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械通气的撤离与病死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和病死率的关系,选择1999年9月—2 0 0 3年9月我院综合ICU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2 4 h的16 1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方法:16 1例患者分为撤机失败( WF)、撤机成功( SE)、全部患者( TG=WF SE 偿试撤机前已死亡者 从未达撤机指征、未尝试撤机存活者) 3组。撤机、拔管及撤机失败、再插管标准按文献〔1,2〕执行。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入ICU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 APACHE )、ICU滞留时间和死亡情况。 :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预后比较组别例数(例)性别(例)男女…  相似文献   

2.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主要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分析ICU病房长期机械通气(≥7d)患者撤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长期机械通气撤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45例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早期气管切开、原发病,通气前生命体征、辅助检查以及APACHEⅡ评分。根据撤机成败判定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依照设定的临床资料调查指标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23例,撤机失败22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1.1%和48.9%;APACHEⅡ评分撤机失败组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气管切开比例撤机成功组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血浆白蛋白(Alh)水平、心功能状态撤机成功组优于撤机失败组。结论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原发病加重和(或)出现较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其撤机成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其中上机前患者的基础状态、血浆Alb水平、心功能状态、APACHEⅡ评分等对撤机成败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N端脑钠素前体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达到撤机条件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前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与撤机结局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126例,统计其病因构成.在患者达到撤机条件时取血测定NT-proBNP水平,随后依次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并序贯撤机拔管.根据48 h内的撤机结局,比较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预测撤机结局的最佳NT-proBNP水平.结果 撤机前患者的上机病因组成仍以肺部感染(占33.3%)和外科手术后(占30.2%)为主,以心力衰竭(心衰)为上机原因的仅占11.9%.撤机前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撤机结局存在关联:失败组(38例)lg NT-proBNP水平较成功组(88例)明显增高(3.97±0.48比2.99±0.67,P<0.05);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0.043,95%可信区间(95%CI)为0.792~0.959,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截点值为3 914.5 ng/L,在此截点值下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1.1%.结论 不论机械通气的病因如何,心功能因素在撤机时都必须考虑;3 914.5 ng/L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预测撤机结局,达到该截点值应对患者进行改善心功能的治疗,从而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应用自主呼吸试验(SBT)撤机方式与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撤机方式成功拔管的患者进行比较,以寻找最佳撤机方式.方法 选择57例机械通气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撤机试验前评估,然后准备撤机.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004年6月-2005年12月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撤机方式拔管;2006年1月-2007年3月的36例患者作用为试验组,采用SBT的撤机方式拔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9.45±37.1)h和(111.4±59.8)h(P=0.001),住ICU时间分别为(8.0±5.5)d和(15.3±14.3)d(P=0.034),VAP发生率分别为16.7%和38.0%(P=0.070),48 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19.4%和5.0%(P=0.253),ICU病死率分别为25.0%和24.0%(P=0.920).结论 SBT的撤机方式比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撤机方式具有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两组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联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1-2012-12我科(ICU)10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病例资料。达到撤机条件后,根据自主呼吸试验标准(SBT)逐步进行撤机,根据48h内的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76例)和撤机失败组(24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撤机后的NT-proBNP、CVP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撤机前后48h内的液体平衡量和呼吸频率(BR)的变化。结果:入院时,2组NT-proBNP和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撤机后,2组NT-proBNP、CV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均P0.05),撤机成功组NT-proBNP、CVP水平较撤机失败组明显降低(P0.05)。撤机前后48h液体平衡量比较,撤机成功组呈负平衡,撤机失败组呈正平衡。撤机48h内,撤机成功组BR较撤机失败组改善(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变化联合CVP监测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有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中心静脉压(CVP)联合综合脱机指数(IWI)对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18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撤机失败率,对比撤机成功与撤机失败两组患者撤机前P(Aa)O_2、CVP、IWI水平情况,分析撤机前P(Aa)O_2、CVP、IWI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118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共有24例发生撤机失败情况,发生率为20.34%;撤机成功组P(Aa)O_2、CVP均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IWI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P(Aa)O_2、CVP、IWI预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撤机失败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2.12 mmHg、20.45 cmH_2O和65.28时,P(Aa)O_2、CVP、IW三者联合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的灵敏度、特异度、AUC最高,分别为87.50%、92.55%和0.904。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撤机前P(Aa)O_2、CVP过高,IWI过低,P(Aa)O_2、CVP联合IWI对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具有较理想的预测价值,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膈肌收缩速度判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价值。方法: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ICU的94例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1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33例。94例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73)和撤机失败组(n=21)。自主呼吸试验第0 min、5 min、30 min用超声检查膈肌,根据膈肌位移和吸气时间计算膈肌收缩速度。用ROC曲线法通过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膈肌功能障碍19例,占90.48%,撤机成功组膈肌功能障碍41例,占56.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延长,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有所升高(P0.05)。撤机成功组在自主呼吸第5 min和30 min时膈肌收缩速度均低于撤机失败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第0 min和5 min时,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分别为0.469和0.501。第30 min时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79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75.32%、69.37%(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测膈肌功能较为简便,自主呼吸试验第30 min时,以膈肌收缩速度≤1.57 cm/s为临界值时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7例符合撤机标准而撤机失败的ICU患者,予以分析心理原因及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17例患者在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均有改善,最终撤机成功.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患者自信心,从而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肺部超声指导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应用肺部超声指导撤机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撤机成功,40例)和失败组(撤机失败,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有显著差异的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风险评估系统及炎性指标对重症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ICU收治的136例需要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撤机前对所有患者进行APACHE II、SAPS II、MODS、SOFA、CPIS风险评估,并检测患者血清炎性指标(PCT、CRP、PTX-3、HRG)。