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佛山市光源生产企业职业性汞接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分别使用液态金属汞与汞齐合金的2家光源生产企业职业性汞接触状况.方法 分别对2家光源生产企业接汞工作场所空气中汞浓度进行检测,对接汞工人尿汞含量进行测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使用液态金属汞与汞齐合金光源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汞浓度合格率分别为60%和100%(P<0.01);使用液态金属汞与汞齐合金2家企业接汞工人尿汞合格率分别为82.42%和100.00%(P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汞对生产环境的污染状况及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方法结合车间空气中汞浓度,对311名汞作业工人尿汞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11名汞作业工人中,211人尿汞含量超过正常值上限,阳性率67.8%,尤其是工龄5-9年者阳性率最高,达78%;长期接触汞的作业工人(〉5年工龄),其尿汞阳性率随工龄增加而下降,尿中汞含量也随工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结论接毒工龄长短与尿汞阳性率关系密切,车间空气中汞浓度与尿汞含量呈正相关,汞在生产场所的二次污染值得重视,应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降低其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一家汞锌合金工厂的20名工人(汞接触者和对照各10名)和一家氯碱工厂的27名工人(汞接触者12名和对照15名)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研究。汞接触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相近,吸烟者和近12个月内有过x线接触的比例亦相近。 接触工人尿汞(μg/每克肌酐)为8.2~286(平均117),血汞(μg/100ml)0.75~10.52(平均3.06);对照组尿汞和血汞分别为<5μg/每克肌酐和0.6μg/100ml。接触组平均汞接触年限4年(0.3~15.3年)。  相似文献   

4.
过去有关尿汞排泄量的数值报导有的是不适当的,有的甚至是矛盾的。因此,作者测定了接触汞的不同工厂无症状健康工人的尿汞排泄量,并以无接触汞职业史的人群作为对照。对其中有些人还进行了连续的测定,以便进一步了解接触与排泄的时间关系。观察对象分为五组:(1)随机抽选门诊无汞接触史的就诊病人11名;(2)无接触汞职业史的医院职工8名;(3)接触金属汞的医院和大学职工9名;(4)空心阴极灯装配工人10名;(5)牙科医生24名。  相似文献   

5.
汞接触工人的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与驱汞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为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研究职业性汞接触工人尿β2-MG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使用药物驱汞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某照明公司尿汞含量升高但无临床表现的汞接触工人38名作观察对象,无汞接触史和其他肾脏毒物接触史的健康工人51名作对照组,检测其尿汞和β2-MG含量,并对汞接触组工人进行药物驱汞治疗,再检测其治疗结束和结束后一个月的尿汞及β2-MG含量.结果汞接触组工人尿汞及β2-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尿汞含量恢复正常,但尿β2-MG仍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一个月,尿β2-MG也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肾功能损伤如及时治疗,消除损害因素,肾功能能够较快恢复.因此,对于职业性汞接触工人必须高度重视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的检测和及时的驱汞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低剂量汞蒸气对工人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光源生产企业接触汞作业工人尿液,检测其汞水平、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收集该厂2004-2009年汞作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汞质量浓度资料.结果 车间空气中汞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0.001~ 0.00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为0.001~0.008mg/m3,将接触汞工人工龄(分为<5年和≥5年)与尿汞水平、尿β2-MG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工龄与尿汞水平、尿β2-MG水平之间,尿汞水平和尿β2-MG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工作场所汞蒸气质量浓度低于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长期接触汞对工人的肾小管功能尚未发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属汞易于蒸发,因此,对汞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空气中汞的污染情况是很重要的。但空气中汞浓度不能反映工人实际的接触量。故作者采用了个体监测法,以反映工人实际汞接触量,并讨论了汞接触量与血、尿中汞含量的关系。个体监测法,是将个体采样器(即插有金属丝的石英管)装在工人衣领上连续采集气样。环境监测法,则通过含有高锰酸钾酸性洗脱液的扩散装置,在工作场所等距离定点采样。每  相似文献   

8.
对血汞、尿汞和临床症状间的早期对比性研究表明,体液中的汞浓度与临床效应间无相关关系。英国和其他国家为了常规地监测尿汞浓度,在氯碱工业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一致的看法是,对工人群体的监测,接触程度和尿汞浓度间相关明显,但个体则不满意。在总体趋势中的这种个体易变性不仅是由于预期的工人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所引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对海宁市三家荧光灯管厂空气汞及工人尿、发汞作了调查,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对照组:本市灯泡行业车间无汞污染、无汞接触史工人。观察组:甲(市办)乙(镇办)丙(村办)三厂车间空气受到不同程度汞污染,有汞接触史工人。样品测定:空气汞用硫酸—高锰酸钾吸收,经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尿汞为采集一次性晨尿经硫酸—高锰酸钾45℃消化后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发汞为  相似文献   

