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55.45%,果实挥发油的产率为3.63%。结论主要成分为桉树脑(9.87%)、α-松油醇(6.69%)、龙脑(3.30%)、古巴烯(2.60%)、樟脑(2.45%)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藏药甘青青兰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方法按L9(34)正交表设计方案,葡萄糖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药甘青青兰水提物中可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1,即药材切成段状,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5h。结论确定了用超声法提取甘青青兰的最佳工艺条件,且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武尉杰  谭睿  卢琼  谢彬 《中国药业》2013,22(17):11-13
目的 促进藏药木橘的开发利用.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共分离和鉴定了3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1.82%,其中脂肪酸类相对百分含量为51.97%.藏药木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40.04%),β-石竹烯(10.04%),油酸(7.83%),香叶烯B(5.33%),α-葎草烯(3.53%),γ-姜黄烯(2.61%)和α-桉叶烯(2.30%)等.结论 藏药木橘具有较好的药物开发潜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西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广西境内5个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广西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广西5个产地的生姜挥发油得油率在0.11%~0.23%之间。5个产地的生姜挥发油中共有化学成分21个,相对百分含量在60%~85%之间。共有化学成分主要有1S-α-蒎烯(1S-α-Pinene)、莰烯(Camphene)、桉油精(Cineole)、龙脑(Borneol)、橙花醇(Nerol)和柠檬醛(Citral)。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中,同一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橙花醇的相对百分含量相差近10倍。结论:广西境内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不大,但同一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鉴定晶珠藏药寝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GC-MS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气相色谱共分离出60个峰,鉴定出其中的42个峰,占总成分相对含量的82.92%,且大部分峰出现在10~20min.结论 丁香酚(12.57%)、柏木脑(12.28%)、顺-α-红没药烯(7.40%)和β-...  相似文献   

6.
郑茜  韩柳  林美妤  冷蕾  李平亚 《医药导报》2013,32(6):786-788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清胃止痛微丸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清胃止痛微丸的挥发油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得31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2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0.78%。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13β-甲基-13-乙烯基-7-烯-3-酮-罗汉松烷(相对含量14.785%)、9,12-亚油酸乙酯(相对含量7.293%)、棕榈酸乙酯(相对含量6.255%)、油酸乙酯(相对含量5.869%)、二十八烷(相对含量5.236%)和三十烷(相对含量5.155%)。结论清胃止痛微丸中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13β-甲基-13-乙烯基-7-烯-3-酮-罗汉松烷、9,12-亚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成分。  相似文献   

7.
汶香附挥发油GC-MS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涛 《齐鲁药事》2013,(12):683-685
目的研究汶香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特点。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比较汶香附与海南香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汶香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3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香附烯(cyperene,14.78%)、β-香附酮(β-cyperone,14.41%)、α-香附酮(α-cyperone,12.57%)等,与海南香附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含量不同。结论汶香附中有效成分香附烯α-香附酮和β-香附酮的相对含量较均衡,揭示了汶香附的质量特点,为汶香附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谢彬  顾健  谭睿  曹雨虹 《中国药房》2014,(3):260-261
目的:研究藏药打箭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打箭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打箭菊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1.137%。主要成分有棕榈酸(41.530%)、亚麻油酸(13.659%)、顺式-β-合金欢烯(6.250%)、正二十三烷(4.899%)、肉豆蔻酸(3.465%)、二十九烷(2.783%)、正十五烷酸(1.460%)、植酮(1.218%)等。结论:藏药打箭菊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该试验可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尾叶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的方法提取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69%。结论尾叶香茶菜挥发油化学成分以5β,11α-11-羟基-3,20-孕甾二酮(相对含量为19.26%),5-α-12,20-孕甾二酮(17.13%),[1R-(1α,4aβ,10aα]-7-(1-甲乙基)-1,4-二甲基-1,2,3,4,4a,9,10,10a-八氢-1-菲甲醛(12.67%),4-二烯-3,11-雄甾二酮(5.08%)为主,占总挥发油成分的49.06%。其中孕甾二酮占总挥发油的36.39%,酸类化合物占13.17%,醛类化合物占13.96%。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检出。  相似文献   

10.
张兰胜  董光平  刘光明 《中国药房》2010,(23):2153-2155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菖蒲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云南产菖蒲中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51%;四川产菖蒲中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96%;两产地菖蒲挥发油中含有31种相同成分。云南产菖蒲中含量最高的是β-细辛醚(13.46%),四川产菖蒲中含量最高的是α-细辛醚(1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