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60例(6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本组60例(65眼)中,术后视力恢复〈0.1者4眼,0.1~0.3者7眼,0.3~0.5者9眼,0.5—0.8者36眼,〉0.8者9眼(9.62%)。并发症:本组术中并发瞳孔缩小6眼,晶状体后囊破裂1眼,未出现前房出血。术后并发角膜线状混浊15眼,前房纤维素性渗出5眼,虹膜部分后粘连和色素弥散于晶状体表面各2眼,经治疗在术后1~2周内逐渐消失。结论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雅芬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54-175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0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73例,占20.9%,女性186例患者中尿路感染者54例(29.0%),高于男性糖尿病患者164例中尿路感染者19例(11.6%)(X^2=16.08,P〈0.01);空腹血糖〈11.1mmol/L,尿路感染者31例(17.4%),空腹血糖≥11.1mmol/L,尿路感染者42例(24.4%),餐后2h血糖〈16.7mmol/L,尿路感染者28例(15.4%),餐后2h血糖≥16.7mmol/L,尿路感染者45例(26.8%),血糖越高,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越高(X^2=2.60、6.88,P〈0.01);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183例中并发尿路感染者48例(26.2%),高于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167例中并发尿路感染者25例(15.0%)(X^2=6.70,P〈0.01);尿培养显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4.9%(62/7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59.7%(37/62),其次为粪肠球菌,占11.2%(7/62),另还有阴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结论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病程长、血糖高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44例5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并以46例(58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对照,分析该术式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最终视力:糖尿病眼71.15%≥0.6,非糖尿病眼89.66%≥0.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性自内障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多数(不含并眼底病变者)患者术后视力基本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无差别。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5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或缓解期,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单纯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眼压以及视野变化,随访6~28个月,平均(15.4±6.7)个月。结果术后随访眼压为(12.34±3.76)mmHg,比术前用药后眼压(19.24±5.91)mmHg明显降低(P〈0.01)。前房角镜检查:术前房角关闭粘连〈1/4圆周者20眼,1/4—3/4圆周者19眼,≥3/4圆周者13眼。术后房角均有增宽,关闭粘连〈1/4圆周者31眼,1/4~3/4圆周者14眼,≥3/4圆周者7眼。视野明显好转,视敏感度均增加。结论对于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单纯的超声乳化手术可以有效开放前房角及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121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11月由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吉林省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筛查的符合单纯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贫困白内障患者712例(712只眼),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1d、1周、3周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①术后视力:第1天,≥0.3(脱残)者602只眼(84.6%),≥0.05(脱盲)-〈0.3者99只眼(13.9%),〈0.05者11只眼(1.5%);术后1周复诊602例,视力情况:≥0.3者562只眼(93.3%),≥0.05-〈0.3者25只眼(4.2%),〈0.05者15只眼(2.5%);术后3周复诊578例,视力情况≥0.3者560只眼(96.9%)。≥0.05~〈0.3者10只眼(1.7%),〈0.05者8只眼(1.4%),此8眼中5只眼为高度近视,3只眼为老年黄斑变性。②术前及术后1d、1周、3周测得角膜平均散光度分别为:(0.55±0.22)D、(0.57±0.34)D、(0.45±0.34)D、(0.42±0.35)D。③术中并发症: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2只眼(0.28%),晶体后囊破裂19只眼(2.67%),虹膜脱出6只眼(0.84%),眼睑皮下瘀血36只眼(5.06%)。④术后并发症:前房炎症反应、渗出36只眼(5.06%)一过性眼压升高31只眼(4.35%);角膜水肿、内皮皱褶58只眼(8.15%),一周后复查角膜恢复正常;瞳孔变形8只眼(1.12%);3周时脱盲率98.6%(570/578)。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12I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高效的手术方式,在贫困白内障患者的复明工程中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凤  刘汝瑜 《华夏医药》2002,6(3):62-63
