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肾脏COX-2/PGE2/EPs的表达情况.[方法]多次小剂量腹腔注射STZ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C)和糖尿病组(DM).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肾组织环氧合酶-2(COX-2)、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2合成酶-1(mPGES-1)、各型EP受体(EP1、EP2、EP3、EP4)的mRNA表达水平;Westemblot法检测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周龄增加,DM组小鼠逐渐出现明显多饮、多尿、体质量下降等糖尿病消耗症状;与NC组小鼠相比,DM组小鼠空腹血糖(FBG)和24 h尿蛋白排泄量均显著增加(P<0.05);肾脏COX-2和EP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mPGES-1、EP1、EP2、EP3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同时,DM组小鼠24 h尿PGE2定量显著高于NC组(P<0.05).[结论]1型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中,早期即可检测到COX-2和EP4表达上调,伴24 h尿PGE2定量增加,提示COX-2/PGE2/EP4信号轴激活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中子宫蜕膜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变化及子宫平滑肌细胞前列腺素E受体(EP)的表达分布,探讨PGE2/EP系统在RSA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37例RSA患者作为RSA组和48例人工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蜕膜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和子宫平滑肌细胞中EP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蜕膜组织中PGE2和子宫平滑肌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水平,利用Fluo-3AM绿色荧光染料检测子宫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浓度。结果RSA组蜕膜组织中COX-2、mPGES和PGE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SA组子宫平滑肌细胞中EP1和EP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EP2、cAMP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SA组子宫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蜕膜组织PGE2的合成增加和平滑肌细胞EP受体分布异常可促使子宫的异常收缩而导致RSA。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1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链尿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调节。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组。于模型成功后第7、14、28天分别取各组5只大鼠,检测肾功能和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HGF的表达,并用ELISA法比较各组肾组织分泌的HGF。结果:PGE1治疗7、14、28天,治疗组HGF的表达及分泌均较糖尿病模型组增高,并于第14天达高峰。结论:PGE1可以上调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HGF的分泌,加强HGF的肾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高燕红  罗群  蔡珂丹  邬民香 《浙江医学》2014,(3):175-177,221,I0001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帕立骨化醇组(P组)、DN组(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N组)。P组大鼠每周腹腔注射帕立骨化醇3次,剂量为0.4μg/kg,给药12周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以实时PCR检测肾组织肾素及环氧化酶-2(COX-2)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并以ELISA法检测尿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D组与P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空腹血糖及甲状旁腺激素(PTH)均显著升高(均P<0.05),肾组织肾素和COX-2 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尿PGE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D组显著高于P组(P<0.05)。肾素水平与尿PGE2水平及COX-2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798、0.722,均P<0.01)。结论帕立骨化醇可显著减少DN大鼠早期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肾组织COX-2表达,下调尿PGE2水平,从而抑制肾组织肾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D新生大鼠右心房注射前列腺素E2 (PGE2)产生呼吸暂停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7~9天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右心房注射辣椒平、S-3144(P物质受体拮抗剂)和AH6809(前列腺素E2受体拮抗剂)前后注射PGE2,观察呼吸指标的变化.结果 右心房注射PGE2在7~9天大鼠引起呼吸暂停;AH6809可缩短PGE2产生的呼气时间约42% (P<0.05),但辣椒平和S-3144对PGE2产生的呼吸暂停无明显影响.结论 新生大鼠右心房注射PGE2引起呼吸暂停,是通过作用于前列腺素E2(EP2)受体产生而与辣椒素受体和P物质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2):1053-1057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与膀胱结构改变和尿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63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3只和对照组30只。糖尿病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应用代谢笼检测2组大鼠24 h尿量,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膀胱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NGF表达,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膀胱结构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4、8、12周,糖尿病组大鼠血糖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体质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24 h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膀胱阈容量、残余尿量及膀胱顺应性显著增加,最大膀胱内压显著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膀胱组织中NG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病程延长,NGF表达逐渐降低。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光镜下糖尿病组大鼠膀胱平滑肌肥大,形态多样,排列紊乱疏松,可见肌束断裂,随着病程延长,变化更加明显;对照组大鼠膀胱平滑肌肌束排列整齐,形态一致,肌束间结构紧密。