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53眼,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60眼,并术后随访,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矫正108眼,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50眼,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58眼。过矫1眼,低矫4眼。所有病例术后2~6个月的随访,术后效果良好,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患眼形态弧度自然。结论 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临床效果确切,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329-1329,1331
目的探讨外路法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36例(38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外路皮肤面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结果 38眼中有35眼效果满意;2眼矫正不足,二次术后效果满意;1眼过矫,按摩及加强闭目运动后1个月正常。术后随访1年,双重睑形成自然美观,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外路皮肤面切口提上睑肌缩短手术方法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成功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中心采用微创小切口上睑提肌联合Müller's肌缩短术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共76例,单眼32例,双眼44例。术后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经6个月至12个月随访,大部分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重睑弧度流畅,闭眼切口线无明显凹陷或瘢痕,上睑下垂有效改善,术后效果满意率高。手术效果评价:有效矫正率93.3%(完全矫正90只,改善22只),患者满意度85.5%(65/76)。 结论微创上睑下垂矫正术在临床上疗效肯定,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该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改良术矫正重症上睑下垂的护理。[方法]对35例42眼重症上睑下垂病人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结果]35例42眼均矫正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改良术式治疗重症上睑下垂,规范护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含眶隔组织的上睑提肌缩短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17例22只眼采用含眶隔组织的上睑提肌缩短术进行治疗,与传统的上睑提肌缩短术不同,手术时不将眶隔与上睑提肌分离,将眶隔与上睑提肌作为一个组织瓣同时进行缩短。结果本组17例22只眼上睑下垂畸形矫正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含眶隔组织的上睑提肌缩短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可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中的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8例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治疗,设计重睑切口,水平切开眼轮匝肌至睑板前筋膜,在眶隔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分离粘连,沿上睑提肌腱膜向上分离至节制韧带(whitnallu韧带),根据下垂程度将上睑提肌、Müller's肌分内中外三点折叠缝合至睑板上缘(即睑板上1/3),其余部分连续缝合。修剪多余皮肤及眼轮匝肌后缝合切口。结果 38例患者中23例双眼,15例单眼,获随访6~12个月。治愈35例,占92.1%,欠矫正3例。过度矫正1例,无穹窿部结膜脱垂,无暴露性角膜炎,效果满意。结论改良上睑提肌Müller's肌折叠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可靠有效、创伤较小且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协同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40例(56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均采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协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其中男18例(22眼),女22例(34眼).年龄5-31岁,平均年龄17.50±4.30岁.随访6~1...  相似文献   

8.
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志刚 《临床医学》2001,21(8):46-47
有人认为重度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效果不好。我院自1986年~1998年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10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先天性上睑下垂108例,138眼,男70例,女38例,年龄4~18岁。提上睑肌肌力均小于2mm,Bell征阳性。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 2 手术方法 2.1 标志线:取医用高猛酸钾颗粒5粒,滴入5滴蒸馏水,临时配制高浓度液。麻醉前,自然光线下,患者坐位,双眼平视前方,用5号针头蘸高猛酸钾液画标志线。单眼下垂者,以健眼上睑缘最高点水平切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70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在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矫正满意,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睑裂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上睑下垂患者围术期护理,可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将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5例分为两组,分别用额肌瓣悬吊术(A组)及上睑提肌缩短术(B组)治疗,术后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中,矫正满意20例,矫正不足5例,无过度矫正病例。A组发生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重睑线变宽2例;B组发生结膜脱垂2例,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轻度上睑内翻倒睫1例。结论儿童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中,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均是优良的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例(44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经睑缘皮肤切口,在眼轮匝肌与提上睑肌之间钝性分离,尽可能向上暴露上睑提肌,以1/0丝线将提上睑肌缝合于睑板中上1/3或睑板中部,共三针。