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连续视频脑电图表现与外伤后癫痫的关系,探讨非痉挛性癫痫(NCS)与非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与临床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使用视频脑电连续监测系统,对65例重症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临床发作和脑电图表现的关系,随访脑外伤患者1年。结果:65例脑外伤患者11例脑电图呈癫痫样表现,8例(12%)出现外伤后癫痫,其中脑电图异常者7例(11%);8例NCS、NCSE中,4例(50%)出现临床发作。结论:连续脑电图监测重症脑外伤.对并发外伤后癫痫有预示性,其中对非痉挛性癫痫表现应该重点关注,临床对重症脑外伤患者可以开展连续脑电图监测,以期对外伤后癫痫的进一步防治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2.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一种以持续的癫痫发作为特征的病理状态,为神经科常见的危急重症。SE分类多样,根据发作形式可分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全面性及局灶性)、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失神性及精神运动性)和睡眠期电持续状态(清醒—睡眠期电持续状态及睡眠期电持续状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在临床中表现多样,且症状、体征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易与其他疾病(如抑郁症、精神病、癔症、脑炎、代谢性脑病、癫痫后状态等)混淆。近年来,随着脑电图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不少关于非惊厥性癫痫病的报道。为增强临床医师对NCSE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结合我院的诊断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NCSE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不同类型的临床特性和治疗.方法对本院71例临床发作和脑电图检查符合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例惊厥癫痫持续状态(CSE)和20例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比较①NCSE组临床表现多样化;②发作平均持续时间不同,CSE 3.5±2.9 h,NCSE6.1±4.9 d;③CSE与NCSE脑电图表现不同;④24 h内明确诊断者CSE和NCSE分别为100%和25%;⑤开始诊疗至临床发作控制的时间CSE 1.1±0.9 d,NCSE 5.3±4.1d(P<0.01).结论NCSE为癫痫病持续状态的常见类型,与CSE相比具有更为复杂的临床和脑电图表现以及治疗时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由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而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使其诊断治疗更为困难。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老年NCSE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视频脑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过的5例老年NCS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发作时均表现为行为异常。3例患者既往有脑梗死后癫痫病史,1例患者因NCSE发作来诊,诊断为颅内感染。1例既往癫痫病史。5例病人发作时视频脑电图均表现为持续性痫样放电。发作时5例患者静脉滴注地西泮效果良好。5例患者根据癫痫发作形式予不同抗癫痫药物,控制尚可。结论:老年NCSE患者精神行为异常仍为其主要表现,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疗效显著。地西泮静脉缓慢滴注对老年NCSE患者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5.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7全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NCSE)是癫痫持续状态的一种 ,国内这方面报道较少。由于NCSE临床表现多样 ,目前临床对其认识较少 ,诊断较困难 ,发作难以自行缓解 ,如不及时处理 ,可引起脑损伤并遗留后遗症 ,现将我院见到的 7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7例均经脑电图诊断确诊。其中男 4例 ,女 3例 ,起病年龄 4~ 1 2岁 ,平均 7岁。诊断标准 :1符合各种非惊厥性癫痫的临床表现 ,且持续时间 30分钟以上。2脑电图有癫痫样放电。 3抗癫痫治疗后临床表现好转。2 观察方法  记录及分析患儿的癫痫发作病史 ,临床症状及体征 ,脑电图特征 ,头颅 C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NCSE)与儿童精神、行为异常之间的关系,提高临床医师对NCSE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6例NCSE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与儿童精神、行为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16例NCSE中在治疗初期2例放弃治疗,另14例经过积极治疗有11例临床发作控制,脑电图基本活动恢复正常。结论NCSE是儿童精神、行为异常的原因之一,做到尽早发现,尽早诊治,避免永久性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脑功能检测及预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310例,用数字脑电图仪对患者EEG进行观察,并以EEG Synek分级标准对EEG结果进行分级,将脑电图分级与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10例患者EEG结果均显示异常,Ⅱ级和Ⅲ级预后不良不良率4.8%,Ⅳ级和Ⅴ级预后不良率60%,P〈0.05。结论 EEG Synek分级能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进行预测,EEG Synek分级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报道4例转移性CNS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特征,患者表现为新发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对患者采用抗惊厥药治疗,使2例患者的NCSE消退,同时使另外2例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短暂改善。NCSE应该与转移性CNS疾病患者的急性精神状态改变进行鉴别诊断。转移性CNS疾病患者的非惊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脑电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分为脓毒症无脑病组与脓毒症脑病组,另取18例门诊自愿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和比较各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脑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和比较各组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脓毒症脑病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脓毒症无脑病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脓毒症脑病组患者脑电图中α波较对照组和脓毒症无脑病组明显下降,δ波明显增加,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脓毒症脑病组与对照组、脓毒症无脑病组相比,P1振幅明显下降,S-P1及N1-P2潜伏期明显延长,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1-N1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的检测及脑电活动变化监测对早期发现脓毒症脑病具有重要的客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8-10
目的检测脓毒症脑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探讨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与脑电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例脓毒症脑病患者和10例普通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脑电图检查,检测血清1 h S100B浓度、血清72 h S100B浓度、脑脊液72 h S100B浓度,分析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与脑电图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脑病组患者血清1 h S100B浓度﹑血清72 h S100B浓度﹑脑脊液72 h S100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根据脑电图异常程度,将脓毒症脑病患者分为不同组别,血清1 h S100B浓度﹑血清72 h S100B浓度﹑脑脊液72 h S100B浓度均随脑电图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均P0.05)。