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晟  陈潜妙  池学锋  刘伟 《浙江医学》2019,40(11):1150-1153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基因及神经生化标志物等因素,探讨DEACMP的预测因子。方法选择ACMP患者189例,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分成DEACMP组37例,无DEACMP组15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影像学资料,并采用DNA直接测序HIF-1α基因中rs3783752、rs4899056、rs1957757、rs10873142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DEACMP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预测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MRI异常发生率、昏迷持续时间、高压氧治疗疗程、入院时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动脉血乳酸含量及HIF-1α基因(rs4899056)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的预测模型:logit(p)=-5.81+1.24X1-2.00X2+1.33X3+1.20X4+0.06X5,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能力AUC为0.88,灵敏度为0.79,特异度为0.86;最大Youden指数为0.65,对应的预测概率为0.49,确定该点为最佳截断值。结论使用HIF-1a基因多态性联合多个预测因子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为DEACMP的临床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超  李俊  盛晓生  余晗俏 《浙江医学》2022,44(21):2274-2277,2282
目的探讨NFKB1启动子区-94ins/delATTG(rs2836249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及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EH患者275例(EH组)和138名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NT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NFKB1基因rs28362491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在校正其他EH传统危险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FKB1-rs28362491基因多态性是否为EH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及不同基因型者血清TNF-α水平。结果EH组NFKB1基因rs28362491位点DD基因型频率高于NT组(24.4%比14.5%),II、ID基因型频率低于NT组(43.3%比43.5%,32.3%比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D、I等位基因频率比较(46.0%比36.2%;54.0%比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隐性模型(DD比ID+I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显性模型(ID+DD比II)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其它危险因素后,DD基因型仍是E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29,95%CI:1.135~3.926,P<0.05)。与非DD基因型携带者相比,DD基因型携带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NFKB1-rs28362491基因多态性与EH相关,DD基因型可能调控TNF-α,成为EH易感性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晓庆  徐晓敏 《浙江医学》2019,41(20):2147-2151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女性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的基因羧肽酶B2(CPB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就诊的96例URSA患者(URSA组)和103例同期常规体检、有正常妊娠和生育史、无自然流产史的生育期妇女(对照组)的外周血,提取DNA后应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法检测两组CPB2单核苷酸多态性,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验证。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连锁不平衡性以及位点与血栓指标的相关性。结果URSA组rs3742264等位基因A和rs9316179等位基因C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9.8%vs33.5%、20.3%vs33.5%),经Bonferroni法和FDR法多重检验校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RSA组基因型频率rs3742264GA35.4%、AA2.1%和rs9316179GT36.5%、TT2.1%,分别低于对照组rs3742264GA53.4%、AA6.8%和rs9316179GT53.4%、TT6.8%,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rs2296642-rs7337140(D''=0.91,r2=0.83)和rs3742264-rs9316179(D''=1,r2=0.98)为强连锁不平衡(D''>0.9,r2>0.33)。URSA组基因型组合rs3742264-rs9316179GGTT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1.5%vs39.8%,OR=2.411,95%CI:1.364-4.263,字2=9.318,P<0.05)。URSA组rs3742264GG携带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中PAgT(ADP)均显著低于rs3742264GA和AA携带者(均P<0.05)。rs3742264不同基因型间FIB、D-Dimer和PAgT(A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州地区URSA人群存在CPB2基因遗传易感性,rs3742264等位基因A是URSA保护等位基因,rs3742264基因型间PAgT(ADP)具有显著差异,rs3742264等位基因A可维持正常血浆TAFI水平和血小板功能,有利于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TGA3、TP53INP2和AXIN2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 )的关联性,为防治PTC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56例PTC患者(病例组)的血液,同时取50例甲状腺正常人(对照组)血样。应用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ITGA3、TP53INP2和AXIN2基因共14个tag SNPs的基因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采用UNPHASED3.1.4软件分析2个及2个以上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与PTC的关系。 结果: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14个位点在2组研究对象中的基因型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AXIN2基因的rs11655966、rs3923086和rs7591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9,df=1,P=0.014;χ2=4.518,df=1,P=0.034;χ2=4.674,df=1,P=0.031),TP53INP2基因上rs910870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各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3,df=1,P=0.032),ITGA3基因上5个tag SNPs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位点联合分析,rs7210356-rs7591-rs4074947-rs11655966-rs3923086-rs4791169-rs224030单倍体系统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XIN2基因的rs11655966、rs3923086和rs7591位点可能与PTC发病有关联,AXIN2基因中多个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可能与PTC发病有关联;TP53INP2基因的rs910870位点可能与PTC发病有关联,ITGA3可能与PTC发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1(SRC-1)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TagSNPs)位点基因多态性与2
