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隐性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门诊发现的22例病理证实的临床上未触及肿块乳癌(隐性乳癌)。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常规采用轴位(cC位),侧斜位(MLO位),必要时作局部病灶加压放大拍片。术前均行金属丝定位。结果X线呈现单纯钙化9例,其中癌前病变1例,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微结节或致密影伴钙化5例,其中癌前病变1例,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呈现不对称性致密影3例,1例为小叶原位癌,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微结节伴浅分叶或毛刺3例,其中1例为导管原位癌,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结构紊乱2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未触及肿块的隐性乳癌的敏感性较高,开展保乳手术、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等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乳癌40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小乳癌影像学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乳癌患者的X线片。结果:X线表现为肿块17例,钙化13例,致密影8例。局部结构紊乱6例,单支导管扩张3例,血管影增多、增粗6例。结论:影像学是小乳癌诊断的最主要手段,能区别乳房各种不同组织的不同密度,能发现较小的乳腺肿块,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乳腺X线钼靶摄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充分认识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病灶显示及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X线征象不典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乳腺类型、X线表现及超声结果.结果 本组X线表现不典型乳腺癌均有较典型临床表现,以扪及乳内及腋窝肿物最常见(100%).X线表现共分为5种类型:阴性型(6例) 增生型(7例) 良性占位型(5例) 炎症型(5例) 淋巴结型(1例).发生于致密腺体型乳腺9例 多量腺体型4例 少量腺体型11例.同时行超声检查者17例,其中15例检出实质性肿块或结节.结论 对于无钙化的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在病灶显示及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充分结合超声检查与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和X线钼靶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影像特点和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97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X线钼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病理结果分析两种影像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92.8%显著高于X线钼靶的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6.9%、阴性预测值为90.8%。X线钼靶检查敏感度为70.3%、特异度为81.7%、阳性预测值为70.3%、阴性预测值为81.7%。多层螺旋CT检查恶性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高于X线钼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比X线钼靶在乳腺肿块检查中可提高肿块确诊率,对于良恶性定性方面,可显著提高肿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更适用于乳腺肿块检查。  相似文献   

5.
王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320-320,433
目的了解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为骨化性肌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X骨化性肌炎中,发生于肩关节2例、肘关节2例、髋关节7例、胫腓骨近段1例、股骨远段2例、足跖骨周围1例,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影像学分为3期,在不同时间,X线和CT表现各有异同。急性水肿期(早期)3例,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条片状或分层状骨化影,CT表现周围软组织内片状钙化,边界不清。增殖肿块期(中期)9例: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骨性致密影,CT表现为分层状“蛋壳”样骨化。骨化修复期(晚期)3例,X线表现为周围软组织内致密影,周围软组织被推压移位,CT表现为周围软组织内大团状高度致密影,与局部骨皮质分界不清。CT增强扫描示肿胀软组织无强化,无软组织肿块。结论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如缺乏特征性表现,难与骨恶性肿瘤鉴别时,可做MR/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谷胱甘肽(阿拓莫兰)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5 4岁。因发现左乳肿块2月于2 0 0 3年4月2 3日收入我院外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检:左乳腺外上限可触及3cm×3cm大小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楚,表面结节状,无压痛,与皮肤及胸肌无明显黏连,左乳皮肤无桔皮样改变,左乳头无溢血溢液,左腋下可及一约2cm×2cm质硬尚可活动淋巴结。入院后左乳肿块穿刺证实为“左乳腺腺癌”;X线及胸部CT提示“左乳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左肺下叶基底段肿块: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癌?右肝前叶动脉期异常强化灶,转移可能性大”;B超及腹部CT提示“右侧肾上腺转移癌首先考虑”;ECT检查示“左髂骨代谢活跃”。因不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检查(US)及乳腺X线摄影(MG)等三种影像学检查在乳腺导管内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可疑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分别采用乳腺B超检查、X线摄影检查、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经MRI检查确诊为良性28例,恶性72例;超声确诊为良性36例、恶性64例;X线摄影确诊为良性61例、恶性3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导管内癌73例、良性肿块27例。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者为MRI检查,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最低者为MRI检查,与超声检查、X线摄影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36、45.45、30.25、28.93、13.66、47.85,均P<0.05)。结论 MRI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内癌方面相对于超声和X线摄影具有显著优势,故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纤维腺瘤钼靶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良顺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1037-1038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腺瘤钼靶X线诊断误诊漏诊的相关因素,以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43例46个乳腺纤维腺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摄取双侧乳房轴、斜位像,均应用计算机成像系统(CR)进行图像采集和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优良。对其X线征象,采用双盲阅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31个病灶X线做出明确诊断,占67%(31/46),最大直径界于0.5~10cm,其中圆形、类圆形、椭圆型28个,分叶状1个,不规则形1个,巨大肿块1个。2个有斑点状钙化。15例15个病灶漏诊或未做出明确诊断,占33%(15/46)。