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诊断和治疗的梅毒患者129例,采用TRUST、TP—ELISA、TPPA,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在3种方法检测的129例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测阳性92例,阳性率为71.37%;TP—ELISA法检测阳性112例,阳性率为86.82%:TPPA法检测阳性129例,阳性率为100%。3种方法检测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行大量人员的高危人群梅毒筛查时宜采用TP—ELISA检测方法;对TRUST和TP—ELISA等初筛阳性以及潜伏期梅毒和一些非螺旋体试验阴性又高度怀疑为梅毒患者的确认试验采用TRUST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比较TP—ELISA、TRUST及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在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梅毒抗体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TP—ELISA、和TRUST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血清中的梅毒抗体,阳性结果采用TPPA法确诊。结果 共检测血清标本1885例,用TP-PA法确诊179例为阳性。用TRUST法检出71例阳性,其中69例确诊阳性,2例为假阳性,敏感度为38.5%(69/179),特异性为97.2%(69/71):用ELISA法检出181例阳性,其中177例确诊为阳性,另有4例为假阳性,敏感度为98.9%(177/179),特异性为97.8%(177/181)。结论 为减少医疗隐患,防范医疗纠纷,及时诊断梅毒患者,TP—ELISA法是适合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33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TRUST有6份为假阴性,4份为假阳性;ELISA假阳性1份,无假阴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8%、98.2%和100%、99.5%。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97.0%,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7%。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 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4.
献血者梅毒ELISA和TRUST检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梅毒的可靠性。方法分别平行使用TP—ELISA和TRUST(或TP—EuSA)筛查无偿献血者,任何一种试剂检测出阳性标本,均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比较ELISA和TRUST及TPPA之间敏感性的差异,计算不同方法假阳性和阴性比率。结果总共检测94770例无偿献血者,其中第一批47803名献血者分别用TP—ELISA和TRUST检测,第二批46967名献血者分别用两个厂家TP—ELISA检测,结果第一批标本检出阳性242份,其中TRUST和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18%(87/47803)、0.49%(233/47803).第二批标本检出阳性284份,两个厂家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57%(269/46967)、0.55%(260/46967),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PPA和TRUST(P〈0.01),国内两个厂家TP—ELISA无显著性差异(P〉0.05),若以TPPA为确认试验,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RUST,TRUST假阴性高达59.5%,TP—ELISA假阴性仅有0%~2.7%,假阳性率0.06%~0.1%,灵敏度97.3%~100%。结论TRUST敏感性低,为提高TP筛查的敏感性,对献血者梅毒初检和复检,或者临床梅毒的筛查时,应应用TP—ELISA。  相似文献   

5.
TP-ELISA与其它梅毒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更有效准确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应用梅毒免疫吸收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同时检测82例梅毒患者和60例其它疾病患者以及50例正常人血清,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P—ELISA检测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效率分别为93.1%,98.1%,97.5%,98.3%,97.4%,与TPHA接近,均优于TRUST;TP—ELISA和TPHA总符合率(97.4%)大于TRUST争TPHA总符合率(85.4%)。结论TP—ELISA应作为目前梅毒抗体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金标法梅毒抗体检测联合TRUST试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金标法和TRUST法检测临床标本血清中的梅毒抗体.结果 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23.5%.结论 结果显示在急诊梅毒检测时应同时检测RPR与TP金标法,对于TP金标法单项阳性的样本可以利用TPHA法进行复查,以避免假阳性的发生,联合RPR进行结果判断可以更好地解释结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潘永杰 《当代医学》2008,(11):79-80
目的 探讨金标法梅毒抗体检测联合TRUST试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金标法和TRUST法检测临床标本血清中的梅毒抗体.结果 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23.5%.结论 结果显示在急诊梅毒检测时应同时检测RPR与TP金标法,对于TP金标法单项阳性的样本可以利用TPHA法进行复查,以避免假阳性的发生,联合RPR进行结果判断可以更好地解释结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梅毒(TP)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标本同时用TRUST法、ELISA法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作平行检测。结果:128例标本,以TPPA为参照,ELISA法假阳性仅1例.无漏检;TRUST法有假阳性13例,另有8例假阴性。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TRUST,与TPPA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田丰丰  刘青  王厚照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53-215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经血液传播,传染性强,危害大。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掌握患者基本健康状况,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梅毒检测已列为住院患者常规检测。本文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对6385例住院患者的血清进行梅毒抗体初筛试验,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潇  叶惠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15-915,934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PPA)对35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患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TRUST有7份为假阴性,4份为假阳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7%、98.3%和100%、99.1%。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96.3%,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4%。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手术或输血前常规梅毒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情况,掌握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的现状。