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u蛋白作为微管相关蛋白的主要成分参与神经元骨架中微管的装配,以提高微管的稳定性,在神经元可塑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种癫痫模型已证实癫痫发作后磷酸化Tau蛋白明显增加,并诱发苔藓纤维发芽、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改变,从而在癫痫反复发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癫痫中Tau蛋白表达特点及其在发作中的作用作一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病理特征是存在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经细胞内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自聚集出现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两种异常结构。Aβ和Tau病理并不总是重叠。目前尽管Aβ和Tau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由于A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此有人提出Aβ可能引发疾病过程,而Tau是执行者。本文集中讨论Tau病理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Tau蛋白在老年痴呆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针对Tau蛋白开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7-01/2005-05与Tau蛋白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文献,检索词“Tau,neurodegeneration,Alzheimer’sDiseas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3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Tau蛋白和老年痴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47篇,筛除明显无关文献或相关性不强的文献,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明确其相关性,无论研究对象为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入,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检索到的47篇文献,排除重复与类似研究35篇。选入12篇,有关Tau蛋白结构与分布等的研究原著5篇,有关Tau蛋白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变化相关研究原著7篇。资料综合:①由微管结合蛋白Tau形成的聚集体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②后来人们研究发现单纯的Tau基因的突变就能够导致一种被称作因第17对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额颞叶型痴呆症伴随帕金森病的疾病,因此认为Tau蛋白在体内的紊乱是各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③随着人们的深入研究发现Tau蛋白除了引起微管的解聚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外,由Tau蛋白聚集形成的PHF也可以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④在体外试验中逆转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以及阻断螺旋丝的形成有可能为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途径。在脑脊液中检测老年痴呆症特异的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和老年痴呆症特异的Tau蛋白单克隆抗体,可能为老年痴呆症发病的预测提供一个有效的手段。结论:Tau蛋白是神经细胞中重要的一种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征都包含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因此Tau蛋白的异常可以引起许多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Tau蛋白与神经细胞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Tau蛋白在老年痴呆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针对Tau蛋白开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line 1997-01/2005—05与Tau蛋白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文献,检索词“Tau,neurodegenemtion,Alzheimer’s Diseas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3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Tau蛋白和老年痴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47篇,筛除明显无关文献或相关性不强的文献,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明确其相关性,无论研究对象为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人,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检索到的47篇文献,排除重复与类似研究35篇。选入12篇,有关Tau蛋白结构与分布等的研究原著5篇,有关Tau蛋白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变化相关研究原著7篇。资料综合:①由微管结合蛋白Tau形成的聚集体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②后来人们研究发现单纯的Tau基因的突变就能够导致一种被称作因第17对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额颞叶型痴呆症伴随帕金森病的疾病,因此认为Tau蛋白在体内的紊乱是各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③随着人们的深入研究发现Tau蛋白除了引起微管的解聚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外,由Tau蛋白聚集形成的PHF也可以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④在体外试验中逆转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以及阻断螺旋丝的形成有可能为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途径。在脑脊液中检测老年痴呆症特异的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和老年痴呆症特异的Tau蛋白单克隆抗体。可能为老年痴呆症发病的预测提供一个有效的手段。结论:Tau蛋白是神经细胞中重要的一种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征都包含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因此Tau蛋白的异常可以引起许多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Tau蛋白属于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s,MAP)家族,是微管相关蛋白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它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的轴突和胞浆内,其次在神经胶质细胞内。Tau蛋白主要功能为促进微管蛋白聚集形成微管,并增强其稳定性,维持细胞的生长发育。近年研究表明,Tau蛋白有可能作为脑损伤的敏感指标。重度颅脑损伤后迟发脑积水的发病率约为8—12%,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能否通过Tau蛋白的检测,及早、有效预防迟发脑积水的发生,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洛汀(LOV)对冈田酸(O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选用孕期17d的SD大鼠,取皮质神经元接种培养。待优化OA处理时间和剂量等条件后,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OA组、LOV组、LOV预处理+OA组。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皮层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总Tau蛋白水平。结果应用OA 30 nmmol/L处理大鼠皮质神经元1 h,成功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明显影响细胞活力。LOV 500 nM预处理4 d能在Thr181(AT270),Thr231(AT180),Ser202/Thr205(AT8)和Ser396等磷酸化位点显著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影响总Tau蛋白水平。