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重度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度肾积水新生儿期手术干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治疗的18例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于新生儿期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Hynes术),2例Ⅰ期行肾造瘘术,Ⅱ期行肾盂成形术,所有病例术中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满意.术后除1例有轻度切口疝外,无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3个月~4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尿路感染症状,患肾积水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肾实质厚度增加,肾脏形态接近正常.结论 新生儿期手术干预能早期解除肾内压力,不仅能尽快恢复患肾功能,而且患肾形态有望恢复正常.产前诊断重度胎儿肾积水的患儿于生后1~2周应常规行B超检查,同时结合CTU或MRU加SPECT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存在器质性梗阻的新生儿,若为重度肾积水,分肾功能<35%或伴发严重泌尿系感染者,建议尽早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2.
小婴儿肾积水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婴儿肾积水手术指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总结40例小婴儿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彩超、IVP、静脉肾盂造影后三维CT重建及SPECT检查.所有患儿均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盂输尿管交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术后常规随访,行彩超和SPECT检查.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经过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彩超示所有患儿肾盏扩张明显减轻,肾盂前后径和肾实质厚度均较术前好转,术前肾实质平均厚度为(4.37±1.57)mm,术后为(5.89±1.66)mm;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术前.肾盂前后径为(4.20±1.66)cm,术后为(1.93±0.98)c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32例单侧肾积水术后25例肾脏功能稳定,7例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没有恶化者.8例双侧肾积水较重侧手术,术后对侧积水均明显减轻.结论 小婴儿肾积水肾盂前后径增大并出现肾盏扩张、肾实质变薄者,即使肾功能正常也以手术为佳.肾功能恶化、肾积水加重或出现临床症状者应积极手术.肾盂前后径小于2 cm,肾功能在40%以上,但肾图为梗阻曲线者应密切观察.小婴儿肾积水手术效果良好,术后肾脏形态恢复显著,肾脏功能可以保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肾积水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42例均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10d闭管,48h后无腹痛、发热及呕吐等症状,拔除肾盂引流管,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5年,临床症状消失,B超提示肾实质增厚,肾盂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儿肾积水可通过B超、CT和IVP确诊。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胎儿肾积水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胎儿肾积水的演变规律及生后治疗情况。方法采用超声常规检查胎儿188例(2000年6月~2001年6月),按胎龄长短,测量其肾脏大小及肾盂腔前后径,获得正常值作对照,对2001年1月~2006年6月产前诊断胎儿肾积水患儿共414例,按胎儿肾积水诊断标准进行分型,生后来诊进行随访。结果Ⅰ型286例,Ⅱ型82例,Ⅲ型46例。生后1~12个月来诊检查,患儿外表无异常,手术治疗者除超声检查外,还进行IVP、CT及ECT等检查。Ⅰ型患儿来诊197例(68.9%),36例仍见肾盂腔扩大,但不超过1cm,其他肾积水已消失,不需处理;Ⅱ型患儿来诊59例(72.0%),6例手术,余者积水未见扩大,随访至1岁时,又有24例积水消失;Ⅲ型患儿38例来诊(82.6%),19例生后6个月内手术。术后随访2个月~3年,近期效果满意。其他患儿仍在观察中。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胎儿肾积水的诊断标准,对判定肾积水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多数胎儿肾积水生后其肾盂大小与正常儿相同,仅少数患儿需要在新生儿期治疗。多数患儿术后效果比较满意,故胎儿肾积水不是绝对终止妊娠的指征。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小于3岁婴幼儿UPJO所致肾积水46例51只患肾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均行B超检查,提示UPJO诊断者共46例51只肾.46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其中16例16只肾影像明确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迂曲狭窄;对未显影的16例和虽肾盂显影而输尿管未显影的14例再采用膀胱镜检,此30例中25例30只肾成功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而确诊;另5例根据IVU及B超检查疑诊而手术.所有患肾均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术后恢复好,均I期成功.术后均获得B超随访,积水消失或不同程度改善,肾盂前后径缩小,肾实质增厚;26例28只肾术后获得IVU随访,均证实肾盂输尿管吻合口通畅,且术后肾盂显影时间明显较术前提前.结论 B超、IVU及必要的膀胱镜检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是诊断婴幼儿肾积水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婴幼儿肾积水宜早诊治;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仍是治疗婴幼儿患者最好的术式;除脓肾外,都应保留患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和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vesical junction obstruction,UVJO)这两个最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病理状态同时存在较少见.