结果术后矫正满意37眼(84.09%),较好7眼(15.91%),近期无效1眼(2.27%)。未发生伤口感染、眼眶血肿、泪腺下垂及暴露性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方法简便、安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的合理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5例手术治疗的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采取提上睑肌复合体手术,5例采取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或传统额肌悬吊术。结果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提上睑肌复合体手术40例:治愈35例、欠矫1例、过矫3例、复发1例,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或传统额肌悬吊术5例:治愈4例、欠娇1例。45例治愈率为86.7%。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原则上应及早矫治,早手术可防止儿童弱视和心理障碍。后天性上睑下垂病因多样,应根据不同病因先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3~6个月后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上睑下垂矫正根据受术者的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52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提上睑肌折叠术.结果 术后随访3周~3个月,40例(52眼)矫正37例49眼(94.2%),欠矫3例3只眼(5.8%).结论 改良提上睑肌折叠术符合生理解剖特点,术后欠矫率明显降低,手术简化,效果可靠满意,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125例145眼,并对术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1周矫正满意者122例141眼,占97.24%;基本满意者125例145眼,为100.00%。随访11~48个月,平均23个月,发现2例2眼矫正满意者转为基本满意,3例5眼基本满意者转为矫正不足;远期满意者120例139眼,为95.86%,基本满意者122例140眼,为96.55%。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效果好,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61-3962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均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予以治疗,术后随访7~25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显示,本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中,44眼矫正良好,占93.62%,3眼早期眼睑闭合不全,矫正基本满意,占6.38%,无1例矫正不良,本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为100.00%。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因为提上睑肌功能不足或完全丧失而导致的儿童眼部畸形,可分轻、中、重度,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一般将轻、中度上睑下垂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而重度主要是借助额肌的力量眼1演。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上睑遮盖整个瞳孔,不仅影响容貌,而且易导致剥夺性弱视,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发育眼2演。我科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65例,随访47例,远期效果满意,现将该手术的临床护理与观察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1999年2月至2003年2月在我科的住院患儿。47例50眼,其中男30例32眼,女17例18眼,年龄5岁~14岁,平均8.4岁,提上睑肌力0~3mm,Bell‘s现象阳性。随访观察11个月~48个月,平均23个月。1.2手术方法部分合作者采用局麻,全麻者术前用美蓝在鼻梁正中处作健眼原在位上睑高度标记点,同时作双重睑标记线,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分离并剪除切口下唇皮下组织及部分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在眶上切迹外侧沿眶缘作1.5~2cm长眉下皮肤切口,从睑缘切口向上,在眼轮匝肌下钝性分离,将两切口贯通形成隧道,从眉下切口沿皮下和骨膜面继续向上分离,暴露...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2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实例中,随访3~37个月,1眼矫正不足,其他病例均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针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额肌瓣悬吊术,可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退行性腱膜性上睑下垂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吴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222-6223
目的:探讨退行性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8例(59眼)退行性腱膜性上睑下垂患者分别行提上睑肌腱膜修补术、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或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术后随访3个月~4a。结果:38例患者中2例(4眼)轻度欠矫,其余36例上睑下垂均矫正满意,无眼睑闭合不全,无睑内翻倒睫及睑缘成角畸形等并发症。结论:综合分析患者腱膜的损伤情况、腱膜的弹性、提上睑肌的肌力,正确选择提上睑肌腱膜修补术、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或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治疗退行性腱膜性上睑下垂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腱膜眶筋膜瓣与额肌瓣吻合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术中切开眶隔,制做带蒂“舌形”眶隔筋膜瓣及提上睑肌腱膜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间向眉区分离隧道,制作一宽15mm片状肌瓣,将眶隔膜瓣向上,额肌瓣向下,提上睑肌腱膜瓣向上牵引,三者重叠缝合,上睑缘重度以位于上角膜缘1~2mm为度。结果对23例27只眼采用此法治疗,随访2周-5年。其中24只眼良好,3只眼满意,重睑弧度自然美观,无一例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该手术结合了提上睑肌缩短及额肌瓣悬吊两者功能并加以优化,上睑悬吊固定牢固,不易复发,同时保留并加强提上睑肌的部分功能及运动方向,保持了提上睑肌原有附着结构和完整性,使得上睑弧度自然,外观美观满意,畸形矫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上睑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9例.研究组采用CFS悬吊术治疗,常规组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对矫正效果满意度、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