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阐明SRC-1基因是否为T2DM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190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193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应用PCR和基质辅助
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I-TOF-MS)检测2组研究对象SRC-1基因上的rs3731628、rs4578807和rs11677500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应用单倍型法分析3个位点形成的多位点的联合作用与T2DM的关系。结果:SRC-1基因的rs3731628和rs11677500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数分布
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P>0.05),rs4578807位点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频数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SRC-1基因的rs3731628、rs4578807和rs11677500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RC-1基因上的3个位点组成的rs11677500-rs4578807、rs4578807-rs3731628和rs11677500-rs4578807-rs3731628 3个单倍体型系统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SRC-1基因的rs3731628和rs11677500位点的SNPs可能与T2DM
的发生无关联,SRC-1基因可能不是T2DM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林辉  徐丹萍  诸溢扬  郑路亚 《浙江医学》2018,40(21):2307-2310,2315
目的分析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胃镜下组织活检确诊的121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另取同期收治且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2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一代测序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LAIR1基因3’UT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分布频率,同时分析胃癌患者LAIR1基因3’UTR的多态性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患者rs199714928位点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分布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癌组rs1054033与rs6509867位点均存在完全单倍型连锁现象,而对照组有16例存在不完全单倍型连锁现象(P<0.05)。胃癌低分化患者rs3826753/rs3826754位点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分布频率均明显低于中高分化者(均P<0.05),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不同性别、肿瘤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患者LAIR1基因3’UTR的SNP位点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AIR1基因3’UTR的rs199714928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易感因素;rs1054033与rs6509867位点存在不完全单倍型连锁(T-G单倍型)可能是一种保护机体抵抗胃癌发生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BRIP1)功能区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采集无亲缘关系宫颈癌患者309例(病例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15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5个SNP的基因型,采用SPSS11.5及Haploview4.2软件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RIP1基因rs4986764(外显子18)及rs7213430(3'非翻译区)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rs4986764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OR=1.294,95%=1.017-1.647);宫颈癌组 rs7213430位点 A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OR=1.435,95%CI=1.133-1.818)。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一个单倍型(rs11079454-rs7213430-rs4986763)高度连锁(D'〉0.9),宫颈癌组T-A-C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结论 BRIP1基因功能区rs4986764及rs7213430 SNP位点可能与宫颈癌有关,携带有rs4986764 C等位基因及rs7213430 A等位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宫颈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肥胖相关基因(FTO )rs9930506 位点多态性与2 型糖尿病(T2DM)发病及认知 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450 例T2DM 患者作为T2DM 组,512 例同期于北京某社区招募的无T2DM 者 为对照组。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检测FTO -rs9930506 位点多态性。结果 两组患者FTO -rs9930506 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 (P >0.05)。两组女性患者rs9930506 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差异(P <0.05),G 等位基因女性携带者发生 T2DM 的风险是A 基因型携带者的1.464 倍。两组男性患者FTO -rs9930506 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 无差异(P >0.05)。整体样本中,GG 基因型携带者体重指数高于AA、AG 基因型携带者(P <0.05),GG 基 因型携带者言语能力、延迟记忆均低于AA、AG 基因型携带者(P <0.05)。结论 FTO -rs9930506 位点G 等 位基因是女性T2DM 发病的危险等位基因,FTO -rs9930506 基因多态性参与T2DM 患者认知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长沙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与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KLK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长沙地区汉族人群中273例散发性脑出血患者和14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Snapshot)和DNA测序法检测KLKI基因rs3212855及rs5515多态性位点在脑出血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本研究样本中未能证实rs5515是多态性位点。脑出血组及对照组KLK1基因rs3212855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rs3212855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亚组间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s3212855位点各基因型亚组间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K1基因rs3212855和rs5515位点与脑出血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SNP位点与丙型肝炎病毒( 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云南地区汉族人群HCV慢性感染患者380例,健康体检人群367例,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对IL-2基因启动子SNPrs2069762、rs2069763和rs4833248,以及TNF-α基因启动子SNPrs1800629、rs3093668和rs3093726进行基因分型,并构建单倍型,统计IL-2和TNF-α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单倍型频率,分析SNPs及单倍型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IL-2基因启动子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SNPrs2069762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OR=0.864,95%CI为0.700~1.066),病例组C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 