目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手术,观察其疗效。方法:通过对57例糖尿病患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前控制血糖在6.1-8.3mmol/L,眼部行常规检查,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I期植入人工晶体。结果:57例66只眼糖尿病患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同时植入人工日 体术后视力<0.4 10只眼,占15%;0.5-0.8 26只眼,占40%;>0.8 30只眼,占4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同时植入人工晶体,安全可靠,伤口无需缝合,愈合快,疗效满意,综合各家报导,术前血糖控制在5.5-13.8m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手术治疗大硬核性白内障67眼。结果术后1月矫正视力:0.02~0.05者2眼(2.99%)、0.06—0.08者6眼(9.00%)、0.1—0.3者10眼(14.93%),0.4—0.5者12眼(17.91%),0.6—0.8者22眼(32.84%),≥1.0者15眼(22.38%)。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均有明显提高。主要并发症:术中前房出血2眼(2.99%)、后囊破裂1眼(1.49%)、中度角膜水肿5眼(7.46%)、迟发型葡萄膜炎2眼(2.99%)。结论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手术治疗大硬核性白内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关闭〈180度)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39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37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白内障摘除术,监测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术后1周、1月、3月矫正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B两组眼压较术前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0眼,占总数的76.92%,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3眼,占总数的89.2%,两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明显虹膜损伤6例,占总数的15.38%,而超声乳化组虹膜损伤2例,占总数的5.41%,经方差分析两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可控制眼压,但术后1个月后超声乳化组t:LtJ,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视力好、虹膜损伤少。  相似文献   

9.
曲安奈德在复杂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杂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121眼复杂类型的白内障,包括外伤性、葡萄膜炎并发性及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眼。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2组:观察组(43例58眼)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mg;对照组(45例63眼)术中未注入曲安奈德。随访3—24个月,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较对照组轻,2组分别为1.72%和2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虹膜后粘连和后囊混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分别为6.90%、5.17%和23.81%、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好于对照组,视力〉0.5者2组分别为84.48%和6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和持续性高眼压。结论复杂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恢复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42例(4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15个月,矫正视力0.1~0.4者12眼(27.91%).0.5~0.9者24眼(55.81%),≥1.0者6眼(13.95%),〈0.1者1眼(2.33%)。39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4眼加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后眼控制在正常。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惠英 《江苏医药》1997,23(9):662-662
我院1993年~1995年作白内障手术373例,其中外伤性白内障47例(17.4%),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47例(47眼)中男33例,女14例,男:女=2.36:1。年龄5~72岁,平均27.55岁,40岁以下占90%。47例中儿童2例,学生7例,工人19例,农民19例。受伤时间半小时~3年。穿孔伤39例,钝挫伤8例。眼内异物10例(角膜深层异物2例,前房异物2例、晶体异物3例,玻璃体异物3例),虹膜缺损6例,球内炎2例。术前视力光感15例,手动32例。二。手术器械及方法:苏州产YZ—20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苏州产注吸针头,美国C…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手术前综合因素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前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对50例(62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5例(5只眼)因术前评估发现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后视力无法提高而放弃手术.其余44例(57只眼)术前经控制血糖在7.8~8.3mmol/L,调整并发症的相对稳定,老年患者及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在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下施行手术.手术后随访1~18个月,(平均8.3个月),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 1例;0.1~0.2者5眼,占8.1%;0.3~0.4者18眼,占29%;0.5~0.9者29眼,占46.8%;≥1.0者4眼,占6.5%.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加强手术前综合因素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禁忌症,老年患者伴有心血管病者,手术中采用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英 《江苏医药》1999,25(3):223-223
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7年6月对38例(4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三联手术,追综观察3~6个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8例(43眼)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6~82岁,平均67岁。右眼21例,左眼12例,双眼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接受过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未做过内眼手术。术前常规检查眼压、视力、眼底、前房角、AB超。二、术前准备:术前24小时停用缩瞳剂;术前半小时用复方托品酸胺眼药水散瞳3次;术前眼压偏高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三、手术方法:1.球周麻醉,压迫眼球,控制眼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2作以穹窿…  相似文献   

14.