结论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可作为脓毒症脑病患者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Encephalopathy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sepsis, and its onset can occur at any stage of sepsis and implies worse prognosis. However, the incidence, epidem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remain controversi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for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Methods  Our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all patients with sepsis admitted to our intensive care unit from 2008 to 2011. After excluding 91 patients, 232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either a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group or sepsis without encephalopathy group.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baseline patient data including vital signs, disease severity, pathogens, sites of infec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time on a mechanical ventilator,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stay, and 28-day mortality rat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was 17.7%. The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28-day mortality (56.1% vs. 35.1%; P=0.013), spent a significantly longer time on a ventilator ((8.2±2.2) days vs. (2.9±0.4) days; P=0.021), and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ICU stay ((12.4±2.4) days vs. (7.1±0.6) days; P=0.042).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score, Glasgow coma scale, heart rate, blood lactate, serum sodium, platelets, serum albumin, and pH values were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encephalopathy. 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intestinal infections caus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coccus faecium, Acinetobacter spp,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were more prone to develop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Conclusions  Encephalopathy increases mortality rate in septic patients. Clinical intervention to reduce risk factors and thereby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epends on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patients with both sepsis and encephalopathy.
  相似文献   

12.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通常具有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高风险,但其症状通常不典型,常导致诊断和治疗延迟,使发生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残疾率、病死率增加。目前连续脑电图的使用推动了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早期识别,并提出了治疗的分步方法。笔者总结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早期预防及当前的治疗进展,并概述了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NT-BNP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12月30日收入笔者医院ICU病房的脓毒症患者6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39例,以及正常健康人24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1h内抽取动脉血检测LAC水平,24h内进行APACHE2评分,入院第1、3、5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炎性指标WBC、CRP、PCT及NT-BNP的水平。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按《2014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进行治疗。结果 1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在第1、3、5天CRP、PCT、NT-BN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脓毒症休克组较脓毒症组升高。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LAC水平、APACHE2评分及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脓毒症休克组高于脓毒症组。入院时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NT-BNP与PCT、LAC以及APACHE2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NT-BNP可显著升高,并与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有关。因此,NT-BNP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ICU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前瞻法研究,与历史病例进行对照比较研究;前瞻性观察组(前瞻组)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脓毒症患者,历史对照组(对照组)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ICU的脓毒症患者,前瞻组401例,对照组285例,组内按疾病严重程度再分为普通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3层;前瞻组在诊断脓毒症后最初6 h内作早期目标性复苏(EGDT)等治疗,对照组通过查阅病历采集数据。结果:两组普通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病例的APACHEⅡ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前瞻组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住ICU天数、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脓毒症感染部位均依次为呼吸系统、腹腔、血液及其他部位,血液感染脓毒症病死率居首位;前瞻组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是ICU主要收治病种,病死率高;对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早期积极规范的综合治疗可以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住院脓毒症患者肠屏障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 年1 月-2017 年1 月海南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8 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休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63 例)、脓 毒性休克组(45 例),另选取普通手术后未发生脓毒症的患者74 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D- 乳酸、 内毒素、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和超敏C 反 应蛋白(hsCRP)。结果 3 组患者之间比较血清D- 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 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高于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高于脓毒症组;腹腔感染患者与非腹腔感染患者指标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感染患者高于非腹腔感染患者;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死亡患者高于未死亡患者;脓毒感染患者血清D- 乳酸、内毒素与APACHE Ⅱ评分、IFABP、 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P <0.05),而与hsCRP 无相关(P >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与患者疾 病的严重程度和肠道缺血密切相关,且屏障功能受损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6.