结论洛伐他汀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提示洛伐他汀对Tau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洛汀(LOV)对冈田酸(O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孕期17d的SD大鼠,取皮质神经元接种培养。待优化OA处理时间和剂量等条件后,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OA组、LOV组、LOV预处理+OA组。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皮层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总Tau蛋白水平。结果应用OA 30 nmmol/L处理大鼠皮质神经元1h,成功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明显影响细胞活力。LOV 500 nM预处理4d能在Thr181(AT270)。Thr231(AT180),Set202/Thr205(AT8)和Ser396等磷酸化位点显著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影响总Tau蛋白水平。结论 洛伐他汀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提示洛伐他汀对Tau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b1和β-淀粉样蛋白25-35可调节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蛋白磷酸酯酶2A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密切相关。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和人参皂苷Rb1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和蛋白磷酸酯酶2A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诱导第3代神经干细胞分化1周后分组:①空白组:不加其他处理因素继续培养36h。②β-淀粉样蛋白组:培养24h后,加入β-淀粉样蛋白25-35继续培养12h。③预处理组:先加入人参皂苷Rb1预处理24h,再加入β-淀粉样蛋白25-35继续培养12h。分别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au[pS396]、Tau[pS262]表达以及蛋白磷酸酯酶2A活性。结果与结论:正常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有Tau[pS396]和Tau[pS262]的表达;β-淀粉样蛋白组细胞的Tau[pS396]和Tau[pS262]表达上调,蛋白磷酸酯酶2A活性无明显变化;预处理组Tau[pS396]和Tau[pS262]表达下调且蛋白磷酸酯酶2A活性显著增强。提示正常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au蛋白表达一定程度的磷酸化水平,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提高蛋白磷酸酯酶2A活性来减轻β-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MCI患者,30例老年性痴呆(AD)患者,36例健康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水平。结果:MCI组血清中Tau蛋白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的浓度与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Tau(P-tau)蛋白的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Aβ1-42、及磷酸化Tau(P-tau)浓度异常情况,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对其早期诊断和精准诊断尤其重要,也可用于监测药物修饰治疗的有效性。中枢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检测被广泛用于临床试验。近年来,更易获得和更经济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得到了重要发展。该文概述了阿尔茨海默病血液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神经丝轻链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临床应用。其中,磷酸化Tau蛋白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血液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11.
背景:通过调节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可提高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和人参皂苷Rb1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诱导第3代神经干细胞分化1周后,分别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Tau[pS396]、Tau[pS262]及GSK-3β[pTyr279,216]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正常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有Tau[pS396]和Tau[pS262]的表达,β-淀粉样蛋白25~35可以使Tau[pS396]、Tau[pS262]和GSK-3β[pT279/216]表达上调,而人参皂苷Rb1可以逆转β-淀粉样蛋白25~35的作用。提示β-淀粉样蛋白25~35和人参皂苷Rb1通过调节GSK-3β的活性对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产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通过调节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tau 蛋白磷酸化水平可提高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 和人参皂苷Rb1 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au 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诱导第3 代神经干细胞分化1 周后,分别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Tau[pS396]、Tau[pS262]及GSK-3β[pTyr279,216]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正常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有Tau[pS396]和Tau[pS262]的表达,β-淀粉样蛋白25~35 可以使Tau[pS396]、Tau[pS262]和GSK-3β[pT279/216]表达上调,而人参皂苷Rb1 可以逆转β-淀粉样蛋白25~35 的作用.提示β-淀粉样蛋白25~35 和人参皂苷Rb1 通过调节GSK-3β的活性对tau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产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华中五味子酮有强的抗氧化活性,可高效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对处于活性氧应激状态下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主要是由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目的:探讨五味子酮在AP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中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6-07/2008—10在郑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遗传动物中心购得APP基因突变小鼠30只,五味子酮由河南省中医研究院药物所提供。方法:剪取新生APP转基因小鼠尾尖,常规提取DNA,采用PCR法检测动物是否携带有APP基因。APP转基因阳性鼠记为“APP+”,APP转基因阴性鼠记为“APP+”。分别取APP+鼠和APP+鼠海马部位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将纯化的神经于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将从APP+鼠来源的细胞分为五味子酮组、APP+细胞对照组,将APP-鼠来源的细胞设为APP-细胞对照组。五昧子酮组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50umol/L的五咪子酮溶液,余2组加入相同容积的PBS,培养24h。主要观察指标:免疫荧光化学和免疫印迹分析测定APP+、APP-细胞Tau蛋白在262、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APP+细胞对照组比较,五味子酮组细胞荧光强度减轻,Tau[Ps262]、Tau[Ps396]的磷酸化水平均降低,且Tau[Ps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尤为明显。APP+细胞对照组Tau[Ps262]、Tau[Ps396]磷酸化水平均较低。结论:在AP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五味子酮可以明显降低Tau蛋白在396、26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减轻神经元损伤,但其磷酸化程度并未达到阴性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大多数学者认为β-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始动因素,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最重要的分子病理变化之一。