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金振口服液不同制备工艺解热、抗炎、止咳作用。方法:以解热、抗炎、止咳为主要药效学指标,观察不同工艺金振口服液对酵母致大鼠发热、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致家兔发热体温升高的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的影响,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影响。结果:金振口服液对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增高和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足跖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止咳作用明显。结论:不同工艺制备金振口服液解热抗炎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青龙汤退烧解热活性物质。方法:采用内毒素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大青龙汤不同化学物质部位解热作用的效果。结果:大青龙汤全方水煎剂及其多糖物质部位和生物碱提取物均对内毒素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给药3h后就有较强的解热作用,于3,4,6,7h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结论:大青龙汤解热效果显著,其解热的主要物质部位为生物碱提取物、多糖、挥发油及石膏。  相似文献   

3.
青蒿总香豆素解热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青蒿总香豆素解热(降温)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从黄花蒿中提取总香豆素,利用内生致热原性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青蒿总香豆素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并测定脑脊液、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环单磷酸腺苷(cAMP)水平以及肝脏、腓肠肌钠泵活性。结果:青蒿总香豆素可以显著降低正常及发热家兔体温,抑制肝脏、腓肠肌组织钠泵活性,降低发热家兔血液及脑脊液PGE2水平,对血液及脑脊液cAMP水平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香豆素成分可能是青蒿解热降温的有效部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钠泵活性及降低中枢PG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12)
目的:探讨火炭母水提物的解热、退黄作用。方法:采用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火炭母水提物的解热作用;采用ANIT致大鼠黄疸模型,观察火炭母水提物对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火炭母水提物对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ANIT致黄疸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D-Bil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并能降低肝指数,提高肝组织SOD活性,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火炭母水提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和良好的退黄作用,能改善肝功能,抗氧化可能是其治疗黄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芦青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芦青颗粒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观察芦青颗粒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芦青颗粒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降温作用;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及由醋酸引起的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芦青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金注射液解热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金注射液(QJI)的解热作用机理。方法:用伤寒、副伤寒甲乙型三联疫苗致家兔发热与大肠杆茵茵液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体温、家兔脑脊液(CSF)中环磷腺苷酸(cAMP)、大鼠血浆中cAMP及血清白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结果: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的体温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三联疫苗致发热家兔脑脊液中cAMP的升高;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致发热大鼠血浆中cAMP与血清中IL-1含量的升高。结论:清金注射液具有显著解热作用,其机制与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AMP与内生致热原IL-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玄参的解热、抗炎作用,阐明清热凉血类"寒"性药的核心功效内涵。方法:应用2,4-二硝基酚、干酵母、内毒素所致大鼠和小鼠发热模型观察玄参的解热作用,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玄参的抗炎作用。结果:玄参70%乙醇提取物50、100g/kg对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100g/kg对内毒素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玄参100g/kg对2,4-二硝基酚所致小鼠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玄参70%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无抑制作用。结论:玄参具有解热作用,可以认为解热作用是清热凉血类"寒"性药的核心功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2):402-405
