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元尼氏小体改良染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癫痫无论继发性还是原发性,不仅有着生理和生化改变引起脑功能失调,而且有着一定的病理形态学基础。当各种诱发因素导致神经元受损害变性时,尼氏小体可发生敏感变化,因此尼氏小体结构变化可作为神经元受损的标志。但病理医师在HE切片,所观察到的神经元尼氏小体形态变化并不明显,我们采用改良的硫堇-姬姆萨(Thioine—Giemsa)染色法对神经元尼氏小体进行染色,改进了传统的Thioine法不足之处。方法简便,显色清晰分辨率高,染色对比度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对适当剂量鱼藤酮毒性损伤是否具有特殊敏感性。方法: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的方法建立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模型,进行中脑黑质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加尼氏染色;同时通过HE染色及尼氏染色方法分别观察心、肝、脾、肾等重要胸腹腔脏器及海马、顶叶皮质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脑黑质TH免疫染色和尼氏染色结果显示组间中脑黑质致密区以外部位尼氏小体数目无差异;大脑顶叶皮质和海马尼氏染色及胸腹腔重要脏器HE染色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均未出现相应部位损伤。结论:低剂量颈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能选择性诱导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说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对鱼藤酮具有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注射液对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组织形态学及尼氏小体的影响。方法:应用经典的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2 h后适当抽出线栓进行再灌注。脑缺血后第0、244、7 h时,经静脉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kg-1.d-1),并观察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脑梗死比率(TTC染色法)、脑组织形态学和尼氏小体数量。结果:尼莫地平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24~48 h时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可使模型动物的脑梗死比率由18.32%降低至9.29%,能改善脑组织形态学病变和增加海马区神经元胞浆内的尼氏小体数目。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脑缺血急性期严重的脑组织形态学病变有改善作用,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进而对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D-半乳糖(D-gal)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用大剂量D-gal致大鼠脑老化模型,侧脑室注射PQQ,50 d后行脑组织切片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TBA法和Fenton反应测海马组织自由基含量;W estern b lot观察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D-gal处理组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变小,尼氏小体的吸光度值(A)降低,细胞凋亡率和自由基含量增加,C-FOS蛋白的表达降低;而同时PQQ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海马神经元的胞体变大,尼氏小体的A值增加,自由基含量和神经元的凋亡率无明显增加,PQQ剌激了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PQQ能延缓D-gal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5.
观察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的影响。侧脑室注射PQQ,60d后行脑组织切片并进行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QQ处理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胞体和核增大,神经细胞的密度增加,尼氏小体的光密度值增加,此变化呈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的PQQ处理后,海马神经元的胞体和核变小,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表达量随PQQ刺激而增加。此结果表明,PQQ能促进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但过大剂量PQQ则具有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SD大鼠33只,脑缺血模型制造成功后,随机平均分为3组: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移植组)、DAPT+移植组。另假手术组11只仅在麻醉状态下分离暴露血管。NSCs移植后7d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检测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阳性细胞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神经功能学评分为零,无脑梗死灶,细胞形态完好,尼氏小体丰富,BrdU/NeuN阳性细胞表达阴性;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增加,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见明显脑梗死灶,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核固缩,尼氏小体稀少,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有少量BrdU/NeuN阳性细胞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和DAPT+移植组都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评分减低,脑梗死体积缩小,神经细胞存活数量增加( P<0.05),BrdU/NeuN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5),以DAPT+移植组各项指标恢复最为明显。 结论 DAPT能够促进移植的NSCs向神经元分化,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碘羟喹对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18只CD1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癫痫持续状态组(SE)给予腹腔注射匹罗卡品(300mg/kg);氯碘羟喹治疗组(Cli)在腹腔注射匹罗卡品(300mg/kg)后30min给予腹腔注射氯碘羟喹(15mg/kg·d)。每天观察动物的行为学变化,于7d后取海马组织。应用尼氏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氯碘羟喹对癫痫持续状态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组动物萎靡,自发性痫性发作频繁;氯碘羟喹治疗组动物萎靡状态明显改善,自发性痫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尼氏染色和TUNEL染色发现,与癫痫持续状态组相比,氯碘羟喹治疗组能改善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损伤,降低凋亡阳性细胞百分比(<0.01)。结论氯碘羟喹能抑制癫痫持续状态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SS)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SAM-P8鼠36只,分成4组:预防组(3月龄)、预防对照组(3月龄)、治疗组(6月龄)、治疗对照组(6月龄),治疗组以DSS(浓度为0.5g/mL)灌胃1个月,预防组自由饮用DSS(0.02%,v/v)4个月,对照组给予冷开水,给药结束后取脑、冰冻切片、尼氏染色,Leica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结果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预防组齿状回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明显多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低剂量长期服用DSS可增加老年性痴呆模型SAM-P8小鼠的齿状回锥体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9.
