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干扰素(IFN)对丙型肝炎的疗效正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血清HCVRNA动力学数学模型用以研究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病毒动力学与疗效,IFN作用下的血清HCV动力学变化,IFN治疗下血清HCVRNA的变化,其他基因型HCVRNA血清动力学及对IFN无反应者的血清HCVRNA动力学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疗效常优于乙型肝炎,其有关研究发展也较快。本文就干扰素(IFN)治疗急性期及慢性期丙型肝炎的适应症、治疗方法、疗效判断及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日前,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机制仍不清楚,随着对IFN治疗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来发现IFN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IFN治疗的应答密切相关,尤其是IFN刺激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为IFN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此文就HCV感染诱导机体产生IFN应答的分子机制、IFN应答相关基因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FN)是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唯一有效的药物。以前的研究采用生化指标应答来评估IFN的疗效,但在整个IFN治疗期间,生化指标并不能反应持续应答。为此本文作者采用检测HCV RNA水平以评估IFN疗效,为制定合理有效的IFN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为157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系1993年2月~199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病例。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条件:①按Desmet标准肝纤维化达F4级;②RT-PCR法测定HCV RNA阳性;③血小板计数超过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的分泌和生成异常可引起机体的各种病理性紊乱,其中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HC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对IFN抗病毒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此文就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其与HCV感染慢性化、IFN疗效的关系及在慢性丙型肝炎治...  相似文献   

6.
对于单用干扰素(IFN)无效或疗效不稳定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病人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毒唑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治疗CHC时虽不能从血液中清除HCV RNA,但经初步研究表明,当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时,对治疗CHC有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证实两药联用的协同作用,作者选择曾用IFN治疗无效或疗效不稳定的10例CHC病人(6例无效、4例疗效不稳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年龄60岁以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初始剂量为120万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加利巴韦林600mg/d,治疗1个月后,根据病情调整IFNα-2b及利巴韦林剂量,治疗24周或48周及停药24周时观察疗效。结果:22例患者有20例耐受较好并完成疗程,1例因无法耐受利巴韦林治疗提前终止,另1例因血小板过低提前终止治疗。与治疗前比较,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的ALT、AST、HCVRNA,均有明显改善(P<0.05),停药后随访24周仍效果理想。结论:小剂量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近期及远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IFN)是在其诱生物质作用下,由细胞产生并释放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多肽药物,分为α、β、γ三型。IFN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已被公认。可使50%~70%慢性丙肝患者的丙氨酸转移酶降为正常,丙肝病毒RNA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已获肯定,其治疗成功率在25%~50%之间。本文就近年来IFN治疗慢乙肝和慢丙肝的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5年欧洲肝病年会于4月26日在欧洲文化之都维也纳召开.会议内容如下. 丙型肝炎治疗方面:本次大会重点推出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尤其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药物治疗进行重点推荐,对于基因1型,3个月的SOF+IFN+RBV可以基本达到100%的治愈率.对于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复发或者难治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合并肾功能,造血系统问题,原发性肝癌(HCC)等都有明确推荐,效果都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IFN诱发的甲状腺炎(IIT)是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接受IFN治疗时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引起了临床广泛关注.IIT的发病机制可能为IFN引起的免疫调节异常和(或)对甲状腺的直接毒性作用.IIT可分为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和无症状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甲状腺直接毒性作用诱发的破坏性甲状腺炎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检测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抗体水平、治疗中密切监测TSH有利于及时发现IIT并进行处理,减少其发生和发展.大多数IIT是可控的而无需停止IFN治疗;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通常较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11.
董咸峰 《现代保健》2011,(24):55-5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ct)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复常率及HCVR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应。结论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优于IFNα联合利巴韦林,是一种理想的慢性丙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尽管α-干扰素(IFN-α)已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但很少病人有长期效应。本文作者研究了与IFN疗效有关的几个因素: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RNA水平、组织学特征、IFN剂量、生物化学标记及年龄等。 选择抗-HCV阳性(ELISA-2)但无肝硬变的活动性CHC病人60例,其中35例(1组),用人淋巴母细胞IFN治疗,5MU,每周3次,疗程24周(总量360MU);另25例(2组)先用5MU,每周3次,治疗12周,然后用2.5MU,每周3次,疗程24周(总剂量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IFN)-α的治疗对部分HCV感染者有效。近来有报告认为特定的HCV基因型患者对IFN治疗的反应优于其它表现型。为进一步研究治疗前患者的血清中HCVRNA水平、血清型、ALT及肝组织学变化与IFN治疗反应的关系,作者对43例日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为止,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仍是治疗丙型肝炎的唯一方案,由于应用干扰素(IFN)治疗进展性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1],长期以来肝硬化一直是干扰素应用的禁区.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也是散发性肝炎的常见原因,感染HCV后约10~25%的患者最终发生肝硬变。由于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应答率较低,因此作者选用熊去氧胆酸(UDCA)与IFN联用,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参加本研究的80例患者(男46例,女34例)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年龄18~70岁,ALT高出正常值上限1.5倍以上6月余,血清抗-HCV阳性,肝组织活检示慢性活动性肝炎,并排除了慢性失代偿性肝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16.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是当今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由于α-干扰素(IFN-α)在体内半衰期太短,而且不能集中分布在肝脏,因此其疗效不很满意。以聚乙二醇包裹IFN-α制备的长效IFN,可明显提高IFN-α在CHC治疗中的效果,尤其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长效IFN对难治性CHC也能显著提高持续应答率,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作者评价了α-干扰素(IFNα)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并研究了预测治疗反应的诸因素。 对18例(男14例,平均年龄10.1岁)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慢性丙型肝炎的儿童进行IFN治疗效果的评价。所有患儿均为抗-HCV阳性,抗-HBs和抗-HBc阴性。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的IgM抗体阴性,治疗前ALT异常期平均为4.5年,均有输血史,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丙肝,CHC)治疗有较大进展,以抗病毒治疗为中心从标准干扰素(interferon,IFN)单治疗发展到以IFN RBV(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近2年来由于pgeylated(PEG,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开发,提倡PEGIFN RBV联合治疗,这种方法使持续病毒应答(SVR)率提高,复发率降低,是当  相似文献   

19.
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化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IFN联合利巴韦林,但其疗效欠佳,而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问世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经上市或在研的DAA主要包括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蛋白酶抑制剂和NS5B聚合酶抑制剂等.此文对这3种DAA的发展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报道在用干扰素(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有视网膜病变,但病变与干扰素间的关系尚未明了。为此,作者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IFN治疗期间视网膜异常的发生频率及类型进行研究。 观察对象为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0岁。其中38例为中度慢性活动性肝炎(CAH 2A),另25例为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CAH 2B)。 63例中14例合并有其它疾病,即糖尿病9例,高血压2例,同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