 ,2~ 4年 11例 ,>4年 1例 ;年龄 2 2~ 2 8岁 18例 ,2 8~ 40岁 31例 ,40~ 5 0岁 17例 ,>5 0岁 2例 ;发于右侧乳房 2 3例 ,结节型 8例 ,混合型 3例。患者乳房肿块均有疼痛 ,情志变化或经前期加重 45例 ,伴有月经不调 2 0例 ,无明显诱因 3例。1.2 诊断标准 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 ,情志变化或经前期加重。体检 :可触及单侧或双侧乳房内 1个或数个肿块 ,呈颗粒状…  相似文献   

6.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近几年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5 0例 ,并与消遥丸治疗 38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8例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 0例 ,病程 <1年 12例 ,1~ 3年 2 4例 ,3~ 5年 10例 ,>5年4例 ;年龄 2 2~ 49岁 ;单侧乳房发病 14例 ,双侧乳房发病 2 6例。对照组 38例 ,病程 <1年 6例 ,1~ 3年 2 1例 ,3~ 5年 11例 ;年龄 2 3~ 48岁 ;单侧乳房发病 11例 ,双侧乳房发病 2 7例。两…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1 998~ 2 0 0 1年 ,用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 2 1~ 60岁 ,平均 36岁 ;已婚 42例 ,未婚 8例 ;病程 6个月以内 1 8例 ,6个月~ 2年 2 4例 ,2年以上 8例 ;单侧乳房发病 1 2例 ,双侧乳房发病 38例。诊断标准参照 1 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即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 ;临床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大小、形状不一的片块状或颗粒状结节 ,边界不清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质韧不坚 ;乳房疼痛或肿块多与月经周期及情志有关 ;乳房钼…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 996~ 1 999年 ,自拟健乳消癖汤按排卵周期加减治疗 3 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 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年龄 2 1~ 5 9岁 ,平均3 6 .5 1岁 ;已婚 3 3例 ,未婚 3例 ;病程 <6个月 1 9例 ,6个月~ 2年 1 1例 ,>2年 6例 ;单纯乳腺上皮增生 2 7例 ,乳腺囊性增生 9例。2 诊断标准参照 1 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1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 ;2临床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圆形肿块 ,质韧不坚 ,边界不清 ,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推之可动 ;3乳房疼痛或肿块多与月经周期及情志有关 ;4乳房…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1 0 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观察的1 0 8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其中已婚84例,未婚2 4例:年龄2 0~30岁者38例;31~4 0岁者5 6例;4 1~5 0岁1 4例;病程0 5年以内者2 6例;0 5~1年者5 2例;2年以上者30例;单侧乳房发病者4 3例;双侧者6 5例;肿块所在象限以外上象限为多,其形态片块型6 2例;结节型38例,混合型8例。   2 诊断标准①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等的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②钼钯乳房X线摄片或红外线检查,即可确诊。③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们用自拟方柴海汤治疗乳腺增生症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治疗组 共 96例 ,年龄 2 1~ 57岁 ,平均年龄37.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9年 ,平均 5.2年 ;双侧增生 74例 ,单侧增生 2 2例 ,合并乳房纤维瘤1 2例。1 .2 对照组 共 32例 ,年龄 2 0~ 57岁 ,平均 37.4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 0年 ,平均 5.1年 ;双侧增生 2 4例 ,单侧增生 8例 ,合并乳房纤维瘤 4例。1 .3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侧或两侧乳房多个大小不同的园形结节 ,结节可分散在整…  相似文献   

11.
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有逐年增加趋势。近年来 ,我们用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 ,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 ,均为女性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14岁 ,其中 14~ 2 0岁 10例 ,2 0~ 30岁 32例 ,30~ 4 0岁 5 8例 ,单侧发病者 36例 ,双侧发病者 6 4例 ,病程最长者 6年 ,最短者 1个月。2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中《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乳房疼痛 ,肿块连续 3个月不能缓解者 ;除外生理性乳房疾病 ,如经前综合征、乳痛症等 ;利用红…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是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 ,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近5年来 ,笔者应用自拟解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 ,获效满意 ,现将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 5 8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报道于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8例皆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 ,年龄 1 8~ 3 5岁 ,平均 2 5 .6岁 ,其中 1 8~ 2 5岁 1 4例 ,2 6~ 3 5岁 3 2例 ,3 5岁以上 1 2例 ;病程 2个月~ 0 .5年 3 6例 ,0 .5~1年 1 6例 ,1年以上 6例 ,平均 9.8个月 ;一侧乳房乳腺增生 4 2例 ,两侧 1 6例 ;所有患者均有以下症状 :乳房疼痛 ,就诊时乳房内可触及肿块 ,形如…  相似文献   

13.
甲蛭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自拟甲蛭胶囊 ,治疗乳腺增生病 112例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共 112例 ,均为已婚妇女。年龄 2 4~ 30岁 2 5例 ,31~ 4 0岁 70例 ,4 1~ 5 0岁 17例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8年 ,平均2 8个月 ;单侧患者 4 8例 ,双侧患者 6 4例。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 ,质韧不坚 ,可有触痛 ,肿块边界欠清 ,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于某一象限 ,始终不溃破 ,肿块胀痛在月经前加重 ,月经后减轻 ,且…  相似文献   

