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剂学发展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华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2):714-716,716
对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分为六个阶段:即认为从“神农尝百草”到“伊尹制汤液”--方剂学的形成;先秦两汉--方剂学的萌芽与形成;魏晋隋唐宋--方剂学的发展与繁荣;金元明清--方剂学理论的成熟与完善;民国时期--方剂学在逆境中的徘徊与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方剂学发展的复苏与腾飞;尤其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方剂学整体发展成就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理、法、药体系的重要环节,方剂学学科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临床各科的教学质量及临床实践。该文分析了方剂学学科建设现状并对方剂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来稿初析舒晓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缉部北京100700)《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简称方剂学杂志)创刊甫一年,蒙各地学者大力支持,惠寄许多高质量的论文,为本刊增辉,也为继承发扬我国的中医药学的伟大事业贡献了可贵的劳动和智慧,在此...  相似文献   

4.
基于方剂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方剂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剂学教学课堂进行探索,通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设计环节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再通过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教”与“学”模式的最优结合。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对提高方剂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对《方剂学》君臣佐使理论的定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泳  杨卫平 《中医杂志》2006,47(1):61-62
在组方、用方的过程中,源于《内经》、发展于后世的方剂学君臣佐使理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直被历版统编《方剂学》教材称为“方剂的组方原则”,通过对君臣佐使理论在方剂学研究中的角色分析,认为君臣佐使理论应该被定性为“方剂的组成原理”,准确的定性将有利于对该理论本质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实验方剂学要加强药效机理研究方文贤(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随着近年中医药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实验方剂学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验方剂学的研究在其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不少进展,并开拓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但...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在中医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目前中医《方剂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方剂学》实验教学的实际,认为《方剂学》实验教学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面临逐渐萎缩的境地.为了提高《方剂学》实验教学质量,提出教学改进措施,探索实验教学路径.以期促进《方剂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构建理论方剂学、临床方剂学、实验方剂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方剂学的发展史及其四个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方剂学的发展史及其四个时期华浩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方剂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广瀚。人们对有效方剂的整理、发掘及创制,自古及今,都情有独钟;但却较少关注方剂学自身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有感于此,笔者探源溯流...  相似文献   

9.
刘学华 《中医药导报》2002,8(12):714-716
对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概括分为六个阶段 :即认为从”神农尝百草”到”伊尹制汤药”———方剂学的形成 ;先秦两汉———方剂学的萌芽与形成 ;魏晋隋唐宋———方剂学的发展与繁荣 ;金元明清———方剂学理论的成熟与完善 ;民国时期———方剂学在逆境中的徘徊与变革 ;新中国成立之后———方剂学发展的复苏与腾飞。尤其对新中国成立以后 ,方剂学整体发展成就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由姜静娴教授编著的《临床用方十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从方法的角度对中医方剂学进行整体的把握,充分反映了中医方剂学的特点,阐明了中医方剂学的原理,并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全书从10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编写体例严谨,论述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11.
本科方剂学课程改革跨学年二段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鸣  倪诚 《中医教育》2006,25(1):22-25
方剂学二段式教学改革是指将方剂学课程设为方剂学I和方剂学Ⅱ两个部分,分别于第三学期和第七学期两个不同阶段实施。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在方剂学二段课程的编制思路、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要点及选用合适教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经验,也使方剂学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张淑敏 《北京中医》2006,25(6):367-368
根据方剂学课程的特点,阐述了PowerPoint在《方剂学》教学中除可保留传统课堂授课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科学性、高效性及艺术性等优势。PowerPoint在方剂教学中的应用,便于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古代医方的组成及药物间的配伍规律,特别是让他们学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自己组方的能力与技巧,不断提高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剂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方剂学》在教学中存在与临床脱节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认为《方剂学》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方剂内容和组成方法的学习,掌握临床方药变化规律。因此在教学中着重于总论与方药配伍规律,并精选目前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比较系统的临床用方及临床新进展,让学生执简驭繁,纲举目张,以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方剂学》。  相似文献   

14.
张鸣  金晓东 《中医教育》2008,27(6):63-65
中医学是一门源于实践的临床医学,方剂学是中医理论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综合体现。古人在方剂教育方面.主要采取诵记汤头歌诀.随师临证抄方,以师承教育培养出历代无数名医。目前各中医药院校的方剂学课程,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是借鉴现代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模式而建立的。比较二种教学模式,现代方剂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各中医院校的招生规模近年迅速扩大。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招生专业的丰富,中医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方剂学》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主课,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谓“实践性强”,不仅是指其源于实践,更是指方剂是中医医疗实践中的主要手段,中医在临床中疗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剂运用的正确与否。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是《方剂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学习《方剂学》起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如何施教以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因材施教。而围绕着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方剂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必须相应予以改革,笔者试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土家医方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土家医方剂学基本理论和论证土家医方剂结构的科学性。方法:从馆藏文献和民间原生态土家族医药文化文献中进行收集整理,把散在的各种医药书籍、手抄本、土家医名医“口碑”文献中有关方剂学的内容进行研究。结果:土家医方剂学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及组方结构。结论:土家医方剂学理论丰富,组方选药合理,主治方向明确,用法特殊,整理研究后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剂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土家医方剂学学科。  相似文献   

17.
在开设方剂学学科课程时,贯穿中医思维核心理念,培养中医精英人才。采用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以方剂学理论授课为主体的前提下,应该融入方剂学实验教学模式、引入方剂学实训授课模式,将这三者融合成为一个集合体。提出方剂学授课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植根于中医药传统理论思维,秉承先进的以对分课堂教学理念为主线,导之以理,抚之以术,打开中医瑰宝的大门,培养优秀的中医人。采用“三位一体”的方剂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展和探索思考新时代中医教改班方剂学教学模式,符合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的发展规律,切合中医药的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桥梁和纽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方剂学》教学要针对自身课程特点进行适当改革,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医方集解》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昂所著《医方集解》在编排、内容、体例及影响等方面,堪称医方之典范。其辨证论方,深究医理示规范;博采众家,兼容并蓄汇其长;切合实用,发聋振聩启后人。该书对方剂学及中医教育影响深远,至今仍不失为学习方剂学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笔者谈及了近代以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剂学的主要发展特点.近代时期方剂学的主要发展特点是在逆境中的继承、发展和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方剂学的主要特点是继承整理和现代化研究,中成药学从方剂学中分化出来,方剂学的发展和研究进入了新的局面.文末,笔者简述了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