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7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4)、对照组(n=43),研究组给予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对照组给予置管溶栓治疗,对比组间症状缓解情况、患肢周径差异、血清指标以及复查效果。结果:研究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总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前DD、FIB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前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1年通畅率高于对照组,1年内血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Villalta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Villalta评分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9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独CDT治疗,观察组在CDT基础上联合PM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 d后溶栓效果、治疗7 d后患肢消肿率、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溶栓有效率(88.89%)和Ⅲ级占比(84.4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溶栓有效率(62.22%)和Ⅲ级占比(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小腿消肿率和大腿消肿率高于对照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T联合CDT治疗LEDVT患者能提高溶栓效果,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加快下肢消肿,效果优于单用CDT治疗。  相似文献   

3.
盛君霞  万美华 《吉林医学》2014,(14):202-203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86例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患者,发生DVT9例,发病率为3.15%,结合多普勒检查确诊,8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1例发生肺栓塞转院后治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预防和系统、有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孙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57-4058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溶栓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30例行介入溶栓治疗,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各环节护理。结果:30例手术患者无1例发生肺栓塞和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血栓形成后,若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在治疗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伟杰  王琳  王国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0,7(4):136-136,139
目的:了解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围术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易发阶段,正规抗凝溶栓治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围术期须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并注意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向梅 《海南医学》2003,14(8):67-67
下肢深静脉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疾病,我科半年来共收治血管疾病23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积极地预防、治疗和护理DVT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我科半年来共收治血管病变疾病23例。其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男7例和女6例,年龄在30~70岁。发生在左下肢8例,右下肢5例。 2.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均有患肢疼痛及肿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对骨科106例大、中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未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结论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对避免围术期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对行下腔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及溶栓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放置下腔静脉血栓滤器及溶栓治疗同时,术前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术中积极配合护理;术后观察患肢病情及溶栓时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未发生肺栓塞及滤器移位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对DVT患者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治疗的同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肺栓塞,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血液透析通路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7例因动静脉内瘘血管未扪及震颤或搏动就诊的血液透析通路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毕即时造影检查均提示血流通畅。血栓抽吸时间36~171s,平均119.1s;内瘘闭塞长度8~33cm,平均22.8cm;术中出血量10~25ml,平均13.5ml;术后首次血液透析血流量245~285ml/min,平均261.4ml/min;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d。围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血液透析通路急性血栓形成成功率高、创伤较小,是一项值得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心得。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的是普通护理,实验组使用的是完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我们得知,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为80%,实验组36.66%,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更多。结论: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围手术期使用的全面完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帅健萍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121-2123
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骨折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主要探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蚌医一附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5 d的D-二聚体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血流速度。 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2组患者手术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血流速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能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李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48-1949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200例骨盆及各类型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针对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因素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00例手术患者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结论围术期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达到手术康复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 7例 ,男 4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 0 9(32~ 79)岁。术前发生 1例 ,余均在术后 ,平均距创伤或手术 13 1d(当天~ 36d)。股静脉以下 4例 ,髂静脉以下 3例。7例中 ,1例髂骨肿瘤 ,1例股骨头坏死 ,3例股骨颈骨折 ,1例髌骨骨折 ,1例双侧胫腓骨骨折 ;其中伴有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围术期人文关怀及护理。结果:通过对32例患者实施围术期人文关怀及护理,患者完全遵医,无术后并发症发生。22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活动后无下肢疼痛,彩超证实髂股静脉再通无反流,患侧、健侧肢体周径差〈1 cm;10例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站立时无水肿,彩超证实髂股静脉部分再通,患侧、健侧肢体周径差〉2 cm。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围术期人文关怀及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159-161
目的观察并探究预防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40例骨盆及下肢各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将以上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调查研究可能诱发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预防,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DVT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DVT形成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可能诱发DVT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能够明显降低围术期DVT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率,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 ,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