结论 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X线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病灶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X线胸片和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活检确认为中央型肺癌的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X线胸片及CT扫描结果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诊断出肺癌18例,准确率为58.1%(18/31),CT诊断出肺癌28例,准确率为90-3%(28/31);CT诊断中央型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X线检出支气管腔内18例(58.1%)、肺门区肿块17例(54.8%)、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19.4%),CT扫描分别检出25例(80.6%)、24例(77.4%)、15例(48.4%)。CT扫描对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描述更灵敏准确,显著优于X线胸片(P〈0.05)。结论X线胸片和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CT扫描诊断更准确、更灵敏,对病变细节显示更高,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特征及X线摄影检查误诊乳腺癌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X线摄影检查误诊的15例乳腺癌影像资料,分析原因;结果:15例乳腺癌病例,9例肿块误诊为良性肿块(其中3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例误诊为炎症,1例误诊为腺病,2例不定形钙化报告倾向良性。结论:减少技术性误差、提高影像质量、阅片仔细及积累临床经验可减少X线摄影乳腺癌误诊。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扩张症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较少见,我院1986~1996年共收治本病2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非哺乳期妇女。年龄27~59岁,平均36岁。病程7天~3年。均无发热,其中12例病人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乳房局部体查可触及肿块24例(乳晕区19例,非乳晕区5例),直径1XZcm~3X4cm;乳头溢液ZI例(乳白色液9例,脓性溢液8例,血性溢液4例);乳头凹陷6例;同侧腋下可触及淋巴结11例。术前诊断为乳癌2例、急性乳腺炎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腺导管疾病4例、乳腺肿块性质待查11例。行乳腺肿块局部切除术11例,乳腺区段切除16例,术中快速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13%),单纯钙化者2例(5.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P=0.007)。结论 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钼钯X线对乳腺肿块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性病变女性患者的钼钯X线检查资料。比较钼钯X线诊断乳腺肿块性疾病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钼钯X线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63.9%(23/36),其中乳腺癌病理诊断20例,钼钯X线诊断16例,二者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χ2=0.8889,P>0.05);纤维腺瘤病理诊断11例,钼钯X线诊断4例,二者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4.1263,P<0.05);乳腺腺病病理诊断5例,钼钯X线诊断3例,二者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χ2=0.1406,P>0.05)。结论钼钯X线对于乳腺腺病和乳腺癌的诊断率与病理检查相比具有较好的符合率,但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率相对较低,表明钼钯X线对于乳腺肿块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通过结合临床资料、其他影像学检查如B超、MRI等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乳腺导管扩张症比较少见,诊断有一定困难,在临床上易误诊为乳癌.铂靶X线摄影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以来,如今已是诊断此病的极其重要手段.然而,有关这方面的铜靶X线表现报道不多.本文收集近年来乳腺导管扩张症2!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股资料本组周例均是女性,年龄27-63岁,其中42~58岁16例.全部病人有不向程度的乳头溢液,乳痛不适13例,乳头内陷6例,乳腺肿块10例,皮肤橘皮样改变4例,乳头及乳晕皮肤红肿及肢淋巴结肿大吕例.13例作乳腺导管造影术;16例滤波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阴性;5例经皮穿刺针吸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乳癌进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小乳癌患者中选取150例作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超声检查。结果①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小乳癌的影像学表现清晰,便于分析、诊断;②钼靶X线影像学对小乳癌的诊断准确率是96.67%(145/150),高于超声检查的90.00%(135/150)(P <0.05)。结论小乳癌进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可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对脊椎骨挫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脊椎骨挫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普通X线和(或)CT表现比较。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周内行MRI检查,23例同时行普通X线和(或)CT检查。结果36例患者中,病变以上胸椎最常见(17例),其次是腰椎(11例)和颈椎(6例),骶椎较少见(2例)。MRIT1WI呈低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8例,呈等信号8例,STIR序列均呈高信号。普通x线和(或)CT显示轻度楔形变4例,未见异常19例。结论MRI对诊断脊椎骨挫伤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可发现普通X线和(或)CT表现正常的隐匿性脊椎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乳腺钼靶摄片对诊断乳腺肿块的经验,材料和方法:采用意大利VENUS型钼靶乳腺机对乳腺肿块正侧位,部分斜位摄片。结果:268例乳腺肿块中钙靶诊断乳腺癌106例,纤维腺瘤92例,单纯囊肿34例,积乳囊肿20例,囊性增生15例,脂肪瘤1例,结论:乳腺肿块的诊断应掌握基本X线特点,强调放射科医生应检查每一个肿块,注意触诊与X线对照比较,乳腺钼靶摄影是诊断乳腺肿块的重要手段,对难以确诊病例应采取联合检查手段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对炎性乳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01~2010—03所收治的8例经病理诊断为炎性乳癌的X线表现。结果:8例炎性乳癌中6例出现皮肤红、肿、热、痛的临床表现,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增厚表现,乳头凹陷7例,乳腺内弥漫性致密影5例,边缘不光整的肿块影1例,腺体内结构紊乱2例,皮下脂肪层混浊5例,腋下淋巴结肿大5例,乳腺内有针尖样钙化2例。结论:了解和掌握炎性乳癌的X线特点,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X线与CT诊断胸壁结核的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胸壁结核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栓查,观察患者的CT和X线影像特征。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率和淋巴肿大检出率。结果34例患者X线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情况;CT表现为肋骨旁软组织肿块,其边缘密度较高,中央密度低,增强扫描时可有肿块边缘的强化。CT还能发现较小的胸壁肿块,并可辅助诊断患者是否有淋巴肿大。胸部CT的诊断率、淋巴肿大检出率均高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壁结核的X线和CT表现有较大差异,CT是诊断胸壁结核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组良性乳腺癌确诊率为88.23%(30/34),恶性乳腺癌确诊率为90.23%(29/32),乳腺增生确诊率为100.00%(23/23),乳腺炎及脓肿确诊率为100.00%(11/11);X线组良性乳腺癌确诊率为67.65%(23/34),恶性乳腺癌确诊率为75.00(24/32),乳腺增生确诊率为86.96%(20/23),乳腺炎及脓肿确诊率为90.91%(10/11);超声组的确诊率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诊断乳腺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