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1997年浦东新区老年人口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正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心脑血管疾病问题成为世界范围的严重问题[1]。我国1997年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因的22.63%,死因顺位为第二位。脑血管病由于高死亡率、高致残率[2],对老年人的危害性日益突出。我国目前对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对整体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病因学等进行研究[2、3、4],对老年人口的分析较少。我们对浦东新区老年人口1993~1997年脑血管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在老年人口中的分布规律,为政府制定相应的老年人口脑血管病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1.人口资料来自上海市公安局浦东…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金牛区居民脑血管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1996~ 2 0 0 0年成都市金牛区脑血管病死亡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死亡资料为基层防疫网按规定上报并经调查核实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按国际疾病 ICD- 9分类统计。人口资料由金牛区统计局提供 ,人口性别、年龄构成比采用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相对数动态数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1996~ 2 0 0 0年金牛区脑血管病死亡 186 8例 ,5年平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 71.71/ 10万 ,5年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 13.72 % ,各年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见表 1。表 1  1996~ 2 0 0 0年金牛区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及期望寿命。方法:采用死亡病例回顾分析方法,对延吉市不同民族中老年妇女死亡病例进行调查。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9)进行编码及统计。结果:从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看,汉族中年组以肿瘤(38.5%)为主,其次是意外伤害(15.4%)和心血管病(10.3%);老年组以脑血管病(21.6%)、心血管病(19.8%)以及呼吸系统病(19.8%)为主。朝鲜族中年组以脑血管病(28.7%)及肿瘤(27.7%)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病(14.9%)和心血管病(8.9%);老年组以脑血管病(37.9%)、心血管病(26.6%)为主,其次是肿瘤(9.2%)。延吉市女性汉族和朝鲜族的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82.29岁及79.40岁,汉族的期望寿命高于朝鲜族。朝鲜族女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汉族,而恶性肿瘤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汉族高于朝鲜族。结论:不同民族女性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平均期望寿命水平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张家口市1991年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组疾病。为探索脑血管病死亡规律,为防治该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1年张家口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分析如下。本资料来源于一次脑血管疾病的专门性抽样调查。人口抽样比例为10:2,样本含量20万。对所抽到的区域内的居民挨门逐户走访,通过回顾性调查,搜集人口资料、人口死亡资料,并到当地公安、卫生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8—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居民脑血管病的死亡特征,包括脑血管病死亡年份、性别、年龄、季节分布情况,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的死亡构成情况。建立脑血管病的预测模型,预测2013年丰台区居民脑血管病的死亡情况,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丰台区居民2008—2012年因脑血管病死亡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poisson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并对脑血管病的死亡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8—2012年丰台区居民因脑血管病死亡7000例,经多因素分析,不同年份间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于女性,老年组和中年组的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均高于青年组,冬季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于春季(均P〈0.01)。不同性别脑血管病死亡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季节、年龄组的脑血管病死亡类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所健模型估计2013年该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8.05/10万。结论 2012年丰台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较高,防控压力仍然很大。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老年人是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脑血管后遗症、脑梗死、脑出血是丰台区居民脑血管病的主要致死类型。研究建立的脑血管病预测模型能很好地拟合脑血管病的时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在我区死因顺位上一直处于主要位置,1996年本死因1430例占全死因326%,居我区死亡原因之首位。现将江岸区1996年脑血管病死亡资料分析报告如下。资料来源 (1)江岸区1996年经卫生防疫站审核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与公安局户政管理部门核对后的人口死亡年报资料。(2)资料整理与分析 ①脑血管病死亡性别和年龄分布:1996年我区人口粗死亡率752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79503/10万,女性死亡率70803/10万,死亡性别比112。脑血管病死亡率24498/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24639/10万,女性死亡率24352/10万,性别比101。脑血管病死亡年龄主要在60岁至85…  相似文献   

7.
了解通州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及其变动趋势 ,为脑血管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 ,对通州市 1993~ 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脑血管病死亡资料来源于通州市居民病伤死因报表 ,人口资料来源于通州市统计局统计年鉴。计算标化率采用 1990年全国人口构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华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1986年脑血管病死亡调查情况。分析了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地理分布和城乡差异。结果:766999人口中,脑血管病死亡672人,粗死亡率87.6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45.83/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115.83/10万。低于我国以往文献报告。长江以南死亡率低于江北;江西省明显低于其他各省;城市化地区高于非城市化地区。文中还讨论了脑血管病的死亡与年龄、性别、季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某石化总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分析安庆石化总厂卫生防疫站(241002)张黔生脑血管病是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加,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脑卒中死亡已居各种死因前一二位。现对某石化总厂10年居民死因资料及脑血管病死亡状况分析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是当今全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死因,为了研究我省脑血管病的死亡规律和防治措施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对沈阳、大连、鞍山市1991~2000年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人口资料由各市公安部门提供。1·2死亡资料来自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死亡报告数据库,94%以上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各医疗单位的诊治医生填写。1·3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死因统计归类方法按照卫生部统一的标准。1·4统计分析采用我省研制的生命统计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标化死亡率采用直接标化方法,以1982年…  相似文献   

