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变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宁市6个建筑工地627名农民工实施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上升(P<0.01),其中提高程度最高的是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以及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了解,分别较健康教育前提高了22.61%、22.52%和22.28%.健康教育干预后,被调查者对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态度以及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选择不赞成婚前、婚外性行为的人较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选择“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不会害怕和躲避”、认为“应该允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学习”、选择“如果身边的同事、朋友或亲人患了艾滋病,愿意与他们继续共事、共同生活或交往”的,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有关艾滋病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对建筑工地农民工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模式,为今后农民工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普及和防治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出决策参考。方法使用相同的问卷开展基线调查和终期评估调查。在两次调查中间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每周每个工地两次的频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方式主要包括多媒体播放宣传片、专业人员讲授、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数据经逻辑核查、整理后双遍录入Epi Data 3.1软件并进行一致性核对、采用SAS统计软件9.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民工对艾滋病能否从外表上分辨的知晓率、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知晓率均达到了90%以上;对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也显著提高(P<0.01);从自身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认识上干预前后没有变化(P>0.05),干预前后艾滋病主动检测行为没有变化(P>0.05);艾滋病检测机构的认知上有了显著的进步(P<0.01)。结论通过对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而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但短时间的干预活动,对他们的行为学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宛城区建筑工地农民工584名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在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统计,评估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对584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防治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0.0%和84.2%,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69.5%和84.7%;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74.8%和89.3%,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使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区3个建筑工地的1 031名男性农民工实施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教育前显著上升(P<0.001),其中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显著上升,提高程度最高的是对"窗口期无法检测到抗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关系""避免婚前性行为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经健康教育后,对婚前性行为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显著改变,49.4%的被调查者选择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会避而远之,64.5%的被调查者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应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行为调查发现,健康教育后肯定使用安全套的概率上升至54.9%;上述态度和行为改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有关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莆田市大专学生对(AIDS)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需求特点,探讨预防AIDS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适宜内容等,用问卷法对莆田市518名大专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教育后AIDS知识水平全面提高,并澄清了一些模糊概念,纠正了一些错误信息,对AIDS的态度也向积极方面变化。以知识均分来评价教育方式,结果显示以老师讲课效果最好,依次为同伴教育,看录像和阅读。本次调查也发现了教育后仍然存在的对AIDS知识的错误概念与观念,对今后开展AIDS知识健康教育将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影响,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医学高校大一和大四学生,对其进行艾滋病专题讲座并发放宣传材料,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方法对被调查医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有积极转变;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方面,大一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大四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我国艾滋病 (AIDS)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能否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广泛蔓延已经到了关键时期 .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 ,宣传教育等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手段[1] .大学生是性活跃与思维活跃的人群 ,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2 ]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 ,并对此进行了效果评价 .1 对象和方法 从 2 0 0 0年起每学年第一学期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专题讲座 ,用随机抽班的方法调查了临床、高级护理、中西医结合 3个专业在校大学生 90 0人 ,平均年龄 2 0 .9…  相似文献   

8.
韶关市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韶关市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市区随机抽取两所市属中学,并对其高中部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90%以上中学生不赞成有婚前性行为;干预后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交往的中学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增加(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有明显效果,加强中学生性教育和消除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需求评估,对目标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建筑工地流动人群对“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等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对“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仍然较低,仅有43.6%;同时建筑工地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变化有了明显变化,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掌握安全性行为的观念和技能是建筑工地流动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能有效地引导、动员民工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用问卷方法评价中职学生健康教育前后的即时教果,结果显示:教育后总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提高,与钮文异等[1] 报告一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输入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患艾滋病的孕妇会传播给婴儿;蚊虫叮咬、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无偿献血不会传播艾滋病,而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周特  杨桂荣 《大家健康》2013,(16):38+49
伴随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病例频频发生,造成了人们心理方面的恐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针对艾滋病的治疗仍未能得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唯一的预防艾滋病的良性举措即为预防。目前在我国诸高校之中也广泛的开设了艾滋病(HIV)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促使大学生群体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进行审视艾滋病所具有的危害性。并针对大学生艾滋病教育预防提出了相应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综合性的健康教育,提高黎族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水平。方法 在黎族村庄发放宣传材料、播放VCD,在性活跃人群开展专题小组讨论及同伴教育,免费提供避孕套,在中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培训乡村医生和村干部。结果 干预后黎族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分别提高10.66和10.68个百分点,认同避孕套预防作用提高12.79个百分点,用过避孕套的仅有12.50%;乡村医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31.30%上升到90.90%,其中39.39%的相关知识来源于该项目培训;流动人口避孕套使用率和固定性伴率分别从39.83%和47.86%上升到58.40%和72.69%;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提高6.50-22.90个百分点;结论 在黎族人群中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广大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方法利用农村广播和宣传画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结果宣传前农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4.4%,宣传后1年和2年分别为80.0%、83.0%。宣传前后知晓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135.12,75.83,p<0.01)。结论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和张贴宣传画,开展农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是一项投资少、覆盖面大、宣传方式好的宣传方法,值得在有广播条件的农村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官兵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教育前和教育后半年对武警部队部分官兵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武警部队官兵中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横县高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课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在中学生中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即时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应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对横县某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以自身干预前作为对照。结果:干预后各组艾滋病知识水平提高,态度发生了改变,尤以同伴教育和小组访谈的效果较为显著。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在高中生中灵活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开展艾滋病教育是有效且可行的,以同伴教育和小组访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病人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对门诊输液病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取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播放艾滋病专题录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比较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20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15项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P<0.01),对艾滋病的正向态度也有显著性提高(P<0.05,P<0.01),并希望了解更多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医务人员.结论 以分发健康教育材料与播放健康教育专题录像片相结合的方法能明显提高病人的艾滋病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湖北省农村中学开展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方法:利用<学生艾滋病预防问卷>,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天知识、态度、行为及效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行为因子在教育后有显著性提高(p<0.05):学生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识、拒绝行为和沟通技能上都有明显变化(p<0.05);但是学生对艾滋瘸患者的态度并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在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并且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和中国性病防治协会制作的95块图并茂的艾滋病展板,结合播放预防艾滋病知识光盘、散发宣传单和专家咨询,在全省19个市县开展巡回活动,每次活动前后2个月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巡回展活动后人群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普遍比活动前好,正答率均高出活动前3.66-19.51个百分点不等,平均高出9.29个百分点,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性(P<0.001);而巡回展活动前后人群对艾滋病人及其病毒携带的基本态度比变化则部分显示差异具有显性。结论:采用以图片巡回展为主体的形式在社区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具有覆盖面广、受益群众多、效果好、经济、简单易行等优点,为普及艾滋病知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126名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65.31%,干预后为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态度的正确率干预后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章传红  谢新民  袁尚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93-493,452
目的:探讨卫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科学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卫校2005级新生进行匿名、随机、整群抽样问卷测试,然后由教师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结束后以同样的问卷测试,并将健康教育前后的答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加了新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但性观念在短时间内转变不明显。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重点加强性观念法制教育和艾滋病的防护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