"复明行动"大规模集中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明行动”采取门诊大规模,集中自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复明行动”对提高白内障手术率.提高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宁波市江北区、海曙区第8次“复明行动”筛查出的116例(116眼)白内障患者.于2007年4月~5月,门诊分5次集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术后随访2-3个月.116例(116眼)全部脱盲,术后1个月视力0.1-0.25者7眼占6.1%,0.3-0.7者49眼占42.2%,≥0.8者60眼占51.7%.术后1个月视力≥0.3脱残者109眼,占93.9%。无严重并发症,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门诊大规模、集中白内障复明手术安全,有效;开展“复明行动”,集中白内障手术是目前实施防盲策略的一种重要方法.“复明行动”是解决广大基层群众白内障致盲、致残问题的有力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白内障手术率.提高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超声乳化旋转切削法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乳化技术自1967年应用于眼科临床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但对于特殊类型的白内障患者,一般的超声乳化技术很难应用自如。笔者自1998年以来运用旋转切削法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09~2001-09我院行超声乳化旋转切削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患者36例(36只眼)。男20例(20只眼),女性16例(16只眼)。年龄50~89岁。术前检查晶状体核硬度:Ⅱ级核10只眼,Ⅲ级核26只眼。术前矫正视力光感至0.1;术前并发继发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康快车四川南充站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103例自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中并发症、撕囊成功率、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率、术后第1天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103只服中撕囊成功率98.01%,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率98.59%,术后第1天视力低于0.1者50只跟(4.53%),0.1~0-25者255只跟(23.12%),0.3~0.5者453只服(41.07%),0.6~0.8者206只服(18.68%),1.0以上者139只服(12.60%)。术后第1天眼压11~21mm Hg有1092只跟(99.0%),22-30mm Hg有9只眼(0.8%),30mmHg以上有2只眼(0.2%)。并发症:术中后囊破裂5例,部分悬韧带断裂2,例,乳化头损伤虹膜1例。术后轻度角膜水肿126例,虹膜部分后粘连1例。结论健康快车四川南充站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疗效显著,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  相似文献   

17.
杭春玖  胡文明 《江苏医药》1996,22(9):660-660
我们从1990年3月至1992年1月对42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对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2例43眼,男32例,女10例。年龄6~58岁,平均2入7岁。右眼13例,左眼28例,双眼1例。二、外伤性质:钝挫伤12眼,角膜穿孔伤28眼,其中合并限内异物8眼(异物预先已取出)。电击伤2例3眼。三、手术时间:伤后1周至半月9眼,1~3个月14眼,4~6个月11眼,1~2年8眼,2年以上1眼。四、手术方法:43眼均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或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常规步骤进行。外伤性白内障常合并虹膜与瞳孔的广泛后粘,我们…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大疱病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凤梅 《江苏医药》1997,23(11):818-818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少见皮肤合并症,现就几年来遇到的5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皮肤大疱病作一报道。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66~84岁,平均年龄74岁,死亡4例占80%,存活1例。5例病人入院前明确糖尿病史5~18年,未正规治疗,血糖未定期监测,无1例住院前应用胰岛素。入院后血糖检查在15~34.6mmol/L,尿糖(付)~(洲),水疼出现于糖尿病重症并发症期间,于病程第4天后发现皮肤似烫伤样水疗。病例报告例1,女性,84岁,糖尿病史5年。尿糖洲,尿酮计,血糖30mmol/L,PCO。14mmol/L,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60例(95眼)伴有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先行超声乳化摘除术。术后早期进行激光光凝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提高1—5行者有35跟,占36.8%;视力无变化者49眼,占51.6%;视力下降11眼,占11.6%,总有效率88.4%。3个月后行FFA检查,结果显示光凝斑均匀清晰,新生血管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基本吸收,未见明显的光凝并发症。结论使用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贡成顺  付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60-160,163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因外伤性白内障伴大部分虹膜缺损或虹膜全无,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对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矫正视力0.1~0.2者4例;0.3~0.4者6例,0.5~0.8者16例,〉1.0者8例。14眼术前有明显畏光症状的患者,术后畏光症状完全消除者12眼,2眼畏光症状明显减轻。手术并发症包括2例术中发生睫状体少量出血,1例术中发生人工晶状体攀断裂,7例术后出现角膜内皮轻度混浊,2例术后出现前房少量出血,1例术后玻璃体出血,2例术后出现继发高眼压,经处理后均得到了控制。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