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与改进法对气管插管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留置按照单双床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改进胃管留置方法后能够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放置鼻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38例接受气管插管且需要放置鼻胃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组和常规组.改良组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放置鼻胃管,常规组18例以常规方法留置鼻胃管.结果改良组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95%,常规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留置鼻胃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方法:选取留置胃管患者的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置入胃管,观察组患者取右侧卧位,头轻度后仰,开口器开启牙齿咬合面,操作者将胃管从右侧侧鼻孔缓缓置入,约进入14~16 cm胃管不能进入时,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常规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固定。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28例,占70.00%,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40例,占97.56%。结论:改良胃管置入法操作简单、安全,可提高吞咽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申芳丽  周雪梅  朱爱霞 《当代医学》2010,16(20):151-151,35
目的观察在胃管内插入引导钢丝垂直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组29例插入引导钢丝垂直留置胃管,常规组25例以常规方法留置胃管。结果改良组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93.1%,常规组为52%,经x2检验,x2=11.811,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方法能提高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尤其适用于意识障碍并气管插管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与改良法对气管切开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置管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改良的胃管留置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气管切开手术中一次性植入胃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容积-黏度吞咽试验(V-VST)在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15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常规护理57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V-VST全面评估吞咽风险后给予个性化喂养58例,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包含留置胃管比例、管饲时间、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胃管的比例以及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管饲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ST可明显降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留置胃管比例、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缩短管饲时间,有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苏欣 《广西医学》2016,(7):1042-1043
目的:观察左侧卧位联合诱导吞咽胃管置入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1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按床位号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观察组采用侧卧位联合诱导吞咽胃管置入法,即患者取左侧卧位,胃管轻插至约15 cm处时暂停,用干棉签蘸食醋轻擦患者口唇、舌面诱导分泌唾液,轻擦前腭弓、咽部引发吞咽动作,再随吞咽动作置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侧卧位联合诱导吞咽胃管置入法能提高脑卒中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降低患者强烈反应发生率,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循证视角下构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案具体措施,并评价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视角下构建的护理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留置胃管率、胃管留置时间及卒中后肺炎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吞咽功能。  结果  对照组患者留置胃管率为25.2%,高于观察组(15.9%),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长为(6.28±1.54)d,短于对照组[(7.02±2.31)d],对照组患者卒中后肺炎发生率为5.0%,明显高于观察组(2.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循证视角下实施护理管理方案更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及卒中后肺炎发生率,且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
伊芳华 《吉林医学》2011,(17):3597-3598
目的:探讨提高行胃肠道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60例行胃肠道择期手术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法,术前训练患者吞咽动作,置管达咽喉部时含一口温开水。比较两组患者插管过程中的反应及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恶心和呛咳明显减少(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远高于对照组的43%。结论:延长润滑长度,徒手插管及插管过程中饮水可以提高老年置胃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置管之前吞咽10~15ml石蜡油后迅速将胃管插入胃内,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法。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留置胃管后喉部干痛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30%和74.00%.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9.23%和68.00%,留置胃管后喉部干痛发生率分别为11.54%和56.00%。两种方法观察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较理想的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晓芸  栗芳 《吉林医学》2010,31(31):5628-562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球麻痹导致吞咽功能胃管置入一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182例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选择不同方法留置胃管并进行效果评价,所得有效计数资料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术前给予心理干预、选择插管时机、插管时采取右侧卧位、延长插管深度及妥善固定等相应措施后,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刺激。结论:改良留置胃管优于常规留置胃管法,提高了插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了对患者的刺激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奠定了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不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胃癌行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留置胃管,观察组60例不留置胃管。观察两组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漏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排气发生率为25.00%、咽喉疼痛发生率为11.67%、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00%、咳嗽咳痰发生率为8.33%、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重置胃管率、腹胀发生率、切口感染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的患者不留置胃管是安全的,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临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利用胃管自带导丝引导更换神经危重症患者同侧鼻腔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00例在大坪医院神经内科需更换胃管的神经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更换胃管;观察组将新胃管导丝尾端接头剪掉,原胃管在距鼻腔外5 cm处剪断,利用导丝交换技术置入新胃管,即通过原胃管途径置入导丝,再将新胃管通过导丝置入原位置.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情况、操作时间以及对更换胃管刺激的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2.3%)高于对照组(46.6%),操作时间观察组(9.87 ±1.91) min远低于对照组(23.23 ±4.58)min、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呼吸波动范围[(14.33±4.19) mmHg、(16.91±6.23)次/min、(3.3±1.59)次/min]低于对照组[(24.10±5.26) mmHg、(26.33±8.74)次/min、(5.6±2.44)次/min],对更换胃管的刺激如恶心、呛咳、呕吐发生率(5.8%、11.5%、0)低于对照组(33.3%、47.9%、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自带导丝更换神经危重症患者同侧鼻腔留置胃管,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鼻胆管口鼻转换法在鼻胆管引流术(EN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实施ENBD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采用导丝套取胃管的作为研究组:采用传统方法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胃管套取成功率、一次抓取成功率、平均所需时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成功率:研究组100%(30/30),对照组9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成功率:研究组76.7%(23/30),对照组46.7%(14/30),差导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所需时间:研究组(1.3±0.3)rain,对照组(5.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3.3%(4/30),对照组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导丝套取胃管的方法可提高胃管的一次抓取成功率.缩短胃管抓取时间,明显减轻患者不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颈内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如周围静脉炎、血气胸、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渗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0%(36,40),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70%(28/40),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10%(4/40),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25%(10/40),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PICC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鼻饲置胃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0例气管切开留置胃管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法置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置管。比较两种置管法的一次性成功率以及置管所致患者的刺激性反应。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适反应明显减轻,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法置胃管成功率高,患者不适症状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方法:将57 名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 名,对照组28 名.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配合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结果:留置胃管时配合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大大减轻了患者不适,基本实现了留置胃管的顺利进行,效果明显.结论:留置胃管时配合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留置导管、并发生感染的1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未发生感染的123例ICU置管患者作对照组,分析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结果: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包括严重创伤、重症肺炎、严重脑损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置管类型以人工气道、保留导尿、留置胃管为主,置管时间过长是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置管操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有效提高ICU患者救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