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肝切除手术是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疗效。肝切除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是导致肝切除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可极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顺利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精准肝切除技术在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笔者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就精准肝切除术在减轻肝切除术后炎症方面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在预防和治疗残腔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首次发病肝包虫病患者实施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术 ,并与 5 1 8例保留外囊术式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评价外囊切除术对残腔并发症的预防价值 ;对 1 2例已患术后残腔并发症患者实施外囊切除术 ,评价外囊切除木对残腔并发症的治疗价值。结果 外囊切除术的术后残腔并发症低于保留外囊术式组 (P <0 .0 1 )。 1 2例已患术后残腔并发症患者实施外囊切除术后 ,无残腔并发症复发。结论 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可有效的预防、治疗残腔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螺旋水刀在复杂肝脏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在复杂肝脏切除手术中对肝脏组织分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使用螺旋水刀进行复杂肝脏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本组47例患者中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0例,原发性肝癌34例,其他肝脏肿瘤3例.手术方式包括肝尾状叶切除6例,肝脏Ⅵ段+Ⅶ段切除19例,肝中叶(Ⅳ+Ⅴ+Ⅷ段)切除9例,肝脏Ⅷ段切除5例,肝右三叶切除8例.手术时间(240±85)min,术中出血量(950±650)ml,输血在400 ml以上者13例,占27.7%,术后肝功能在一周左右恢复接近正常,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5±4.7)d.术后并发症包括腹水6例,胸水4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4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发生.结论 螺旋水刀能提高肝脏手术的精准性,减少术中大出血危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在复杂肝脏切除手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肝恶性肿瘤来说,肝切除术仍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进步。肝切除术远较以前更安全,许多医疗中心术后死亡率已〈5%。近年随着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病人的增多,肝脂肪变性已成为最常见的肝实质性改变之一。对肝移植来说,脂肪变的供肝增加了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或功能不全的风险并降低了受体生存率。20%接受肝切除手术的病人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性,术后往往发生较多和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脂肪变性对肝脏手术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段血管阻断技术在精准肝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精准肝段切除的6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6例,年龄45~ 66岁.均经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结果 67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手术均获得成功.肿瘤直径2~6 cm,行肝Ⅲ段切除病例22例,肝Ⅳ段切除病例10例,肝Ⅵ段切除病例35例.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时间73 min;术中出血量50 ~ 200 ml,平均出血量86 ml,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出现切口液化6例,经换药后痊愈,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胆漏、出血、腹腔感染及肝脏衰竭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11d,平均时间7.8d.术后随访3个月,无肿瘤复发患者.结论 肝段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患者精准肝段切除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轻了肝脏损伤,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体会(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采用肝切除术治疗1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肝内胆管结石99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8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55例;肝左外叶切除121例,左半肝切除19例,右半肝切除8例,右肝段切除14例,双侧肝段联合切除10例;术后并发症43例;死亡2例。149例随访3个月~10年,总优良率为88.6%。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行精准肝切除术)与对照组(53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242.3 min vs.203.4 min),术中出血量(361.3 m L vs.518.6 m L)、手术当日引流量(131.7 m L vs.208.6 m L)、术后住院时间(18.1 d vs.20.9 d)、住院费用(2.2万元vs.2.9万元)均减少;术后3、7 d转氨酶峰值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5.56%vs.18.87%)与结石复发率(7.41%vs.20.75%)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施行精准肝切除术,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48例,观察组(26例)采取快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体力康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在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者心理及生理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肝脏外科的微创技术和新的辅助技术的出现,主要包括腹腔镜技术、能量平台、机器人手术、活体肝移植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等在肝脏外科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精准度,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实现了肝脏外科的精准化治疗[1].三维重建技术是指将肝脏的CT和(或)MRI扫描影像学数据重建成三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并发症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肺移植临床疗效、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因素对受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围手术期死亡为14.3%.术后1、3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59%和38%.术后1、3和5年生存率COPD组为83%、66% 、45%,非COPD组为78%、17%和17%,P=0.013.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受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6).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气管吻合口软化、狭窄发生率9.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5%,BOS发生率22.5%.再移植2例.