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熊信林  唐炯  蔡琳 《华西医学》2014,(10):1814-1817
目的评估尿酸、白细胞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2月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MI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UA组)和1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在入院后24 h内收集的白细胞及其分类、血小板参数、尿酸、血脂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I组、UA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0.4±3.2)、(6.9±2.4)、(5.4±1.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7.4±3.2)、(4.8±2.3)、(3.4±0.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酸水平分别为(401.4±94.3)、(384.1±74.1)、(285.5±76.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以UA组为参照,白细胞计数与AMI相关(OR=1.712,P=0.003),尿酸水平与AMI无关(OR=1.006,P=0.255);以对照组为参照,白细胞计数与AMI相关(OR=2.942,P=0.004)、与UA无关(OR=1.718,P=0.125),尿酸与AMI、UA相关(OR=1.027,P=0.016;OR=1.021,P=0.041)。结论尿酸可能与冠心病的慢性进展有关,白细胞则可能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AMI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46例临床初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CAG检查检出非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痛占18.5%,心电图检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78.77%,非ST段抬高的ACS以多支、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前壁系统以前降支病变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系统以右冠状动脉病变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ECG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的血管对应病变。CAG为ACS患者正确诊断、病变血管部位、程度判定提供客观依据,为早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对158例ACS患者的ECG、CAG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158例ACS患者中,145例冠状动脉存在有意义病变,13例未见明显病变;多支病变多于单支病变,且以中、重度狭窄为主;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AMI)以前降支(LAD)病变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IMI)以右冠状动脉(RCA)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心电图ST段改变呈多样性,以ST下移和ST无变化为主;ST无变化者,以反映多支中、重度病变为多.结论 ECG与相应冠状动脉存在关联性,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血管的对应病变,但对多支病变的正确诊断率偏低,临床上需准确判读ECG,以给ACS治疗干预和进一步CAG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80例ACS病人(病例组)和64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尿酸含量。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99,P〈0.05)。女性血清尿酸浓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5,P〈0.05),男性血清尿酸浓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2.82,P〈0.01)。结论高尿酸浓度与ACS之间有相关性,男性更加显著。血清尿酸可作为临床早期发现ACS病人的一个有用指标,其测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陈婧 《医学临床研究》2016,(7):1285-128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确诊为ACS患者753例,按出血事件判别标准将其中发生出血事件的12例,纳入出血组。其余无出血的ACS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48例纳入无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合并症、治疗方法及药物应用。【结果】本研究出血发生率为16.%(12/753)。与无出血组相比,出血组患者年龄较大,住院天数较长(P<00.5)。ACS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既往出血史的患者出血率较高(P<00.5)。使用氯吡格雷、血小板膜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到上级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的ACS患者出血率较高(P<00.5)。【结论】年龄大、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既往出血史、行PCI和/或CABG、氯吡格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的ACS患者发生出血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致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致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107例行冠脉造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其它类型冠心病的血管阻塞积分进行计算,将其血糖、血脂等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族史和(或)伴高血压、糖尿病者48例(62.3%)。其C反应蛋白(CRP)、血糖、血脂紊乱情况均较其它型冠心病更为明显。在急性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组中,血管阻塞积分与年龄明显相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吸烟者的发病年龄与HDL明显低于不吸烟者,而红细胞压积则明显高于不吸烟者。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遗传、吸烟、血糖、血脂代谢以及CRP的异常等因素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18例,心脏性死亡9例,全原因死亡11例;回归分析表明,通过治疗后Cr升高是患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性因素;入院时Cr水平提升,入院时新功能、冠状动脉病变数及ST抬高心肌梗塞是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后血肌酐指标升高是影响近期预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特别注意对患者肾功能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尿酸(UA)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 1 680例北京社区居民纳入了此次调查分析。MS发病危险比值比(O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UA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MS组UA水平高于非MS组(299.23μmol/L与269.15μmol/L,P<0.001),随着MS成分由0个增加至4或5个,UA水平逐渐升高为257.04μmol/L,263.03μmol/L,281.19μmol/L,295.80μmol/L和303.39μmol/L(线性趋势P=0.002)。校正年龄、性别、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吸烟、饮酒、运动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UA最低四分位水平(UAⅠ)相比,UA二、三、四分位水平(UAⅡ,Ⅲ,Ⅳ) MS发生风险比值比(OR)分别为1.721(95%CI:1.208~2.451,P<0.05),2.237(95%CI:1.562~3.204,P<0.01),4.559(95%CI:3.090~6.72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与腰围、体质指数、三酰甘油、LDL-C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诊断MS的UA最佳截断点为276.35μ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6%和52.8%。结论高UA水平是MS发生的相关因素,UA升高对MS有一定的筛查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以及清除HP治疗在ACS治疗中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该院2008~2011年住院及门诊的102例ACS患者,并随机抽取1 28例无AC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血清C反应蛋白(CRP)、TG、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浓度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血浆PLT浓度由HMX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测得,FBG由全自动血凝仪ACL7000测得.结果 冠心病组粪便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CRP、PLT、FBG、TG、HCY、LPA浓度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 HP感染与ACS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HP阳性的ACS患者联合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脂等药物治疗和清除HP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我院1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现54例(44.3%)发病集中分布于上午6~12时,6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26例(41.9%)分布于此问期;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3倒(46.9%)分本于此问期;11例心性猝死患者中,5例(45.5%)分布于此间期.上午6~12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间期(P均<0.001).