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柏松 《陕西中医》1992,13(7):302-303
本文从小儿肺的生理病理等方面探讨了小儿肺不足的内涵,认为肺常不足是指肺系组织,全而未壮;肺系功能,娇弱不全,外邪易犯,功能易乱。认识这些特点,对儿科疾病的防治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探讨风药在小儿肺系疾病中的应用,风药味薄质轻、升浮发散,具有辛散、开发、走窜、宣通之性,可祛风升阳、畅气活血。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肺气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临证采用风药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常获显效。  相似文献   

3.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固表御邪功能尚弱,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故易为外邪所犯,导致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使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张骠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师从已故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江育仁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  相似文献   

4.
司振阳  张骠 《北京中医药》2009,28(2):98-98,125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固表御邪功能尚弱,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故易为外邪所犯,导致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使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小儿肺脏娇嫩,卫外功能较弱,最易被外邪所伤而产生各种肺系疾病。六淫外邪,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受,均易先犯于肺,引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因此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现将近年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概况总结如下。1急性扁桃体炎王凤琴等~([1])采用中药外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92例,治疗组中不用任何抗生素,单纯用中药外贴(冰片5 g,全蝎10 g,研末后用菜油拌匀,制成五分钱硬币大小之药饼),用胶布贴于外廉泉穴或下颌角下方正对肿大的扁桃  相似文献   

6.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常见病,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和病情重,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而中医治疗在化痰止咳、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有优势,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多种病原和改善肺部循环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小儿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李丽丽 《河北中医》2008,30(3):264-265
小儿咳喘是儿科肺系疾病常见证候。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受外邪侵袭。肺乃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主皮毛,一旦感受外邪,则肺先受病。外感或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影响及肺,引起肺宣发肃降失常,肺气不利而致咳喘。“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8.
孙华士 《光明中医》1998,13(4):9-10,17
小儿咳喘证治体会孙华士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540)关键词:小儿咳喘/证治经验小儿咳嗽为临床所常见,因肺主皮毛,外邪入侵,先犯皮毛,故外感六淫之邪,均可引起咳嗽,咳嗽也是机体起自卫反抗作用的反映。当外邪入侵之后,肺为邪束,即所谓肺郁失宣,肺...  相似文献   

9.
小儿脏腑娇嫩,机体自我调节及平衡能力差,易感受外邪或自生邪气而引动肝风,引发肝系疾病。都修波教授认为,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中医肝系疾病范畴,治疗应注重平抑肝阳,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10.
孙丽平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且"脏腑薄,肌肤嫩,易感外邪",导致小儿"内有痰、外感邪"的病理状态是小儿肺系疾病啰音产生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小儿肺系疾病从啰音入手,重在"疗痰",并结合病情辨证加减。对于啰音难消、顽痰难除的患儿根据其体质佐以活血、温阳、固肾等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冯晓纯  段晓征  马晓娜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08-1109
小儿具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加之小儿寒热不知自调,极易感受外邪引发以咳嗽为主症的肺系疾病。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拔罐产生的负压有较强的吸拔力,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刺激肌腠,引邪由里及表,引邪外出,使经络疏通,脏腑功能得以调整,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梁锐  成莎  谢昭亮 《新中医》2017,49(4):186-187
正咳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咳嗽为主症。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由于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很容易感受外邪引发疾病,故临床上以外感咳嗽为多见。谢昭亮教授师从已故岭南儿科学派泰斗黎炳南教授,是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之一,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数十年,主任医师,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造诣颇深,尤其在小儿外感咳嗽的用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谢教授出诊,并得其亲自讲解传授  相似文献   

13.
<正>小儿咳嗽是儿科肺系疾病常见症状。中医学认为小儿肺脏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受外邪侵袭。肺乃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主皮毛,一旦感受外邪,则肺先受病。外感或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影响及肺,引起肺宣发肃降失常,肺气不利而致咳嗽。《素问.咳论》首先论述了寒邪从皮毛、胃两条途径侵肺而致内外合邪导致咳嗽;总结咳嗽  相似文献   

14.
吕萌 《江苏中医药》2014,46(1):53-54
<正>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由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而出现的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咳嗽既是各种疾病影响到呼吸系统的一种反应,也是机体进行自我保护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在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都提倡治疗原发病,但中医把咳嗽作为一个疾病来认识,认为咳嗽既是独立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治疗上注重整体的调治,讲究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正>小儿肺系疾病是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小儿心肝有余,而肺脾肾常不足,加之肺为娇脏,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差,使得肺系疾病成为小儿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从西医的生理解剖角度来说小儿呼吸系统结构发育未完善,体液免疫相对成人较低,呼吸道黏膜薄嫩、  相似文献   

16.
肺常不足是小儿易患肺系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又是小儿肺系疾病易见瘀血证的主要原因,且瘀血与痰浊同为肺系疾病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已被临床所广泛应用且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姜琳 《家庭中医药》2001,8(4):30-31
在中医脏象经络学说中,肺为十二经之始。它位于胸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主气司呼吸,贯穿在从诞生到生命停止的全过程。肺主皮毛。皮毛包括皮肤、黏膜、毛发、汗腺等组织,是抵御外邪侵入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毛屏障的功能降低时,外邪容易乘虚而入,故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足见肺在防御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古人将肺的功能比喻作辅助一国之君的“相傅之官”,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为娇脏,其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极易受外邪侵害而发生故障。随着现代环境污染的逐日加重和吸烟人群的剧增,不少人的肺功能从25岁就开始减退,肺系感染日趋频发,且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盛衰。  相似文献   

18.
形寒饮冷与小儿咳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寒饮冷则伤肺”最早见于《难经·四十九难》中 ,意思是外感寒邪、冷食冷饮可损伤肺脏。《灵枢·百病始生篇》也提出“重寒伤肺”,是指寒邪侵犯机体则肺先受病 ,若再饮冷 ,脾胃受寒 ,母病传子 ,则致肺病 ,内外合邪 ,故为“重寒”。在小儿疾病中 ,以肺系咳喘病居多。这是因为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 ,卫外之气不固 ,易为外邪所侵 ,肺为娇脏 ,更易受邪 ;另外 ,小儿饮食不知饥饱寒热 ,过食生冷可伤及脾胃阳气 ,而致寒饮痰湿内生 ,引发咳喘。同时 ,在《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黄帝问曰 :肺之令人…  相似文献   

19.
<正> 儿科急证以肺系及脾胃系多见,占临床就诊人数的85%左右。而肺系急证又占绝大多数。笔者根据临证积累对小儿肺系急证点滴初浅识微,整理成文如次。 1 脑系急证责营卫 小儿时期肌肤娇嫩,卫外不充。营卫功能不全是小儿肺系急证发病的主要原因。营气与卫气共为精气,代表人的正气,循行于体内体外各部,固护于体表,是外邪不能逾越的藩蓠。肺与营卫有密切的关系,肺  相似文献   

20.
<正>小儿感冒是小儿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常兼寒、热、暑、湿、燥等邪气,亦有感受时邪疫毒所致者。在气候变化,冷热失常,沐浴着凉,调护不当时容易发生本病。当小儿正气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外邪易于乘虚侵入而成感冒,如《幼科释谜·感冒》所说:"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