按拔管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困难组,使用ROC曲线分析各风险评估系统结果及炎性指标对拔管结果预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撤机成功76例,失败60例。撤机成功组APACHE II、SAPS II、MODS、SOFA、CPIS等评分均显著低于撤机困难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估系统APACHE II、SAPS II、MODS、SOFA、CPIS预测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预后情况均具有较高效能,其中SAPS II的AUC值较高,其cut-off值为26.63,敏感性为89.53%,特异性为85.05%。炎性指标PCT、CRP、PTX-3、HRG预测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预后情况均具有较高效能,其中PTX-3的AUC值最大,显著高于其它各指标(P<0.05),其cut-off值为33.82,敏感性为68.42%,特异性为93.33%。SAPS II评分和PTX-3作为联合指标预测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86.67%。结论风险评估系统APACHE II、SAPS II、MODS、SOFA、CPIS均可用于预测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预后,其中SAPS II较优。炎性指标PTX-3预测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预后效果好,优于PCT、CRP、HRG等指标。SAPS II评分联合PTX-3预测老年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预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内行机械通气患儿31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19例,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VAP发生率61.3%(19/31),病死率13.0%(4/31),病原菌的阳性率100%,其中G-菌占88.5%。结论:积极做好重症监护室内常规护理的同时,应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提倡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及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是减少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6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2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躁动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躁动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心外科ICU收治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基础信息,统计发生谵妄的例数,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32例,占比37.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类型、术后疼痛、体外循环时间、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长、使用咪达唑仑是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心外科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偏高,其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需结合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16例综合 ICU(GICU)内肾移植术后因间质性肺炎合并 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与比较机械通气后缺氧改善情况等 ,了解和判断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及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环节。结果 :16例患者中 ,15例应用了机械通气与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 PEEP,4~ 15 cm H2 O(1cm H2 O=0 .0 98k Pa)〕治疗 ,1例未用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1~ 87d,平均 (15 .4± 2 1.1) d〕与生存时间〔1~ 194 5 d,平均 (15 4 .4± 4 97.1) d〕不等 ;仅 1例痊愈 (6 .7% ) ,14例死亡 (93.3% )。死亡原因分析提示 ,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 ,病程短(≤ 3d)的患者 (3例 ) ,导致死亡的直接因素为非呼吸因素 (循环和中枢神经 ) ;未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例 )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缺氧。分析 1例抢救成功病例的主要经验在于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并纠正了缺氧 ,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了时间。结论 :机械通气抢救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合并 ARDS的主要价值在于纠正缺氧 ,病原学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困难可能是抢救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团队建设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中的运行及效果。方法:选择ICU进行系统化早期活动的57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团队成立之前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团队成立之后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84名医护人员对早期活动及团队建设的意见。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BMI、APACHE II评分、最高FiO2、最低PaO2/FiO2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对ICU患者早期活动及团队建设持积极态度。结论:早期活动团队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周健  谈敏娟  陈建芬  倪静玉  王红粉 《护理研究》2008,22(31):2839-2842
[目的]探讨护理部系统干预对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4月-2008年3月实施机械通气的85例病人作为实验组,2005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机械通气的9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护理部通过成立机械通气护理指导小组,制定机械通气护理规范,对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对机械通气病人组织护理会诊和监控护理质量的方法实施系统干预.而对照组病人未接受过护理部的系统干预.比较ICU护士接受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及干预前后护士工作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感觉实施护理部系统干预后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工作得心应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系统干预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窗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64例因支气管-肺部感染致AE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观察组同时联合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当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后,即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监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切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等.结果 观察组出现PIC换窗(68±12)h,对照组出现PIC窗(144±24)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缩短 (P<0.05),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 再插管率降低(P<0.05),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配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可以促使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窗提前,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重症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25日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平凉市人民医院)ICU拟行有创机械通气的106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53例)及瑞芬太尼组(53例),分别给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静。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后的CPOT、RASS和MAP、HR、SpO2,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30min时芬太尼组MAP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用药30min和60min时瑞芬太尼组的HR低于芬太尼组(P<0.05),其余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用药30min时CPOT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其余时间点镇痛、镇静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组患者谵妄、呕吐发生率较芬太尼组减少(P<0.05),两组恶心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与经典治疗效果相当,且起效迅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镇静剂的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并发VAP 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4)、APACHEⅡ评分(OR=1.915)、侵袭性操作(OR=1.942)、口腔清洁状况(OR=2.178)、机械通气时间(OR=2.652)、意识障碍(OR=2.154)为影响ICU机械通气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加强防护,降低VAP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ICU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同科室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后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CHE II)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VAP、肺不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早期预警护理能进一步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