电镜下糖尿病组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出现边集,核周隙不清,线粒体肿胀;对照组大鼠膀胱细胞核染色质均匀,核周隙清晰,线粒体膜无破裂、无肿胀。结论糖尿病大鼠膀胱组织中NGF表达下降诱导膀胱出现收缩功能减弱及逼尿肌形态学改变,并呈现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采用STZ诱导,制备糖尿病模型.STZ诱导8周后将两组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24 h尿量,随后进行在体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评估膀胱功能.实验完毕后取膀胱组织标本,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膀胱逼尿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减轻,24 h尿量和膀胱湿重显著增加;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膀胱容量、单次排尿量和剩余尿量明显增加,收缩力代偿性升高,排尿效率显著降低;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糖尿病组大鼠组膀胱逼尿肌肌束排列紊乱,结构松散,肌束断裂.结论 糖尿病组大鼠早期即可出现膀胱逼尿肌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提示对糖尿病性膀胱病患者应尽早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PGE2表达情况,探讨其在EA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EAE模型组,各10只,使用新鲜豚鼠脊髓匀浆(GPSCH)与含卡介苗(BCG)的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EAE模型。对各组大鼠发病潜伏期、进展期及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进行记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前列腺素E 2(PGE 2)的表达,并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PGE2含量进行平均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大鼠未发病,EAE模型组大鼠均发病。正常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未见PGE 2表达,EAE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则可见PGE 2表达,且PGE 2含量与EAE大鼠发病潜伏期呈负相关,与发病进展期及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PGE2可能参与了EAE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采用STZ诱导,制备糖尿病模型。STZ诱导8周后将两组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24 h尿量,随后进行在体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评估膀胱功能。实验完毕后取膀胱组织标本,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膀胱逼尿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减轻,24 h尿量和膀胱湿重显著增加;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膀胱容量、单次排尿量和剩余尿量明显增加,收缩力代偿性升高,排尿效率显著降低;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糖尿病组大鼠组膀胱逼尿肌肌束排列紊乱,结构松散,肌束断裂。结论糖尿病组大鼠早期即可出现膀胱逼尿肌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提示对糖尿病性膀胱病患者应尽早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变化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8周龄SD大鼠30只高热量饮食1个月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 30 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成模后分别于12、24周处死动物,采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PC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大鼠肺组织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干预组较糖尿病组减少(P<0.01);光镜观察罗格列酮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PCNA表达增高,罗格列酮干预后可抑制肺组织细胞增殖,可能对糖尿病肺病变的进展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膀胱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尿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将40只雌性大鼠体 (200250) g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 (22只) , B组为实验组 (18只) .实验组经高糖高脂喂养四周后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 诱导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膀胱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4周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枸橼酸缓冲液.2组均采用尾静脉测定大鼠血糖, 每周1次, 连续4周.12周时2组大鼠进行膀胱容量、膀胱压及漏尿点压测定, 连续记录3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实验组血糖明显升高, STZ建模成功率100%;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充盈期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膀胱压和漏尿点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STZ用于建立糖尿病大鼠膀胱模型成功率高, 其膀胱尿道功能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2.
自由基在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损伤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由基在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病理生理学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分组观测不同时间段T2DM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并将剩余膀胱组织制备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不同时间段T2DM组引起逼尿肌收缩的最小牵张力高于对照组.T2DM组在0~16周的收缩频率较对照组增高,在20周后减低.T2DM组最大收缩力旱现降低趋势.正常对照组膀胱匀浆中SOD第8周达最高峰后,旱现出下降趋势,至24周时有所增高.T2DM组4周时SOD出现增高,在8周和24周组大鼠膀胱中SO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MDA在两组动物中都表现为进行性下降趋势.在第4周,T2DM组大鼠膀胱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第8周出现MDA增高.T2DM组SOD/MDA的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在第4周时,T2DM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第8周时,出现显著性降低.