11.
应用圆形分布方法对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 16 0例脑血管病患者昼夜死亡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进而估算出脑血管病患者死亡时间昼夜分布中的高峰时点及高峰时区  相似文献   

12.
范艳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57-1758
目的:了解延吉市朝鲜族和汉族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177例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5·29/10万,朝鲜族育龄妇女死亡率略高于汉族育龄妇女。年龄大于35岁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77·96%,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居死亡原因的前3位。汉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意外死亡,朝鲜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肝癌在因恶性肿瘤死亡中居首位(朝鲜族肝癌死亡率高于汉族),交通事故在意外死亡中居首位(汉族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朝鲜族)。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普及防病知识,提高保健意识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徐汇区户籍人口死亡案例的描述性分析,确定主要死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2004年-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居民死亡登记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预测方法采用灰色动态模型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GM(1,1)模型。结果 2004年-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前三位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2.76%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上升18%以上;脑血管病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1.77%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比2013年上升24%以上;心血管病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8.34%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比2013年上升70%以上。结论本文为慢性病防治工作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使慢性病防控的发展目标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徐汇区户籍人口死亡案例的描述性分析,确定主要死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2004年-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居民死亡登记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预测方法采用灰色动态模型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GM(1,1)模型。结果 2004年-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前三位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2.76%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上升18%以上;脑血管病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1.77%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比2013年上升24%以上;心血管病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8.34%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比2013年上升70%以上。结论本文为慢性病防治工作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使慢性病防控的发展目标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对居民寿命影响的程度,我们对1997年本区居民因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死亡的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人口及死亡资料 由上海市徐汇区公安分局与徐汇区卫生防疫站提供。1.2 统计方法 疾病分类按国际标准ICD-9编码处理。寿命表采用蒋氏法编制。寿命损失年(PYLL)终止年限为70岁。2 结果2.1 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死亡的基本情况 1997年徐汇区总死亡率682.77/10万,其中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是91.76/10万、152.09…  相似文献   

16.
伤害是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和引起居民早死的问题之一,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每年有70~8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约占死亡总数的9%~11%,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之后的第5位死亡原因,是劳动力人口的首位死因[1].为了解房山区居民伤害死亡的原因、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为进一步开展伤害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我们对房山区1976-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沈阳市沈北新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沈北新区2000-2012年居民脑血管疾病的死亡资料,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死因构成、死亡率变化特点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沈北新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共计3 448人,死亡率为160.69/10万,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187.15/10万)显著高于女性(133.94/10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从2006年的1 342.5人年,上升至2012年的2 315.0人/年.60岁以上人口脑血管病死亡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结论 人口老龄化将加剧脑血管病死亡的疾病负担,控制男性和60岁以上人群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减少脑血管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徐州市辖区脑血管病死亡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方法 按照Prifhtis Das Gupta等提出的Fulfillment指数法对徐州市辖区2006~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死亡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及以上年龄组,其中70岁年龄组和80岁年龄组所损失的潜在寿命百分数最高.死亡年龄最小的为15岁~组,而且Fulfillment指数分别为2.87、7.59.男女性Fulfillment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最高Fulfillment指数为2010年65岁~组的24.04,女性为2010年70岁~组的27.44.结论 利用Fulfillment指数法很好地说明脑血管病死亡对各年龄组人口寿命的影响程度,为寻找脑血管病防制的重点时期,提高居民寿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冠心病已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进行监测和防治研究,现将我区1986-1990年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冠心病死亡状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死亡资料来自各医院报告的死亡病例和各辖区医院到派出所抄写的死亡病例。辖区各医院有专人负责对每一例死亡病例进行核实。人口资料抄自西城区公安局。二、方法:标化死亡率采用全国1982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南充市2016—2022年居民脑血管病死亡趋势,为进一步完善南充市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脑血管病的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LLY)、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对死亡资料进行趋势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6—2022年南充市居民脑血管病累计报告死亡病例75 42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23.35%(75 428/323 052),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8.68/10万和86.43/10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8.538%和3.548%(P<0.05)。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157.05/10万,高于女性的139.53/10万(χ2=261.730,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