本文对单侧UPJO合并同侧UVJO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手术治疗的UPJO合并UVJO患儿.术前常规行泌尿系超声、同位素利尿肾图(DR)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等检查.结果 我院共诊治单侧UPJO合并UVJO的43例患儿,失访2例.11例患儿术前明确诊断;41例患儿先行肾盂成形术+肾造瘘术,其中10例术后复查发现输尿管末端狭窄自行缓解,28例再次接受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患儿行肾盂成形术+肾造瘘术后复查核素提示分肾功能低于10%,给予患肾切除;38例患儿术复查肾积水程度和肾脏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单侧UPJO合并UVJO的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术中应仔细检查,避免遗漏同时合并存在的病理改变.术前尽量通过超声、DR及MR等影像检查作出明确诊断,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术前明确有UPJO的存在,应选择首先进行肾盂成形术,术后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重度肾积水患儿新生儿期手术干预后的患肾形态和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重度肾积水新生儿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单中心连续性收治的新生儿重度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4例新生儿重度肾积水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均于新生儿期行Ⅰ期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术后12例获得超声、SPECT随访(随访率85.7%),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6个月至2年),手术前后各项检查结果比较:彩超显示术后患肾实质[(0.7±0.12)cm]较术前[(0.38±0.04)cm]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P=0.024);术后肾盂前后径[(2.2±0.32)cm]较术前[(4.5±0.64)cm]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9,P=0.027);SPECT检查提示术后肾小球滤过率[(45.8±6.85)m L/min]较术前[(23.3±3.04)m L/mi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7,P=0.048);同时分肾功能(%)术后(51.7±0.35)较术前(34.2±0.28)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P=0.032)。结论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新生儿重度肾积水安全可行,能早期解除肾内压力,不仅患肾形态有望恢复正常,还能尽快恢复患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独肾肾盂积水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们收治的17例独肾肾盂积水患儿临床资料,男10例,女7例。其中16例行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加肾盂造瘘术,1例行单纯经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逐月复查超声及尿常规,术后1年复查静脉肾盂造影了解肾积水恢复情况。均获3个月至3年随访。结果17例均手术成功,术后均逐月复查患肾超声及尿常规,无严重尿路感染,无镜下血尿等。超声检查提示肾实质均较术前增厚,集合系统分离明显减轻,3例已无积液。15例获长期随访患儿术后1年复查静脉肾盂造影,均于2 min内显影。结论独肾肾盂积水应积极处理,采取精确定位下经腰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加肾盂造瘘术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技巧、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对我院收治的8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小儿肾积水患儿行“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其中男68例,女13例,左侧57例,右侧24例,平均年龄3.5岁(11d至15岁),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B型超声、MRU及MAG3肾核素扫描等检查明确诊断.采用经脐单部位建立手术操作通道,吻合肾盂输尿管前后壁时,离肾盂输尿管吻合口最低点1.0~1.5 cm处于肾盂瓣及输尿管前后壁分别用4-0慕斯线牵引用于缝合吻合口时钳夹与牵拉用,其余方法基本同普通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结果 81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有2例大龄右侧病变患儿术中在上腹部增加一5 mmTrocar后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4(8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10~50)ml、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5(3~10)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10)d.术后行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随访3~6个月,术侧肾实质不同程度增厚,肾盂前后径明显减小或消失,62例形态接近正常,患肾分肾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时采用“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安全可行,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致双侧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2004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期接受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32例双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行双侧一次和1个月内分次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恢复良好.21例行较重一侧肾积水手术后,对侧随访观察.经观察2例对侧肾积水无减轻,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19例对侧肾积水均有减轻或消失,肾实质增厚,未行手术.