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46例老年结肠癌梗阻的外科诊治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肠梗阻的特点及外科诊治方式 ,为诊治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996年 6月~ 2 0 0 3年 6月 4 6例老年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外科诊治资料。结果  4 6例均经手术治疗 ,痊愈 4 4例 ,死亡 2例 ,病死率 4 .0 % ;37例属中晚期 ,占 80 .4 % ;术前有并存病 2 9例 ,占 6 3% ;一期切除肿瘤 4 3例 ,切除率为 93.5 % ;术后并发症 10例 ,占 2 1.74 %。结论 结肠癌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多数病程长 ,病期晚 ,并存病多 ,手术多以一期切除肿瘤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占85.7%)行Ⅰ期切除吻合术,6例(占10.7%)切除后行肠造瘘Ⅱ期吻合术,2例(占3.5%)因肿瘤晚期行双腔造瘘术 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占14.3%),其中切口感染5例(占8.9%)、肺部感染2例(占3.5%)、腹腔感染1例(1.8%).结论 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最为理想,但必须注意术中肠道灌洗和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侯怀维  何通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18-1019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至2010年间共收治35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诊治方法。结果一期结肠癌根治术24例,二期手术5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侧侧吻合或造瘘6例。术后并发症11例(31.4%),围手术期死亡率1例(2.86%)。结论对结肠癌致肠梗阻应手术治疗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一期手术解除肠梗阻,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急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53例老年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53例中一期切除38例,二期切除12例,捷径手术3例。53例中有伴发病者48例,占90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4 3%。手术死亡率9 4%。结论 老年人癌性肠梗阻预后与急诊病人年龄大、全身情况差有关。  相似文献   

5.
赵强 《现代保健》2011,(33):107-109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58例60岁以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58例中I期切除38例,Ⅱ期切除12例,捷径手术8例;58例中有伴发病者44例(7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3%。手术死亡率6.9%。结论手术切除是高龄结肠癌患者最好治疗方法,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谢云  陈晓辉 《现代保健》2009,(36):78-79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1—2007年3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行Ⅰ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肠管端端吻合术共24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切除3例,左半结肠切除5例,乙状结肠切除9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备二期吻合2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结肠造口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侧侧吻合或造u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9%(7/32),围术期死亡牢3.1%(1/32)。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该院2002年5月至2009年8月181例老年患者施行普胸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或加重的循环系统并发症45例(24.80石),呼吸系统并发症16例(8.83%).围手术期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为0.81%.随访128例,随访率70.8%,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63.0%、31.1%.结论:对65岁以上老年患者普胸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主要为防止及治疗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其次应注意疾病本身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合并糖尿病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期间相关护理处理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相关资料来自2012年-2015年期间收治确诊合并糖尿病慢性疾病的结肠癌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相关基线资料采取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对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处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5例;对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满意率达到100%。结论:对外科方式治疗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制定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对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更好的保障,提高术后预后质量以及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率4.26%;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38.3%。结论梗阻性结肠癌老年患者误诊率高、并发症多,手术切除直接快速去除病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老年胆囊穿孔诊治特点的分析,提高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31例老年胆囊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慢性胆囊炎并结石病史者29例(93.55%),并存内科疾病23例(74.19%).行单纯开腹胆囊切除术26例;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2例;术中部分切除或未切除胆囊,采用以石炭酸为主的化学灭活和电灼物理去胆囊黏膜化处理3例.结果 3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41.94%),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0例治愈出院.结论 老年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使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合并症较多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麻醉及手术方式,并加强围手术期内科处理,是提高老年胆囊穿孔外科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结肠和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监测某院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所有诊断为结肠或直肠癌并进行急诊或择期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每日观察并随访患者SSI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SSI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694例结肠癌与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结肠癌380例,直肠癌314例;发生SSI 125例,包括15例切口感染和110例器官/腔隙感染,SSI发病率为18.01%;结肠癌手术患者SSI发病率为17.11%(65/380),直肠癌手术患者SSI发病率为19.11%(60/3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基础疾病、癌症Ⅰ期、实施减张缝合的患者SSI发病率较高(均P0.05);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基础疾病、梗阻、手术时间2 h、造口、引流、减张缝合、术中冲洗、使用抗菌药药物72 h的患者SSI发病率较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减张缝合(均P0.05);直肠癌患者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造口(均P0.05)。