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中加入预诱导培养基和20μmol/Lβ-淀粉样蛋白25~35,24h后用含2%二甲基亚砜和200μmol/L丁羟茴醚的DMEM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5h后收取细胞。对照组诱导方法同实验组,但在诱导过程中未加入β-淀粉样蛋白25~35。结果与结论:光镜下可见纺锤状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出现长突起,呈现神经细胞样形态,但实验组突起数量和长度均少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免疫蛋白印记法证明实验组的GSK-3β、Tau[pSer262]和Tau[pSer396]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β-淀粉样蛋白25~35能够通过GSK-3β途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Tau蛋白磷酸化探讨电针百会对APP/PS1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4月龄雌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百会组和非穴组,10只同窝阴性野生小鼠为野生组;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非穴组电针非穴,干预28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蛋白免疫印记杂交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在Ser-396位点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百会组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减轻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损伤,降低海马组织中Ser-396位点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百会能够改善APP/PS1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中Tau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程度,研究其在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采用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Morn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CA1区Tau蛋白、蛋白磷酸酯酶2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手术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Morris水迷宫隐藏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摸索试验时间减少;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疏松,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异常;手术组大鼠神经元中Tau蛋白含量增多,蛋白磷酸酯酶2A减少,以一个月时最明显。以上结果表明Tau蛋白表达增多及过度磷酸化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大多数学者认为β-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始动因素,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最重要的分子病理变化之一.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中加入预诱导培养基和20 μmol/L β-淀粉样蛋白25~35,24 h后用含2%二甲基亚砜和200 μmol/L丁羟茴醚的DMEM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5 h后收取细胞.对照组诱导方法同实验组,但在诱导过程中未加入β-淀粉样蛋白25~35.结果与结论:光镜下可见纺锤状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出现长突起,呈现神经细胞样形态,但实验组突起数量和长度均少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免疫蛋白印记法证明实验组的GSK-3β、Tau[pSer262]和Tau[pSer396]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β-淀粉样蛋白25~35能够通过GSK-3β途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肌动蛋白和Tau蛋白分别是微丝和微管的重要组成成分,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的分布能否作为微丝和微管的观察指标.目的:构建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的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真核细胞,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8-03/08在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共同完成.材料:克隆在pcDNA3载体上的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ctin和pcDNA3-Tau,以及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mCherry-C2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2、大肠杆菌株DH5α和小鼠NIH3T3细胞系由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保存.方法:将克隆在pcDNA3上的肌动蛋白和Tau蛋白亚克隆到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mCherry-C2和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EGFP-C2上,然后转染NIH3T3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载体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他.主要观察指标:NIH3T3细胞转染24h后.利用Leica荧光显微镜观察上述重组载体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无误,并在NIH3T3细胞中可获得高量表达.融合蛋白发出的红色和绿色荧光均表明,肌动蛋白在细胞质中呈短丝状弥散分布,Tau蛋白以细胞核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结论:成功构建了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的不同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这为研究细胞骨架在信号分子移位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决定轴突的生长,并可参与损伤神经的再生和功能修复。目的:进一步验证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对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将冈田酸微量注射至拟大鼠海马CA1区建立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预处理组于造模前将神经生长因子注射至侧脑室;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等体积的二甲亚砜作为对照。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上述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分别用改进的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原纤维缠结,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海马区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大鼠出现认知、学习记忆能力减退;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出现较多神经原纤维缠结,而且磷酸化的Tau蛋白表达增多;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组大鼠的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提示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减少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时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以及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1]。Aβ沉积、过度磷酸化的Tau,神经炎症和细胞过度凋亡,可损伤神经元,造成学习记忆障碍。随着全球老龄化人口的递增,AD发病率也急剧攀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