10.
测定空气汞(Hg—Air)、尿汞(Hg—u)、血汞(Hg—B)量在评价金属汞接触程度、危险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空气汞的测定只是反映外接触,不能真正反映工人的实际接触水平。有害物的生物监测近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检测生物材料中的有害物可代表接触的内剂量。生物组织中汞测定已报道的有:血、尿、头发、乳汁、唾液、胎盘等,其中以血汞、尿汞的研究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电光源企业汞作业危害情况,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某电光源企业工人进行尿汞检测并作调查分析。结果该企业122名工人尿样汞含量,超出正常值的有35人,占28.7%,其中灯管生产车间52名工人尿汞值超标有29人,占该车间工人数55.8%。结论该电光源企业工人尿汞值超标严重,应进一步改善防护措施,加强卫生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某荧光灯管制造厂汞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我市荧光灯管制造企业汞危害情况 ,我们对某荧光灯制造厂进行了汞中毒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内容  了解该厂基本情况 ,对生产现场的有关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对汞接触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包括询问职业史、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尿汞测定和尿常规检查等。1 2 体检对象  选择某荧光灯管制造厂排气注汞车间在岗职工 70人作为汞接触组 ,其中男37人 ,女 33人 ,年龄 17~ 43岁 ,平均年龄 2 4 9岁 ,汞接触工龄为 1个月~ 5年 ,平均工龄 2 15年 ;另选不接触化学毒物的行政和医务人员 2 5人为对照组 ,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女工从事汞作业对其子女智能发育及尿汞值的影响,我们于1981年6月对某玻璃计器厂汞作业车间女工的子女智商及尿汞做了测定。 方法与结果 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比重计及注射器,均接触汞。各作业车间汞浓度的平均值为0.014mg/m~3。216名工人中汞吸收109人,汞中毒63人,中毒率29.2%。接触汞作业女工的子女共32名,年龄分布在6个月—3岁。并选出同等年龄配对的拖拉机厂子女32名为对照,采用盖泽尔(Gesell)智能发育诊断标准进行智能发育检查。对接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职业接触汞蒸汽对尿蛋白和NAG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汞蒸汽对肾脏损害的早期亚临床表现,对从事汞电池制造的男、女工人(暴露组)测量了尿、血和头发中的总汞浓度,同时对尿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蛋白浓度也进行了测定。对照组是未接触汞蒸汽的同厂工人,对其尿总汞浓度、尿蛋白、NAG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在暴露组观察到显著的正相关,但对照组未发现。对照组和暴露组在尿总汞浓度、N-乙酞基-β-D-氨基葡萄糖等酶活性、蛋白质浓度上无显著差别。在暴露组中,从事汞作业以来尿总汞浓度没有增加。个体汞暴露水平从0.001-0.008mg/m3。结论为,尿蛋白和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等酶活性正相关可能是比尿总汞和/或NAG活性对进行性肾小管损伤更为灵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职业性汞接触对肾小管毒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职业性汞接触对肾小管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微量蛋白。54例职业性汞接触工人连续5年测定3次尿微量蛋白作为接触组。70例非汞接触工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接触组第1次尿微量蛋白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接触组尿Alb、IgA第1次与第3次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别(t=2.4129、2.1361,P<0.05)。接触组尿IgG第2、3次与对照组之间比较也有差别(t=1.9608、1.9670,P<0.05)。而尿IgM在所有组之间均无差别。接汞组、汞吸收组尿Alb、IgG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差别(P<0.05)。且与接汞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汞在正常环境浓度下对肾小管具有一定潜在影响。通过动态观察对汞接触工人进行健康监护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电光源企业汞作业危害情况,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某电光源企业工人进行尿汞检测并作调查分析。结果该企业122名工人尿样汞含量,超出正常值的有35人,占28.7%。其中灯管生产车间52名工人尿汞值超标有29人,占该车间工人数55.8%。结论该电光源企业工人尿汞值超标严重,应进一步改善防护措施,加强卫生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汞作业者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将85名汞作业者分为汞接触正常组、汞接触超标组,并以无汞接触史的65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临床体检并测定尿汞(UHg)、血肌酐(BCr)、尿肌酐(UCr)、血尿素氮(BUN)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结果]汞作业者UHg和R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B-Cr、U-Cr、BUN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可作为汞作业工人肾脏损害的早期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郭俊  周荣国  焦丽娟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66-2867
目的了解温度计生产过程中汞蒸气对环境和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方法通过对某体温计厂的职业卫生调查和接触汞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结合该厂历年的作业环境中汞蒸气的监测结果,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体温计厂以女工为主,作业工人口腔疾病患病率为55.04%,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为6.42%,尿总汞值检测异常率为92.66%。结论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极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应加强职业卫生防护,保护作业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脱离汞接触后尿汞排出的生物学半减期和口服DMSA(二巯基丁二酸)的驱汞作用,分别观察了职业性汞接触者尿汞的自然排出量和服用DMSA前后的排汞情况。尿汞自然排出量的研究对象为碱性电池厂接触汞蒸气男工7名,平均汞作业工龄4.4(1~8.4)年。他们均因多次尿汞高于100μg/g肌酐而脱离汞作业。脱离接触时平均年龄29.5(20~40)岁。在脱离接触的7~11个月中,反复测定每个工人尿汞5~7次,首次测定时间在脱离后10~29天。  相似文献   

20.
氯碱车间汞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某氯碱车间的卫生学调查,汞作业工人(55名)和对照组(50名)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表明汞作业工人的临床表现较对照组显著多见,指颤只出现在接触空气中汞浓度高于0.05mg/m~3的修槽、电解工中,汞作业工人的血、尿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以群组分析,血、尿汞水平与作业环境空气中汞浓度的高低呈平行关系。汞对工人肾功能的影响,只出现在尿汞55μg/g肌酐以上的修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