目的:对比观察连翘提取物的解热作用,探讨连翘提取物研究中适用的发热模型及推测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酵母(2 g/kg)、脂多糖(LPS)(20μg/kg)致大鼠发热模型,分别测量大鼠的肛温,考察造模后灌胃给药10m L/kg生理盐水、0.2 g/kg阿司匹林、1.25,2.5,5 g/kg连翘提取物后不同时间内大鼠的体温变化。结果:酵母和LPS致热模型制作成功,1.25,2.5 g/kg连翘提取物对发热模型动物的体温影响较小,5 g/kg连翘提取物和阿司匹林可减缓发热模型动物的体温升高趋势,对LPS致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更显著。结论:连翘提取物对酵母和LPS致热模型有解热作用,对LPS致热模型的解热作用较酵母致热模型更显著,推测其可能是通过抑制PGE2的合成和释放来发挥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LC-MS技术与活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大黄解热药效物质基础。利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灌胃大黄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测定并记录给药后0.5,1,2,3,4,5 h的大鼠肛温,比较各部位对大鼠体温升高的抑制率,得到大黄解热活性部位。再采用UPLC-ESI-Orbitrap-MS/MS技术对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其活性成分。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乙醇提取物组体温增高在各测定时间点均有减少且3 h后效果显著,给药后3,4,5 h,其对大鼠体温增高的抑制率分别为38.7%(P<0.05),78.2%(P<0.01),72.4%(P<0.01);正丁醇和水部位在早期也都表现出一定的解热活性,给药后1 h,二者的抑制率分别为28.1%(P<0.01),24.9%(P<0.05);而其他部位的解热作用均不明显。经LC-MS/MS分析,从正丁醇部位鉴定了33个化合物,水部位鉴定了12个,共包括10个鞣质、15个蒽醌苷、4个蒽酮苷、1个酚苷、1个萘衍生物、1个蒽醌和1个蔗糖。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明确的解热作用,而且鞣质和蒽醌苷类成分为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青蒿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驱蚊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青蒿驱蚊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时间、温度及压力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有效保护率为指标,评价青蒿提取物的驱蚊效果.结果: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其最佳萃取工艺为温度60℃,压力30 MPa,时间2h,挥发油得率约0.35%.制备的青蒿驱蚊提取物(质量浓度>0.05 g·mL-1)在2h内有效保护率达9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具有较好的驱蚊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蒿为传统的清虚热要药,因其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的唯一天然产物来源而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除青蒿素外,青蒿还包含倍半萜、黄酮、香豆素、挥发油和多糖等其他化学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哮喘、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有些成分除自身具有药理活性外,还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在体内吸收和代谢等环节协同增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基于此,该文系统整理了青蒿有关的现代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青蒿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体内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等内容,以期全面了解青蒿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我国青蒿资源的充分开发及临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创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树图差异度算法,为中药青蒿鉴定研究提供新工具。方法:结合文献研究筛选中药青蒿"宏观、中观、微观"(简称"宏、中、微")等关键信息。在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引采国内外专业领域相关上位标准,为每个数据元分配与语言无关的唯一标识,建立相关数据元编码规则。将数字化编码技术应用在弹性结构编辑器上,创建返回格式为第5版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5)或XML树图。在差异度相关算法的基础上,创新研制同时兼顾拓扑和语义的中药青蒿XML树图差异度算法,并建立青蒿相关数学函数表达模型,通过计算结果与现实实际的对比,不断调试算法模型,直至核涵算法模型收敛。结果:通过对差异度算法研究可对XML树图进行两两间差异度比较计算,最终优化确立中药青蒿的鉴定模型,经测试树图计算分析该模型有效率达100%。结论:创建的XML树图差异度算法能够有效辅助鉴定中药青蒿,为中药领域智能化应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青蒿的FTIR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鹏  张小松  范琦  朱凯  雷健 《中成药》2007,29(12):1721-1724
目的:建立评价不同产地青蒿成分差异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12个不同产地的样品,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12个产地青蒿红外吸收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峰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青蒿药材进行分析,可为青蒿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护肝拔毒软膏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辉  毛春芹  狄留庆 《中成药》2003,25(11):882-884
目的:建立护肝拔毒软膏(苦参、鲜青蒿、黄芪、赤芍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的苦参、青蒿、黄芪、赤芍,用TLCS法测定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7.11%,RSD为2.50%。结论:所建方法为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田吉  冯文宇  何兵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40-1842
目的对青蒿及其制剂双青咽喉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青蒿挥发油共鉴定了44个成分,双青咽喉片共鉴定了46个成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中药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青蒿道地药材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青蒿入药有2 000多年的历史,根据现代研究结果推断,1 700多年前的《肘后备急方》中所记治疗疟疾的青蒿应该来源于黄花蒿。基于本草资料从治疗暑热、截疟等方面,青蒿的道地产区应在历史上的荆州(今湖北)及其周边地区;从抗疟成分青蒿素含量高低的角度,青蒿道地产区应在重庆、广西及周边省份。研究表明:黄花蒿在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抗疟用青蒿素含量较高;黄花蒿放置半年后青蒿素可降解30%左右,一般需放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野生黄花蒿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试验田选育出的黄花蒿其青蒿素质量分数最高可达2%。  相似文献   

17.