结论应针对结肠癌与直肠癌手术患者SSI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尤其是有慢性基础疾病及围手术期有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结肠癌患者还应重点关注减张缝合,直肠癌患者还应关注造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年间本院收治的38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年龄62岁),原发病灶多位于左半结肠-和直肠上段(27/38,71.1%),肿瘤近侧结肠及盲肠穿孔占81.6%(31/38),肿瘤部位穿孔占18.4%(7/38),术前正确诊断率仅15.8%(6/38),术后并发症多而严重,围手术期死亡率为42.1%(16/38),死亡原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早晚与围手术期死亡率有密切关系。术后复发率为41.2%(7/17),5年生存率为23.5%(4/17)。结论及时诊断、早期手术和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治愈率为9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2例患者死亡的原因为术后多脏器官衰竭。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且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37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中,男31例,女6例,平均年龄52.5岁;手术治疗34例,其中一期肝癌切除9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22.22%),l年生存率66.67%(6/9);肝动脉栓塞(TAE)止血后二期肝癌切除11例,围手术期死亡0例,1年生存率90.91%(10/11);肝动脉结扎和(或)填塞止血术10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50.00%),l年生存率30.00%(3/10);TAE止血后不愿手术或开腹无法手术切除者4例,围手术期死亡0例,l年生存率50.00%(2/4);保守治疗3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l年生存率为0;对顺利出院后的患者均予行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等综合治疗。结论肝癌自发性破裂应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肝切除术尤其是二期手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可能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州某医院2000~2003年结肠切除术患者291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1.6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47.06%),其次为手术切口(38.24%);泌尿道插管、腹腔引流时间长、糖尿病、使用H2受体拮抗剂及化疗等与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积极控制糖尿病,减少使用H2受体拮抗剂,合理和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46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治愈率为9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2例患者死亡的原因为术后多脏器官衰竭。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且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2003年8月84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切除率98.3%(83/84),术后并发症率14.3%,手术死亡率1.2%,其中吻合口瘘4例,无因手术因素致糖尿病失控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53.3%、31.2%.结论外科治疗仍是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首选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吻合术中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对80例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采取Ⅰ期吻合术中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肠瘘、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正确掌握结肠癌急性梗阻的手术时机、灌洗方法,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anterograde tubular ileal fistula in Ⅰ stage anastomosis of colon cancer with acute obstruction. Method Eighty patients of colon cancer with acute obstruction who treated with anterograde tubular ileal fistula in Ⅰ stage anastomosis were analyzed restropectively. Result Clinical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80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no one did occur anastomotic leakage, abdominal abscess,and other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If correctly graspe the timing of operation for colon cancer with acute obstruction,irrigation methods,goo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select the anterograde tubular ileal fistula, Ⅰ 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is safe and feasib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方法2002年12月~2007年11月期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29例患者,其中鳞癌27例,腺癌2例。病变位于上段3例,中段12例,下段14例,手术切除26例,探查3例。对食管癌的术前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89.66%,并发症发生率41.38%、手术死亡率6.90%,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手术切除是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最佳方法,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加强围手术期营养,适当的麻醉及手术方式,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肝切除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综合护理在老年人肝切除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349例老年人肝切除手术病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探讨呼吸系统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老年患者肝切除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2.61%。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实施呼吸系统综合护理(r=-0.228,P〈0.001)、术前血清白蛋白值(r=-0.112,P=0.041)与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负相关,术中失血量(r=0.171,P=0.016)、总输血量(r=0.215,P〈0.001)、手术时间(r=0.240,P〈0.001)、Child—pugh评分(r=0.204,P〈0.001)、切除方式(r=0.117,P=0.028)、术后住院天数(r=0.346,P〈0.001)与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正相关。实施呼吸系统综合护理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t=4.973,P〈0.001)和总住院时间(t=4.768,P〈0.001)显著低于未实施呼吸系统综合护理患者。结论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综合护理可以降低老年人肝切除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并可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