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和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合成与功能失调有关。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表型改变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而细胞因子在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表型改变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中医药对肝纤堆化相关因子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
陈倩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264-267
瘦素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能抑制食欲,增加耗能。近年来研究发现肝星状细胞也能分泌瘦素,而且肝星状细胞、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等肝脏间质细胞均有瘦素受体表达,瘦素通过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窦内皮细胞和枯否细胞是瘦素促进肝纤维化的靶细胞,再进一步活化肝星状细胞,而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瘦素与肝问质细胞的关系成为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戴颖  朱萱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1002-1004
肝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沉积为特征的创伤愈合过程。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细胞。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受细胞因子和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所调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生长因子家族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程中的关键病理过程,若未得到抑制或逆转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脂质代谢与其密切相关。肝脏内多种脂质代谢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外基质合成等途径改变代谢微环境,从而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导致肝纤维化。本文综述肝脏内脂质代谢变化激活肝星状细胞的途径(脂质代谢、固醇代谢和磷脂代谢)及其与肝纤维化形成的关系,以期从肝脏脂质代谢通路的角度为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与慢性肝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扬 《世界感染杂志》2007,7(1):10-12,3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极易慢性化,可演变发展为肝硬化和为肝癌。抗病毒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促使肝病缓解,但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肝纤维化是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事件,激活途径有旁分泌途径和自分泌途径两种形式。自分泌途径一旦开放,即使没有病因的进一步刺激,肝纤维化仍然能够主动进展,因此病因治疗并不能够完全替代抗肝纤维化治疗。促进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是肝纤维化逆转的中心环节。抗肝纤维化与抗病毒治疗起着协同作用,既有利于病毒的抑制与清除,也有利于肝组织病理损伤的改善与修复,延缓或者阻止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范围内,有数千万肝纤维化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而死亡。虽然在此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的复杂性,仍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办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证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在Safad i等[1]研究中亦表明:肝纤维化在去除损伤因素后尚有逆转的可能。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HSC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的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2]认为激活的HSC有两个去向:(1)由激活态转变回静止态;(2)发生凋亡而死亡。且大多数研究表明,活化的HSC主要通过凋亡途径消除,是纤维化消退的主要机制。这也就使HSC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与治疗方面有密切关系。1 HSCHSC是1996年为纪念德国学者Kuffer的贡献采用了Sterzellen的英译名Stellate cells(星状细胞)而得名[3]。该细胞又名贮脂细胞,Ito细胞,窦周细胞等,位于肝内窦周间隙,既D isse腔隙,约占肝内细胞总数的5%~15%,其分布广泛,形态不规则,常伸出数个星状突起,胞质内有1~14个直径约2·0...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从动物体内实验到细胞体外实验均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血清药理方法学、肝星状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的引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现从实验模型研究和实验技术方法2个方面就近5a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肝星状细胞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萍  程明亮 《西部医学》2009,21(1):133-134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中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来源。HSC从静止向激活状态的转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一个中心环节,因此,抑制HSC激活是治疗肝纤维化的关键步骤。本综述扼要介绍目前常用的针对HSC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甲硫氨酸喂养小鼠,制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采用HE染色检测肝组织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表达升高测定采用RT-PCR.结果高甲硫氨酸饮食造成小鼠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诱导肝纤维化;同型半胱氨酸处理肝星状细胞,导致周期蛋白D1表达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可被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TEMPO所抑制.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肝纤维化作用与促进肝星状细胞激活和增殖有关,活性氧自由基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阶段,临床上能否将病变终止于肝纤维化阶段或者逆转正常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关键。肝纤维化机理涉及细胞、生物因子及相互作用等因素。肝星状细胞及其激活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仅就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予以阐述。1 肝星状细胞的形态及显示方法1876年VonKuffen在文献中首次描述肝内有贮脂细胞存在,将肝内贮脂细胞与枯否氏细胞归做同一细胞群,至本世纪40年代,人们仍旧认为贮脂细胞是肝脏网状内皮系统中枯否氏细胞的指肪变性形式,直到1951年伊东等才首次提出肝脏贮脂细胞是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