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低钠血症与并发症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定2001年8月至2008年12月之间收治的54例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血钠的数值.结果 轻度低血钠(125~135 mmol/L)14例,中度(110~125 mmol/L)29例,重度(<110 mmol/L)11例.结论 随着血钠的降低患者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越高,并且死亡率越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低钠血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低钠血症对髋部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1 00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分为低钠组(血钠<135 mmol/L)与非低钠组(血钠≥135 mmol/L),其中血钠≥130~135 mmol/L为轻度低钠血症,血钠≥125...  相似文献   

3.
对82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病人进行了分析,血钠131~135mmol/L者35例,126~130mmol/L者27例,≤125mmol/L者20例。低钠血症与Child分级和肾功能及预后相关(P<0.001~P<0.02),并发症也影响预后(P<0.01)。低钠血症的发生常与治疗不当有关。急性低钠综合征多与利尿基础上大量放腹水有关。3%氧化钠输注可用于急性低钠综合征及严重低钠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鹿博  吴萍 《当代医学》2011,17(8):119-120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作为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分析及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肝功能、肝肾综合征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并统计分析低血钠程度与肝性脑病、肝功能及肝肾综合征、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 80例样本中,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平均血钠水平127.5mmol/L,轻度低血钠者15例,中度9例,重度5例。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平均血钠水平131.4mmol/L,轻度低血钠者9例,中度4例,重度1例。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法,A级30例,B级38例,C级12例。各级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0例中血钠好转66例(82.5%)(包括完全纠正39例),平均血钠水平130.1mmol/L;无效11例(13.7%),平均血钠水平121.2mmol/L;死亡3例(3.7%),平均血钠水平119.2mmol/L。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合并低钠血症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患者低血钠发生因素复杂,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或程度加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低钠血症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以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与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状况和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52例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为正常组(>135 mmol/L) 102例,轻度低钠组(131~135 mmol/L) 58例,中度低钠组(121~130 mmol/L) 42例,重度低钠组(≤120 mmol/L) 50例.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钠水平与门静脉高血压并发症、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的关系,对患者随访6~22个月,观察患者生存现状.结果 三低钠血症组(轻、中、重度低钠组)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发生率[39.93%(22/58)、59.52%(25/42)、76.00%(42/50)]明显高于正常组[11.76%(12/102)],且重度低钠组也明显高于中度低钠组及轻度低钠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低钠血症组腹水量[(458.36±72.48) ml、(1252.25±245.25) ml、(2453.18±285.96) ml]、MELD评分[(12.92±2.93)分、(19.78±3.92)分、(25.97±4.79)分]、Child-Pugh评分[(9.32±2.18)分、(12.85±2.36)分、(15.86±3.42)分]及病死率[8.62%(5/58)、23.81%(10/42)、28.00%(14/5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58.96±45.23) ml、(9.98±2.15)分、5.18±1.84)分、0.98%(1/102)],而平均生存时间则明显短于正常组[(14.25±2.39)个月、(11.88±1.45)个月、(8.96±063)个月vs (19.82±2.45)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钠水平、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是终末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钠血症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腹水水平、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有密切的关系,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终末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住院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通过注册名为“DRAGON-HF(NCT03727828)”的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一般情况、疾病史、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临床用药等临床资料。低钠血症定义为入院时血清Na+<135mmol/L。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方法评估低钠血症对HFpE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672例心衰患者中,HFpEF共318例(47%),按血清钠浓度进一步分为低钠组(Na+<135mmol/L,n=32,10%)及非低钠组(Na+≥135mmol/L,n=286,90%)。血清钠浓度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收缩压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等显著相关(P<0.05)。316例存活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及查阅病历系统等方式记录再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平均随访(23±3.65)个月后,全因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分别为10.1%及27.0%,而低钠血症组上述数值分别为(21.9% vs 8.7%,P<0.05)和(75% vs 21.7%,P<0.05),均明显高于非低钠组。在校正其他显著差异变量后,利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仍是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2.545,95%CI: 1.096~5.914,P=0.03)。结论 低钠血症是心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与HFpEF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马艳红 《吉林医学》2013,34(16):3158-3159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以及严重低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child-Pugh分级以及疾病预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血钠水平变化与肝性脑病、child-Pugh分级以及预后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钠水平越低,肝性脑病发生率越高,child-Pugh评分越低,同时血清钠水平还可预测患者的预后(短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伴低钠血症及低钙血症患者血清钠和血清钙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肝硬化患者(104例)的血清钠、血清钙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42例)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的血清钠、血清钙水平(分别为131.85±4.39mmol/L,1.99±0.1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0.31±4.12mmol/L,2.38±0.14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法分为A、B、C级3个亚组,C级组患者的血清钠及血清钙浓度(分别为129.60±3.08mmol/L,1.90±0.12mmol/L)明显低于A级组(分别为134.87±4.76mmol/L,2.13±0.08mmol/L)和B级组(分别为131.76±4.21mmol/L,1.98±0.14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血清钠和血清钙水平随肝功能级别的递增而逐渐降低.加强对肝硬化患者血清钠和血清钙的监测,可及时诊断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并发的低钠和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9.