9种市售药材中重金属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9种市售药材中重金属含量,为建立药材中重金属专用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36批次药材中铜、镉、汞、铅的含量,比较不同市场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差异。结果:各药材中铜含量排序为金银花青蒿、木通、丹参、白芥子、栀子厚朴天麻茯苓;镉排序为金银花、青蒿、白芥子、栀子木通、厚朴天麻丹参、茯苓;汞排序为金银花栀子青蒿厚朴白芥子、天麻、茯苓、丹参、木通;铅排序为厚朴白芥子、栀子、金银花、青蒿、木通天麻、丹参茯苓。在36批药材中,铜元素全部合格;1批金银花药材中汞元素超标,超标率25%;3批药材中铅元素超标,厚朴、白芥子中铅元素超标率分别为50%和25%;镉元素有7批药材均超标,青蒿、金银花超标率75%,栀子25%。不同市场购买的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差异并不显著。结论:调查的4种重金属元素中镉元素污染较严重,应加强重视。金银花在9种药材中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可作为后续重金属相关研究的首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清热中药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颌下腺水分子转运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C57小鼠建立SS动物模型,共设立12组,即白花蛇舌草组4.51 g·kg-1,紫草组4.51 g·kg-1,青蒿组4.51 g·kg-1,蒲公英组4.51 g·kg-1,大青叶组4.51 g·kg-1,板蓝根组2.25 g·kg-1,半枝莲组2.72 g·kg-1,玄参组2.25 g·kg-1,积雪草组2.25 g·kg-1,七叶一枝花组2.25 g·kg-1。各组小鼠于造模第14天开始ig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均ig生理盐水20 m L·kg-1,每日1次,连续4周,并于造模前以及造模后2,4,6周固定时间测量小鼠饮水量、唾液流量以及检测各组小鼠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s 5,AQP5)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饮水量增加,在第4,6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从治疗2周后小鼠饮水量均有减少,第4周时白花蛇舌草组、青蒿组、大青叶组、半枝莲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6周时蛇舌草组、青蒿组、蒲公英组、板蓝根组、半枝莲组、玄参组、大青叶组、积雪草组与模型组比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唾液流量降低,在第4,6周时差异显著(P0.05);唾液流量在第4周时板蓝根组、青蒿组、大青叶组、半枝莲组、积雪草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6周时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增加都比较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QP5积分吸光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AQP5积分吸光度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青蒿组(76.2±8.1),大青叶组(77.1±6.6),半枝莲组(65.4±9.5)与模型组(41.9±3.9)差异明显(P0.05)。结论:青蒿、大青叶、半枝莲可以通过对SS小鼠降低饮水量、增加唾液流量以及颌下腺AQP5的影响发挥对其颌下腺水分子转运功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御感速袋泡剂按新药审评标准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研究,鉴别项下除建立了显微方法外还建立了柴胡皂甙a,d,连翘甙,葛根素,青蒿的薄层鉴别方法。用HPLC对黄芩甙和葛根素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中药单体化合物免疫抑制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或实验研究表明,中药雷公藤、苏木、青风藤、天花粉及青蒿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活性,对其免疫抑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近年研究的主要方向.作者就近几年来从中药中获取的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醇、巴西苏木红素、原苏木素A、青藤碱、天花粉蛋白及青蒿素等免疫抑制活性单体化合物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