破坏雌性成年SD大鼠前额叶皮层,建立条件性回避反应消退模型,再进行鼠胚基底前脑脑组织移植。移植5个月后,大鼠的条件性回避反应恢复,在尼氏染色切片上,可观察到植入的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移植物含胆硷能神经元,呈中等强度的ChAT阳性反应,提示移植物成活。  相似文献   

10.
破坏雌性成年SD大鼠前额叶皮层,建立条件性回避反应消退模型。再进行鼠胚基底前脑脑组织移植。移植5个月后,大鼠的条件性回避反应恢复。在尼氏染色切片上,可观察到植入的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移植物含胆硷能神经元,呈中等强度的ChAT阳性反应,提示移植物成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Nissl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Nissl-HE联合染色方法观察兔脑组织结构。方法分别对同一新鲜兔脑组织进行Nissl染色、HE染色和Nissl-HE联合染色。结果 Nissl染色易于观察神经元细胞的尼氏体形态;HE染色方便观察神经组织形态结构的轮廓;Nissl-HE联合染色后神经元细胞细胞核蓝染、细胞质粉染,尼氏体呈虎斑状蓝染,均清晰可见,易于观察、分辨。结论应用Nissl-H-E联合染色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神经元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和尼氏体等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针麻原理的研究,我们以与足三里和上巨虚等常用穴位有关的胫前肌作研究材料,用 Barker 氏染色法和传统的氯化金染色法等对胫前肌内的感受器进行了观察。为了比较,还观察了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结果发现,在这些肌肉中有四种感受器:即肌梭、腱器官、环层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但在胫前肌内未看到环层小体。实验结果提示,肌梭和游离神经末梢可能与针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底前脑NOS神经元移植至成年鼠海马内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燕启江  姚志彬  周丽华  陈以慈 《解剖学报》1999,30(3):215-219,I006
目的 研究基底胶脑NOS神经元移植成年鼠海马内后,NOS的发育变化规律,同时观察移植的与宿主海马间发生联系的情况。方法 将大鼠14-16d胚胎的基底前脑移植到单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的成的大鼠海马内,动物在移植后存活5,7,14,30,60,90,150和180d分别取脑,经NADPH-d法和尼氏染色观察。结果 在移植后第7d时NADPH-d阳性染色才出现在NOS阳性神经元内,随着移植物成活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细胞焦亡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损伤组、TBI模型组、MCC950(CP-456773)治疗组。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小鼠TBI模型,造模后按时腹腔注射MCC950或生理盐水适量。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评价各组小鼠脑组织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GSDMD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假损伤组比较,TBI组小鼠脑损伤区域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胞核固缩、深染,胞核周围出现大量空泡;MCC950治疗组神经元状态明显优于TBI组。尼氏染色,MCC950治疗组脑组织神经元缺失及损伤情况较TBI组均明显改善。免疫荧光显示,与TBI组比较,MCC950治疗组的脑组织冰冻切片NLRP3、Caspase1及GSDMD表达量均较TBI组明显降低。结论 MCC950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TBI小鼠脑组织的创伤及细胞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毛蕊异黄酮组(calycosin,20 mg/kg)和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0.7 mg/kg,阳性对照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体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环境.Zea Longa评分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盐酸2,3,5-三苯基四氮(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尼氏小体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细胞色素C(Cyt C)、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5),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神经细胞出现胞体收缩,胞核深染、固缩,细胞生长状态较差,尼氏小体明显减少或消失(P<0.05),凋亡神经细胞明显增多(P<0.05),凋亡关键蛋白Cyt 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calycosin组和nimodipine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神经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尼氏小体表达明显增多(P<0.05),凋亡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凋亡关键蛋白Cyt 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毛蕊异黄酮可明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毛蕊异黄酮有效调控Cyt C/Apaf-1凋亡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刘冀  王晓宇  孙杨  郭秀英  庞胤 《解剖学报》2014,45(2):181-184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NO)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50只,实验开始前所有动物均进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之后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9周后建立CCL4肝性脑病模型,分别取两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染色。