逼尿肌肌条收缩频率与逼肌最大收缩力之间旱负相关,(r=-0.226,P<0.05);MDA与逼尿肌最大收缩力之间呈正相关(r=0.234,P<0.01).结论 糖尿病可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在发病初期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膀胱功能处于代偿状态;随着病情进展,机体氧自由基损伤严重,膀胱逼尿肌功能失代偿.自由基损伤也是糖尿病膀胱逼尿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的膀胱逼尿肌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灯盏花素治疗组(DD组)。以高糖高脂饮食及小剂量连脲佐菌素(30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6周后光镜下观察膀胱逼尿肌在常规HE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V-G)染色的改变。结果:糖尿病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治疗组较糖尿病组明显下降。结论: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灯盏花素具有保护膀胱逼尿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细胞凋亡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用10周龄SD大鼠腹腔内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动物模型.12周后取两组大鼠膀胱组织标本,原位细胞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146、PDGF-Rβ、NG-2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46、PDGF-R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升高,体质量减轻,膀胱湿重增加;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糖尿病大鼠膀胱的尿路上皮细胞,而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尿路上皮细胞凋亡;两组大鼠膀胱组织中未见明显NG-2表达,CD146阳性表达细胞位于膀胱黏膜下层的血管壁及膀胱逼尿肌肌膜,PDGF-Rβ阳性表达细胞位于膀胱逼尿肌之间血管壁细胞及黏膜下血管壁;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膀胱壁组织CD146、PDGF-Rβ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膀胱上皮细胞早期发即生凋亡改变,而周细胞早期凋亡不明显;上皮细胞的凋亡可能是糖尿病膀胱的治疗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电刺激法对糖尿病膀胱大鼠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电刺激组3组,每组1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大鼠膀胱模型。10周后,电刺激组予体外电刺激治疗,刺激参数:强度31V,密度31 Hz,另两组均不予电刺激。持续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各组尿动力学改变及逼尿肌肌条收缩功能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10周后施加体外电刺激,其膀胱收缩力加强,残余尿量比(R%)有所下降,膀胱排尿阈容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电刺激可改善糖尿病膀胱的逼尿肌收缩能力及膀胱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超微改变,从细胞形态学分析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发病机理。方法建立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在4、12周时电镜下观察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结果电镜下逼尿肌表现为逼尿肌细胞体积增大,SMC之间的间隙缩小,细胞间胶原纤维增多,细胞间中间连接减少,胞突连接及缝隙连接多见。12周时上述改变较4周明显加重。与时间有明显相关性,此损害过程为一个神经纤维束减少、膀胱逼尿肌代偿与重建,最后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过程。结论糖尿病早期,大鼠膀胱逼尿肌的平滑肌、细胞间质和神经纤维均有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变明显。形态学方面的检测为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尿动力学提供佐证,为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膀胱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便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法:采用少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设对照组,体重比20,30,40 mg/kg STZ组,每组5只大鼠.1个月后,尿糖在卅以上,血糖高于16.7 mmol/L为造模成功.结果:30,40 mg/kg STZ组全部大鼠都造模成功;20 mg/kg STZ组有2只大鼠血糖低于8.2 mmol/L,尿糖+,造模不成功.结论:少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是糖尿病大鼠模型构建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性膀胱病(DCP)的尿动力学及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方法 建立早期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以正常大鼠(30只)作对照,饲养60 d后,进行膀胱静态压、最大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收缩压等尿动力学指标测定.然后行膀胱湿重、膀胱壁厚度及光镜、电镜病理学观察.结果 60 d后,糖尿病组膀胱静态压、最大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收缩压、膀胱顺应性、膀胱湿重、膀胱壁厚度分别为(0.95±0.10)kPa、(3.49±0.40)ml、(3.09±0.10)kPa、(1.39±0.11)ml/kPa、(182.0±1.5)mg、(1.41±0.07)mm,而对照组分别为(0.60±0.03)kPa、(1.82±0.12)ml、(4.91±0.30)kPa(0.68±0.07)ml/kPa、(149.0±1.4)mg、(0.93±0.04)mm.两组对应参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糖尿病组膀胱逼尿肌边缘有空泡样变性、肌细胞固缩、细胞连接纤维化、成纤维细胞变性及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结论 DCP大鼠早期就有膀胱的动力学及病理学改变,提示对DCP患者应尽早干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9.
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咖啡治疗组(Coffee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7周后测定各组膀胱湿重量、阈容量、相对排尿量(V%)、膀胱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及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Coffee组与DM组相比,膀胱湿重量与阈容量显著降低,V%与膀胱cAMP含量明显升高。DM组逼尿肌肌条的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咖啡治疗后肌条收缩性有所改善。结论:咖啡可能通过其中的咖啡因升高膀胱cAMP浓度、改善膀胱充盈感觉和逼尿肌收缩性等机制来防治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