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以肝肾、血液系统同时受损为主,患者具有典型症状病例比例较低,仅为23.2%,以不典型症状病例为主,为76.8%。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M、IgG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低,为27.8%。流行性出血热常年散发,男性中青年多发,患者均有直接或间接鼠类接触史。结论: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基层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以急性喉炎为特殊临床表现的流行性出血热1例报告山东省即墨市第二人民医院(266214)孙梅芳,肖兰英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者较多见,临床上可见某些病人常以某一种特殊症状而发病。我院遇1例以急性喉炎为特殊临床表现的流行性出血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鹏 《当代医学》2011,17(1):86-8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侵犯多系统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多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治疗不当,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自然源性疾病,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我院从2002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251例,其中误诊57例,误诊率为20.7%。对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病变广泛,受累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在早期极易被误诊田,所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成为本病预后良好的关键。我院1999~2007年1月收治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的的自然源性疾病~[1],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许多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往往以某一脏器症状或体征为首发表现,因而极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为了弄清我县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情况,我们对我县近3年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俞蕾  韩红 《海南医学》2003,14(3):45-45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 ,可以造成机体多脏器损害。其中一部分病例可出现心脏损害。现对我院1996、1— 2 0 0 2、1共收入院治疗的 98例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 ,并对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的病理基础进行讨论。1 材料和方法本组 9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为 6 3例 ,女性为 35例。年龄为 14— 6 9岁之间。诊断依据 :1)病人全部来自疫源地 ,2 )临床根据流行性出血热的抗体 (+)达 10 0 % ,3)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 ,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于入院后全部检查心电图。2 结果在流行性出血热中心肌损害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隆德县流行性出血热首例报告隆德县人民医院马云霞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损害及低血压等为其特点。世界和我国许多地区均有流行。宁夏泾源县曾发病多人并流行,近期在隆德县发现1例临床表现典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8岁,农...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39例临床分析张岂庸(南昌市第九医院传染科南昌330002)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etipeeOnganDysfunetionSyndrome,MODS)已广泛见于临床。本院自198...  相似文献   

11.
韩彬 《中国医刊》2005,40(5):57-58
1 进一步检查及入院诊断患者居住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入院后进一步查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IgM(EHFV IgM)阳性,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重型,休克期与少尿期重叠。经抗病毒、止血、稳定机体内环境等治疗无效,术后 7天因急性肾衰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2 误诊原因分析2.1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概况 对于双峰型流行的出血热,春夏季(5~6月)有一小发病高峰,秋冬季 (10 ~12月 )有另一流行高峰。流行性出血热病变广泛,受累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多样,故误诊范围极广,误诊病种多达 60余种。据部分有关本病误诊文献报告统计,误诊率在 11. 4% ~67. 5%,误诊为急…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九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高峰时期,在83例出血热住院病人中,相当多的病人表现病情重。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病程经过时间长,极易误诊。现将收治的83例(含周至县医院26例)出血热患者中部分病人的特殊临床表现,归纳分析如下: 一、主要特殊临床表现 在83例住院病人中,主要以昏迷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表现者7例;以心脏损害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区主要流行于东部地区,但近几年逐渐向西部地区扩展。由于发病较少,呈散发,加之疾病本身的多脏器损伤,临床表现多样化,许多非专科医师认识不足,容易出现临床误诊误治。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1997~2006年)根据临床症状收治于我院相关科室的25例住院后确诊的EHF病例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临床表现和特异性流行性出血热IgM(G)-Ab阳性及流行病学资料。结论: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对于散发的EHF患者,提醒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要注重流行病学的资料,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根据其疾病的特点,要想到早期进行EHF-IgM病原学检测。因为,到目前为止,流行性出血热尚无特效治疗,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对症支持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是治疗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153例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我院近年153例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患者分别入住于8个科室,提示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化;有明显的五期临床表征者占91%;血、尿常规及肾功能表征者100%,但流行性出血热IgM、IgG抗体阳性率仅18.3%;居住农村者占96%。结论目前,流行性出血热仍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均为必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60岁以上45例老年人流行性出血热(EHF)与60岁以下的 EHF 进行了对比临床分析,发现老年人 EHF 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与对照组比较,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体克期、少尿期多见。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及室性早搏较多,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组由汉坦病毒及相关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亦可出现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误诊范围广。现将我院1987年6月至1997年6月收治的院内外被误诊的35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一起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调查和处置情况,为今后开展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提供经验。方法收集查阅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在疫区和警戒区开展灭鼠行动和鼠密度、鼠类带毒率监测。结果病例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颜面、头颈和手充血发红,少尿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升高。病例住所卫生状况差、鼠类侵害痕迹严重,食物经常敞开存放。疫点鼠密度监测结果达标,捕获1只褐家鼠,未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结论食用或接触被鼠污染的食品或物品所致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应进一步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加强疫点监测,同时提高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源性疾病,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我院从1988年2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23例,其中误诊(入院后36h内)4例,2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急腹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为47岁,误诊时间为24~48h。1.2临床表现发烧3例,咳嗽2例,头痛1例,周身酸痛2例,腹泻2例,腹痛1例,呕吐4例。1.3血尿RT检查诊断前4例患者中血白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19.
高宇  黎燕 《海南医学》2013,24(11):1704-1705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亦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三大主症,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少见,且症状不典型,现将我院2010年收治成功1例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  相似文献   

20.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以发热中毒、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为特征,但在疾病早期可有多种表现形式。我院自1964年发现本市第一例EHF以来,共收治40例。本组病人均以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专案”为诊断、分型依据,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表现一、发热及中毒症状发热是EHF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组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36例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的。大多数病人常伴有“三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本组病人中有头痛者30例(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