结论 双侧重度肾积水可一次或分次行双侧手术治疗,一侧重一侧较轻的肾积水,手术解除重侧后,对侧肾积水可减轻,一般不需要手术,但需严密观察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手术前后患肾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年龄及肾积水程度对肾脏恢复的影响,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至2013年82例肾积水手术患儿进行随访,收集患肾手术前后超声及肾核素显像资料,按手术年龄及术前积水程度分组:A组(1岁以内)33例;B组(1~5岁)22例;C组(5岁以上)27例。其中SFU3度28例,SFU4度54例。随访时间6~70个月,平均(20±1.5)个月。统计分析患肾功能及形态变化与手术年龄及积水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各年龄组术后肾脏形态较术前改善,P<0.05,肾实质面积/肾盂面积与随访时间呈正相关,r=0.381,P<0.05。各年龄组术后患肾分肾功能改善,C 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P=0.053)。不同程度肾积水术后肾脏形态和功能均有好转,组间肾脏形态和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SFU4度积水术后分肾功能较3度恢复明显,P=0.02。结论 SFU3度和4度肾积水患儿手术后肾脏功能和形态均有恢复,并随着时间延长,患肾功能及形态逐渐恢复。5岁以内患儿术后患侧肾小球滤过率明显恢复。SFU 4度肾积水术后患侧分肾功能较SFU3度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胎儿期肾积水的预后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发现单侧肾积水并在生后检查确诊为肾积水的6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期1 -22年(平均142个月).所有患儿生后常规随访,行超声、肾动态显像,并根据胎儿泌尿学会的分级系统进行评估和分类.结果 所有Ⅰ度肾积水,87%(155例)的Ⅱ度肾积水,30%(39例)Ⅲ度肾积水患儿的病情稳定.13%(23例)的Ⅱ度肾积水,70%(92例)的Ⅲ度肾积水和所有的Ⅳ度肾积水患儿接受了外科干预.107例患儿(延迟手术组)因其分肾功能(differentialrena[function,DRF)降低至<40%而接受手术,93例患儿(早期手术组)的DRF>40%,但因其肾积水程度进展或无改善并且肾动态显像显示核素清除率不良丽接受手术干预.早期手术纽患儿术后DRF和肾盂深度/肾皮质厚度比值(C/P ratio)(45.8%±0.7%;0.7±0.3)均较术前(42.7%±2.3%;2.0±0.8)改善,延迟手术组患儿术后DRF和c/p比(38.4%±2.6%;1.3±0.5)也均较术前(36.4%±3.3%;2.4±0.8)明显改善(P<0.05).术后,早期手术组患儿的DRF情况优于延迟手术组.患儿的DRF值在术后第一年(48.8%±4.3%)改善最明显,并在其后逐渐变得稳定.c/P比在术前和术后都与DRF呈负相关(术前:r=-0.26,P=0.01;术后:r=-0.62,P=0.001).结论 所有Ⅰ度肾积水和大部分Ⅱ度肾积水预后相对良好并不需外科干预.术后尽管初始DRF<40%患儿的DRF改善更多,但减少的DRF并不能恢复到恶化前的水平.对于Ⅲ~Ⅳ度肾积水,在短期严格的临床观察后早期行手术治疗有利于保存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胎儿期发现肾盂积水148例患儿的出生后随访和治疗情况,初步探讨胎儿肾盂积水出生后诊断、随访方案以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按照美国胎儿泌尿外科协会(SFU)分级,将本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48例胎儿期发现肾盂积水的患儿分为4组,所有各组患儿于出生后继续B超观察随访,并辅以放射性核素扫描(ECT),磁共振水成像(MRU)等方法明确诊断,及时根据不同分级采取相应治疗方案.结果 41例1级肾盂积水的患儿持续随访1年.未出现肾盂积水加重和肾功能受损迹象,未予手术干预;49例2级患儿持续随访观察3~6个月后,其中12例因肾盂持续增大,达到3级或4级诊断标准而进行手术干预,其余37例仍持续随访观察中;31例3级和27例4级患儿均在随访观察3~6个月后出现持续肾盂增大,肾功能受损,明确诊断后进行手术干预;术后恢复良好,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行B超随访和肾功能检查,均未再出现肾盂肾盏分离加大和肾功能继续受损趋势.结论 ①越来越多肾盂积水在胎儿期就被早期发现并被密切随访至出生后,区别于以往偶然发现,对此病诊断、治疗、随访等也应有所转变;②胎儿期肾盂积水需要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肾盂积水,进行出生后的严密随访观察和恰当治疗;③胎儿期肾盂积水出生后需根据积水级别、动态随访结果、肾功能受损情况等选择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脐三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小儿肾积水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脐三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20例肾积水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 19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60分钟,平均120.5分钟;术中出血5~20 ml,平均12.6 ml;术后住院时间6~10天,平均7.8天。术后3个月复查彩超,18例提示肾积水明显改善,肾实质厚度不同程度增加;2例提示肾积水与术前无明显差别,经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提示吻合口狭窄,行2次手术后肾积水好转。结论经脐三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安全可行、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治疗肾盂成形术后再次梗阻患儿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例肾盂成形术后再次梗阻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4岁2个月;患侧为右侧4例,左侧2例;首次手术4例为开放肾盂成形术,2例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无缓解,均>30 mm,术后患儿出现腹疼、泌尿道感染等症状,均采用腹腔镜进行修复,再次行肾盂成形术,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导尿管。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病理学检查提示肾盂输尿管高位吻合1例,吻合口瘢痕致梗阻2例,吻合迂曲折叠致粘连梗阻1例,异位血管压迫1例,局部止血纱布未完全吸收导致压迫性梗阻1例,手术时间范围为140~220 min,平均165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无肠管或阑尾代输尿管,导尿管于术后7~10 d拔出,输尿管支架管于术后6~8周拔除。术后随访满意,所有患儿的肾积水程度均得到有效缓解率。结论运用腹腔镜治疗肾盂成形术后的再次梗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治疗肾盂成形术后再次梗阻患儿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例肾盂成形术后再次梗阻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4岁2个月;患侧为右侧4例,左侧2例;首次手术4例为开放肾盂成形术,2例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无缓解,均>30 mm,术后患儿出现腹疼、泌尿道感染等症状,均采用腹腔镜进行修复,再次行肾盂成形术,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导尿管。