结果尼氏染色发现,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染色较浅,胞质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NADPH-d染色发现,实验组可见粗大轴突着色,树突联系广泛;对照组则少有粗大轴突着色,树突间联系不如实验组广泛。实验组NOS阳性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为紫蓝或深蓝色(强阳性及阳性),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多;而对照组染色浅淡,呈浅蓝或与背景同色,为弱阳性。结论肝性脑病时海马受到损伤,NO可能介导了神经元的损伤并参与了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发病,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HE)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SD大鼠56只,于顶皮质作一宽2mm的冠状切口,用尼氏染色和AchE阳性纤维染色,观察损伤后胰岛素对切口两侧胶质细胞变化的影响。结果,损伤组和损伤用药组损伤切口两侧的胶质细胞在1 ̄2W内迅速增生和集聚;2 ̄3W出现胶质瘢痕,4 ̄8W内增生的胶质细胞减少,胶质瘢痕收缩成一条致密带,再生胆碱能纤维沿切口两侧生长,难以穿越瘢前组织,胰岛素用药组皮质损伤切口两侧的胶质细胞增生虽较损伤组轻,但还不  相似文献   

18.
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SS)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SAM-P8鼠36只,分成4组:预防组(3月龄)、预防对照组(3月龄)、治疗组(6月龄)、治疗对照组(6月龄),治疗组以DSS(浓度为0.5g/mL)灌胃1个月,预防组自由饮用DSS(0.02%,v/v)4个月,对照组给予冷开水,给药结束后取脑、冰冻切片、尼氏染色,Leica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结果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预防组齿状回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明显多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低剂量长期服用DSS可增加老年性痴呆模型SAM-P8小鼠的齿状回锥体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火绒草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海马区Aβ1-42蛋白表达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T2DM组和火绒草组。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CA3区,DG区Aβ1-42蛋白的表达,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数量和形态学的变化。结果: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1),海马CA1区,CA3区,DG区Aβ1-42蛋白表达较明显增多,海马区神经元数、细胞浆尼氏小体数量减少;火绒草组与T2DM组比较,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1),海马区CA1区,CA3区,DG区Aβ1-4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神经元、尼氏小体数量增多。结论:火绒草能降低T2DM大鼠血糖,减少海马区Aβ1-42蛋白表达,对T2DM大鼠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小鼠颅脑爆震伤模型研究其早期大脑皮层病理变化。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爆震伤组。小鼠麻醉后,置于距离爆炸源40 cm处,爆炸源为纸质外壳球形5 g TNT炸药,通过电子引爆线引爆,制作小鼠颅脑爆震伤模型。爆震伤后观察动物的存活率及神经功能变化,并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6 h、1 d、3 d、5 d、7 d)取材,通过H.E.染色的方法观察小鼠爆震伤后大脑皮层早期的病理变化:淋巴细胞浸润、嗜酸样变性、空泡样变性,通过尼氏染色研究小鼠爆震伤后大脑皮层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5 g TNT爆震组存活率下降(65.0%±3.2%);爆震伤后早期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统计显示在爆震伤后6 h明显升高(21.5%±4.0%),并维持至损伤后3 d(20.4%±3.9%),随后5~7 d有所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3.3%±1.3%)相比,爆震伤组嗜酸样变性细胞数在伤后6 h明显增加(23.5%±5.4%),持续至损伤后3 d(24.9%±4.4%),至损伤后5 d(16.3%±4.4%)、7 d(16.3%±5.2%)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而对于空泡样变性,与对照组(6.9%±5.2%)相比,在爆震伤后6 h明显升高(30.6%±12.3%),至爆震伤后3 d进一步升高(37.5%±7.7%),并继续升高至损伤后7 d(44.7%±17.9%)。尼氏染色发现爆震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元胞体水肿,空泡变性增多,尼氏小体染色变浅且数目逐渐减少。结论:5 g TNT爆震伤可模拟冲击波原发效应,根据不同时间点病理变化,说明5 g TNT小鼠爆震伤可以用来模拟研究颅脑爆震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