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婷  李海燕  郑红晓 《医学综述》2014,(12):2252-2254
目的探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74例60岁以上心功能Ⅲ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低钠血症者59例,根据血钠水平分为血清钠正常组(135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低钠血症者59例,根据血钠水平分为血清钠正常组(135145 mmol/L)、轻度低钠血症组(130145 mmol/L)、轻度低钠血症组(130134 mmol/L)、中重度低钠血症组(中度120134 mmol/L)、中重度低钠血症组(中度120129 mmol/L、重度<120 mmol/L)三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规范抗心力衰竭治疗+3%氯化钠静脉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后血钠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低钠血症组病死率较血清钠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为Ⅳ级和较长时间的血钠水平低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有密切联系。结论适度补充氯化钠可及时纠正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的低钠血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吴庆峰 《海南医学》2007,18(6):75-75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程度与肝性脑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根据血清钠的标准判定预后.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中重度低钠血症中,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高于中轻度患者.结论 正确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可减少并发症及降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张蓥鑫  沈薇 《重庆医学》2011,40(15):1481-1483,1486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前血清钠水平对患者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18例资料和随访结果完整的经EVL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血钠浓度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和MELD指数与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血清钠大于或等于135 mmol/L(正常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69.11个月,血清钠为大于125~<135 mmol/L(低钠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63.33个月,血清钠小于或等于125 mmol/L(重度低钠组)患者的平均生存率只有47.42个月。在行第1次EVL后的6年内,术后再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随着血清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分别为58.03%、70.51%和100%。MELD≤7分的患者平均生存期超过70.36个月,>7~<9分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9.86个月,而MELD≥9分的患者平均生存期48.79个月。MELD≥9分的患者结合血清钠水平能够更好地评估术后死因构成。结论 EVL前血清钠水平、MELD评分均能较好地预测术后患者再出血及生存期,血清钠水平对于预测术后短期再出血及死因构成优于MELD评分,并且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源性低钠血症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入院资料完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除外入院即刻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的患者,共786例,根据入院24h、48h血清钠离子浓度最低值分为三组:A组Na+≥135mmol/L;B组Na+120~135mmol/L;C组≤120mmol/L。比较各组心功能、血清钾离子浓度、住院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住院期间存活714例,死亡72例,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钠离子浓度分别为(134.00±5.83)mmol/L和(121.00±7.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钾离子浓度分别为(4.4±0.6)mmol/L和(4.3±0.8)mmol/L,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A组7.8%(36/461),B组8.0%(23/289),C组36.1%(13/36),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医源性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套扎前血清钠水平及肝功能情况对患者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5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行套扎治疗,根据患者套扎前血钠浓度和肝功能分级分组,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和肝功能分级对套扎术后再出血的时间及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血钠正常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36.0±6.23)个月,低钠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32.0±5.48)个月,极低血钠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1.4±3.27)个月。Child分级组,A级患者平均生存期(36.0±9.86)个月,B组(35.2±7.90)月,C组(30.1±10.67)个月。在随访的3年时间内,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随着血清钠水平的降低而升高,随肝功能分级的减低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VL前血清钠水平及Child分级评分均能较好地预测术后患者再出血及生存期,重度低钠对于预测术后15个月的生存情况优于Child C级,两种评价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82例肝硬变腹水并低钠血症病人,血钠131~135mmol/L者35例,126~130mmol/L者27例,≤125mmol/L者20例。低钠血症与Child分级和肾功能及预后相关(P<0.001~P<0.02),并发症也影响预后(P<0.001)。低钠血症的发生常与治疗不当有关,急性低钠综合征多与利尿基础上大量放腹水有关,3%氯化钠输注可用于急性低钠综合征及严重低钠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7月129例AM 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即刻血清钠离子浓度水平分为两组:低钠血症组(Na+(135 mmol/L)和血钠正常组(Na+≥135 mmol/L)。比较两组病人血清钠离子浓度与年龄、病史、梗死面积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31.8%(41/129),〈60岁的占58.5%(24/41)。无心绞痛病史者占63.4%(26/41),与血钠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面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有53.7%(22/41)病人在血清心肌酶尚未升高时即出现了低钠血症。结论低钠血症是AM I的常见合并症,主要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所致,过度的应激反应可能是AM I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低钠血症的病人更应尽早抗应激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低钠血症的预后价值。方法:对12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入院即刻、24 h、48 h血清钠离子浓度最低值共分为三组:A组Na+≥135 mmol/L;B组Na+120~135 mmol/L;C组Na+≤120 m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肌梗死面积、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和出院后数月的死亡风险。结果:①肌酸激酶、肌钙蛋白Ⅰ及心肌梗死面积、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及出院后数月的死亡风险等观察指标,三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Na+分别为(135.00±4.15)mmol/L和(120.00±6.7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钠血症可能是AMI预后不良及死亡率预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患者的血Na浓度与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收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119例患者临床资料,按血Na分为Na<135.5 mmol/L组与Na≥135.5 mmol/L组。连续观察36个月。采用Kaplan 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Na浓度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与Na≥135.5 mmol/L组比较,Na<135.5 mmol/L组3年生存率明显下降(χ2=37.08, P=0.000)。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与Na≥135.5mmol/L组比较,Na<135.5 mmol/L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风险比:1.122, 95%CI:1.043~1.209)。患者年龄、血肌酐和血Na浓度为不良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Na浓度水平低的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较低,血Na浓度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人校正钠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确诊为DKA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清钠计算后的校正钠水平分为G1组(高钠组Na>150 mmol/L);G2组(正常血钠组Na 135~<150 mmol/L);G3组(轻度低钠组Na 125~<135 mmol/L);G4组(重度低钠组Na<125 mmol/L)。比较各组血浆渗透压、血糖、低血压克发生率、意识障碍发生率、动脉血pH以及HCO3-浓度。结果:在G2、G3及G4组中,随着校正钠水平逐渐降低,病人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动脉血pH逐渐下降、HCO3-浓度下降,血糖逐渐升高(P<0.01),但低血压休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和G3组病人的血糖、动脉血pH及HCO3-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中有2例病人死亡,余各组病人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随着治疗后校正钠水平下降,G1组病人血糖下降、血HCO3-浓度升高(P<0.01)。结论:校正钠可作为评估DKA病情的评估工具,尤其是在校正钠为高钠水平的病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