方法1910例受检者血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初检,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1910例TP抗体检测TRUST阳性者10例,占总受检人数的0.52%;TRUST阳性者再用ELISA和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7例为阳性,占总受检人数的0.37%。结论针对TP感染在社会人群中造成的危害,必须对住院患者特别是手术患者进行TP的相关检测,以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标法梅毒抗体检测联合TRUST试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金标法和TRU8T法检测临床标本血清中的梅毒抗体。结果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23.5%。结论结果显示在急诊梅毒检测时应同时检测RPR与TP金标法,对于TP金标法单项阳性的样本可以利用TPHA法进行复查,以避免假阳性的发生,联合RPR进行结果判断可以更好地解释结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分别应用ELISA法和TRUST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可疑梅毒感染患者240例,均施行ELISA法和TRUST法进行检测,观察及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作用,针对其中的阳性患者再行TPPA试验明确。结果本组可疑梅毒感染患者240例经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后发现,初筛阳性共21例,阳性率为8.75%,而经TPPA试验明确阳性者共20例。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与TRUST法相比显著更高,假阳性率、漏检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梅毒螺旋体检测应用ELISA法和TRUST法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梅毒的四种检测方法及其临床价值,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的梅毒检测流程和报告系统。方法:收集梅毒患者血标本10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先进行TP-ELISA初筛检测的100例梅毒患者血清中,四种方法均为阳性者94例,其中TPPA阳性98例,TRUST阳性94例,SYP阳性96例。而在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经TP-ELISA检测阴性例数为114例,特异性为95%。结论:四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为了提高梅毒检出率,对于TP-ELISA阳性标本,要做TRUST和TPPA复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梅毒-酶联免疫试剂筛查献血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719例献血者的梅毒筛查结果,评价TRUST与TP-ELISA两种方法在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优劣。方法:同时采用TRUST与TP-ELISA试剂对献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将筛查结果阳性,包括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并对部分两种试剂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结果:采用TP-ELISA试剂筛查献血者的阳性率(0.95%)明显高于TRUST试剂(0.58%,P<0.01);TP-ELISA与TRUST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57%、0.045%;140例TP-ELISA(TPPA确证)阳性标本中,TRUST有56例呈阴性反应,漏检率为40%;对部分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TP-ELISA与TPPA结果与献血者反馈信息存在不一致。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TRUST试剂,但两种试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率。采用TRUST试剂筛查献血者可能存在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疑为梅毒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例健康体检者中,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均为阴性;210例疑为梅毒患者中,TRUST试验阳性的有192例,TPPA试验阳性的有200例,两者均为阳性的有182例,TPPA试验100%符合临床诊断,TRUST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TPPA对TRUST试验阳性病例和疑为梅毒患者有排除和证实作用,而TRUST试验则可作为梅毒患者筛选和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方法,并重点关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P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方法:收集赤峰市第二医院5 227名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得到抗TP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再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方法中,ELISA法检出121例阳性结果,CLIA法和TPPA法分别检出98例和96例阳性结果.以TPPA法为确证方法,ELISA法假阳性率最高,CLIA和TPPA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方法中,老年组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假阳性率分别为0.75%和0.33%).结论:CLIA法与TPPA法均可作为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用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时,老年人假阳性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王蓓  史光英 《吉林医学》2012,33(13):2752-2753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住院患者ELISA筛查阳性的204例结果分析。TP-ELISA法对住院的各科患者共8 160例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如阳性则进一步做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 PPA)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TPPA法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标本TP-ELISA法筛查阳性204例,检出率2.5%(204/8160);与TPPA符合率为93.6%(191/204),而这204例中TRUST滴度≥1∶2,为70.6%。(144/204)。另外在这204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39.2%(80/204)。结论:ELISA法是较好的梅毒筛查试验。在临床检测中仍有一定数量假阳性,部分筛查阳性病例并非梅毒现症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20.
付少兵 《中原医刊》2011,(11):110-111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r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4233例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33份标本中TRUST法检测阳性48例,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46例阳性,相符率76.7%;ELISA法检测阳性61例,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8.4%;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12例均经TPPA确认,TRUST漏检率20.0%。结论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TRUST,与TPPA接近,且自动检测,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可靠,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梅毒抗体检测之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