14.
许秀兰  赵淑芳 《河北中医》2003,25(8):586-586
20 0 0~ 2 0 0 2年 ,笔者运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6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为门诊患者 ,未婚1 6例 ,已婚 44例 ;年龄 1 8~ 3 0岁 1 5例 ,3 0~ 45岁2 8例 ,45~ 5 5岁 1 7例 ;病程 2个月~ 1 0年 ;单侧乳房发病 2 8例 ,双侧乳房发病 3 2例。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乳腺医学》[1]拟订。所有病例乳腺均经X线、近红外光扫描等检查除外其他乳房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自觉乳房胀痛、刺痛、钝痛 ,或为放射性、牵拉性痛 ,局部触痛 ,可扪及不同程度的圆形或条索状肿块 ,质软 ,边界清 ,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 4年发来自拟乳增散合乳癖消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 180例 ,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80例患者中 ,女性 178例 ,男性 2例 ;已婚 174例 ,未婚 6例 ;年龄 10~ 16岁 4例 ,2 1~ 30岁 15例 ,31~ 4 0岁 10 2例 ,4 1~ 5 1岁 5 9例 ;病程 1年以内 74例 ,1~ 2年 71例 ,2~ 3年 2 6例 ,3年以上 9例。其中伴有乳房疼痛 ,经前加重者 111例 ,月经不调者 38例 ,乳房触诊双侧有肿块者 89例 ,单侧肿块者 91例 ,肿块多为大小不等的颗粒状或片状 ,触痛甚多 ,所有患者均经红外线乳腺扫描或钼钯X线确诊。   2 .治疗方法  应用自…  相似文献   

16.
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乳房非炎症性疾病 ,临床以乳腺肿块和发作性疼痛为特点。 1 998~ 2 0 0 21 0 ,我们应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 1 0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 4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2 0~ 30岁 2 5例 ,30~ 40岁 42例 ,40~ 5 5岁 37例 ;病程 3个月~ 3年 39例 ,3~ 5年 40例 ,5~ 8年 2 5例 ;双侧乳房肿块 78例 ,单侧肿块 2 6例。1 .2 诊断依据 ①乳房肿块 :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片状或颗粒状结节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与皮肤及基底部无粘连 ,质中或韧实 ,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消活血汤是导师张寻梅主任医师的经验方 ;乳核消丸是我院郭玉琪院长组方 ,我院自制的制剂 ;临床用于治疗乳腺增生。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 2 60例病人 ,均为门诊病人 ,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 2 0 0例 ,年龄为1 6~ 5 0岁 ,其中 2 0岁以下 6例 ,2 0~ 30岁 68例 ,31~ 40岁 96例 ,41~ 5 0岁 30例 ;病程 3个月~ 9年 ,2年以上占 5 2 % ,左乳房发病 49例 ( 2 4 .5 % ) ,右乳房发病 61例 ( 30 .5 % ) ,双侧乳房同时发病 90例 ( 4 5 % ) ;对照组 60例 ,2 0岁以下 2例 ,2 0~ 30岁1…  相似文献   

18.
余江利 《湖南中医杂志》2003,19(6):43-43,45
乳腺小叶增生病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尤以中老年妇女为多见。近3年来 ,笔者运用自拟消癖汤治疗本病 1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并与用三苯氧胺治疗的 6 2例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180例均为本院肿瘤外科门诊病人。年龄最大 5 5岁 ,最小 18岁 ,其中 18~ 30岁 6 2例 ,31~ 4 5岁 98例 ,4 5~ 5 5岁 2 0例 ;已婚12 8例 ,未婚 5 2例 ;病程 6个内 4 2例 ,6个月~ 2年98例 ,2年以上 4 0例 ;双侧乳房发病 88例 ,单侧 92例。1.2 诊断标准 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  相似文献   

19.
本院乳腺病科从 1999年开始有选择利用 ADT- 6 10 0光电离子治疗仪对乳腺病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一定疗效 ,特别是止痛效果突出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自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 ,共收集 6 0例患者 ,年龄最大 4 6岁 ,最小 18岁 ,平均年龄 32岁 ;病程长则十几年 ,短则几天 ;均有乳痛史 ;手诊检查时可触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有压痛 ,且伴经前乳房胀痛肿大 ,经红外线扫描等相关检查 ,分别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等。2 纳入疾病 :1乳腺炎 :哺乳期乳房疼痛 ,乳房结块 ,乳房局部变硬 ,且伴全身不适。 2乳腺增生 :…  相似文献   

20.
疏肝散结法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是常见的女性疾病 ,3 5~ 45岁为发病高峰。自 1 990年以来 ,我们采用中药疏肝散结法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 4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3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大 48岁 ,最小2 3岁 ,平均 3 5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5年 ;肿块最小 2 cm× 3 cm,最大 4cm× 5 cm。本组均经乳房包块穿刺涂片检查 ,镜下见有少量成团的腺细胞 ,分化良好。确诊为乳腺增生。患者表现为月经前乳房胀痛加重 ,每因情志不舒疼痛加重 ,肿块可发生在某一局部 ,也可散在整个乳房 ,大小不一 ,以乳房外上象限居多 ,质韧 ,表面光滑 ,与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