##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389例(病例组);对照组431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排除冠心病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造影情况,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尿酸水平(334.35±70.9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1.41±73.8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F=1.842,P=0.1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及总胆固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尿酸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3,95%CI0.999~1.005;P=0.185)。结论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但与冠心病发生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独立相关性,血尿酸可能不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是其伴随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和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将2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心功能正常组173例,心功能不全组123例,心功能不全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31),心功能Ⅲ级组(n=40),心功能Ⅳ级组(n=52)。应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结果①心功能正常组血尿酸浓度(330.62±89.21)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21.97%;心功能不全组血尿酸浓度(415.63±100.30)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50.41%(P0.01)。②心功能Ⅱ级亚组血尿酸浓度(362.37±101.01)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25.81%;心功能Ⅲ级亚组血尿酸浓度(389.12±100.37)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35.00%;心功能Ⅳ级亚组血尿酸浓度(427.21±98.33)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82.69%;各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尿酸在不同类型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88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分别测定其血尿酸、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栓素B_2(TXB_2)、C-反应蛋白(CRP).结果 (1)①UA、CRP:ACS组[(392.10±68.57)μmol/L、(42.2±39.4)mg/L]和SA组[(370.50±58.80)μmoL/L、(18.9±17.1)mg/L]均高于对照组[(286.00±65.31)μmol/L、(2.5±0.7)mg/L,P均<0.05];UA在ACS组、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CRP高于SA组(P<0.05);②vWF、TXB_2:ACS组[(1.65±0.48)%、(19.73±18.66)ng/L]和SA组[(1.35±0.49)%、(11.18±10.71)ng/L]均高于对照组[(1.07±0.26)%、(6.46±5.41)ng/L,P均<0.05],ACS组高于SA组(P均<0.05);③GMP-140、PAI-1:ACS组[(13.04±0.99)μg/,L、(65.65±14.76)μg/L]和SA组[(12.55±0.74)μg/L、(62.69±12.24)μg/L]均高于对照组[(12.32±0.29)μg/L、(50.78±13.88)μg/L,P均<0.05],ACS组与S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ACS组血尿酸升高者与血尿酸正常者CRP[(71.3±18.9)、(20.70±17.9)mg/L]、vWF[(1.08±0.52)%、(0.84±0.54)%]、GMP-140[(13.57±1.11)、(13.23±1.07)μg/L]、TXB_2[(57.26±47.84)、(26.70±23.83)ng/L]、PAI-1[(72.12±9.23)、(61.30±12.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94、0.008、0.227、7.605、0.421,P均<0.05),SA组血尿酸升高者与血尿酸正常者CRP[(31.1±18.9)、(10.9±10.1)mg/L]、TXB_2[(21.54±3.90)、(5.02±4.9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94、8.669,P均<0.05).(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的因素有UA、CRP、PAI-1、PT、TG(OR值分别为1.046、7.615、1.301、0.300和2.243,P均<0.05).结论 血尿酸升高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尿酸升高可能通过损害血管内皮功能、激活血小板、影响凝血和纤溶功能、引发炎症反应参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3例诊断为 ACS 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 PCI 术的患者,测定血清尿酸水平。根据尿酸是否正常分成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 PCI术中的冠脉血流情况,并随访 PCI 术后心功能变化以及一个月和半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高尿酸组 Gensini 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 <0.01)。血清尿酸水平与 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r =0.301,P <0.05)。高尿酸组 PCI 术中慢血流的发生率为28.3%,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血尿酸是 PCI 术中出现慢血流的独立预测因素(OR =5.579,95%CI 2.163~14.389,P <0.01)。术后心功能及随访期间 MACE 事件的发生率高尿酸和正常尿酸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ACS 患者血尿酸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合并高尿酸血症的 ACS 患者接受 PCI 治疗时,发生冠脉慢血流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以维吾尔族、汉族心房颤动患者各100例作为病例组,以维吾尔族、汉族非心房颤动患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尿酸水平,用药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维吾尔族、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尿酸均显著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OR=1.114,95%CI=1.080~1.149,P0.01)、总胆固醇(OR=1.902,95%CI=1.434~2.522,P0.01)和尿酸(OR=1.023,95%CI=1.017~1.029,P0.01)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中,血清尿酸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将15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痛组血清TBIL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和中度狭窄患者血清TBIL和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和重度狭窄患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低于单支病变和中度狭窄患者以及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胆红素影响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患者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7.
胆红素、尿酸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胆红素、尿酸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 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6例冠心病患者及106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含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含量则明显下降,而总胆固醇(TC)、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联合检测胆红素、尿酸、血脂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变化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 SU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兴宁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AIS患者463例。测量其入院SUA水平,分析SUA与在随访期30 d,3、6、12个月时使用改良 Rankin量表( mRS)所评价的预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mRS 评分为0~1时视为预后良好。结果研究共纳入463例患者,52%为男性,平均年龄68岁。入院时SUA平均水平为(6.1±3.7)mg/dl。与高SUA水平患者相比,SUA≤4.5 mg/dl患者的30 d良好预后的比例更高( P=0.004)。尚不能认为SUA与30 d病死率或功能不良相关。同时,尚不能认为与卒中后3、6、12个月不良预后相关。然而,在校正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和严重程度(NIHSS <9)、卒中发作后时间、血清肌酐、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后,SUA 水平≤4.5 mg/dl与短期良好预后呈正相关(比值比=1.76,95%可信区间为1.05~2.95,阴性预测值=81.1%),而尚不能认为与随访3、6或12个月的预后相关。与高水平SUA患者相比,SUA≤4.5 mg/dl患者往往年龄<55岁、多为女性、轻度中风、血清肌酐水平正常、很少患高血压。尚不能认为从卒中发作到入院的时间与AIS 严重程度或SUA水平相关。结论低SUA水平与短期良好预后相关, SUA是脑梗死程度的指标,而不是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清胆红素、血脂及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血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尿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胆固醇变化不明显。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对预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血脂及尿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尿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胆固醇变化不明显.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对于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