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与斑块生长、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多种药物通过对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的调节,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泡沫细胞等的凋亡程序,稳定斑块,减缓斑块进程,达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始动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内皮损伤为基础的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血管重塑及易损斑块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增殖与凋亡是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已知细胞内Ca2+参与了细胞增殖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及其调节机制,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原位检测,并对原癌基因bcl-2、c-myc和P53在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活性进行North-ernblot分析。结果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有许多TUNEL染色阳性的平滑肌细胞,提示斑块组织中有平滑肌细胞凋亡发生:其斑块组织的DNA电泳图谱呈梯形状.符合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Northern印迹分析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原癌基因bck-2和P53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增强,C-myc表达减低。提示这些基因的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的平滑肌细胞凋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累积的大量凋亡和坏死细胞是斑块增大、坏死核心形成及斑块破裂的主要原因。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介导的胞葬作用能及时吞噬和清除凋亡细胞。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斑块内凋亡细胞的清除速度远远低于生理状态,其机制与巨噬细胞介导的胞葬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巨噬细胞介导的胞葬作用及其功能缺陷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期望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吞噬性清除凋亡细胞是巨噬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和维护斑块的稳定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识别、摄取和吞噬的分子机制,以及在维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牛磺酸组,14周后观察各组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斑块内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动脉粥样斑块内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Western blot蛋白印记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高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的斑块,管腔极度狭窄,典型的凋亡平滑肌细胞明显增多,平滑肌细胞凋亡率、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牛磺酸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主动脉斑块缩小,动脉管腔狭窄减轻,凋亡平滑肌细胞不典型且较少,平滑肌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牛磺酸可能通过对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而降低动脉斑块内过度凋亡的平滑肌细胞,从而抑制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易损斑块形成是造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表明,粥样斑块内泡沫细胞凋亡尤其巨噬细胞凋亡是导致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巨噬细胞凋亡在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在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取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标本 2 3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细胞PC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纤维帽区与肩部炎性细胞PCNA表达显著高于其余二区 ;脂核区平滑肌细胞、炎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余三个区。纤维帽和肩部中平滑肌细胞和炎细胞PCNA阳性表达大于TUNEL阳性细胞数 (P <0 0 5;P <0 0 1) ;脂核内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大于PCNA阳性表达细胞 (P <0 0 1)。结论 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内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斑块脂核周围 ,炎细胞的增殖主要发生在斑块的肩部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脑梗死及外周血管疾病等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结构及功能改变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促进斑块形成及诱导斑块不稳定。因此,了解VSMCs与AS的关系可能对制定AS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主要综述了VSMCs起源、VSMCs表型转化、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VSMCs凋亡及VSMCs钙化与AS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葛根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电镜观察、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及Caspase一3蛋白的表达。结果 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核形不规则,胞核内染色质浓集、边聚,附着在核膜周边,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超微结构形态符合巨噬细胞早期凋亡,并可见典型凋亡小体形成。TUNEL结果表明,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粥样斑块脂质核心处,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凋亡细胞数较多,而葛根总黄酮干预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葛根高、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38±0.17)ok,(1.95±1.02)%,(10.50±5.89)%,P〈0.01],葛根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葛根低剂量组。抗CD68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坏死核心内细胞CD68强阳性表达。葛根高、低剂量治疗组Caspase-3蛋白免疫表达低于模型组,葛根高剂量治疗组低于葛根低剂量治疗组。结论 葛根总黄酮可能通过下调apoE-/-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Caspases-3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巨噬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或)血栓形成,作为全身性病理改变可累及不同动脉区域,如冠状、颈和髂股—下肢动脉,可引发冠心病、脑缺血和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加之,血液高致血栓性如流动血液内细胞(含凋亡细胞)增多等成分异常使粘稠度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吸烟者等。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白介素-18( IL-18)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30只老年同龄雄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新西兰大白兔制成60个动脉粥样硬化板块标本,采用析因设计,给予IL-18进行刺激,以不同的IL-18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组合作为新处理组,将60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随机分入新处理组中(n=5),测量在不同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下,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变化,TUNEL法检测斑块内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帽/核比值与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的改变而变化(P<0.01).