P<0.05),rs2069763等位基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OR=1.234,95%CI为1.007~1.513),病例组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rs483324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069762/rs2069763/rs4833248单倍型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812,95%CI 为0.662~0.996),病例组单倍型 ATG 频率低于对照组( P <0.05);TNF-α基因启动子SNPrs1800629、rs3093668和rs3093726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和单倍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云南汉族群体中,IL-2基因启动子SNPrs2069762 CC基因型和rs2069763 G等位基因可能是HCV慢性感染的易感因素,rs2069762/rs2069763/rs4833248单倍型ATG可能是HCV慢性感染的保护性因素;TNF-α基因启动子SNPrs1800629、rs3093668和rs3093726与HCV慢性感染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雌激素受体α和β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ERα:rs2234693、rs9340799,ERβ:rs1256049、rs4986938)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汉族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法,比较ER基因4个SNPs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RSA患者(病例组95例)和正常女性(对照组190例)的分布情况。结果 ERα基因rs2234693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隐性模型下,CC+CT和TT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的基因型及ERβ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2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α基因rs22346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RSA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能会增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汉族女性RSA的发病风险;ERβ基因单核酸多态性与RSA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症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月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椎间盘退变症患者42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因骨折和外伤行手术治疗的非椎间盘退变症患者85例为对照组。采用PCT-RFLP分析IL-1α-rs1800587和IL-6-rs1800797基因频率分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IL-1α-rs1800587和IL-6-rs1800797基因多态性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结果①病例组IL-1α-rs1800587基因型中C/C、C/T和T/T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52.4%、40.5%和7.1%,而对照组相应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55.3%、38.8%和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病例组IL-6-rs1800797基因型中A/A、A/G和G/G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50.0%、33.3%和16.7%,对照组相应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64.7%、28.2%和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②IL-1α-rs1800587基因多态性并不能增加椎间盘退变的概率,携带IL-1α-rs1800587 C/T和T/T基因型调整后的OR值(95%CI)分别为1.28(0.18~7.27)和1.43(0.27~8.0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6-rs1800797 A/G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有相关关系。携带IL-6-rs1800797 G/G基因型的个体患椎间盘退变的概率显著高于携带IL-6-rs1800797 A/A基因型的个体,调整后的OR值(95%CI)为5.52(1.24~18.21)。结论 IL-6 rs1800797基因多态性对椎间盘退变发病过程有显著影响,检测基因多态性的可以预测椎间盘退变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阐明FOXO1基因与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90例T2DM患者为病例组,19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MS)检测FOXO1基因上rs2755213、rs2701880和rs1050748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rs2701880、rs2755213和rs10507486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位点组成的3种单倍型rs2755213-rs2701880、rs2701880-rs10507486、rs2755213-rs2701880-rs10507486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FOXO1基因rs2755213、rs2701880和rs10507486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2DM的易感性存在关联。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65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提取外周血DNA,CD36基因rs17154181和rs1761667经PCR扩增后分析基因型。结果 两组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程度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年龄大于无大血管病变患者,TC水平低于无大血管病变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G水平低于无大血管病变患者(P<0.05)。病例组不同程度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rs17154181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AG患者收缩压高于基因型AA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入回归方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而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基因型未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有关,其多态性可能不是CD36与糖脂代谢有关的功能性多态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A1、B、E 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遗传易感关联性。方法选取45例 SONFH 患者(观察组)和30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半年后未发生 SONFH 的患者(对照组)。提取两组血样品 DNA,采用 SNaPshot 单碱基延伸技术及直接测序法检测 ApoA1(rs1799837)、ApoB(rs693)、ApoB(rs1042031)、ApoE(rs7412)、ApoE(rs42935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 SONFH 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中,ApoA1(rs1799837)位点 AG 基因型、A 等位基因以及 ApoB(rs1042031)位点 AG 基因型、A 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其余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poA1(rs1799837)位点和 ApoB(rs1042031)位点中,与 AG 基因型相比,GG 基因型 SONFH 的患病风险明显降低(P <0.05);与 A 等位基因相比,G 等位基因 SONFH 的患病风险明显降低(P <0.05)。