结论 原发肺基础疾病是影响肺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肺部感染和支气管吻合口软化、狭窄是术后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和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5月至2013年5月开展的160例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癌122例,肝良性肿瘤23例,肝内胆管结石15例.合并肝硬化者85例.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47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18例,右半肝切除术7例,肝段切除33例,局部肝切除术40例.结果 中转开腹术15例.术中门静脉右支损伤1例,门静脉主干损伤1例,肝左静脉损伤1例.术后肝断面出血6例,胆瘘5例,腹水9例,胸腔积液6例,肺部感染5例,除1例肝癌患者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的并发症应重在预防,通过准确的术前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腔镜下操作,严格的术后管理可以大幅降低腹腔镜肝切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完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50例,中转开腹行肝部分切除术2例。术后并发症17例为Ⅰ级(术后疼痛14例、术后呕吐3例);12例为Ⅱ级(术后输血6例、肺部感染4例、胆漏2例);1例为Ⅲ级,术后出现应激性急性胃黏膜病变;1例为Ⅳ级,术后出现2型呼吸功能衰竭。无术后膈下积液感染、肝脓肿、肝功能衰竭、肝创面大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条件的基层医院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不增加术后主要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外科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4年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术后死亡的原因,探讨ANP的手术指征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将手术治疗ANP112例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有关预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和起病时间比较接近,早期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发热、血象和高血糖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没有明是差异(P均>0.05)。与死亡有关的主要因素有①胰腺的坏死程度;②手术方式不正确;③手术指征不妥。结论轻、中度ANP应该首先试行非手术治疗48~72h。术前早期休克和ARDS应该及时纠正。术中应该充分游离肿胀的胰腺,有利于术后充分引流。建议行十二指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15.
肝切除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肝切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998-1999年所进行的1762例肝癌肝切除手术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总结。肝切除的方法为半肝切除、肝叶切除、肝段切除和肝部分切除。结果 1762例中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9%,因并发症死亡的总病死率为0.40%。术中出血、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膈下积液和感染、胆汁漏和切口感染裂开的发生率分别为0.96%、0.28%、0.51%、1.87%、0.17%、0.17%和0.11%;前三者的病死率分别为0.06%、0.06%和0.28%。结论 严格掌握肝切除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巧和认真的手术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积极的术后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肝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肝切除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肝切除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胆漏,肺部并发症和肝功能不全等仍然很常见,也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尤其是老年肝切除患者。精准肝脏外科包括术前精确的评估,术中精细的操作和术后精心的管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理念和规范。预防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有效的针对性处理是解决围手术期并发生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Donald T. Hess Hassan Beesley Cullen O. Carter Brian J. Carmine Luise I.M. Pernar 《Surgery for obesity and related diseases》2021,17(4):765-770
BackgroundRoux-en-Y gastric bypass is a proven treatment for morbid obesity and its sequelae. Gastric bypass has a safe risk profile, bu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an be seen. We report on 1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causing an obstructing clot at the jejunojejunostomy (JJ) occurring over a 9-year period.ObjectivesThe aim was to document presenting symptoms of obstructing clots at the JJ and to suggest a treatment approach to minimize complications.SettingUniversity Hospital, United StatesMethodsThe local Metabolic and Bariatric Surgery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MBSAQIP) database was queried for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reoperation after Roux-en-Y gastric bypass, from July 2009 until December 2019. All patients who were found to hav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causing an obstructing clot at the JJ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medical-record review.ResultsThe most common presenting symptoms were Hematocrit drop (10 of 10), nausea (9 of 10), abdominal pain (7 of 10), and hematemesis (4 of 10). There were 12 reoperations in the 10 patients, 10 of which were completed laparoscopically.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morbidity in our patients; 4 patients developed abscesses. In all of these, the operative notes described gross spillage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In later cases, the remnant stomach was decompressed before reoperation, reducing spillage.ConclusionsDespite the low rate of obstructing clots at the JJ, without rapid recognition and reoperation, there is a risk for serious complications. Typical presenting symptoms include nausea and abdominal pain, which help differentiate it from other causes of decreased hematocrit. Diagnosis is commonly made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CT) scan. Decompression of a dilated remnant stomach before addressing the clot can prevent intraperitoneal spillage and subsequent abscess formation. Enterotomy creation and removal of clot is recommended, without fear of continued bleed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