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病理学检查提示肾盂输尿管高位吻合1例,吻合口瘢痕致梗阻2例,吻合迂曲折叠致粘连梗阻1例,异位血管压迫1例,局部止血纱布未完全吸收导致压迫性梗阻1例,手术时间范围为140~220 min,平均165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无肠管或阑尾代输尿管,导尿管于术后7~10 d拔出,输尿管支架管于术后6~8周拔除。术后随访满意,所有患儿的肾积水程度均得到有效缓解率。结论运用腹腔镜治疗肾盂成形术后的再次梗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重肾双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190例重肾双输尿管畸形病例中,6例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解剖结构及处理方法等.结果 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患儿190例,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6例,占3.16%.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0 d至3岁7个月,平均13.8个月.围产期行B超检查发现肾积水4例,泌尿系感染1例,腹部包块1例.病变位于左侧3例,右侧3例;3例为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3例为重肾Y型输尿管,其中1例为右重肾Y型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及下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3例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病例中,1例行上组肾及输尿管切除+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例行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3例重肾Y型输尿管中,2例行上肾输尿管下肾盂端侧吻合+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行上组肾及输尿管切除+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B超及IVP显示肾积水明显好转,无并发症.结论 重肾双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发病率低,易误诊.术前B超、IVP及MRU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临床应根据患儿肾功能及解剖异常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马蹄肾合并双侧不完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诊治方法,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重庆医科大学儿童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马蹄肾合并双侧不完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患儿,女,5岁5个月,因发现腹部包块入院,门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均提示马蹄肾,右肾囊肿性疾病可能,入院后行逆行输尿管膀胱插管造影提示右肾上极可见囊状造影剂显影,并与右肾盂相连,左侧上下肾盏显影。我们采取开放手术,详细解剖,手术成功。结果患儿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肾囊性结构较前缩小,现仍处于密切随访中。通过对Pubmed , Embase, Scopus, CNKI、万方、维普中文文献库进行了系统的检索,至今仅有1例英文案例详细报道。结论马蹄肾伴双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十分罕见。马蹄肾伴双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患儿若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肾功能。影像学检查对其有辅助诊断功能。手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致肾积水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26例小儿UPJO致重度肾积水,采用B超与静脉尿路造影(IVU)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手术)治疗,总结其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正确,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好。24例获随访6个月~2年,无血尿、尿频、腹部包块、腹胀等症状,尿常规正常,临床治愈。B超示扩张的肾较术前缩小、肾实质厚度增加;IVU示手术侧肾显影时间提前、杯口形态改善,其中20例输尿管显示良好。结论 B超和IVU相结合是诊断小儿UPJO极有效的方法;Anderson—Hynes手术是治疗UPJO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单纯通过经膀胱镜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治疗<3个月婴儿的原发性肾积水的疗效和其相应的并发症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自2014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20例。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为(1.95±0.56)个月;患侧为左侧14例,右侧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经膀胱镜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一期治疗重度肾积水,于术前、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后及取出后对患儿进行B型超声检查,并对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相应的治疗结果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儿中有2例置管失败(左、右侧各1例),予更换为肾造瘘术以缓解肾积水,另外18例均顺利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术中操作时间短,为(15.22±5.75)min,出血量极微,为(0.50±0.42)ml,术后观察到的并发症主要表现有泌尿系统感染、血尿和支架管的梗阻。患儿住院天数为(4.72±1.81)d,治疗前肾盂前后径及肾皮质厚度分别为(34.28±7.00)mm和(1.86±0.66)mm,置管后6个月变化为(11.00±4.56)mm和(4.47±1.32)mm,可观察到肾积水程度的明显缓解和肾皮质的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