帽/核比值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降低(P<0.01),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升高(P<0.01);斑块内细胞的凋亡指数与帽/核比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776,P<0.001).结论 IL-18诱导斑块内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促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成熟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70只,适应性喂养10 d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病理对照组及白藜芦醇下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干预组同时每天分别给予4 mg/kg、8 rag/kg和16 mg/kg的白藜芦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脱氧核苷酸未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I)榆测细胞凋亡. 结果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正常对照组血管内膜偶见少量的凋亡细胞,病理对照组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粥样斑块内有大量的凋亡细胞.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21±0.31和10.62±1.53(P<0.01);白藜芦醇干预均可抑制斑块内细胞的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病理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为9.07±1.41(P<0.05),中、高剂量组分别为7.55±0.96和5.41±1.00(P<0.01). 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凋亡.从而稳定斑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Bax/Bc1-2基因表达的内在联系,以及该基因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决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人体动脉内膜剥脱术标本13例,固定、脱钙、每隔4 mm连续取材153块,常规HE染色,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每组40块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各阳性区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caspase-3、Bax、Bc1-2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7.4%和15.4%(P<0.05)、20.9%和15.1%(P<0.05)、5.9%和10.3%(P<0.01);纤维帽中巨噬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7.3%和9.8%(P<0.01),而平滑肌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8%和15.9%(P<0.05).结论 不稳定斑决较稳定斑块炎性反应严重,细胞凋亡率较高,细胞凋亡在不稳定斑块形成中起一定作用,Bax/Bc1-2参与了斑块内的细胞凋亡,be1-2在抑制斑块进展方面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不稳定斑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紊乱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斑块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调控机制。方法8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组42例,稳定组44例。取两组冠脉斑块标本,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Bax、caspase-3和凋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稳定组的caspase-3表达水平基本类似(P〉0.05),不稳定组约为其他组的2倍(P〈0.01);不稳定组的Bax和DAPK表达达到对照组的3倍和6倍(P〈0.01)。对照组冠脉平滑肌细胞(VSMC)置于LDL中培养,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caspase-3的表达上升幅度为正常状态的1.5倍(P〈0.05),Bax和DAPK的上升均达到正常细胞的3倍(P〈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组织中,高浓度LDL诱发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紊乱是导致细胞凋亡失衡的重要原因,其中Bax和DAPK可能是这一调控途径中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16.
易损斑块受侵蚀或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并干预易损斑块是防治的关键.研究证实,细胞凋亡常发生于易损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因此,通过膜连蛋白V或乳凝集素与凋亡细胞膜表面外翻的磷酯酰丝氨酸特异性结合,可用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普遍存在于人体组织细胞内的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是不同于坏死的正常生理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参与体内细胞数量的调节,并清除体内无功能的细胞、对机体有害的细胞、突变的细胞以及受到损伤后不能存活的细胞。平滑肌细胞(SMC)是构成血管壁的重要成分,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形成AS,动脉粥样斑块病变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但后期较严重的AS斑块中由于发生了细胞凋亡,而使纤维帽中的细胞大大减少,使斑块更易破裂。凋亡的发生需要外部信号和内部相关基因共同调控,外部信号通过第二信使进行传递。已经有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1972年病理学家Kerr等首先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以来,人们对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深入到生物医学的多个领域,对细胞凋亡的认识也由形态学和生物化学逐渐深入到分子机制和基因调控水平。其中,对凋亡相关因子(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及其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Fas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Fas的性质、结构、作用机制、Fa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心肌细胞凋亡及冠心病治疗的关系进行综述,加深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9.
有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块的比较组织学研究证明,不稳定斑块的组织学特征是斑块表面溃疡形成。破裂、纤维帽变薄以及纤维帽被大量巨噬细胞和T细胞浸润。体外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和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蛋白酶能破坏纤维帽胶原并使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促使斑块破裂。因此,颈动脉斑块表面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能是促使斑块破裂的关键因素,进而发生栓塞或颈动脉闭塞、进一步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细胞募集行为,有利于发现不稳定斑块并找到使斑块稳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动脉壁脂质沉积所引发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与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高度相关。As早期,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清除斑块中修饰脂蛋白、细胞碎片和死亡细胞,限制斑块生长。随着病程进展,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增多且清除功能下降,引起继发性细胞坏死和炎性反应,促成不稳定斑块形成。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与A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针对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对As发生发展的影响做一综述,为As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