结论 ApoA1(rs1799837)位点与 ApoB(rs104203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 SONFH 的易感性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5-羟色胺(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12月-2013年1月广西儿童ADHD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筛查出的ADHD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58例为病例组,另在与ADHD患儿同一聚居区非ADHD者中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159例为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DNA。根据HapMap提供的存在于中国人群5-HT R2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数据,及国内外相关文献,选择14个SNPs进行研究,并设计引物序列。PCR扩增,于反应终点判读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rs2770304、rs985934和rs6311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不同,病例组CC/C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TT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rs2770304、rs985934、rs4941573、rs2070040、rs6313和rs6311位点关联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45837、rs3742279和rs2296972位点两两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和r2均大于0.95),rs2770304、rs985934和rs4941573位点两两间存在较强连锁不平衡,rs2070040与rs6313、rs6311位点存在较强连锁不平衡。病例组单体型CCA、ACC频率高于对照组,单体型TTG、GTT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HT R2A基因rs2770304、rs985934、rs4941573、rs2070040、rs6313和rs6311位点多态性及单体型CCA、ACC、TTG、GTT可能与儿童AD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基因多态性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基于质谱微阵列技术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4例正常对照组患者MeCP2基因上的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x。检验比较上述4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组间差异。结果MeCP2基因rsl616369位点G/A基因型分布频率(24-8%VS3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027933位点G/C基因型分布频率(25.6%vs3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点rs17435基因型.T/A分布频率(25.6%vs3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点rs2239464基因型A/A分布频率(58.5%VS7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GCCA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为0.1581,在对照组为0.23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eCP2基因的相关基因型可能跟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相关性,MeCP2基因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单体型GCCA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基因3端翻译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8636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0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析SNAP-25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果 ①患者组与对照组rs8636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X~2=2.69,v=1,P>0.05;X~2=2.52,v=1,P>0.05).②患者组与对照组SNAP-25基因rs8636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4,P<0.05;X~2=7.033,P<0.05);③患者组C/C基因型频率(65.0%)和C等位基因频率(79.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48,P<0.05;OR=1.50);患者组T/T基因型频率(5.7%)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3,P>0.05).结论 SNAP-25基因rs8636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关联.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杨柳  刘玉山  吴宁渤 《西部医学》2020,32(3):448-451
【摘要】 目的 研究CD157/BST1基因rs430111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将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ASD患儿作为ASD组,100例无神经发育障碍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根据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结果将ASD患儿分为轻中度组(66例)和重度组(36例)。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受试儿童血液样本中CD157/BST1基因位点rs4301112进行测序,分析CD157/BST-1基因位点rs430111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ASD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病风险的关系。 结果 ASD组CD157/BST 1基因rs4301112位点AG基因型分布频率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模式下,ASD组AG+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SD重度组AG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轻中度组(P<0.05),AA和GG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基因型是ASD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CD157/BST-1基因rs4301112位点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与ASD发生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孙志强  何玲  谭大为  詹云  赵静  郑方 《重庆医学》2015,(36):5087-5091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 rs2476601、rs3811021和 rs2488457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共100例 ITP 患者(ITP 组)和10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 PT-PN22基因+1858位点(rs2476601)和3′UTR 区 rs3811021位点,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启动子-1123位点(rs248845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TP 患者与对照组 PTPN22基因+1858位点均为 C 等位基因,未检测到 T 等位基因,无单核苷酸多态性(R620W)存在。 PTPN22基因 rs3811021位点 TT 、CT 、CC 共3个基因型在 ITP患者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6,P=0.158)。 T 等位基因、C 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8,P=0.093)。 PTPN22基因-1123位点(rs2488457)GG 、GC 、CC 3种基因型在 ITP 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2,P =0.406)。 C 等位基因和 G 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4)。按性别因素分别比较 ITP 患者与对照者 rs3811021和 rs2488457两个 SNP 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证实 ITP 组和对照组女性人群中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贵州汉族人群不存在 PTPN22基因 rs2476601的单核苷多态性;存在 rs3811021和 rs2488457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但无性别差异,且与 ITP 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