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临床路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所以有效地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在我国,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现有的降血压药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据调查,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并不高[1]。许多研究表明,用药依从性差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首要因素[2]。如何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则突显重要。笔者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引入临床路径这一新的护理方式,收到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心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降压药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的降血压药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为6.1%[2]。普遍认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是导致血压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3]。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治疗,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现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综述如下。1依从性的定义依从性是患者遵守医嘱的程度。《医学主题词表》中患者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与高血压病有很强的相关性,50%~60%的OSAS并发高血压病,50%的高血压病患者有OSAS[1].OSAS是独立于年龄、体重、饮食、吸烟等因素之外的高血压病重要危险因子,近年亦被列为高血压病因之首[2],与部分夜间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病关系密切.近来不少研究指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呈显著相关,且是其独立的决定因素,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增加的重要原因.OSAS患者睡眠时血压昼夜节律多发生异常改变[3].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blood pressure,BP).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中的95%以上;在不足5%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对112例诊断的初发老年高压血压病患者及124例诊断为正常血压偏高的老年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中26例(23.2%)为白大衣高血压,其次诊断为正常血压偏高者中有22例(17.7%)为夜间高血压病患者。诊断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比较高,而在诊断为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中有一部分为夜间高血压,对老年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丽玲 《上海护理》2011,11(4):67-69
高血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据统计,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老年人患病率高达40%-5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者持续上升[2].高血压病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仍以长期口服药物控制血压为主.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为6.1%[3].普遍认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是导致高血压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4].  相似文献   

7.
王荣凤 《上海护理》2014,14(4):43-45
<正>顽固性高血压定义为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经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足量且合理的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治疗,血压仍未达标或者需至少4种降压药物方可控制血压[1]。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其中15%~20%为顽固性高血压,我国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有3 000~4 000万[2]。我院2013年2月开始采用经皮穿刺肾动脉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catheter-based renal denervation,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病人通过家庭自我监测血压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水平[1],卫生部将2008-10-08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定为"家庭自测血压",倡导家庭自测血压。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对预测老年高血压的预后方面意义较大[2-3],而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和阜外医院对北京部分功能社区9 900例高血压患者的调查显示,自测血压仅占30%[4],基于以上原因,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建议除有精神抑郁、焦虑、擅自修改治疗方案的老年病人外,均推荐进行家庭自测血压[5]。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征候群。但患者对自身疾病危害性的知识及其治疗状况的了解不容乐观。我国普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已超过 1 亿,尤以 40 岁以上患者发病率高,但服药率只有 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仅有5.8%[1]。由于高血压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的血压升高使全身细小动脉从痉挛到硬化,使许多脏器血液减少或负担加重,而发生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充血性心衰和肾衰。因此,作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作…  相似文献   

10.
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韬  范琼  陈万东  曹秀花 《临床荟萃》2000,15(19):883-884
高血压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号非传染性流行病 ,我国约有 90 0 0万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我国 6 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可达 43.7%。其患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都很高 ,尤其是并发心脑血管病 ,将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第一号杀手。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病 ,使患者的血压长期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是维护身心健康延缓衰老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较为复杂 ,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十分重要。临床实践证明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同正常人血压变化的节律是一样的。即…  相似文献   

11.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高血压病患者与59例血压偏高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有白大衣高血压12例,占18%(12/68);血压偏高组中有9例血压升高,占15%(9/59)。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减少血压偏高人群中高血压的漏诊。  相似文献   

12.
在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研究中 ,确定血压 13 8 5 /82 6mmHg( 1mmHg =0 .13 3kPa)为高血压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最佳血压水平[1] 。据报道有近 70 %的高血压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 ,以达到目标血压。我们对 9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联合应用氢氯噻嗪和缬沙坦(Valsartan)、氢氯噻嗪和苯那普利 (Benazepril)治疗 ,观察降压效果和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病例采集标准 :根据 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者。剔除标准 :对缬沙坦、苯那普利或氢氯噻嗪过敏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肝或肾功能严重损…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继发性失败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 2 0 0 0年 10月 8日的第三个世界高血压日最新统计 ,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 1亿人。 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显示我国 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约为 11.2 6 % ,较 1979年增加了 5 0 % ,但我国国民高血压的知晓率只有 2 0 % ,药物治疗率 10 % ,血压控制率 2 % [1] 。本文对需要药物治疗的一组高血压病患者 ,在住院期间调整好治疗方案并使血压达到目标水平出院 ,出院后继续跟踪观察。发现占 40 %的患者血压控制不良 ,出现治疗后继发性失败。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 1995年至 2 0 0 0年在我院干部综合病房住院的 85例…  相似文献   

14.
社区医疗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模式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法对160例高血压患者每人建立高血压病管理卡,每月测量血压1次,每3个月进行一次总结分析。结果经社区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由3.1%提高到48.1%,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结论在社区医疗模式下,建立高血压病管理卡,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和自我监测等使高血压有效控制达标率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术前护理干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现在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与1991年比较,患病率上升31%,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1991年比较有所升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2]。据调查统计,在高血压人群中,服药率仅为24.8%,而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只有5.8%[3]。由此看来,高血压病同样威胁着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甚至严重影响手术如期顺利进行。而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对控制血压的各种措施掌握程度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全面的术前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昼夜动态血压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病患者可有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提供了能定时观察昼夜血压变化的手段^[1]。本研究通过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高血压患者有无昼夜血压节律的改变,探讨病情严重程度与这种改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只有不足5%的患者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其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出行状况以车代步的优选,高血压患者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以每年300万左右患者的速度递增[1],也是引发心脑血管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数,对健康危害极大。目前,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院内外健康教育的一体化管理,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延缓并发症。方法:对112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自行设计表格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进行院内外健康教育一体化管理后112例患者对高血压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达90%以上,血压控制达正常范围人数为89%。结论:实施健康教育的一体化管理使高血压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健康生活行为,对控制高血压病的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军 《临床医学》2012,32(5):101-102
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其中1.3亿不知晓,知晓者中3000例未治疗,治疗者中75%未控制,所以,治疗高血压病形势严峻。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不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主要危害是对心脑肾重要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1],而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脏改变,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最重要致病因素,约55~76%的非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有高血压病。血压正常者与高血压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约为7:1。在高血压病患者中20~30%死于脑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脑血管自动调节机能失调、小动脉硬化等改变,影响脑血液循环,产生一系列病理征象。因病变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