金鑫  王瑶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63-164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变化及其对心功能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对我院68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68例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测动脉血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患者LVEF水平分为心功能正常组和心功能不全组,比较两组患者BNP水平;患者住院28 d死亡19例作为死亡组,存活49例,作为存活组,回顾性分析两组BNP水平,用ROC曲线评价BNP预测死亡的临界值。结果:①心功能不全组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患者BNP水平(P〈0.05)。②死亡组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BNP水平(P〈0.05),患者BNP水平〉691.8 ng/L为预测死亡的临界值,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0.7%。结论: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BNP水平显著升高,BNP对于患者心功能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每搏输出量(SV)、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清除率和心肌酶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125例,根据预后分为两组,其中存活组78例,死亡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的SV、ScVO2、血清乳酸浓度、6 h乳酸清除率和心肌酶学等指标.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ICU时的SV、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入ICU时的血清乳酸浓度为(5.17±1.23) mmol/L,低于死亡组的(5.51±1.33) mmol/L,谷草转氨酶(AST)为(165.4±23.8) U/L,低于死亡组的(185.2±24.6) U/L,LDH、CK、CK-MB等心肌酶学等指标也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存活组患者的SV、ScVO2较入ICU时有明显提高,血清乳酸浓度明显降低,6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 h后的心肌酶学等指标与入ICU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ICU时SV、ScVO2与预后无关,与心肌酶学有关;入ICU 6 h SV、ScVO2、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脓毒性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性脑病(SE)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SE组和无脑病(NE)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发病率、病死率、病原学资料、血压(B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钾(K+)、血清钙(Ca2+)、血清游离钙(iCa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血糖(BS)、胆固醇、三酰甘油(T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结果 (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E组APACHE II评分较N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G-菌和真菌的检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菌的检出率较N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ALT、AST、BUN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与病死率呈正相关(r=0.455,P=0.01).结论 APACHE II评分、ALT、AST、BUN、G+菌感染对诊断和预防SE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临床病理特征对继发癫痫的发生、控制情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回顾性分析其继发性癫痫控制情况,运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价患儿预后,对急性期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临床表现、病毒学、脑电监测、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癫痫控制差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共纳入50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1.5年以上随访,继发癫痫58例(11.46%)。②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急性期反复抽搐发作(标准偏回归系数=3.602)、脑电监测到临床发作(标准偏回归系数=3.061)、癫痫持续状态(标准偏回归系数=2.711)、精神行为性格改变(标准偏回归系数=1.850)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③继发性癫痫患儿中40例控制好(74.07%),其中37例(92.5%)使用≤2种抗癫痫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癫痫控制差的危险因素。④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示24例预后不良(41.38%),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落后(20例,83.33%)。单因素分析提示急性期癫痫持续状态在继发性癫痫患儿不同预后组间存在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期精神行为性格改变、多次抽搐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脑电监测到临床发作是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但急性期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控制差和临床预后不良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